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7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为爱情而死的女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24 1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施梅 于 2014-7-26 14:52 编辑

-
      读过《安娜·卡列尼娜》即知,安娜是一个为爱情而死的女人。  
  生活中,一个人的出现,有时,犹如一颗石子投进湖水,是会打破原有的平静的。早先读这本书时,因急于想知道奥布隆斯基家的一场小风波之后的结局,对安娜出场时的细节竟是囫囵吞枣地粗略读过。再读,这才发现,安娜出场前,伏伦斯基就出现了。

  伏伦斯基这个名字最早的出现,是奥勃朗斯基与列文一起喝酒时提到的。担任宫廷武官的伏伦斯基是伯爵的儿子,是位相貌英俊、性格刚毅、雅致洒脱的青年军官。他跟列文都爱上了奧勃朗斯基的妻妹吉娣。

  因此,读者首先看到的是吉娣与列文以及伏伦斯基之间的感情纠葛。不过,这段描写不是太长,看起来并不复杂。

  列文生活在乡下,他看不惯上流社会的习气,但他爱上了上流社会的姑娘吉娣。而伏伦斯基虽则是军官,却经历过奢侈放荡的生活。两个截然不同的年轻人因为同一个原因--爱上了一位纯洁的姑娘,他们相遇了。列文对吉娣求婚被拒绝,并没有打算结婚的伏伦斯基却获得了吉娣的芳心。故事看起来没什么稀奇,只是两个年轻男子与一位姑娘之间的感情纠葛。

  对于伏伦斯基来说,淳朴而又可爱的吉娣,显然与社交圈里那些跟他发生风流韵事的女人不同。吉娣纯洁的爱情让伏伦斯基快乐,觉得自己变纯洁了,也有了热情,他改变了以前的放荡不羁,变得安分守己起来。伏伦斯基的这种状态,好像一个久居闹市的人在一条山涧溪水边所产生的心神澄澈感觉。读到这里,很容易让人以为伏伦斯基与吉娣的关系会继续发展,甚至有可能结婚。

  然而,就在这时,他遇见了安娜。安娜是一个有着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各种场合下都是那么自然地显示出聪慧优雅、沉静从容的的高贵气质。她的出现,让看似平淡的故事,有了新的进展。

  安娜的到来,平息了因奧勃朗斯基出轨而导致的一场家庭风波,也引发了她自身与伏伦斯基的爱情和人生悲剧。

  最初,我对伏伦斯基的印象并不好。他只是一个出身望族、富有、聪敏而又非常帅气的公子哥罢了。其时他正与谢尔巴茨家的吉娣小姐恋爱,陶醉在他的恋爱游戏中。不喜欢家庭生活、从来就没有打算结婚的伏伦斯基,正如那些“不想结婚而勾引姑娘”的少年一样,从吉娣那里感受到了纯洁所带来的快乐,他似乎也因此变得纯洁了。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会对一个已婚的夫人动情呢?

  然而故事的进行出乎我的意料,他不仅爱上了安娜,而且非常狂热。看来爱情的发生,由不得人自己,一只无形的手的操控下,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一下子就紧紧联系到一起。

  生活中一直被压抑的安娜,内心却对爱情有着无限渴望。虽然在世俗眼光里,她已没有权利再恋爱。然而,爱情到来的那一刻,她被婚姻生活窒息的一切复活了。一点点星星似的火,发出细微的光,仿佛是亮在两个人的心里。后来,竟火焰熊熊,让他们狂热起来,甚至忘乎所以了。

  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作者是采用“两条平行线式的互相对应,相辅相成“的写作手法来进行的,一面是安娜与伏伦斯基烈火一般的爱情,一面是列文与吉娣细水长流的感情,几乎是同时展开的故事,如同电影画面相互交替。

  这部被评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的文学名著,有着它独特的风格,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尤为细致入微,丰富多彩。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不仅体现出人物的心理,也将情感世界的变化起伏以及人物内心的挣扎生动呈现。尤其是安娜,她的内心独白呈现时,让读者感觉好像就在她身边,听她低语。对列为的生活描写也是那么细致,仿佛作者的一个理想世界与现实的对列。

  可以看出,对列文这个人物,作者是比较偏重的。平行对应的书写,让列文与伏伦斯基成为两个不同性格、不同生活方式并具有不同魅力的年轻人。善于思考的列文,他对生活、对理想、对爱情的态度都透着一份淳朴和真诚。对于农村面临的危机以及今后的改革和探索等问题上,列文有过很多大胆设想和痛苦思考。他与伏伦斯基一个在乡下,一个在城里,人生观有着明显不同,尤其是爱情,列文需要的是一个一起过日子的妻子,伏伦斯基则是从放荡不羁变为为爱情不顾一切的魅力。在这种明显的对比中,我比较偏重对后者的描写,尤其是对安娜的心理描写,仿佛触摸到了一个为爱情而死的女人那颗颤抖的灵魂。

  伏伦斯基认识安娜时,正是经历过奢侈放荡不羁生活之后,他刚刚尝到与吉娣这位纯洁姑娘交往的乐趣。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一种新鲜的尝试。就在这时,他遇见了安娜。好像他与吉娣的交往所产生的那种身心俱净的感觉,就是为了安娜的出现。

  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有多好啊!在他们相遇后,有过一个细节:一个看路工被火车扎死后,见安娜情绪激动地可怜那看路工的妻子,伏伦斯基立即走出车厢,托付站长的助手送给看路工的妻子两百卢布。安娜觉得伏伦斯基送的两百卢布跟自己有关系,却没有说出来。如果说,这个细节还不那么明显的话,接下来的那段伏伦斯基晚上九点半时去了奧勃朗斯基家,打听他们明天请一位外来名流吃饭的事。他是因为安娜住在奧勃朗斯基家吗?答案是肯定的。读到这里时,我觉得心跳加速起来,为着一个隐约感到将要发生的故事。

  有些女人天生就是尤物,就像安娜,是一个有着令人无法抗拒之美的女人。连吉娣都说“她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像魔鬼般媚人的东西。”女人都这样赞美她,何况男人。安娜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着像火一样让人全身身燃烧的光辉。没有男人能抵挡这样的燃烧,伏伦斯基自然也不例外。

  心中燃起了爱情之火的女人会变得单纯痴情。安娜虽然竭力想回避伏伦斯基,无奈伏伦斯基已闯进她心里。她像个不肯言说心事的孩子,藏着内心的秘密,独自快乐着。

  伏伦斯基在赛马前去见安娜,走到花园时的那段情景,我很喜欢:他按住军刀,沿着两旁种满花草的铺沙小径,向着花园的楼台走去。而她,穿着一件阔边绣花的白色衣裳,低下黑色卷发的头,正坐在露台上。伏伦斯基每次看见她都像第一次看见她时那样为之倾倒,他总是神魂颠倒地望着安娜。这样的情景,浪漫而美好,又让人担心。毕竟,他们的爱情遭到了社会和家庭的反对。

  对于伏伦斯基,有过这样一段描写,为了能够与安娜一起生活,他甘愿放弃前途和一切。他认为,安娜是一个正派女人,把爱情献给了他,她应该获得与合法妻子同样甚至更多的尊重。因此,就必须同安娜结合,对经济陷入困境的他来说,就得想办法筹款和退伍。无论是发自内心,还是迫于责任感,当功名与爱情发生冲突时,情愿牺牲功名,为爱情牺牲一切,这时的他,是令人敬佩的。

  仿佛是电影的镜头切换,一段有关伏伦斯基与安娜的描写之后,列文与吉娣之间的感情发展也在进行,看起来毫无关联,但人物的命运又分明有着某种联系。又像是一种对比,一边是打破世俗的爱情烈焰的熊熊燃烧,一边是尘世里的朴素而纯净的情感的发生,就像绚丽的烟火与一朵小雏菊的对比。

  遗憾的是,再热烈的爱情,终究会有平淡下来的一天。经历过痛苦与幸福的家庭与爱情的纠葛矛盾后,安娜与伏伦斯基的爱情由炽热化逐渐变得平淡,尤其是伏伦斯基,尽管依然爱着安娜,有时却也感觉乏味了。但安娜对伏伦斯基的的爱恋有增无减。安娜是把爱情当做生命一样重要了。

    世上的每一个女人都视爱情如生命吗?陷入爱情的女人,几乎都是理智全无,单纯得像个孩子。失去与儿子的亲昵接触、对伏伦斯基过分的依恋,为爱情的担心、焦虑,以及所处境地让安娜感觉孤独无助,心理有了异样的变化,变得敏感多疑,喜怒无常,仿佛心里住着一个她无法控制的魔鬼。见不到伏伦斯基她着急,见到了她又跟他吵,反复逼问他是不是不爱她了。她变得不自信起来。她心里产生了一个荒唐的念头。这个念头,将她从生活的烦恼和对爱情把握不定的痛苦中暂时解脱出来,引到了死亡之路。

  之前不曾尝过爱情滋味,而今,被爱情的甘醇迷醉了,丧失了理智。想来,爱情真是可怕。

  虽然期间她也想到过“难道没有他我就不能过吗?”,但最终还是死亡的念头占据了她的心。她甚至在卧轨前,还在想着让伏伦斯基后悔。这些想象,暂时缓解了她的痛苦,甚至让她在想象的快乐里倒在铁轨上。

  她的目的达到了。虽然之前伏伦斯基也有些厌倦,但她死后,整整六个礼拜,伏伦斯基跟谁也不说一句话,精神近乎失常。之后,他做了一名志愿兵。他说:“做作为一个工具,我还有些用处。可是,作为一个人,我已是个废物了。”安娜用死,惩罚了他。

  这个结局,让我想起以前写过的一篇小说。只是写那篇小说时,我还没看到安娜的结局。

  那篇小说是根据一个听来的真实故事而写,故事里的女主角,也是视爱情为生命的一个女子。当她去珠宝店退换一条丈夫在情人节送给她的价格不菲的珠宝项链时,意外得知,还有一条一模一样的项链与这条项链一起被人买走。两条一模一样的珠宝项链,作为情人节的礼物,一条给了她,另一条哪去了呢?她猜想是她深爱、也深爱她的丈夫在外面有了情人。大约她又是一个文雅而含蓄的女子,极其要面子,因此,她连一句质问丈夫的话都没说,只是一个人在想象的痛苦深渊里徘徊。

  最终,对爱情心存疑虑的她,选择了卧轨自杀。

  听到这个故事时我还年轻,对爱情的理解也是单纯的。而今,当我重新审视这个故事以及有关安娜死亡前后的那些文字时,我为因猜忌而自杀的安娜惋惜。让深爱自己、自己深爱的人在悔恨中生不如死地活着,这是最决绝的报复。我几乎不再同情安娜和与安娜一样因猜疑而卧轨自杀的女人,甚至有些怨她们,为什么要以死来表明对爱情的态度?

  许多人读作品时喜欢对号入座,以为如果不是本人的经历,是写不出那么具体和生动的。安娜不是托尔斯泰的化身,但托尔斯泰还是能把她的心理活动写得那么细腻,仿佛他亲眼看见了自杀前的安娜,看见她为爱情而狂热的样子,听见她灵魂的痛苦呻吟。如果她活着,也许伏伦斯基最终不再爱她,甚至离开她。但安娜死了,以死捍卫她的爱情。看得出,托尔斯泰是在塑造一个具有纯洁无暇,美丽非凡、灵魂却极其孤独的女子。对于她为爱情而死,究竟是对还是错,我一时无法下定论。但对托尔斯泰这样高超的写作水平,我却是万分倾佩的。

2#
发表于 2014-7-24 15:42 | 只看该作者
先赞一个,还有如此好的心态与名著作伴,很难得哈。
3#
发表于 2014-7-24 15:43 | 只看该作者
对安娜心理揭示特色体会得够深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1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夏冰

与名著作伴,是闲暇里的一份快乐,应该不难。至于心态,一直很好啊。
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1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夏冰


   谢夏冰老师鼓励,还望多指点。祝安好!
6#
发表于 2014-7-24 20:17 | 只看该作者
施梅这个解读得深,看得出来,带着真感情,很投入很细致地再现了安娜的灵魂。应该说,名著还是看书比较好。
7#
发表于 2014-7-24 21:15 | 只看该作者
有种说法讲,托尔斯泰代表着俄罗斯的广度,陀思妥耶夫代表着俄罗斯的深度。托翁的描述功力只能是令人折服。
8#
发表于 2014-7-25 09:58 | 只看该作者
施梅此篇令我忆起16岁时读此书的投入心态。赞一个。
9#
发表于 2014-7-25 13:30 | 只看该作者
读的深刻,透析明了。这样的读后感值得学习。
10#
发表于 2014-7-25 13:50 | 只看该作者
有如此深的感悟,羡慕啊。这本书读过许多年,印象都模糊了了。
倒是想起另一个女人:左拉笔下的“苔丝”,没有安娜的学识气质,但同样可爱。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20:47 | 只看该作者
谢夏冰版主第一时间的关注,还望多批评。
谢一水版主鼓励,仅是写了点读书感,实在是太喜欢这部书,为着其中的人物感动。
谢谢风铃!看你说16岁就读过这本,我想起我也是很小读《茶花女》的情景。那时的理解比现在要费劲些。
谢谢张奇老师鼓励施梅!一点读后感而已,我要向您和大家学习。
谢谢水如空老师!喜欢您写的有关《聊斋》的系列。
施梅在此问候各位并祝大家夏安!
12#
发表于 2014-7-25 21:59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施梅梳理下,整理成相关的评论文字,或许对自己也是个提高。问候。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1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夏冰


  好的,谢谢夏冰老师指点。
这篇字时边读边写,历时比较长,所记录皆是当时的心情,一时不舍得取舍。我会按您说的再梳理打磨下。再次感谢夏冰老师的关注和批评,祝夏安愉快!
14#
发表于 2015-2-27 19:30 | 只看该作者
条分缕析,娓娓动听,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表现了一位高明读者的思想和语言修养。学习问好
15#
发表于 2015-2-27 19:33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15-2-27 19:30
条分缕析,娓娓动听,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表现了一位高明读者的思想和语言修养。学习问好

问候川媚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03:41 , Processed in 0.05879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