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1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书评三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4-20 1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评三则

               漫话日本

  一个日本导演,他的祖先是韩国人,他说有一些很古老的坟墓日本人是不敢挖的,因为担心挖出来明摆着是韩国人的话,他们的国体就无法维持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生出一些自鸣得意的不良情感,既然韩国人的后代都能有此胆量炫耀本国历史,中国人就更有理由夸耀身后绵长的五千年文化了,虽然摆出老祖宗的玩意是比较丢分的事,日本的天皇也是韩国的贵族跑过去做的。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在丈量中日韩历史的长度,韩国作者只是通过漫画的方式调侃日本的历史、风俗,乃至政治,韩国人的文化本位观念让其稍稍显得有些优越感。漫画是一种轻松有趣的叙事方式,但不影响它的深刻,甚至是尖锐,所以纵然书皮上刻着“文化有趣了,历史易懂了,文字精炼了,教育轻松了”,它却根本不是幼稚的科普图书。

  范力民、刘咏秋在《漫话日本人》一文里指出,日本人在古代是一个混血民族,而他们的文化是嫁接文化,他们把自己的传统跟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揉合在了一起。李元馥在这方面有着同样的认识,但与范刘两人不同的是,李元馥认为朝鲜民族和日本民族相像之处是很少的,韩国人对日本人更多时候是不可理解的。实际上,这就在强调范刘其中的一个观点:朝鲜半岛基本处于大国走廊的位置,经常处于大国间的压力之下,因此朝鲜民族的自尊心很强;日本虽然也处于文化走廊,但基本上是一个文化交汇点,日本是自愿要求吸收外来文化,但有很多变态的成分。

  其实只要不是白痴,都对日本那几当子事有着起码的了解,而漫画形式大概就是编书者所谓的妙趣横生了。这也无妨,当对日本的偏见达到咬牙切齿的时候,这样的一本书倒可以略微让自己平衡了。


               打探银城
                          
  已经很久没有去阅览室图书馆之类的地方,也懒得费神去嚼书,时间里尽被些毫无内涵的泡沫占据,却也仿佛是圆润的,至少触觉上好象感知到了一些什么东西。所以,当你跟我谈到李锐的时候,我也还不至于哑口无言,我起码可以用他的《银城故事》、《旧址》以及他与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些渊源应付一阵子。但倘若问到诸如旺财做的是牛粪饼还是煤饼,我便只能羞臊不已了。身边的文友这么唐突地问我了,于是我羞红着脸,决定弄清楚“银城”里有多少做牛粪饼的。

  本来想去图书城捎一本回来,偏偏在闲翻阅览室的过期杂志时,从2002年第一期的《收获》上寻到了银城踪影,便找了个角落,就着微弱的一点阳光,细细品味起来。在公共阅览室读书是常有不如意的,书页上的垢物是一大患,缺页更是令人无奈。我翻的杂志就是被人撕去了几页的,还好是在另一部小说里,不妨碍我进入银城打听故事。

  李锐在此书题记里说:“在对那些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历史文献丧失了信心之后,我决定,让大清宣统二年、公元一九一0年秋天的银溪涨满性感的河水,无动于衷地穿过城市,把心慌意乱的银城留在四面围攻的困境之中。”这让我很感动,我明白所有事物都有瑕疵,就像公共厕所的木门上往往会有黄色的文字或者不堪的用圆珠笔描摹出的图案,历史有时更加委琐,只是在刻录时,被人为地委曲美化了。以往描写偏远山区闭塞生活和深刻揭示中国农民文化心理的李锐,试图从个人出发去追问普遍的人类困境。这本小说中,不管是大清朝的老兵或新中国的革命接班人,都在当时不得不为的情势下,精神上陷入绝境,都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者,李锐痛斥“无理性的历史对于生命残酷的淹没,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最有理性的人类所制造出来的最无理性的历史”。

  清末民初烧牛粪的银城,因为富户巨商刘三公、清兵统领聂芹轩、草莽英雄岳天义等不同势力,在这一时刻,既彼此缠结又相互角力,使得原本动荡的银城更加混乱不已,紊乱不堪。但决意为“革命”献身的“革命党”人欧阳朗云、刘兰亭与刘振武(同盟会成员),不了解国情,也不去启蒙民众,只想通过暴力的手段和暴动的方式,刺杀朝廷官员,夺取银城政权。结果,欧阳朗云虽侥幸地炸死袁知府但无奈自首,刘兰亭、刘振武更是先后含愤自尽和被人刺杀。充满了“烟火气”的银城,一如既往的充满“烟火气”,一年两度的银城牛市仍在按部就班地举行。而银城的革命党人却一一罹难,“革命”也胎死腹中。因此,银城上演的是一出悲剧,而这悲剧之悲,不仅在于“革命”英雄的无畏又无谓的牺牲,更在于这种“革命”脱离国情与民情的盲目与蛮干。李锐一再写到指挥革命的种种指令来自于建立在日本的中国同盟会总部,而执行这些命令的是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们。在本土无根又与现实隔膜的“革命”者和他们的“革命”行动,最终的结果就是与其愿望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银城同盟军的悲情覆灭与他们的“革命”的悲壮失败,可以看出李锐对清末到民初的中国这段历史观察深入和反思大胆。这种反思的最大成果与直接效益,便是借《银城故事》引动读者同他一起进入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革命的深深思索。而这,正是《银城故事》一作含而不露又饶有价值的新意与深意之所在。

  而李锐文字上的功力在此书中彰显无疑,支撑着《银城故事》的,除了李锐的奔放的思想之外,还有他的小说语言。“银城漫长的历史就充满了干牛粪烧出来的烟火气”;“三万头黑灰色的水牛,晃动着庞大的身体和它们好看的弯角,眨着善良温顺的眼睛,不动声色地将银城拉进残缺不全、真伪难辩的往事里去”;“一场真刀真枪的血腥战斗,马上就要在别人书写的历史里开始了”;“人们赫然看见在血红的珊瑚顶带下面堆满了如雪的白发。在忧心如焚的悲绝中,刘三公煎熬出满头白发,猛然间变成了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这样的语言准确而又富于力度,浑朴而又卓具厚度,品起来耐人咀嚼,构成了作品的亮点与审美的对象。

  应该说,《银城故事》是李锐文学创作的高峰。有人认为,这只是其短篇系列“厚土”的回归,但李锐在长篇创作能力上的提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于是,《银城故事》赢得诺奖的提名,也是实质名归的事情。


              伦理与身体
           

  尽管刘小枫试图用讲故事的形式,来缓解文字上的令人厌烦的探究性,但《沉重的肉身》所谓的伦理学,让其不得不略显枯燥和生硬。然而,在沉重的肉身和相应的自由的交锋中,伦理清晰明了地暴露在阳光之下。无论是丹东和他的妓女,还是牛虻与他的父亲、情人和她的情人,刘小枫冷静地剖析其中肉身与自由的矛盾,从而揭示了现代性伦理的本性。

  单单从伦理学出发,“关于生命感觉的知识,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含义”的概念并不尽如人意,将其分类为理性的和叙事的两种,则明显易懂一些。刘小枫侧重叙事的角度,“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于是,包括卡吉娅丰盈的身体,阿蕾特沉重的身体,同样能促成赫拉克勒斯编制语言织体的能力,却有着天壤之别的待遇。经过苏格拉底的叙事,卡吉娅的身体向赫拉克勒斯的感官的适意、丰满和享受就成了“邪恶、淫荡”,阿蕾特的身体期许的辛劳、沉重和美好就成了“美德、美好”。
  
  这是非常残酷的叙事伦理,女人身体的伦理价值几乎是男人的叙述构造出来的,苏格拉底固然是欧洲的伦理思想之父,却较为狭隘地妄图统一人们的幸福观,乃至是伦理观。刘小枫在此并未有任何明确的表态,而是用更多的例子,证实叙事对伦理的影响,伦理对身体的牵绊。他甚至还将伦理扩展到了影子,影子与身体的道德矛盾,也是其深味的沉重的伦理关系。

  人类的发展是不能离开叙事的,所以伦理就显而易见地将长存于人际交往间,而施展自由,将不得不在伦理的监控下,变得无法尽兴。这大概就是刘小枫为什么取书名为《沉重的肉身》的原因所在了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4-4-20 16:51 | 只看该作者
视角有的很好,可惜浅尝辄止了。
3#
发表于 2004-4-21 11:4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4#
 楼主| 发表于 2004-4-21 17:3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章不敌<浅析<选择>>,无奈.

无话可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7:47 , Processed in 0.07319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