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说《容斋随笔》之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8 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5-10-8 18:41 编辑

            杂说《容斋随笔》之七         高迎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正在上小学的我,不能当红卫兵,就成了红小兵中的一员。每到晚上,就上街宣传毛泽东思想。一个人拿着“土喇叭”(用报纸糊的桶状喇叭),站到猪圈窝上,一个人拿着手电筒,照着毛主席语录,小声念一句,拿着土喇叭的人就高声喊一句。因为拿土喇叭的红小兵语速过快,下面的人就提示了一声:忒快。拿土喇叭的没有回过味来,认为还是毛主席语录,就大声喊了一句:忒快。当时把我们吓得不轻,事后回想起来,又让人笑破肚皮。《容斋随笔》里有一则《燕说》,与我小时候的经历,颇为相似。据《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记叙:“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谓持烛者曰:‘举烛’。已而误书‘举烛’二字,非书本意也。燕相受书,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者举贤而用之’。“于是,相国就把自己理解”举烛“的意思,报告给了国王,国王听了十分高兴,举国招贤纳士,结果使得燕国大治。楚国人偶然的笔误,竟然使得燕国成了治国之策。后来,郢书燕说成为典故,用来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或客观上产生好的效果。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就引用了这典故:”是不必然,亦不必不然,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意思是,这说法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就不对,总之就像郢书燕说,虽错亦得,也不见得就没有好处。

  小时候,居住的院内,有爷爷栽得一棵枣树,是脆枣中的马莲脆,熟透的时候掉在地下,就会摔得粉碎。因为长得尖嘴猴腮,也叫它猴枣。一年一度枣儿红,伴我走过贫穷的童年。或许,受了爷爷栽树的启发,我也特别爱种树。在自家院子里栽过槐树,枣树,樗树。今年清明节,回老家给父母上坟,隔着院墙看,我儿时种下筷子粗细的樗树,如今已经长成高大的树木了。近读《容斋随笔》,里面有一则《栽松诗》,里面分别记录了白居易和洪迈栽松的经历。白居易诗云:”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润底色,云湿烟霏霏。栽植我晚年,长成君性迟。如何过四十,种引数寸枝?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白居易说,亲手载种的松树,还没有一尺高,苍翠的颜色,犹如湿润的烟雾,松树长得很慢,我年过四十才栽种小松树,还能见到松树长大成荫吗?毕竟人生七十古来稀啊!洪迈见了白居易的诗,十分感慨,也记录了自己栽松树的事:四十七岁的时候,洪迈从堂兄家移来几十棵小松树,种在离家不远的小山上。过了二十年,已经蔚然成林,且有直冲云霄的态势。洪迈活到八十岁,如果他栽植的这些松树还活着,应该是千年古松树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想,人生在世,大事难做。如果条件允许,不妨多栽一些树木,荫护子孙,留作念想。

  公元前376年,墨家创始人墨子逝世。墨家弟子们将开派鼻祖墨子,安葬在狐駘山下。陪葬品,是一部《墨子》手稿。墨子对于自己的学说,非常自信。曾经语出惊人:“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犹在。”墨家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武装社团,其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墨子就是墨家第一任巨子,墨子的大徒弟禽滑嫠,是墨家的第二任巨子。《墨子》一书是墨子弟子所记,所以在墨子之前加一个“子”字。前一个“子”,是表示对”巨子“的敬称,后一个”子“,是先生的意思。《容斋随笔》里有一篇《日者》,所谓日者,指的是占卜的人。《墨子》的《贵义》篇里,讲了一个墨子不信占卜的故事:子墨子往北到齐国去,路上遇到一位占卜的人。他对墨子说,今日的天象是天帝杀黑龙于北方,先生你皮肤色黑,不可往北走。墨子不信,继续北行,到了淄水河边,因为没有渡船而返回。占卜的人见墨子回来,颇为得意,我说你不可往北走,现在应验了吧?墨子说,淄水没有渡船,南边的人不能过河往北走,北边的人不能过河往南走,人们的肤色有黑有白,为什么都不顺利呀?可见你说的那些话,是不可信的。从这一则故事,证明墨子是一位智者。现今还有一些人,相信算卦,相信风水,相信命运。我以为,墨子不信占卜的故事,足可使一些人反思醒悟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其中一个人,给毛主席戴上了红卫兵袖章,这个人叫宋彬彬,当毛主席知道她名字是文质彬彬的“彬”字时,说了一句“要武嘛”,于是宋彬彬改名宋要武。从此,改名浪潮席卷全国。名字里有福字、贵字、金字,钱字……的人,有的改名孙卫东,有的改名刘革命,有的改名白变红,有的改名高纳新……文革,文革,真是把名字也给"革"了。《容斋随笔》里有一则《禁天高之称》,说的是南北朝时期,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从此不准人用天、高、上、大几个字。姓高的人,不得已改姓姜,幸亏高姓原本是姜子牙的后代;九族里的高祖,改称为长祖。一时间,许多人为改名改姓自危。到了宋代宋徽宗政和年间,皇帝下令中外,不许用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字做名字。于是,毛龙友改成毛友,叶天将改为叶将,乐天作改名乐作,句龙如渊改名句如渊,卫上达改为卫仲达,葛君仲改名葛帅仲,方天任改为方大任,方天若改为方元若,余圣求改名余应求……到了宣和七年七月,宋徽宗才下发手诏,称这是谄媚者的妄言,只能给后世人留下笑柄,所以废除。宋徽宗听从大臣建议,知错改错,在这一点上还算得上是个明君。其实,当年文革过后,也有许多人改回了名字。文革改名的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未完待续)

                                                                                          2015年10月8日写于迎春堂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编:253400




墨子:


2#
发表于 2015-10-8 10:04 | 只看该作者
占沙发先!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0:09 | 只看该作者

刚刚编辑完,安然就来了,好麻利!
4#
发表于 2015-10-8 10:2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段见文字之绮丽作用;第二段见豁达之荫庇心态;第三段见文化之波折前行。个见 ,欣赏,问好高老师!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1:03 | 只看该作者
枫落吴江 发表于 2015-10-8 10:29
第一段见文字之绮丽作用;第二段见豁达之荫庇心态;第三段见文化之波折前行。个见 ,欣赏,问好高老师!

世间的人和事,有偶然有必然,有逆境有顺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些令人可笑,有些令人感叹,有些令人惋惜,聪慧的人总能以史为鉴。
6#
发表于 2015-10-8 12:4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事情往往都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
7#
发表于 2015-10-8 14:56 | 只看该作者
古今那些事,对照叙来,相映成趣。
问候高老师!
8#
发表于 2015-10-8 16:57 | 只看该作者
读到松树一节,也想起一首松树诗,挺有意思的。
《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8:45 | 只看该作者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5-10-8 12:40
很多事情往往都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

的确是这样,洪迈是宋代人,借助他的眼睛,我们可以看的更远一些。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8:47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5-10-8 14:56
古今那些事,对照叙来,相映成趣。
问候高老师!

历史上许多事情,犹如巧合般重复着,令人感慨万端。谢谢问候!
11#
发表于 2015-10-8 20:03 | 只看该作者
渐入佳境。。。问好高老!
12#
发表于 2015-10-9 08:31 | 只看该作者
文评皆佳,学习。
13#
发表于 2015-10-9 10:05 | 只看该作者
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从此不准人用天、高、上、大几个字。姓高的人,不得已改姓姜,幸亏高姓原本是姜子牙的后代;九族里的高祖,改称为长祖。

这个,这个嘛……由高而长,确也智慧。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12:08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10-8 20:03
渐入佳境。。。问好高老!

谢谢鼓励与问候!
15#
发表于 2015-10-12 18:15 | 只看该作者
看着国人的名字大概就知道是啥年代的人。无论乡村还是城市都在紧随着时代的步伐。不管快慢,都不想落下。
问好高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9:13 , Processed in 0.05092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