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2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行走的记忆--羊台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30 1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0 编辑 <br /><br />   行走的记忆---羊台山
  文/墨兰
  临泽被誉为枣乡已名满京城。想不到比枣乡更诱人的在山、在人、在烟林。
  朋友相邀说要去红沟看看,红沟在什么地方却一片茫然。相邀的日子越来越近,心却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远离。自小对山的迷恋远不止对水的狂热。而相邀的红山像影子一样挥之不去。日子就这样如醉如痴的在渴盼中滑落,我的心也由远而近在狂热中煎熬。
  十一月七日,这是我生命中无法剥离的日子,因为在十九年前,儿子的生命跳跃在了这个时光隧道的节点上。百感幸福的日子在晨曦中被点亮。不到八点,儿子打电话说:"妈妈你要开开心心的,虽然离你很远,我却很幸福。"紧接着,老公也打来电话,说:“出门记得多穿件衣服,我看天阴了,别着凉了。”我的感动就被暖暖的情感包容了。
  九点二十,莉打电话,说已经到了东街盘旋路,要我到仿古街西侧西街派出所门口的站点等候,我拎起挎包,带着满满的幸福,踏上寻觅红沟的征程。到了车上,李姐告诉我们行程。她说,我们先去看黑水国遗址,再去看灵隐寺和香古寺,午餐过后,我们去红沟,不过,有一个地方应该去看看,相当不错。
  她说,相传是西汉时期苏武牧羊的地方,叫羊台山,因其形似砚台又名砚台山,而我对它的迷恋却是羊台山下的轱辘井和养驼人。
  李姐是摄影大家,迷恋摄影已经十余年,作品更是频频曝光。能让她流连忘返的美景必然有其精湛之处。许是对羊台山、轱辘井和养驼人牵绊,以上景点草草略过。
  去羊台山已经到了后半晌。车沿临泽县板桥镇乡村公路行驶,当车子疾驰着从柏油路向北奔向一条土路时,一望无际的荒滩映入眼帘,沿途矮小的沙柴、骆驼草和紫花草饱经风霜,枯萎焦灼。
  已是深秋,它们依然傲立与荒滩沙海之中,与大自然生命交替的季节顽强抗争,它的茎叶虽经牛羊驼马啃食践踏,饱腹与他人,来年却能勃勃生机,不屈不挠;它以弱小抗衡风霜雨雪的摧残,依然刚正不阿,让人敬佩。
  车窗两旁,时不时看到三五成群、悠闲觅食的骆驼和洁白的羊群,让人心旷神怡。就在收眼凝视前方的时候,一座突兀在空旷戈壁上的平顶山,如一颗印章,深深地篆刻着临泽悠久的历史和质朴的民风。
  史料记载,古有临泽十二景,“羊台斜照”即为其中之一。每当日出日落,整座山峰在霞光的照耀下五彩缤纷,犹如人间仙境。相传羊台山曾为汉名将苏武牧羊之地,又传唐僧师徒曾在羊台山晾晒经文……这些古老的传说,使羊台山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远远望去,羊台山山体整体为浅黄色,属于泥岩彩色丘陵,五彩斑斓,可与七彩丹霞媲美。又似一块硕大的赭红色砚台,安放在合黎山脚下,造型奇特,又称“砚台山”。细细品读,它更像一具驼峰,养育着合黎山脚下的驼群和养驼人。走近更为神奇,仿佛是经过彩绘大师细心绘制,精心雕琢。山体在夕阳的映衬下浅黄中略带烟紫,浅紫中又显现烟黄。它高耸,突兀,孤傲,俯视着远处平铺的峰峦,仿佛是在烈焰的焦灼中慢慢着色,慢慢凝固,慢慢升华。
  车子停在山脚下的几户牧民家门口,李姐说,这里住着王玺玉等7户人家,他们都是临泽县板桥镇人,以放养骆驼和羊为生,初冬季节,驼壮羊肥,他们正把几只小驼往一辆小型拖车上抬,一问才知道是在为半岁的小驼进行“割乳”(即断奶)。李姐和这几家人很熟的样子,还把几十张为他们洗好的照片拿了出来,牧民们纷纷走上前来,在照片中寻找自己的模样。
  我却独恋驼群、轱辘井和羊台山。骆驼三五成群,像早就约好了似得向围栏靠近。近了更近了,看它们一个个昂首挺胸,气宇昂扬。步子不大,却很稳重,仿佛踩踏着过去、现在和未来;驼峰不高,却很厚实,仿佛预示着勤劳古朴的临泽人民一代又一代对华夏文明的守望和传承;耳朵虽小,却很灵敏,仿佛在告诉人们,勤劳勇敢不只是一味的因循守旧,要开拓更要有发展的意识,只要你稍稍靠近,它们就很警觉,它们就像大山深处的守护神,默默的延续着丝路驼铃的古朴风雅。当听到轰隆隆驶过的一辆辆采矿车辆和采矿作业时轰鸣的机器声时,它们的敏感不亚于企业家精明的思绪。它们的的凝神思考,仿佛在告诉人们,深山多宝藏汲取要适量。
  轱辘井在骆驼居住的围栏外面,被铁丝网和木头围在中央,防止牲畜进入,人若进入,就从留有一处宽一点缝隙处钻进,于是我和莉几乎是跑着笑着跃进了辘轳的围子内,推着辘轳转圈儿,泉水就从人造小溪里淌出来,之所以说是人造,就是小溪是用铁皮制成的约两三米左右长,五十公分宽的一条细长的形似干渠的匣子,随着对轱辘井的转动,水流从小渠里欢欢流淌。我用手捧水细品,清凌凌的泉水带着咸涩,让我吐之不及,忙告知莉不要涉足。却见一位大妈走了过来,她告诉我们,这山泉水不能直接饮用,会肚子痛,尤其是会引发妇科病,我们似懂非懂,莉又认真的去问,大妈很和善,一一解答。她还告诉我们,她们就是临泽板桥人,在这里放羊,她家有上百只骆驼,几百只羊,他儿女都在城里,有楼房,有小车,孙子上大学,学习很好,前面几间茅草房就是她家的,刚才往车里装小骆驼的是他的儿子和女婿,是在给小驼断奶。她还说......
  我却急不可耐,是什么样的造物主能把一座突兀的平顶山镶嵌在荒滩沙海之间,想征服奇峰绝境的欲望在夕阳中燃烧。可站在羊台山脚下,却停留了很久,仰望了很久,激动了很久,生怕我的介入惊醒了熟睡的羊台山。纵然近在咫尺,依然让我欲罢不能,因为它是那样的沉静,那样的安详,站在它身旁,使我感到了一种静默的宽容和空灵的平静,仿佛这才是我长久以来苛求的最佳状态;而它的美更在它的默默无言,甘愿寂寞,不卑不亢,
  气势磅礴。
  我一步一步,顺着前人走过的足迹,行走,攀爬,或急或慢,或聆听或畅想,风暖暖的,像情人的温情,慢慢浸染我的心扉,我义无反顾,踩着前人留下的足迹,品读山峰的缄默,站在半山腰,回望山脚下,车和人小得成了荒滩里的一个点缀。莉和春已经走在了前头,他们大声呼喊,仿佛在寻找心灵的期盼。我索性半躺在半山腰,大口呼吸,粗声喘息,美滋滋地享受日光浴,觉得天公真是作美,早上还阴沉着脸,此刻虽是夕阳斜照,依然意气奋发,明媚四射,正适合爬山。捡一块被风化了的小石随意把玩,紫红的石子抑或雪白的石子都是那么的让人开眼,而羊台山的土也是那样的柔顺,只要你不刻意蹂躏践踏,它就不会有尘埃浅溅,人躺在上面也不会沾染。
  落日的余晖已不容我们再继续留恋。我们扭捏作态,臆造出各种形态与大山合影,而蓝天,白云,大山,驼群,就像是造物主给我们的一次恩惠。让我徜徉在大山,匍匐在大山,心旷神怡,不能自持,像懵懂不谙世事的婴儿,一味贪恋奇景美誉,贪恋物择天诚,贪恋欺情纵欲,贪恋欢声笑语。那么就继续吧,我飞跃下山,无需前人足迹,在最优美的地方,留下一串祈福的脚印,愿今生夙愿,来生偿还。
  返回途中,夕阳已经远行,李姐说,此刻是照相最佳的时段,我们迎合大山,迎合夕阳,也迎合着人生的经意和不经意之间的点点滴滴,选择做或不做。做是一种态度,不做依然是一种态度。都说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我却感觉到大山的突兀远不及浓情的执着。因为一个人,总有一些感觉是不能用语言描述清楚的,而一座山,总有一些刻痕是不能用想象精确定位的。
  对红沟的渴望早被羊台山的奇秀折服。我们赶在太阳落山的时候走进了红沟,红沟紧邻312国道,离羊台山15公里左右,它的景致与平山湖大峡谷媲美,却不及平山湖大峡谷有风骨,与七彩丹霞抗衡,却没有七彩丹霞的孤傲,与冰沟丹霞相较,却不及冰沟丹霞的奇秀,唯一有的就是它与奇葩羊台山牵绊,与黑河烟林映衬。最值得一观的,就是它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它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还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令人惊叹。只可惜我们来得太迟,只在它的“浅水区”逗留了片刻,就被它的精湛折服,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深入腹地,饱览它的神奇,感知它的娇媚。
           

2#
发表于 2016-1-30 1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0 编辑 <br /><br />欢迎新文友,写的不错。
版面整理一下,段起空两格,段间空一行。

3#
发表于 2016-1-30 1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0 编辑 <br /><br />帮新人提,排版下更强大

4#
发表于 2016-1-30 1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0 编辑 <br /><br />嗯,应该仔细看下排版要求。另外,必须加上版权标识,欢迎新朋友,希望你早日融入论坛。

5#
发表于 2016-1-31 08: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0 编辑 <br /><br />如果是原创首发,请编辑好,加注“版权”。
问好朋友。

6#
发表于 2016-1-31 13: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0 编辑 <br /><br />最值得一观的,就是它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它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还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令人惊叹。
点睛之笔,已经让读者对其略知一二。欢迎朋友交流!

7#
发表于 2016-2-1 2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0 编辑 <br /><br />老师可是孙瑾?因为这篇文章与网上的某篇文章有相同之处,所以问问。如果是本人,可加注版权声明,文章做 了修改,也可做“首发”文章用。
老师文字不错,颇得“散”字之道,将一座山讲述得绮丽。

8#
发表于 2016-2-4 1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0 编辑 <br /><br />欢迎新朋友,请按论坛要求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8 03:13 , Processed in 0.05206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