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7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送春》/作者:章烨zhangye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30 0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送春


一场花雨,一阕春天的离歌
芳菲歇处,是熏风墨绿的潮

当莺声弄乱丝弦,蛙鸣滚作玉珠
就有纷扬的槐花雨,铺就徘徊的香径

是谁在瞬间?爱怜上这些即将走失的生灵
一颗风干的心,带着乳白的轻,袅袅余香

借一脉流水,落英,让我重返
一粒花苞,芽尖和蹒跚学步的根茎

重返草木的童言,干净的气息;以及
单纯的烂漫,自在和潜滋暗长的芬芳

让岁月的萌动自此牵住春的一角衣袂
如刺槐简慢的年轮上荡起灵魂的涟漪

若可以,我会再次抵达一条河解冻的根部
感念于自然造化的悲悯和上苍的垂怜

让我记下暗影里自斟自饮的伤情
也记下每一场花月春风的清欢

人生自是如此,林花谢了春红,休言
多情,伤别。只言去日匆匆,来日漫长


    高迎春在《意境淡雅   兴象浑融-----张贵彬散文赏析》一文中的结尾部分谈到散文的“三级标准、三级较量”时讲道:“高级较量是文学品味的较量,以作家人格魅力突兀,作品关照自然与生命,体现人生斯世的清湛之义,具有转换生命的力量为标准。我以为,张贵彬散文的整体水平,已经达到并突破了中级标准。”散文和诗歌不同,但是艺术是相通的,原则上是无法界定的,有人说:想在诗歌和散文之间严格划开界限是愚蠢的。就如张贵彬的这首《送春》,如果不分行就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和散文就更无法界定了。刚刚见到高迎春对于张贵彬的一个散文境象构建美的介绍和这两首诗歌,个见仅仅把《送春》结合《走不出锥心自问的深夜》这一组两首诗歌看(不是整体),感觉其造诣应该说已经是在“高级较量”中,这绝不是溢美。

    “送春”的“春”这个自然季候词语是全诗的主意象,诗歌通过一系列如“花”“芳菲”“莺声”“蛙鸣”等的辅助意象象征或隐喻的是人生的浮华发展到极致的状态;再通过一系列否定词汇的帮衬,说明了“物极必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道理。孩“童”——(出现在四节的“ 蹒跚学步”五节的“童言”六节的“牵住春的一角衣袂”)这个副意象表达的是回归“重返”,持弱守柔抱朴“反朴归真”的精神主张。这是遵循自然规律的纯然超逸的灵魂操守,也正体现着作者的人格的魅力。

    诗歌在“语言的较量”(高迎春语)方面完全符合诗歌诗美语言即“生成性语言”的要求,其“超越性语言”更予诗歌以十足的张力,予读者以联想想象“再创造”非常广阔的空间。语势自然圆润,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有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美。诗歌的字、词、句、节(段)、篇呈浑然有序且完整的“自组织”状态。情感作为中介驱动形象内置丰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诗歌“意、象、情、言、韵”谐美。诗歌在结构上十足精巧,特别的韵致:诗歌一节两句,每三节六句为一个部分,计三个部分;是“两分一总”结构;一二部分的“两分”内呈一四节、二五节、三六节两两相对的衬比结构;第三部分的第一节照应总结诗歌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第二节照应总结诗歌的第一部分;尾节揭示主题,虚化处理中对全篇娓娓作结。这样精巧结构出来的诗歌具立体感团块感,盘桓萦绕摇曳着物理学上的场效应的神韵美。

    诗歌严谨的运思谋篇,令诗歌浑然一体,颠扑不破,从头、腰、脚不论哪里先入手,都可以顺畅润通全篇。

    我们来先从中间四五六节入读。这三节在手法上似乎都是“西蒙的调色盘”,都是在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观照中,通过语言的非语法组合,把对孩“童”具特征意味的举动言行做为暗示意象(如四节的“ 蹒跚学步”五节的“童言”六节的“牵住春的一角衣袂”)进行超常搭配,实现语言的移植变形,从而生发出深刻丰厚的人生生命的体验感悟认知和思考。

    第四节:“借一脉流水,落英,让我重返/一粒花苞,芽尖和蹒跚学步的根茎”。“ 蹒跚学步”的只能是孩童。这样的步态形象最可爱最美!原因就是这是顺应天然的成长规律,纯然,绝不似如某种世俗中人的强作妄为,虽娇柔稚拙,但表现出来的却是新生命不可战胜的力量和前途。对照看开头的第一节:“一场花雨,一阕春天的离歌/芳菲歇处,是熏风墨绿的潮”,一句伤情的比喻叙述,表达人生发展到极致,便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花开花落,“落花流水逐芳菲”,青春不再,“繁华事散逐香尘”,“ 熏风墨绿的潮”代替了“花苞、芽尖”的靓丽美好,暗然失色,不再可爱。

    诗歌的第五节直指人心,要真诚不要虚伪欺诈及其带来的诸般祸患:“重返草木的童言,干净的气息;以及/单纯的烂漫,自在和潜滋暗长的芬芳”。“童言”在这里主要暗示只有婴孩才不被世俗的功利宠辱所困扰,无私无欲,淳朴无邪,素朴、纯真、自然、本初,如《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才不至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大伪与智慧出。还启示人们如《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令有道有修养的人使百姓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人人都回复到婴儿般纯真的状态,以养以长自己。《道德经》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孩童能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精神与躯体合而为一身而无欲。老子要求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专一慎独,须臾也不能受物欲的诱惑,即将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这样才能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爱民治国”。于社会则能避免你争我夺,纷纭扰攘、政治动荡、社会混乱。对照诗歌第一部分的第二节,这些正是作者的关怀所在:“当莺声弄乱丝弦,蛙鸣滚作玉珠/就有纷扬的槐花雨,铺就徘徊的香径”。

    第六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叙述了只有个人及社会人人能做到像如上边所说的,爱和和谐才能有根基,才会有好的结果,“让岁月的萌动自此牵住春的一角衣袂/如刺槐简慢的年轮上荡起灵魂的涟漪”,否则就是诗歌第一部分第三节的情况:“是谁在瞬间?爱怜上这些即将走失的生灵/一颗风干的心,带着乳白的轻,袅袅余香”,流水无情,日暮春深,苍白跌坠,“落花犹似堕楼人”。

    第三部分前边已经讲过,三节段是揭示诗歌的主旨后,一一照应前两部分然后对全诗慨然作结,此处就不再详细解说了。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用的是柔弱的方法,这不完全是消极的,同样也有积极性的一面。《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作为普通人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晓得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否则便会招致灾祸。

    “婴儿”,其实就是“朴”这个概念的形象解说。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老子用夸张的手法这样写道:把“德”蕴含在自己的身心里,而且积蓄得十分深厚,就像无知无欲的赤子,毒虫、猛兽、恶禽都不会去伤害他,同时他也不会去伤害禽兽虫豸,所以不会招引兽禽的伤害。婴儿是人的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与天地之和合而为一。社会发展史上讲人的社会性所举“狼孩”的例子,印证着老子的说理。

    本诗歌的主旨在于写“盈”。“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的祸患。诗歌是对人生生命的个人素质人生理想及社会理想所做的哲学的辩证思考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我知道讲的过多了;我也知道诗歌的原初意义也未必就尽如我这里所讲的,我只当他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同时借张贵彬的诗歌温习一下老子《道德经》中五处相关于“婴孩”的教导,对诗歌的精奥意义及飞扬的神韵做一点搜寻探讨的努力。

    说完了,这就是张贵彬的诗歌,用高迎春朋友的话结尾:诗歌和他的散文一样,“追求曼妙诗意的灵性,追求暗香浮动的韵致,追求雄浑磅礴的文势,追求温婉闲静的笔意,文笔内敛、沉静、生动、舒展,意境淡雅,兴象浑融。”更为看好的是,诗歌对人生生命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精湛独到深刻,读来受益匪浅,敬佩!


[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 于 2012-5-31 17:13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06:00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坐沙发,歇会儿就走了——
3#
发表于 2012-5-30 07:11 | 只看该作者
坐下来慢慢学习,问好!
4#
发表于 2012-5-30 07:36 | 只看该作者
评得好!受益。
5#
发表于 2012-5-30 10:4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好诗好评,问好闲云野鹤老师!
6#
发表于 2012-5-30 12:00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候。
7#
发表于 2012-5-30 13:05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给人的外延就在于此了,或者本人不能想到这些,但人一读就有了,中国汉字的魅力又一次彰显,棒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1 00:46 , Processed in 0.06124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