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12|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书的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2 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5-6-12 09:18 编辑

    《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不是随便写的,因为这是一个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想,整个《论语》就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读书心得。这句话给我们传递两个重要信息:一是读书;二是实践。但是今天,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怎样去读就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否则,你就会被庞大的信息淹死,更别谈实践了。

    关于读书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是每个人的自由,笔者只是想把自己的浅见分享给读者,以期抛砖引玉,不枉了读书人的辛苦。

    选书是第一要务。不要试图通过你的眼睛筛选好书,那没有意义。你不是检索员。千百年来早就流传下来一个好书的目录,你看就行了。即使是现代、当代的书,也有无数人替你检索出来了,你读都读不完,哪有时间筛选?书太多,好书也太多,要看就看最好的,不然时间不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要看书中沧海、书中巫山。否则,浪费精力和情致不说,到最后还得去看沧海、巫山。不好的书还有可能让人误入歧途。

    看书要量力而行,不要逼着自己读那些读不进去或者读不懂的书,就像考试遇到不会解的题,赶紧抛开它继续做其他的题就行了,非要死抠这道题,即使最后做对了,也得不了几分。别人爱不释手,那是它和别人有缘,至于你,和你有缘的书多着呢。好书里的道义大致是想通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一棵树上吊死。有人习惯吃馒头,有人习惯吃米饭,这又有什么呢?大家从中汲取的营养是一样的,这就够了。

    接下来是如何看书。看一本书就如同逛一个琳琅满目的超市,当然,本意不是去买东西,只是逛,去发现、认识、比较超市里的物品。看完一本书,就是走出了超市,至于你带出了多少东西,那是你的造化。结果无非四种:深入深出、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浅入浅出。

    深入深出很容易走火入魔。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她看见什么都好,什么都想立刻成为她自己的并带走。深入地去读一本书没错,但如果你看完书,没有把它的精神实质融化进你的脑海里,而是带着一大堆物化的东西走出来,你可能背负不能承受之重,其中的大部分不但没用,还有可能压垮你。比如很多人读完易经后的状态;浅入浅出正相反。他只是站在门口望了望就走了。这是今天读书的比较普遍的现象。他只是为了留个纪念,以备日后与人高谈时炫耀,这与很多人旅游的方式没什么两样,拍个照走人。与其这样,倒不如不读,既浪费时间,又破财。当然,如果真遇到那种坏书、烂书,则另当别论,还有,就是类似字典一样的书,比如二十四史,也可浅入浅出,以后需要,查就行了,没人天天读字典;浅入深出了不得,那是天才干的事,用急速的方法浏览,一下子就抓住书的灵魂。常人如果这样做,难免走人弄玄的歪道上。他只是进门张望了一眼,就毫不犹豫地在入口处买了许多促销商品,有些商品甚至根本与店家无关,然后臆想出许多自以为是的思绪和主张,故弄玄虚地害己害人。这些读书方法给读书人带来的只能是悔恨或遗憾。

    我推崇深入浅出。一本好书需要你深入它、了解它、理解它。它就像你的挚友,你需要和他促膝长谈方能成为知己。当你走出它时,什么也不用带,因为它已经成为你的。它成为你精神的一部分,和你融为一体。好书需要反复看,而有些书,一旦你有造化遇上它,就值得你一生与它为伴。从此以后的日子里,无论你失意、惆怅、孤寂、病痛还是得意、欢乐、喧闹健康,无论你遇到了苦难还是天上掉下了馅饼,无论你有了不虞之誉还是经历着求全之毁,它都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它会引着你沿着唯一正确的方向走完你的一生。这样的书,需要你放在身边,时时去读。

    读书如此,做事如此,阅人也如此,因为,道如此。


推荐
发表于 2015-6-13 19:47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的方法不一而足,如苏轼,据说《汉书》抄了三遍……清朝有学子,可以把四书五经及注都背下来,就差疏的部分了……
018兄推崇的方法的确是适合大多数人的。
深入深出一般是只能想想,或嘴上说说,做是做不到的。浅入浅出对于《知音》《故事会》等还行,如《周易》《二十四史》若能做到,非天才不可。因为很多人根本就“入”不进去,遑论要“出”来了。
想起读《资治通鉴》时,有同事问:能看懂吗?我答:懂一些。同事忽然指一字问:这个字念什么。我一见,不认识。同事笑曰:字都不认识,怎么读的书呢!
推荐
发表于 2015-6-12 09:49 | 只看该作者
一本好书需要你深入它、了解它、理解它。它就像你的挚友,你需要和他促膝长谈方能成为知己。当你走出它时,什么也不用带,因为它已经成为你的。它成为你精神的一部分,和你融为一体。好书需要反复看,而有些书,一旦你有造化遇上它,就值得你一生与它为伴。

好。以前读书也如楼上所说,好多书读完印象都不深,用不了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净,如今才明白,看到一本心怡的书,唯亲密接触,才能真正了解它,成为知己朋友……当然遇到没有感觉的书,另当别论。
2#
发表于 2015-6-12 09:35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我喜欢浅入浅出,给自己找个理由,就算是明白了,所以我读书基本没记住一本,时间一长,连皮毛都没有了……
3#
发表于 2015-6-12 09:37 | 只看该作者
先收藏了,再坐下来慢慢读……
4#
发表于 2015-6-12 09:42 | 只看该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5-6-12 09:35
问好!
我喜欢浅入浅出,给自己找个理由,就算是明白了,所以我读书基本没记住一本,时间一长,连皮毛都没 ...

你还好,忘记的是书,我有时把自己都给忘了……
6#
发表于 2015-6-12 11:3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读书心得。入心。
潜心体会,不亦乐乎!
7#
发表于 2015-6-12 17:54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6-12 09:42
你还好,忘记的是书,我有时把自己都给忘了……

能到达忘我的境界,叫人景仰
对了,给你介绍一个早年读过的,印象深刻,冬之旅,是个短篇,88年还是87年?一本杂志上的,文汇旬刊?还是文汇月刊?当年觉得那文笔特牛,作者自己参入其中,却又很冷静的讲述,人物不是简单的模式化,那种情绪叫人难忘、、、偶就记得这么多了
8#
发表于 2015-6-12 22:22 | 只看该作者
书是心灵安放的所在。如今书真的少读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09:21 | 只看该作者
戈眉 发表于 2015-6-12 09:49
一本好书需要你深入它、了解它、理解它。它就像你的挚友,你需要和他促膝长谈方能成为知己。当你走出它时, ...

啥叫楼上?
10#
发表于 2015-6-13 11:23 | 只看该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5-6-12 17:54
能到达忘我的境界,叫人景仰
对了,给你介绍一个早年读过的,印象深刻,冬之旅,是个短篇,88年还是87 ...

你说的这么糊涂,还且还颇具诱惑似滴,干嘛不凭记忆给帮着找找,让大家都有得看撒。
11#
发表于 2015-6-13 12:59 | 只看该作者

我回复时七大姑先回复的,所以他是我楼上,后来不晓得为何就到了楼下了……
12#
发表于 2015-6-13 14:20 | 只看该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5-6-12 17:54
能到达忘我的境界,叫人景仰
对了,给你介绍一个早年读过的,印象深刻,冬之旅,是个短篇,88年还是87 ...

呵呵,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是不是这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2faac60101gied.html
13#
发表于 2015-6-13 18:39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其实是件非常私人的事!读什么,怎么读;悟什么,怎么悟,最好都由自己决定。
没人有权规定别人读什么,怎么读!这是一个人的自由!哪怕是孩子,我们也只能建议,无法控制,也无需去控制。更别说心智已经成熟的成人!
就像天朝非要规定私家车年检一个道理,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感谢楼主分享心得!也感谢楼主给了我表达孔见之机。
14#
发表于 2015-6-13 18:53 | 只看该作者
“深入深出、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浅入浅出。”短短十六个字,包含着大智慧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20:50 , Processed in 0.14774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