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8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散文天下》十年精华本《稻草人的信仰》隆重上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0 1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汇聚《天涯社区•散文天下》十年精华之作暨在场主义散文2010年选的散文集《稻草人的信仰》,于2011年1月隆重上市。该书由以出版优秀散文著称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场主义创始人、散文家周闻道先生主编。全书收录了79位散文作家十年来发表在《天涯社区•散文天下》的代表篇章,共33万字。该书体例为大16开,18.5个印张,首印4000册,定价35元,将通过新华书店向全国公开发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球最大的华语散文网站《天涯社区•散文天下》十年来的散文精华,也是在场主义作家2010年散文创作的心志呈现。书中荟萃了当下最活跃的中青年散文作家的优秀作品,具有较强的在场精神和纯粹的散文品格,追求最大的精神自由和宽广的审美空间,是研究中国当代散文发展趋向和在场主义写作的重要文本。
    
    
    【作者简介】 周闻道,本名周仲明,男,现供职于四川眉山市某部门。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委员,在场主义散文创始人和代表作家。坚守散文性和在场精神,主张散文写作应当具有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自由性和发现性。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散文.海外版》《散文》《美文》《十月》《都市美文》等发表作品460余万字,出版文学专著12部,经济学专著3部。获四川文学奖、首届西部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四川日报》文学奖等。作品被选入多种选本,并被多个省市作为高考联赛试题。
  

汇聚《天涯社区散文天下》十年精华之作暨在场主义散文2010年选的散文集《稻草人的信仰》,于20111月隆重上市。该书由以出版优秀散文著称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场主义创始人、散文家周闻道先生主编。全书收录了79位散文作家十年来发表在《天涯社区散文天下》的代表篇章,共33万字。该书体例为大16开,18.5个印张,首印4000册,定价35元,将通过新华书店向全国公开发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球最大的华语散文网站《天涯社区散文天下》十年来的散文精华,也是在场主义作家2010年散文创作的心志呈现。书中荟萃了当下最活跃的中青年散文作家的优秀作品,具有较强的在场精神和纯粹的散文品格,追求最大的精神自由和宽广的审美空间,是研究中国当代散文发展趋向和在场主义写作的重要文本。
  
  
  【作者简介】 周闻道,本名周仲明,男,现供职于四川眉山市某部门。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委员,在场主义散文创始人和代表作家。坚守散文性和在场精神,主张散文写作应当具有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自由性和发现性。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散文.海外版》《散文》《美文》《十月》《都市美文》等发表作品460余万字,出版文学专著12部,经济学专著3部。获四川文学奖、首届西部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四川日报》文学奖等。作品被选入多种选本,并被多个省市作为高考联赛试题。
  
  
  【封底文字】
  
  永远不要相信
  你已经获得全部答案
  在场
  是我们的唯一姿势
  自由精神是我们永恒的引擎
  在不断的跋涉和探索中
  我们或可触碰到
  存在意义的本真显现
  和散文审美空间的无限宽广
  
     
 
 【目录】
  
  代序
  001 追求审美空间的无限宽广/周闻道
  
  拾语者
  003 逃跑的粮食/刘亮程
  005 寻找自己的神/周闻道
  009 拾语者/张生全
  014 /李 汀
  017 包包菜/钟 
  021 结草为绳/李安平
  024 半岛手记/盛文强
  026 谁偷了村里的玉米/杨永康
  030 四月:秀词/沈荣均
  034 切片/赵 瑜
  039 关卡/王十月
  046 稻子/欧阳杏蓬
  048 一棵椿树上的演出/郑晓红
  051 寂寥:扶桑花里升腾着火焰/陈洪金
  
  向着黄金沉沦
  057 向着黄金沉沦/阿贝尔
  061 水摇北仓门/陈没落
  066 飞翔的酸菜/吕明光
  069 稻草人的信仰/宋长征
  072 无处寻找的真相/嘎玛丹增
  075 明月何时照我还/周苇杭
  079 谁能回头看我一眼/渔舟唱晚4191
  082 梦中章节/月转妆楼
  086 夜晚,穿过街道的节奏/李天斌
  089 白鹤塘记/吴昕孺
  
  焰一样舞蹈
  095 两个人的战争/江少宾
  099 三品苏杭/杨 沐
  102 大地流火/吴安臣
  104 最后的蝉声/文 河
  107 草叶上,一阵风踮起脚尖/龙章辉
  110 马背上的家/赵荔红
  114 院子里的事/碣石山
  116 世俗里开出的花/忆遥遥
  119 小秘密/朱子青
  121 像白焰一样舞蹈/傅 菲
  123 盛满月光的陶罐/毛云尔
  127 山村的夜晚/艾 敏
  129 饺子,饺子/塞 壬
  132 那些日子/高 鸿
  134 寻个地方去疗伤/米奇诺娃
  
  躁动的经验
  139 1985:女性经验轶事/海 男
  142 二月河是尊弥勒佛/杨海蒂
  147 我将星辰抛在身后/孙 蕙
  151 东坡的月亮/眉山山眉
  154 爱情盲点/川 湄
  157 那些沉默不语的庄稼之玉米/叶春华
  160 躁动的村庄/赶路秀才
  163 躺在麦田里的祖先/李兆庆
  166 书林一枝:关于黄裳/朴 素
  
  形而上的忧伤
  173 一个夜,一场雪/
  176 一个字的故乡/
  184 思想的碎片/宋欤焉
  187 冰山之父/
  191 执镜者/
  199 一日三餐/
  203 身体的隐喻/吕虎平
  208 是什么让我泪流满面/
  211 爱情纪实/赵佳昌
  214 面影/李存刚
  219 形而上的忧伤/素衣白马客京华
  222 天地都不属于我/屈瑛华
  225 我爱我家/张少中
  227 苍凉中的微笑/
  
  声音仪式
  231 大城小巷/第广龙
  235 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江南雪儿
  238 猪圈里的精神生活/
  241 城市的一种声音叫仪式/
  244 牙齿/
  248 一只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吴佳骏
  252 城市的麻雀/
  254 三盏灯/
  258 炊烟的味道/余继聪
  260 生死之门/林歌尔
  264 人在草木中/雷金贵
  266 明明,初罹世/宋唯唯
  271 春天的七个片段/项丽敏
  276 与书俱老/
  279 九牛女人/盛云霞
  283 一对原子夫妻的倾述/张蔓莉
  285 秘密旅程/林文钦
  
  代后记
  在场主义:散文精神的在场
  【代序】追求审美空间的无限宽广
  
  周闻道
  
  这是世界最大汉语网站——天涯社区散文天下的十年精华呈现,也是在场主义散文的第四个选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年文化。无论是回望,还是前瞻,面对文学的路,散文的路,在些微的欣慰之后,我们都难免诚惶诚恐。拿崔健的歌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而我最深刻的感受,则是不是我不明白,世界存在的意义太宽广复杂。面对宽广复杂的世界,任何的探索和追求,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有限的,其对对象世界存在意义的显现,都不过是冰山一角;永远是未知多过已知,遮蔽多过显现,缺席多过在场。何况,我们对散文的探索,对散文性和在场精神的体验,都才刚刚起步。包括本书在内,尽管凝聚了数以十万计的天涯网友十年企盼,但从语言、结构、叙述、文本,到对存在意义显现的广度和深度,仍是十分有限的,我们没有理由满足。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回到源头,再次关注在场或存在意义本身。
  毫无疑问,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世界就已经存在;在我们每一个具体的人来到世界之前,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的对象世界就已经存在。总之,无论农耕文明时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是现代文明的朝九晚五,我们都经历着一个个不同的存在,在一个个不同的场中切换。问题是,我们对这些存在的意义关注了多少,认知了多少,呈现了多少?我曾多次举过一个例子,说比如我们今天的某一个聚会,某一次活动,某一起事件,即某一个存在,让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几千个人来写,各写一篇散文,其结果必然是各不相同的,有好有差,有深有浅,有新有旧。同一个存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意义被呈现出来呢?显然,作者的个体差异是一个方面,但并不是主要方面,主要还是存在本身。或者说,任何一个存在,哪怕简单如几个人的小聚会,其本身隐含的意义,都具有无限宽广丰富性,何况生命存在,何况社会人生,何况复杂的精神世界。
  无限宽广丰富的存在,不仅决定着意识,而且决定着存在意义的多重性、丰富性、复杂性,及散文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问题是,我们的散文写作,是否真正注意了这一点;换句话说,我们在散文写作中,该如何呈现存在意义的多重性、丰富性、复杂性,让多种可能性融为一体,使作品的审美空间更加宽广丰富。可喜的是,本书的许多作品,为我们展示的审美空间,让我们感到在场写作的魅力和前景。但是,在阅读不少文本中,我们往往也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作品题材、语言、叙述、结构等都无可厚非,但审美空间却很狭小,表现在:要么意义单薄,满篇虚华浮词;要么生怕读者不明白,事事说透道清,文章一目见底,没有多少回味想象的余地,读罢不想再翻第二次;要么缺少发现,呈现的所谓意义,都是别人早已阅历的陈年风景。
  追求审美空间的宽广丰富,是在场写作的应有之义。但是,正如对象世界的遮蔽是多重的,去蔽的维度、敞亮的程度、本真的向度是复杂的,对审美空间拓展的程度也是没有止境的。作为以散文性和在场精神为旗帜的在场写作,我们只是企盼在散文写作时,尽量对你所要表达的对象世界多用一分心思接近,少一些浮光掠影;对对象世界、自身眼光及语言存在的遮蔽,多花一些工夫去除,少一些自以为是;对呈现出来的存在意义的宽广丰富复杂,多一些尊重与呵护,少一些主观武断的诠释;多一些留白与淡出,少一些说全说尽;多把眼光聚集在自己独特的发现上,而不是浪费在别人足迹的重蹈上。
  值得指出的是,审美空间的大小,与文字的长短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真正的功夫,在于短中求大,以小蕴大,字字藏金,以最简约的文字,营造出宽广丰富的审美空间。屈原的《渔父》仅二百余字,却蕴涵了一个时代的不平与忧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可以当作散文来读的,二十八个字,给我们营造了一幅多么美妙惆怅的情景框架。同样,写成都龙泉驿桃花园的文字不少,诗歌、散文都有,有几千字、上万字的宏文,其中也不乏美文佳构,但让我记住且回味无穷的,却只有张新泉先生的十个字:桃花才骨朵,人心已乱开。有人说这是诗,我却以散文的眼光去阅读。其实,是诗还是散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营造的宽广丰富的审美空间。
  总之,追求审美空间的宽广丰富,就是要让我们的作品呈现出来的审美空间,宽广些,再宽广些;丰富些,再丰富些。让我们的散文作品百读不厌,再多的人读,都会有不同的体悟与共振;再多次的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与吸引;再不同的对象阅读,都可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
  这样,也许我们就真正在场了。
  
   
 
  【拾语者】栏前语
  
  慰藉灵魂的锚地
  
  第广龙
  
  如今这个时代,我们有很多知道,却也有更多隔膜,和人,和大地。固守的泥土塌陷了,价值体系日益混乱,相同的精神指向,是那么稀缺,我们都在不堪中伤神。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似乎不再成为问题,不用再在孤绝中继续发声。残存下来的,似乎只有记忆,而这也变得不那么可靠。虽然我们按照精确的历程行走,按照准确的计量吃饭,但是,曾经清晰的道路,现在是模糊的,曾经温热的语言,生出了蒺藜。注定了,我们有不甘,有希冀。只是,内心的秘密,显现了自有的图符,血丝描线,暗夜见光,出走的肉体,也有片刻的安静,并还原往昔。不被看重的,忽视了的,被摒弃了的,我们愿意继续拥有,是一棵树、一杯茶,是亲人的面影和背影,是泥土里绵延的根。是的,我们的方块字,救赎着心灵的饥渴,揭示大道的重新开辟,可以没有我要更强的梦想,但不能没有停泊灵魂慰藉灵魂的锚地。我们终将发现,一些东西,永远不会失效,并值得我们反复念想、珍存。这不需要修炼,这是天然的,并使我们在身处污脏现实时,总有声音提醒我们,还可以抗拒,可以保有哪怕一丁点儿温暖的灯火。有那么多的怀疑,也有那么多的肯定,我们铭记的,将永远铭记,我们痛恨的,也将痛恨下去,是的,我们都在奋力挣扎,为自己,也是为未来。
  
  
  【向着黄金沉沦】栏前语
  
  骨头上的花朵
  
  我是奔哥
  
  接闻道兄的指令,为《散文天下十年精华》初选部分稿子。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一个纯文学论坛而言,从无到有,论题多达187000余篇,总帖将近1791000个,实在是花红叶茂,硕果累累。我能参与这部《十年精华》的选编,幸莫大焉。
  选稿的过程中,我认真拜读网友自荐的大作,三番五次翻检散版十年来的N多压箱货,选得很纠结,割舍得很无奈。还好,我只是初选者之一。我漏掉的好东西,别的编委很可能早已收入囊中。而且,我也不欲与别的选稿者有重复,以免浪费了更多网友入选《十年精华》的机会。
  结果还是选重了作者,其中就有指尖的作品,以致我这篇栏前语只能留下她的文章的标题。其实,无论保留下来的,还是限于篇幅放弃了的,我都喜欢——
  这些骨头上的花朵,盛开在肉体与精神的两极,朴素,灿烂,直抵人心。
  
  
  【焰一样舞蹈】栏前语
  气息
  
  项丽敏
  
  曾有文友问我:你认为什么样的散文才是好散文呢?
  对于“好散文”的理解,每个读者都有自己默认的标尺,而这个标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读者的鉴赏力、审美观的变化而变化,几年前很喜欢的散文,现在重读可能已感觉平平,不是这篇散文变得不好了,它只是不再融合读者此时的内心气场。
  有一种生活便有一种散文。我心目中的“好散文”并非只有一副面孔,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散文的语言是有灵性的,是贴着心脏的内壁生长的。
  好的散文其实很容易辨识,它首先要具备一种吸附力,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欲。如今很多散文都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了——没有真切的情感,没有文采,更谈不上独特。这些散文的泛滥将使“散文”这个芬芳的名称失色,也使那些对散文心存敬意的读者厌倦而去。
  从接触网络后我对散文的阅读基本是在论坛,天涯社区的“散文天下”是我触网五年来驻足的地方,在这里我读到过很好作品,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散文作者,我对这些散文作者的认识不在容貌上,而是通过他们的文字——我能够辨别他们每一位的文字气息。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我是兴奋的,阅读的过程中会常常迫使自己停下来,起身,喝口水,再坐下去,似乎这样才能让心里涌动的波澜平静一些。
  一个在语言上拥有独特气息的散文作者就是“好散文”的创作者了。要以长久的挚爱,在一个人的精神自修中,在持续的、反复的语言练习中才能获得这样的气息——自由的、不被复制和模仿的、灵魂的气息。
  
  
  【躁动的经验】栏前语
  
  散文,一种私密的写作
  
  朱千华
  
  四年前,我还在古城扬州生活。那是个温柔之乡。庭院深深,花窗粉墙,古井微澜,自是一派闲静。你什么都写不了,月色风影都是散文。不知不觉生活了二十多年。时间过得太快。做梦一样,觉得自己都消失了。
  后来,我行走在岭南腹地。看到许多热带、亚热带的丛林与田野,还有坊间劳作的村人。我惊奇发现,那些常年隐于蕉林荔树下的乡民俚人,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分享着同样的天空和阳光。这也是一种散文,我称之为私密的写作。对于我而言,这样的散文创作是一种刺激,它可以让我的每根神经随时保持必要的敏感,我相信我生活和行走的地方,它们都会是好的散文。
  有作者问我,好的散文是什么?我说首先是朴素,在朴素的叙述中带给人温暖与关怀。这是一种私密的低语,在低语中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抵达内心的情感,并感受来自自然、生命、时光的秘密呼吸和颤栗。
  一个优秀的散文作者,最重要的操守就是坚持独立之精神和自由创造之品质,挖掘并发现不为常人注意到的生活诗意。散文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归自己的内心,在内心的原野上涂写。
  每一篇散文都应该是一次语言的重新开始。我常常在早晨进行散文创作。这样的作品构成了我一天美好生活的假象,而这种假象使我有限的生活变得更为深远和广阔。
  
  
  【形而上的忧伤】栏前语
  
  深入散文的内部聆听
  
  沈荣均
  
  暑假,带孩子去乡下捉蝉。捉蝉美好,因为过程——边体验玩趣,还可聆听蝉唱。乡下多蝉,唱声萦萦绕绕,一山一大片,仿佛棉絮。要想把那些蝉唱,听得分明,只有去林下——深入蝉唱的内部——靠近——再靠近。蝉唱的原点至少有两个,空间的和时间的。空间的没啥说了,愈接近,愈分明,你甚至感觉到蝉的翅膀和唱腔的颤动。时间原点的参照就不好找了。蝉唱是流动的。一直在流动。界限暧昧。是四月下旬,还是五月上旬;是早晨的微风拂过枝头,还是午后的阳光漏过林下……还有更多的细节。好在夏天依旧在漫长着。它的身材日见臃肿,臃肿得使你任意选择一个节点,都能深入其内——情绪的原始流动一一被还原——聆听从来没有如此仔细、清晰和深刻。
  以上是我在阅读本部分文字时的感受。这是些值得羡慕的文字。它们的作者都很年轻。他们的一些经历和思考都有着共同的忧伤气质。散文是有气质的。如果说小说是世俗气,诗歌是神仙气,那么散文就该是隐士气了。可能有些作家不同意这种说法——不是日常生活吗,怎么能躲起来做那种“隔文”呢?老实说,我是不喜欢文字的“隔”的。文字一隔,情绪就断了,怎么能把写者和读者勾连起来?若想不隔,最好选择“熟视”。“熟视”,不能“无睹”,“无睹”往往泛“口水”。我们需要的是庸常里见“隐者”气质,所谓做一个“思考着的巨大的忧伤的隐喻”。这个隐喻,有点像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个蝉唱原点。它在城市的内部,在乡下的内部,在身体的内部,在思虑的内部。它没有起始点,一直在流动。它在写作者写作的时候,呈现为符号——声音、色彩、肌理、知觉或者觉悟。它在阅读者阅读的时候,还原成情绪——故乡、雪色和一日三餐,碎片、面影和镜像……形而上的忧伤——那些遗世的幽蓝。
  
  
  【声音仪式】栏前语
  
  功夫在回帖外
  
  张生全
  
  这话一出口可能就要引发一场口水战。回帖,几乎是网络文学的生命源泉。网络文学能够星火燎原蓬勃发展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及时效应、互动效应。试想,一篇作品投给杂志社,三月五月,一年半载没个回音,编辑部经费精力都有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就算这稿子发表了,杂志发出去,读者有什么反应,也都一概不知。但是在网络上,一帖出就可以立马有反应。有人文章不怎么样,在杂志上或许一辈子也发不出一篇来,但是他在网络上却有自主发表权,只要没有系统预设的敏感词,想咋帖就咋帖。而且立马会有人上来回帖,说好也罢说孬也罢都直截了当。而且很多人并不在乎说好说孬,他只要人气,只要点击率和回帖率,很多时候,点击率和回帖率成为了判断一篇网文优劣的重要标准。
  要追求高的点击率和回帖率,很多人已经做出了很成功的经验。比如混个脸熟。整天都在网上晃,不断给人回帖,不断说好话。中国人崇尚礼尚往来,你点人家帖,说好话,人家自然点你帖,说你好话。再比如取一个扯眼球的题目。网上的文章,很难得有人平心静气看完。很多网文并不耐读,要读完得花工夫,眼睛也不允许长久对着电脑屏幕。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就看个标题。因此,标题是否怪异独特扯眼球也就成了文章好坏的标准。还有的时候,这些工夫也不用花,因为网络其实就是数据和程序的游戏,只要编好程序,什么点击率呀回帖率呀都可以做到要多高有多高,我们瞬间就可以制造出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经典作品”。
  但是如果都这样,我们的网络文学也就完了,它在价值上不但与纸媒文学不能同日而语,它快捷互动的优势也因此变成了劣势。所以关于网络文学,我们需要互相提醒一句:功夫在回帖外。我们不要一整天都泡在网上看那些太多泡沫的文章,这几乎是在耗损我们生命;我们看别人文章一定要看完,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不要追求高点击率和回帖率,并因此大量回复别人口水帖,我们的回帖要说出我们真实的感受;我们警惕别人的回帖,我们要在阅读和回帖中有收获;我们要有耐心准备材料经营文章修改文章,提高文章成活率和寿命;我们要把功夫用在回帖外……
  
 
 
  【代后记】“在场主义”:散文精神的“在场”
  
  对近来引起文学界巨震的“在场主义”,2010年7月29日,《文学报》记者就当下散文创作存在哪些误区,如何构建散文理论,怎样突破既有的散文模式,如何理解散文的诗学特征等问题采访了国内几位著名的作家及学者,听取了他们对在场主义的看法。
    
  因为顺其自然,所以自然就是散文的法则
  
  记者:“在场主义”散文观中强调散文的身份和地位,并指出散文作家需要具有对应的使命和责任。在你看来,为散文赋予这么多重解读,如此“用力”地追求散文的意义,是否必要?我们当下的散文创作,是否确实存在一定误区?  
  康震(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其实文无定法。散文怎么做,各有各的道理。我觉得,顺其自然,就是散文的做法,因为顺其自然,所以自然就是法则,因为自然,所以各有各的态度,各有各的精彩,何必强求一律?
  
  苏轼说得好,写文章这种事情:“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大意是说:文章就好比行云流水,没有什么一定的框框,想写也能写,就一直写下去,写不出来也不想写了,就停下来。写文章,讲究的就是个自然,都不自然了,还写什么?苏轼又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大意是:我的文章,好比平地起水,一泻千里,浩浩荡荡。流过石头就是石头的形状,流过深渠就是深渠的形状,总而言之,文无定法。  
  记者:我国的散文传统由来已久,在你所关注的唐宋八大家及他们的作品中,许多文学传统沿用至今,但也有相当部分的精粹在历史中被逐渐掩盖。在你看来,这其中有怎样的传统是在当下散文创作中需要被继承和发扬的?  
  康震:打个比方吧。一个人吃一块羊排,在吃之前,他能确定这块羊排的哪一部分是自己需要的,哪一部分是不需要的呢?没办法确定,他肯定要将整块羊排全部吃掉,也就是全部接受。之后经过消化,原来意义上的羊排还存在吗?不存在了。它已经被分解成多种营养进入身体,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了。换句话说,这块羊排已经被你的身体全部否定掉了,并转化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了。  
  因此,对传统的继承就是两步:首先就是对传统的全部接受,然后就是对传统的全部批判、否定,而传统将转化成为当代文化与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存在着。原来意义上的传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记者:近年来,不少人认为,散文创作中缺乏诗意的展现,同时却也有人对于散文的诗化做出了一定批判,认为这是一种伪抒情。你如何理解散文的诗学特征?散文中的诗意,是否并不局限在文字及结构上?  
  周伦佑(文艺理论家):“诗学”和“诗意”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即文艺学意义上的,一种是狭义的即特指诗歌的。就广义的即文艺学意义上来看,散文作品有点儿诗意未尝不可以,但要“诗化”那就有问题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回答广东学者陈剑晖的反批评文章《在混乱中重建散文价值尺度》中谈到过。我认为,用“诗意”、“诗化”来为散文立标准,并希望以此来定义散文,引导散文,是开错了药方,走错了方向。每一种文体都是以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特性来确认自己的,比如诗歌的“诗性”,小说的“小说性”,戏剧的“戏剧性”。  
  那么散文的本质特性是什么呢?当然不是“诗性”——而是“散文性”!如果散文都“诗意”、“诗化”了,那诗歌与散文在本质上又怎么区分呢?至于“文学性”,既然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门类之一种,“文学性”就是散文与其他文学门类必备的共同条件,而不是散文所独有的,能够用以“确立自身价值和文体独特性”的本质特性。将“诗意”、“诗化”强行植入散文的结果,只会戕害散文,把散文变成现代诗的附庸文体。所以我认为,“散文性”的提出对于当代散文理论建设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散文评论微弱且混乱,混乱是由于理论幼稚
  
  记者: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的初选推荐作品,给人一种印象:推荐篇目要么是直接成书,要么见之于各大杂志。事实上,现在有很多散文作品最先是在媒体和网络上发表的。这是一个基数很大的散文写作群体,其中也能遴选出优秀的作品。没能很好顾及这两类媒介上的作品,会否是一种忽略和疏漏?在遴选过程中,你作何考虑?  
  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我想,任何评奖都必然遇到这样的问题,没有一个评委能够对大部分散文有所涉猎,正是因为这样,初选才作全面撒网式收集,由各杂志和有关人士推荐。网上的作品,寄希望于个人自报。这里还有一个考虑,并不是所有网上的散文作者都认同“在场主义散文奖”,前不久广东的另一个民间文学奖项就有获奖者拒领的事例。当然,由于我们的奖项历史还太暂短,并不排除一些才华横溢的作者没有注意到。这种遗憾,虽然不可避免,但也是我们日后工作的课题。一旦真的发现了众所认可的大才,是不是要突破一年的时限,事后设立一个特别荣誉奖,我个人建议应该加以研究。  
  丁帆(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工作量太大,此次评奖只局限于纸质媒体发表的散文,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另外,按照传统的观念,这两大媒介在没有合流之前,各有各的评价体系与标准。  
  记者:一个奖项的权威、公正,我想也有赖于引进一个参照系,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文体近年的发展做一番系统的梳理。这些年来,相比于小说评论的热闹,诗歌评论的喧嚣,散文评论的声音有些微弱。可否谈谈对散文现状的看法,你有何可行性建议?  
  丁帆:其实,散文创作和其他文体创作一样面临着失控的乱象,主要是在消费文化的挤压下,作家失去了一个作为知识分子的基本的价值判断,有时连最基本的人性判断的方向都没有了。如果说其他文体的评论尚有一些声音的话,那么,散文评论更是处于失语的状态。  
  孙绍振:你说散文评论“声音似乎有些微弱”,还是比较客气的,实际上,不但微弱而且混乱,混乱是由于理论幼稚。这里第一,有体制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鲁迅文学奖的散文奖往往有极离谱的表现。除了少数得奖作品名副其实,大部分的获奖者是由于种种潜规则运作的结果,这样的奖项,在许多方面是有辱于鲁迅的名字的。  
  第二,是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了小说和诗歌。小说、诗歌至少还有理论,而且是多元的理论,而散文缺乏理论,已经达到了惨不忍睹的程度。广泛认同的“真情实感”论,其实是一种说法,并不是理论,只是对于作家的道德规范,从话语上来说,也没有达到理论概括的必要高度,更多的是感性,充其量不过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最基本要求。并未涉及散文的特殊性,算不上散文理论,从学科基本概念来说,它是静止、僵化的。既不具备内涵的严密,又缺乏范畴的内在矛盾衍生的机制。  
  散文理论的幼稚还表现在连起码的分类都混乱。普遍运用的“抒情散文”、“记叙散文”、“议论散文”,肤浅而又不符合实际,抒情散文并不和议论、记叙绝缘,议论散文中抒情则更是比比皆是(可以鲁迅的杂文为代表)。至于“五四”以来的随笔、杂文、小品,都是交叉的概念,而近来流行的大散文、文化散文、小女子散文,都没有明确的外延和内涵,也没有系统的自洽。从哲学方法上说,根本的局限是,孤立地论述散文。我在《文学创作论》中将“散文”和小说诗歌的矛盾和转化作了系统的展开的尝试。首先从内涵上看,诗歌倾向于概括性,具有形而上的性质,而散文则比较日常,近于形而下的性质。故李白在诗歌中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而在散文中则以“遍干诸侯,历抵卿相”而夸耀。  
  柳宗元散文中说,小石潭“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也就是说,他怕冷,怕孤独,欣赏欣赏则可,长期居住,则不可能。可是《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笔下的理想形象却是既不怕冷,又不怕孤独的。其次从形式上看,散文和诗歌所包含的感情都是特殊的,但是,散文所写客观对象是具体的个别的,而诗歌则是概括的。故诗人笔下的山和海可以是没有具体所指的。而余秋雨笔下的文化胜迹的具体故实则必须是有根有据的。有一点儿不实,就要被攻击为“硬伤”。  
  记者:近年散文影响式微,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持续时间长、有较大影响的散文流派。而既有的散文流派,多缺少显著的标识。我们不妨举近年备受争议的“文化大散文”为例,由余秋雨发端,类似的文化大散文大量出现,以致不久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在一些学者看来,这种模式发展到后来,就成了散文的另一种末路。由此引申开去,对散文创作如何突破模式的局限始终保持活力,你有什么见解?
  孙绍振:文化大散文只是一个现象,从“五四”时期,周作人把散文定义为“美文”,也就是抒情叙事为主以后,产生过两次危机,一次是叙事淹没抒情,主要是四十年代解放区,以通讯报告为正宗的倾向,以至于到五十年代初期,最受推崇的散文变成了通讯报告,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到了五十年代后期,事情朝向另一极端,杨朔的把每一篇散文当作诗来写的主张,风靡天下。造成普遍泛滥的滥情,以小女子散文为最。余秋雨的出现正是把散文从诗情的褊狭追求中解放出来,为散文带来了诗情与智性结合的新天地。这大大缩小了散文与当代诗歌和小说在艺术上的距离,但是,余秋雨只是从此岸走向当代文学的一座断桥,他的局限性有时表现为摆脱不了的滥情,有时,又显得智性不足。这一工程后来由南帆为首的新一代散文,包括刘亮程、周晓枫来继续。  
  丁帆:散文创作也和其他文体的创作一样,不可能形成流派,我早就说过,这是一个大师和流派死去的时代,不要指望通过什么理论来集合群体流派。消费文化时代就会使余秋雨式的散文异化而走向穷途末路,一旦成为模式的写作,在这个时代的文化消费就立即成为“大师”的商业包装,“大师”是不需要脸面和社会良知的,他只不过是以一个交易者或是掮客文化身份来说话的,所以,大家也不必奇怪,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
  
  乡村写作,其实是朝着精神乡村的仰望和皈依
  
   记者:当下散文队伍空前壮大,散文创作数量激增,但真正关心社会问题、展示心灵本相、富于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的文本却不多见。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周伦佑:正如你所言,我们现在读到的大多数散文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带有逃避现实的倾向。这有时代的原因,也有写作者个人的因素。在许多人眼里,总是把散文和闲适、优雅、散淡联系在一起,似乎散文天生就是一种不堪重负的、轻飘飘的文学体式,如果谁用“严肃”、“介入”、“深度”、“疼痛”来要求散文,谁就是粗暴了散文的优雅,破坏了散文的文调。继而用这样的观点来解读中国散文的审美精神,认为中国散文的精神血脉就是闲适、优雅、散淡——甚至逃避!林语堂的许多文章就是这样论说的。而我们现在的许多散文写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在我看来,那些逃避当下现实的写作,那些缺少精神向度的写作,那些自娱自乐的闲情写作,都是不在场的。在场,就是不回避残酷现实,敢于介入当下现实,敢于深入时代语境的核心,敢于推开社会禁忌之门的写作,这样的写作才是真正的“在场”。  
  记者:以自然、本真的方式呈现乡村是你作品中的一大主题,在如今嘈杂的社会环境下,原散文的创作究竟应该如何坚守?你笔下那种纯净的乡村还存在吗?
  刘亮程(散文家):乡村对于我们,已经是一个遥远的过去家园。现在中国只有农村。农村是现实的。乡村却是诗意和精神的。我所说的乡村存在于《诗经》、《庄子》、唐宋诗词以及山水国画,那是我们已有的精神家园。所谓乡村写作,其实是从面朝黄土的沉重农村抬起头来,朝着精神乡村的仰望和皈依。  
  记者:我们知道你一直在关注新生代的散文创作,可否向读者推荐几位你认为比较优秀,但外界了解较少的优秀青年作家?对于青年一代的散文创作,你又有怎样的期待与指导意见?  
  刘亮程:关注谈不上。因为做了“在场”评委,集中看了一些青年作家的散文。散文也许是一种成年人文体,适合有些岁数的人去写。当然,天才除外。这次进入初选的新生代作家都出手不凡。但都处在成长期,需要时间。而好散文或许是在一个人的漫长时间里长成的。
  
  
2#
发表于 2011-1-20 18:13 | 只看该作者
首先祝贺,此外,此帖有一些观点值得借鉴,先放置两天,之后转去会员交流版区,问好。
3#
发表于 2011-1-20 20: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问好。
4#
发表于 2011-1-21 08: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一下。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7:05 | 只看该作者
转这来了,还说在哪了呢!
6#
发表于 2011-2-22 17:20 | 只看该作者
问吴老师好!感觉含金量大。先浏览一下,随后再细看。希望能得到一本,细品

[ 本帖最后由 雪夜听琴 于 2011-2-23 10:4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9 04:25 , Processed in 0.0569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