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9|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囫囵吞‘’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6-17 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子四 于 2022-6-18 09:41 编辑

       梧州有一款著名小食,叫“北街糯米糍”。顾名思义,必定是城的北边有条街,有人做的糯米糍无比的好吃,以至成为一绝了。

  现在梧州什么都难说兴旺,唯茶楼生意天天火爆。任意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不出百步,必有茶楼。若不是疫情因素,某些茶楼甚至难以占得到座位。如果细心看一下点心谱,不难发现,每座茶楼,即使是五星级的,必有这一款——北街糯米糍。

  北街糯米糍为什么好,作为老人家,对十一二岁的事还有印象。梧州的确有个地名叫北街口,就在城的最北面。北街口有座小学,叫北环路小学。小学旁边,有一间又浅又窄的店铺,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在卖糯米糍。他做的糯米糍都用新鲜芭蕉叶托着来蒸。你可以就吃他蒸出来的,这样没有火气。若不怕上火,可以吃煎的。他有一只二尺直径的平底铁皮盆,架在炭炉上,糯米糍慢慢地煎,煎得两面油滋滋的金黄,散发着一种糯米的香。这香啊,三五十步外都能闻到。

  三分钱一只,现在听起来可以说便宜到极。但那时候穷啊,三分钱,在母亲的手里可能就是半餐的菜钱了。因此那时的儿童,什么时候能吃到一只就十分了不起了。我有幸吃过,那滋味现在还依稀记得。

  从铁盆里夹出来的糯米糍,滚烫滚烫的,男人会给一张芭蕉叶托着。这样可以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地轮流拿着,不至于烫得丢到了地上。这宝贝得慢慢地砸摸,一来是因为它烫,二来这样美味的东西,得细细的品尝。它的好,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是糯米粉和占米粉的配比好,据说是七比三。这样的粉团,有弹性,不粘牙。如果糯米糍弄得咬起来又粘牙又黐齿,绝对是劣品。第二是馅料,花生为主,极小量的芝麻,还有一些滑滑的说不出是什么的调料,关键是有肥肥的猪肉。咸里带甜,带着糯香,花生芝麻猪肉的香,还有满手的油,在那个年代,怎么会不成为珍品?

  对这样的珍品,孩子们只能经过路过,除了贪婪地嗅嗅它的香气,吞啖口水就无奈的错过了。除非真的口袋里有三分钱,不然,大抵是等每月家长给了一角几分的零花钱,才有可能省出来一饱口福。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北环路小学发生了一起惊天大事,因为糯米糍而差点出了人命。远在城中的我们都听说了。

  话说北环路小学五年级某班有个男孩,花名叫“大嘴”。倒不是说他的嘴特别大,而是他往往不管在课堂上还是游戏间,都往往出语惊人。

  一天语文老师讲课,解释囫囵吞枣这个成语。他先说了一个典故:学生吃枣又吃梨,懂医的先生说,吃梨益齿而伤脾,吃枣益脾而伤齿。一呆子说,那我吃梨只嚼不吞,吃枣只吞不嚼。先生说,真囫囵吞枣也。后来以此成语形容学习不加思考分析,盲目接受,是不正确的态度。

  大嘴不管不顾,说:老师,我囫囵吞“糍”,当如何解?老师很是诧异,吞糍?什么意思?大嘴说:我能把学校门口卖的糯米糍不经咀嚼,整个吞下去。老师问:你吞过?为什么吞?

  原来某天大嘴经过糯米糍摊,馋得不愿离开。摊主见状,有意跟他开玩笑:小朋友想吃?想。如果给你一只,你不咀嚼就吞下去可敢?大嘴大概很久没钱吃过了,说:敢!摊主真的给他一只,没煎过的,免得烫。大嘴果然伸长脖子,昂起头,生生把糯米糍吞下去了。

  老师听完后,既惊也叹,说这只能说明你比囫囵吞枣更蠢更傻!大嘴说,蠢也好傻也好,反正我是白吃了一只糯米糍。老师很是无可奈何。

   下课之后,同学们围着“大嘴”说囫囵吞“糍”的事。大多数人表示不信,特别是女孩,一个糯米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怎么能一口吞下去?“大嘴”说,如果今日我有三分钱,就表演给你们看,可惜没有。但有的同学有啊,说我们出钱买,你吞,一定不能咀嚼。大嘴信心满满,说你们买多少我就吞多少。他心里想的是,好不容易有人出钱让他吃糯米糍,是赚了。

  摊主自然也很喜欢,有人买他的糯米糍呗。“大嘴”依然吞没煎过的,他一气吞了六只。一气,说得轻松,其实是很困难的。人吞咽东西,一般都合着嘴。但一只糯米糍在口,不准咬更不准嚼,嘴就合不上了。所以吞了六只,不知“大嘴”强忍了多大的艰辛。吞到第七只时,糯米糍卡在喉咙的半途,吞,无力了,吐,吐不出。“大嘴”
面涨得通红甚至发紫,眼内翻白,说又说不出话,似是出大问题了。同学们都慌了,那摊主老头也慌了,不知如何是好。幸亏学校的体育老师刚巧路过,见状马上抱起“大嘴”,飞跑去医院。医院不远,只不过一百多米。

“大嘴”得救了。医生说,再迟一分钟,也许小命就到此为止了。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成了全城一时的惊险话柄。

  当然,北街糯米糍的成名,“大嘴”的囫囵吞“糍”只是横添一笔而已。它能风行半个多世纪,还是靠它当初别具一格的好滋味。很多名小吃,是因地名、或因人名而让市面上认可的,例如“醒醒田螺”、“超记河粉”,“冰泉豆浆”等等。只不过,历经五十多载的变迁,很多已徒有其名了。

  每一座茶楼都有北街糯米糍,但北街糯米糍的摊档早就没了,档主也早作古了。之所以留着这个名号,只不过是一种商业的噱头。茶楼上普遍的点心,大多是从某大作坊过来的,所以不管你去那个茶楼,所吃的北街糯米糍大抵都相同。然而这打着老字号招牌的“糍”,真的有半个多世纪前的滋味吗?据很多曾经尝过正宗北街糯米糍的老人回忆,肯定没有。

  当年老师说“大嘴”,囫囵吞“糍”是比囫囵吞枣更蠢更傻的行为,真的一点没错。但在那个经济特别困难的时代,“大嘴”的囫囵吞“糍”,似乎也是一种对食物的渴求。放到如今,别说吞了,一只糯米糍剪开成四角,在座四位茶友恐怕也只是各占一角,慢慢嚼掉罢了。

  “大嘴”如果还在,相信也会为当年的囫囵吞“糍”发笑。但在经济好转食物不缺的今日,把制作食品的手艺囫囵应付,也许亦属于更蠢更傻的行为。当年做北街糯米糍的老人不在了,他创造的口碑虽在,而手艺人的匠心却没了。至少,一只只糯米糍是用新鲜的芭蕉叶托着来蒸的,现在恐怕没有人这样做了吧。往往精品的毁灭,就是因为无端摒弃了一些细节。

2022.06.15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6-17 14:47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没守住自己的道,变化,有好也有坏,很多东西只能从记忆中寻找了。
3#
发表于 2022-6-17 15:02 | 只看该作者
先占位,再品读佳作           
4#
发表于 2022-6-17 15:4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儿叫糯米糍耙,已经好多年没吃了,是不是会失传哟,不得而知!
5#
发表于 2022-6-17 17:30 | 只看该作者
   沁着岁月的厚重,虽是回味笑谈,但融着些许的酸楚。
   笔力劲道的文字,赏读,问好。
6#
发表于 2022-6-18 16:4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以糯米兰糍来主线,通过对少年时期的回忆,对糯米糍的作法及美味做以详尽的介绍。文章突出了糯米糍的地方特色,故事生动、有趣。欣赏,问好!
7#
发表于 2022-6-18 20:3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李老师的文字,我对糯米的好奇心更深了!作为北方人,我不会做糯米食品,也很少吃,嘴馋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0:31 | 只看该作者
东方玉洁 发表于 2022-6-17 14:47
都是没守住自己的道,变化,有好也有坏,很多东西只能从记忆中寻找了。

谢谢东方老师光临留评了。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0:33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22-6-17 15:49
我们这儿叫糯米糍耙,已经好多年没吃了,是不是会失传哟,不得而知!

失传倒不至于,味儿回不去了。现在的小食,有点粗制滥造。
问好,匡老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0:34 | 只看该作者
然野 发表于 2022-6-17 17:30
沁着岁月的厚重,虽是回味笑谈,但融着些许的酸楚。
   笔力劲道的文字,赏读,问好。

谢谢然野老师的鼓励支持。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0:35 | 只看该作者
xam720 发表于 2022-6-18 16:47
文章以糯米兰糍来主线,通过对少年时期的回忆,对糯米糍的作法及美味做以详尽的介绍。文章突出了糯米糍的地 ...

谢谢720版主的鼓励。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0:37 | 只看该作者
兰888 发表于 2022-6-18 20:38
看了李老师的文字,我对糯米的好奇心更深了!作为北方人,我不会做糯米食品,也很少吃,嘴馋了.....

啊,北方可能糯米少吧,我们这里很多小食都是糯米的。谢谢兰8老师光临。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0:38 | 只看该作者
临沂风铃 发表于 2022-6-17 15:02
先占位,再品读佳作

谢谢风铃老师赏分。问好。
14#
发表于 2022-6-20 13:30 | 只看该作者
这小题目起得很有意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李老师文章凝练,有可读性。学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6-21 10:58 | 只看该作者
何叶叶 发表于 2022-6-20 13:30
这小题目起得很有意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李老师文章凝练,有可读性。学习

好多谢叶版的时时鼓励。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4 07:41 , Processed in 0.12851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