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6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浅论道家对黄庭坚个人思想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7 0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他的父亲黄庶曾中进士,作诗崇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黄庭坚从小就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学氛围极浓的家庭里。

  黄庭坚的思想为儒道释的融合,道家思想占着很重要的比重。这种思想可以从其家庭、个人禀赋、学养及当时社会环境以及个人遭际中寻出根源。受道家思想影响,他在人生观、思维方式及处世态度上与众不同,看轻仕宦、安时自适;身在庙堂,心慕林泉;虚心观物,不著是非;清心寡欲,胸怀豁达是其基本特点。在此思想影响下,其诗风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并深得陶诗之风味,追求艺术上的“全”,并显出超拔的理趣,不同凡响。

  黄庭坚的政治态度多从儒家温情主义的仁政出发,缺少一定的远见和法制精神。元丰二年,黄庭坚任北京国子监教授,因苏轼诗案而遭受罚金之祸。此后在绍圣元年和崇宁二年又因党派纷争和小人构陷而被流放黔戎和岭南宜州。这种打击加深了他对政治失望的心理。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从来就深受儒道两家薰陶(后来又有佛),得意时,儒家的修齐治平可以一路发展,推诸四海;而当遭受挫折、仕途失意时,则修身自好,甚至高蹈山林,老庄的随缘而适,忘机安命,便成为其生活主导了。

  让我们从黄庭坚的坎坷的生活际遇以及诗词、书法等方面来看其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

  首先,让我们试着从诗词中体现的生活和观念来解读黄庭坚思想里的道家因素。

  (一)看轻仕宦,安时自适。

  尽管黄庭坚早年便有“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样悲凉的思想。但同时也有“小臣才力堪为掾,敢学前人便挂冠!”这样态度积极的诗句。可以看出,在其头脑中,厌世悲观并非与生俱来。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该诗写于黄庭坚24岁时,思想倾向无疑是悲观虚无的。其后他一直在熙宁、元丰等地担任地方小官吏。4年叶县尉,8年国子监教授,3年太和知县,1年监德州德平镇,在此期间个人生活也十分不幸,连丧二妻。但其时政治上他没有卷入新旧派的直接交锋,而是较深入地接近老百姓。他之所以能较客观地看待问题,与其生活圈有关。可是这些遭遇已经使得黄庭坚对仕途意兴索然。仕途的坎坷,人生的无常,使得黄庭坚更加亲近了道家的消极无为,超脱自在。

  后来发生的党争引起的政治上的动荡无常,使得他怵目惊心。熙丰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政时,他在地方任官。元丰八年,神宗去世,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司马光执政,旧党得势。黄庭坚亦被召入京师,在史局任职。次年旧党又分裂为洛、蜀、朔三派,互相攻讦。“元谈化”使北宋政治路线来了个急转弯,旧党专权,将王安石新法废除殆尽,荡然无存。黄庭坚目睹这种不问是非,不辨曲直,非旧者去,为法者逐的局面,再对照熙丰年间新法的雷厉风行,不禁感到深深的怅惘。他虽在某些方面不拥护新法,但也不主张全盘否定。所以元丰八年入京时,他便有“人才包新旧,王度济宽猛。”的良好愿望。次年,其态度就更明确了:“王度无畦畛,包荒用冯河。秦收郑渠成,晋得楚材多。用人当其物,不但轴与。六通而四辟,玉烛四时和。”他援引秦用郑国以成渠,晋因楚材而致用的典故,表示了旧党执政下,新法人物亦当有晋用机会,不容一笔抹杀。看到旧党内部三派纷争,相互攻讦,愈趋厉害时,他又写道:“昨来一夜惊风雨,满地残红噪暮蛙。”同样都有历尽艰险,余悸犹在之感。

  但其惊悸未定,又一次打击加在他的头上,崇宁二年,他又以“幸灾谤国”的罪名被贬至宜州。“谁能知许事,痛饮且一快!”消极颓唐中又夹杂着悲愤与无可奈何。就这样对士风浇薄的不满,加上党争给他的打击,结合书本上得来的如“世事邯郸梦”一类观点,使他对仕宦有一种消极想法。“功名可致犹回首,何况功名不可求!”, “不是朱门争底事,清溪白石可忘年。”,“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对官场纷争感慨系之,慕悦山林以求心灵闲适,成为很自然的事。

  然而,官场起伏,放他不过,迫于生计,再加之他还有较强的儒家入世思想,黄庭坚没有真正隐逸,只好以“吏隐”方式,以入世之身,怀超俗之想,“且作人间鹏游。”他除了做好本份工作,亦不强求什么,而是顺其自然,体现了儒道思想的合流。他说“事随世滔滔,心欲自得得。”又说:“看著庄周枯槁,化为胡蝶轻。人见穿花入柳,谁知有体无情。”明确表示了自己表面上和光同尘,“穿花入柳”,内里却自标砥柱,不随世情的生活态度。这是庄子“安时而处顺,衰乐不能入仪非。道家倡导虚心以观万物。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黄庭坚处于北宋新旧党争激烈的时代,他有冷眼旁观的机会,他又不是全盘否定或肯定某一方面的人,所以他看事物,力求把握全体,不肯停留在变化的某一方面。为此,他提出“虚心”二字。“虚心观万物,险易极变态。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惟有虚其心,才能在纷纭万象中把握其本质,不为世事所惑;也自能经霜雪而不枉其节,有个正确而坚定的人生目标这是源于道家的观点,亦是黄庭坚历经磨炼后的觉悟。

  他少小丧父,成年后,又以奉养老母及弟妹而投身宦海,后半生又屡遭贬谪,其一生都是在困顿中讨生活。然而却能面对现实,贫贱自守。“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忆昔上岳阳,一饭从人讨。”如果说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话,那么其看轻生死的思想主要是受老庄的影响。老子、庄子均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悠然而往,悠然而来而已矣。”又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黄庭坚许多诗文都充溢着这种思想。如:“身随草木化,名与太山俱。”“及身强健且行乐,一笑端须值万钱。” 《庄子·缮性》说:“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诗中“南郭”,亦是用庄子语。《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几而坐……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日:‘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乎?”此首诗,叙述秋声轩,完全用老庄故事。

    对于事物的“险易极变态”,既无可奈何,亦属意料之中,他就只能采取一种超然不惑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事常超然观,乐与贤者共。” “能从物外赏,真是区中贤。”于是,一切得失、荣辱,甚至生与死,都是本自无常,是人难以把握,亦是谁也无法逃脱的。“作云作雨手翻覆,得马失马心清凉。”,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贤愚相悬三千里,荣枯同有百余年。”无论在世时,是得是失;是功名富贵,还是险阻艰难;是贤是不肖,是愚是智;放到人生最后归宿来看,都不过黄粱一梦,种种差异,到此全无。此就是“得马授莫辩荆山玉。吴宫火起燕焚巢,当时卞和斫两足。”卞和因献荆山玉而被砍去双足,吴宫燕雀因筑巢于此而遭焚身之祸,这都说明趋炎附势易遭祸殃。黄庭坚一生沉浮宦海几十年,深深体会到其中滋味。他为官是为了生计,而不是显名图利,富贵对于他如浮云梦幻。“万事转头同堕甑,一身随世作虚舟。”,“文章不值一杯水,老矣忍与时人争?……莫要朱金缠缚我,陆沉世上贵无名。”他认为万事应顺乎自然,勿强求,勿奢望,如此,自然乐天知命,心中才能如秋水一般宁静。由于他忘名利,轻生死,因而能够心怀豁达,醉心于诗歌和书法的天地中获得解脱。

(二)诗词尽得陶之风味。

  黄庭坚一生仰慕陶渊明之为人,对其诗歌亦很推重。早年对陶渊明,他认为“此友独可尚”,主要原因还在于其“平生本朝心”,对陶之生不逢时,“时无益州牧”更有几分惋惜。到了晚年则提出“风味”问题:“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崇宁三年他写一诗,更将自己比作陶渊明而直探庄周深处。全诗写得潇洒流畅,“远公引得陶潜住,美酒沽来饮无数……与君深入逍遥游,了无一物当情素。道卿道卿归去来,明远主人今进步。”可以看出,对于晚年的黄庭坚来说,陶渊明所代表的,已不是家国之思,而是因任自然,游于物外了。这也反映了其道家思想的发展。姜白石论诗,以为诗有理高妙、意高妙、想高妙及自然高妙。“非奇非怪,个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以庄子在述其“至道”时,并不陈述介绍,或进行分析说理,而是大量使用寓言,来直入印证。只有对其寓言自然了悟,契合了,方能较全面把握至道的整体。

  后世善学道家者,都能把握“全”,无论为人还是为文为诗,都重视这一原则,苏轼的所谓“成竹于胸”、“振笔直遂”,反对“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的文艺批评就和庄子思想同源。黄庭坚看法亦如此。教人摹写《兰亭》,他认为应“反复观之”,“不必一笔一画以为准”,也就是要把握其全。作诗文,他认为不应眼界低下,受字句限制。“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云,作之使雄壮如沧江,八月之涛,海运吞舟之鱼,又不可守绳墨令俭陋也。”这点影响到诗歌上,表现在他多用譬喻,以个别形象,唤起读者的具体体验。如“袖中出新诗,山水含碧鲜。”, “赠我新诗甚高妙,泪斑枯笛月边横。”,“尔来更觉苦语工,思妇霜捣寒月。”均是以具体事物或景象来比拟别人诗歌特点,使人读后,不用分析,可以直接体会“新”、“高妙”、“苦语工”的含义。

  黄庭坚诗歌多半蕴含着悲凉的情感和极深沉理意。“深人无浅语”,黄庭坚的诗理趣超拔,是其对现实生活别有怀抱和深刻的洞察力在创作上的表现。道家思想在此方面给其诗歌创作、特别是思维方式上注入了积极的元素,这和对其人生观方面的消极影响是并存发展的。

  在书法艺术上,黄庭坚的艺术探索也体现了十分浓厚的道家思想。除上面提到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尝试着从中文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内在关联和承续上加以追寻。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书法艺术里解读黄庭坚思想里的道家因素。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

  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

  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老子》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淮南子》云:“有生于无,实出于虚”。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如在颜真卿《刘中使帖》、宋克草书《杜甫壮游诗》、董其昌草书《白居易琵琶行》、怀素《自叙帖》中,虚实相间的例子更为比比皆是。值得提出的是黄庭坚的《花气熏人》等书法名帖,也是同源之水。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黄庭坚晚年的醉心于书法艺术,虽然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却也正是他以道家思想寻求精神解脱的一条出路。

  黄庭坚对于书法艺术的迷恋,是其血液里流动着的道家思想寻求的一种皈依方式。沉醉在书法的艺术天地逃避官场的浑浊,世事的无常实为他的初衷。和历朝历代生不逢时郁志难伸的知识份子一样,一旦在仕途和个人情感上堕入失望的境地,他们就不约而同地逃到了道家的思想天地里,寻求安慰和解脱。

  从先秦两汉以来,道家对于政治的影响虽然随着儒家的兴盛而逐渐衰弱,可是对于有知识有思想的文人仕官,道家思想的潜移默化一直在继续着。甚至在许多隐逸避世的文人士大夫看来,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是不可割裂的整体,二者不分轻重,缺一不可。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3-17 08:48 | 只看该作者
以丰富、老练、简洁的语言,把黄庭坚这位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介绍给读者。读来流畅,给人增添了许多历史知识,行文工夫不浅,思考深刻,好文。
3#
发表于 2005-3-17 20:12 | 只看该作者
猫猫最近很忙吧,好久不见了:))

同意许斑的意见,建议精华~~
4#
发表于 2005-3-17 20:27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格式有点问题
文章也略微繁冗不精炼
但是还是给鼓励一下吧
5#
发表于 2005-3-17 20:30 | 只看该作者
真有研究!学习!
6#
发表于 2005-3-17 20:54 | 只看该作者
提醒高级会员
把格式修改一下
符合中财要求后好参与计酬啊
7#
发表于 2005-3-18 18:44 | 只看该作者
为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3 01:39 , Processed in 0.06219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