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7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谁来唱响山西民歌(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8-23 1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来唱响山西民歌(下)

   
  歌从黄河来
     
   
  “山西民歌的现状是金字塔式的,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著名歌唱家牛宝林先生那里,民歌与人民群众是同源的,他甚至这样说:“只要人们还在吃粮食,山西民歌就不会泯灭。”他从未对山西民歌的前景产生丝毫悲观,相反,对于一种杞人忧天式的疑虑,他表现出明显的反感情绪。这些年来,他以自己的努力拓展传承着这一古老多情的山西民间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逐渐证明着自己的价值。而这种证明是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我磨砺为代价。在记者面前,他丝毫不掩饰一种深刻的自我期许,但并不是孤芳自赏。因为民歌表达人民的情愫,它代代相传,夹裹着人类共有的情感诉求在里面。“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从民歌中找到能够与心灵共振的东西,”但如何唱好民歌,他反复强调的是:“好脑子比好嗓子更重要。”他这样说:“山西好嗓子多的是,但唱得好的人太少。”为什么?多数人心高气浮。“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其实山西有相当一批唱民歌的人,顶尖的却没有几个。应该说,这是一种残酷的事实。即便可以这样理解:任何时代,出类拔萃的人只是少数,但相对山西民歌大省的地位及浩如烟海的库存而言,真正的民歌手的缺乏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也许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言,他会拥有个性的思维,追求高级的个性的东西,但他也会拥有复杂的对自我的审视和观察,“永远留一只耳朵在观众席里,也留一只眼睛在观众中间,”他站在群众的角度看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受到群众一如既往的欢迎是鼓舞和激励,也是压力和鞭策。其实一个人无论怎么说都是虚幻的,只有站在舞台上,听听观众的掌声是否热烈你才能认识自己。在这一点上,牛宝林先生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信。他简直有点骄傲了,简直叫人不喜。瞧他说:“这么多年,无论我演唱了多少次,从未有过一次冷场。我知道我受到了欢迎,不只是一般的欢迎,而是热烈的……”不过这些都可以理解。一个为艺术献身半生的人,他的所有的情绪都应该有出处。在这里我们似乎应该将目光拉回一点,让时间退后一点,因为不久前的一场音乐会可以证明,他其实还不是无原则的骄傲:
   
  2004年6月15日晚8时,由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的纪念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建台55周年暨《歌从黄河来》──牛宝林独唱音乐会在省演艺中心拉开了帷幕。侯伍杰、申维辰、范堆相、纪馨芳、梁滨、聂向庭等省领导及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电台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当晚的开幕式演出。演唱中,牛宝林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深厚的表演功力征服了现场观众,剧场内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专程从北京赶来观看演出的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歌唱家吴雁泽先生对牛宝林及晚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这台晚会是山西省歌舞剧院继《黄河儿女情》之后的又一台黄河歌舞的力作,具有精加工和雕琢的潜力,这也正是省歌舞剧院编排这台晚会的目的和愿望。《歌从黄河来》是省歌舞剧院首次推出的以个人演唱会为主题的综合歌舞晚会,据悉,首场演出后这台晚会将在省城连续演出数场,以后还将作为省歌舞剧院走市场的主要节目,因此,这台晚会的意义就非常寻常,它不仅是牛宝林个人艺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黄河儿女情

   
  与牛宝林的路子有交叉处也有不同处,身为女性、出生于1965年的陕军曾被一位记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这样描写到:“在山西,有一位优秀的青年歌唱家,她娇美的身影和清纯的歌声与粗犷的黄土高原形成显明对比,她叫陕军;与满大街的流行歌曲相比,陕军的歌声有着更久远而独具特色的魅力。19年的艺术生涯,金光闪闪的各种奖项,虽然没有使陕军大红大紫,也没有使她腰缠万贯,但人们不会忘记她的名字;陕军,民歌中的丽人,轻轻拂去生活中的灰尘,以顽强的努力接近更加灿烂的艺术巅峰……”这是在1999年。时隔五年,已至不惑之年的陕军容颜未改。谈起民歌,陕军有一点点牵恋,有一点点唇齿相依,有一点点感慨,还有一点点疑惑。可以说到的东西太多了,反而一下子觉得无从说起。如果从1980年与民歌结缘算起,20多年的历程使她一度沉入过去的声音中难以自拔。应该说,童年留给每个人的声音太深刻了,“当我们小的时候/民歌的声音在街巷里自由游走/信天游的调子古老的春风/每一天我们相互注视着相互倾诉”:“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难留……”可以想象,当年青春年少的陕军就是唱着这样的歌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到18岁的时候,她从生活了3年的铁路文工团,回到省城太原,回到省歌剧院。这一年,“晋阳之秋”华北五省音乐节在太原举行。临时候补上台的陕军不负众望,以《饮酒请进杏花村》、《锈荷包》一炮打响,在音乐节上“扔了颗定时炸弹”……这么多年过去,时代发展了,过去的歌也快成了“博物馆里的东西”,是一种展览一种怀旧一种悼念,陕军说,“山西民歌真是源远流长,譬如十多年前我们出的带子一直买了十年还在卖。”但老民歌如何唱却成了一个难题:是保持原汁原味返朴归真还是适当加以改编使之与时俱进?有些歌土得不能再土了,可观众还是一大群。但对于一个民歌手来说,超越不了前人的唱法始终是个难解的结。具体的东西三言两语也说不清,她就这样琢磨着唱过来。她还在琢磨着,这么些年,她留下了自己的声音,可以供人借鉴可以作为参考可以让人批判也可以欣赏,200多首歌,有创作的,有原始的,有改编的。一点一滴的,她唱着山西的民歌,唱着自己的心魂,唱成了一种风格的代表。有些人听了他们的歌,“说不清为什么,总是想哭。”
   
  他们听着这样的声音长大,长大后他们听着这样的歌,而歌者却是他们的同龄人。她原本就这样唱过,现在她把握着人生的旋律,许多年了,她唱着自己的歌,追赶着自己的生活。她是黄河的女儿,17年前,她就和牛宝林唱着关于黄河的歌“南征北战”,当时她带着七个月的身孕,用布条勒着肚子演出。苍天不负苦心人!《黄河儿女情》以及后来的《黄河一方土》、《黄河万古流》分别三次荣获中国文艺界最高奖项——“文华奖”,誉满全国,成功地在文艺界刮起了强劲的“黄土风”。

   
  迟到的尴尬

   
  艺术家对艺术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现实中的情感。在这里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理由。如果你能说他们从艺术中获得了多少,其实还只是一个未知的有点儿苍茫的所指。只是因为喜欢,只是因为喜欢成了惯性。当一种生活沉淀下来,想改变它已经千难万难。而民歌的存在恰如生活自身。它记录的只是点滴,反映的是灵魂的全部。牛宝林先生说:唱歌的人不能作无魂之躯。我在想,还可以套用句老话:假如你戏弄了艺术,艺术就会毁了你。牛宝林先生还对我谈到谁来唱响山西民歌的相关问题。他谈到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山西民歌是山西最容易树立艺术品牌的一个门类。不做这方面的工作有些可惜。”在这里所有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美好的小小心愿。二是媒体。他说:一些跟风的、没有多少文化素养的媒体记者起了反作用。真正对这一艺术门类有所了解且真正想为民歌发展尽力的人寥寥无几。三是教风和学风问题。一些唱不好歌、创作不出一个音乐形象的人当了老师,“就像一个从未吃过红烧肉的人要叫别人怎么做红烧肉。”唱歌的人多数想着“一夜成名”,过于“急功近利”。四是社会的人民大众。山西有很好的文化土壤。如果有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支持,山西民歌是能够走出去的。同其他相邻省份相比,山西民歌的资料太丰富了。
   
  同艺术家的自信相比,只能代表大众立场的记者自己对山西民歌仍然抱有许多不解之处。因为不管怎么说,能够数得上来的山西民歌手只是有限的几位。一个民歌的海洋中只有几点浮动的浪花终归有点孤寂和寥落。这种迟到的被意识到的尴尬可能会影响多数对艺术保持敏感的人。现在只能这样说,造成民歌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可置疑的是,作为最富有山西地域特色的艺术门类之一,无论如何,民歌保护需要并且值得作为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去做。由于艺术的不可复制性,假如一直停滞不前,也许多少年后,我们的子孙不但无法领略山西民歌的风采,就连是否存在过这一艺术形式,也可能不会知晓了。根本的东西一旦失去就成了灭绝,而这种灭绝是可怕的。因为多数时候,我们是通过鲜活的艺术去感知一个时代的细部真实的,倘若没有了这种记忆,我们不会知道,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是怎么生活过,他们的爱恨情仇,苦乐悲欢,同后来者有那么多的雷同之处,但又那么明显的,充满了相思的苦难以及生存的不确定性。                           记者 闫文盛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4-8-23 17:04 | 只看该作者
闫文盛的作品有一定的功力。问好!
3#
发表于 2004-8-23 22:3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袁和鲁 发表
闫文盛的作品有一定的功力。问好!

支持
4#
发表于 2004-8-24 16:49 | 只看该作者
民歌承载了部分历史,决不能忘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5 08:23 , Processed in 0.1258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