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4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只想要有个家——重读《西游记》之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4 1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只想要有个家——重读《西游记》之三
  
  向来读《西游记》者,多把孙悟空看作神通广大的英雄,而把猪八戒视为贪吃好色的废物。固然,在孙悟空的光环下,猪八戒只能当个配角,然而却不能就此认为他有多么无能。猪八戒的本事,说大,虽然大不到哪儿去,但若放在仙届,至少也是二流中的高手,拿孙悟空做比较,也只是比他略差那么一点儿而已。当初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时,“他两个自二更时分,直斗到东方发白”,猪八戒才“不能迎敌,败阵而逃”,可见他的本事虽不敌孙悟空,但也能和他斗上大半夜。试看西天路上遇到的一干妖怪,如果不靠特殊法力(如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蜈蚣精的金光阵等)或超级法宝(如金刚镯、乾坤袋之类),能和孙悟空斗上这么长时间的,恐怕真没有几个。说起来,他之所以不如孙悟空,大抵只有三点,一是不够机灵,二是没有铜头铁臂,三是没有孙悟空那么广的人脉。
  
  论起机灵,不只猪八戒不行,沙和尚也不行,唐僧更不行,所以西天路上,但凡需要动脑筋的地方,都是孙悟空抢了风头,绝轮不到别人,这个自不必说。论起铜头铁臂,其实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那是因为孙悟空偷仙桃、盗仙丹的结果。彼时猪八戒还是天庭的天蓬元帅,地位远不是一个偷偷摸摸的小贼可比。然而正是这个小贼,偷了仙桃、盗了仙丹,所以才有了一副钢筋铁骨,在西天路上可以抵御任何物理伤害乃至化学伤害。这一点,绝对是别人没得比的。至于人脉,孙悟空之所以有那么广的人脉,原因有二:一是他初封“齐天大圣”时无所事事,“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所以结识了许多神仙。二是取经事业的“总负责人”观音菩萨曾亲口许诺“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所以一旦到了危难之际,问消息、求救兵、看行李……都有人干,甚至不但观音菩萨时常救助,关键时候连如来佛祖也亲自出马。这两点,无论哪个,猪八戒都是不具备的。
  
  所以到了故事最后,孙悟空可以堂而皇之地封为“斗战胜佛”,成佛做祖,而猪八戒却只能做个“净坛使者”,档次低了一级,只当了个菩萨。不过,这对于猪八戒已是很不错的结果了。求仁得仁,又何怨?虽然他在如来面前嚷着:“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那也只是对于同年参加工作而待遇不同所发的牢骚罢了,在他心里,对这样的结果应该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对于猪八戒而言,从来就没有什么更高的要求,“三亩田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他的全部追求
  
  取经队伍中,包括白龙马在内,除唐僧在女儿国娶了个有名无实的老婆外,真正娶过老婆的只有猪八戒一人,而且他还先后娶过两个。第一个是福陵山云栈洞的原主人卵二姐(通行本皆作“卵二姐”,有古本作“卯二姐”,有学者认为卯字更确,可能其为兔子精),因见猪八戒“有些武艺”,所以招他上门。结果没过一年,卵二姐死了,这个洞府就归了猪八戒。第二个就是高老庄的高小姐,也是招去做上门女婿的,而且还过了三年日子(可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始终没得近身)。这还不算,在“四圣试禅心”一节中,猪八戒再一次动了心,想入赘菩萨点化的“莫”家“贾”夫人的三个女儿。而且西天路上,但凡遇到挫折,他便一门心思嚷着要分行李,要回高老庄,可见什么取经大业、什么正果金身,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我想有个家”才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猪八戒最初入赘卵二姐,其实已经实现了这一愿望。只是可惜,这位卵二姐红颜薄命,没过上一年就死了。猪八戒的愿望一次落空。更为严重的是,他不但死了老婆,又没有个可以过日子的营生,“在此日久年深,没有个赡身的勾当,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做了个吃人的妖怪,其实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食色,性也”,老婆可以一时没有,但肚子却是一定要添饱的。当妖怪并非他的本意,只是这个世上没有一个可以叫他安身立命的营生罢了。
  
  在观音菩萨点化后,他已经看到了自己伤生害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最后可能会遭受很严重的业报,所以同意保唐僧西天取经,并且依菩萨要求戒了“五荤三厌”,从此不再吃人(试读后文,“五荤三厌”中包括不吃人吗?),但是却仍然没有改变他的初衷。所以在得知高员外家招婿时又主动上门,再次当了个上门女婿,第二次实现了他想有个家的愿望。
  
  与第一次不同,卵二姐毕竟也是个妖怪(否则怎么会住在山洞里?),但这次的老婆高小姐却是个真真正正的女人,而且高家也是有田有产的,所以猪八戒也就有了真正的营生,做起了安分守己的农民。说起来,猪八戒务农,绝对是把好手,他“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从高员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其实是很能干的,至于他用的是什么手段,大可不必深究。在古代,一个农民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块田产,再有一头可以助他犁地的耕牛,如此便可以成家立业,过上安稳的生活。而对于猪八戒而言,连牛都省下了,只要有田有舍,再有个老婆,就是绝对的好日子。若得一生如此,夫复何求?就算是终有一天,眼花了,耳聋了,牙齿松了,头发白了,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若得夫妇同心,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如此,又有谁愿意千里迢迢地上什么西天?取什么直经?成什么正果呢?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猪八戒,从骨子里从来就没把自己当做一个和尚,也从来没想过要做一个好和尚,他的脑子里,满满的都是一心安居乐业的“小农意识”。可以说,这种意识始终伴随着他,从先前的两次入赘,到后来的西天路上,甚至直到最后功成名就,都不曾放弃过。在西天路上,他的意志最不坚定,他最好吃懒做,他最贪图女色,他最爱占小便宜……便都是这种“小农意识”的具体表现。比如一旦遇到危险,悟空被困,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回我的高老庄”或是“分行李”,因为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只要有口饭吃,只要还有安生日子过,绝对犯不上以身涉险,更犯不上“为了伟大的革命理想”去拼命。(也可见古代的所谓“农民起义”中究竟有多少农民是心甘情愿参加义军的。)与危机重重虚无缥缈取经大业相比,还是“求田问舍”更现实,还是娶个老婆更有吸引力
  
  与在降妖除怪时的消极怠工相比,在面对只出力气却没有危险的任务时,猪八戒却毫无怨言,甘愿挺身而出,不辞辛苦,不怕流汗。《西游记》中有两次专门给他表现的机会,一次是在荆棘岭,因“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八百里的山上,都是荆棘,可以想见,就是恁孙悟空的通天本事也没法保唐僧过去。可是到了猪八戒那里,却根本不算问题,甚至还可以幽默地给它补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他“长了有二十丈高下的身躯,把钉钯……变了有三十丈长短的钯柄,拽开步,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很轻松的就开了一条路。另一次是在七绝山上的稀柿衕,俗称“稀柿疼”,因山上长满柿子树,结下柿子后落地腐烂,年年堆积,成了一条肮脏恶臭的道路,所以行人无法通过。这种地方,同样是孙悟空没有办法的,可是猪八戒却变成了一条大猪,花了两天的工夫拱了过去。而这两次建立奇功,猪八戒并没有提出什么特殊要求,更不用上天入地去请救兵,只是要求当地村民多拿些吃的,叫他“吃得饱了”而已。他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脏,加之“食肠宽大”,这些正是几乎所有农民的基本特点。所以说他“好吃”没有问题,但若说他“懒做”就实在有些不妥,他的“懒”只是表现在面对强大对手并且有可能面临危险时的退缩,这也是他作为农民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不宜过多批判。
  
  把猪八戒塑造成一个目光短浅,有着农民式见识和农民式追求的形象,作者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手里的兵器——九齿钉耙。古今中外,还没有一个以耙子作兵器的,因为耙子本身就是农民耕种的工具。有读者分析孙、猪、沙三人兵器的寓义:能大能小的金箍棒隐喻男根,代表生育;九齿钉耙隐喻耕种,代表生活;降魔宝杖则隐喻埋葬(禅杖亦不是兵器,文学作品中除沙僧外,只有鲁智深用,有人认为与埋葬死者的锹铲有关),代表死亡。那么,唐僧的三个徒弟的三件兵器,则暗示了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而三件兵器中,尽管金箍棒的本事最大(生命的力量是强大的),而最尊贵的却是九齿钉耙(否则豹头山上的黄狮精也不会专开什么“钉耙会”而不是“金箍棒会”了。),因为只有生活才是最宝贵的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猪八戒的名字,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的本名猪刚鬣没有什么可说的,野猪嘛,颈毛自然是又长又硬的。而唐僧给起的浑名“八戒”,就颇有些意味了。八戒,又称八关斋戒,是佛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的戒律与斋法,比一般居士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多了三条:戒着香花、戒坐卧高广大床、戒非时食,并且把“不邪淫”改为“不淫”。八关斋戒并不需要每天持守,只是针对愿意过出家生活的在家修行者,在每月的六斋日持守即可。八关斋戒本是为了适应在家众的特点,为了让在家弟子能够过上更清净的生活,以便更好的修行,而制订的特殊戒律,猪八戒既然拜唐僧为师父,就算不受250条具足戒,至少也得先受10条沙弥戒,待条件成熟时再受具足戒,可是却偏偏叫他受了个在家众的“八戒”,可见,观音菩萨也是没把他当出家人看的。在《西游记》原文中,观音菩萨给他受的“八戒”却又不是这个“八关斋戒”,而是叫他戒了“五荤三厌”,五荤,即五辛,是大乘佛教中禁食的五种有辛辣味的蔬菜,如葱蒜之类。而三厌,则是道家规定的不能吃的三种动物:雁、狗、乌龟。因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分明是叫猪八戒守伦常、讲忠心,仍是俗家的要求,更与佛家的修行无关了。
  
  至于观音为他起的法名“悟能”,就更有意思了。人家孙悟空叫“悟空”,因为“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冥顽须悟空”,一个佛教徒,不能“悟空”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可是观音菩萨为他取名“悟能”,究竟是要他“悟”到什么“能”呢?书中没有明示,但看猪八戒最后得以功成名就,修成正果,可见这个“能”他还是“悟”到了的。结合菩萨给他戒的“五荤三厌”,再看他路上的几次建功,相信其“能”就在其中。
  


2#
发表于 2016-2-4 16:3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猪八戒啊,那下一个,
3#
发表于 2016-2-4 18:12 | 只看该作者
佛也是偏心的。“净坛使者”多好,知道八戒贪吃。就像你们学校,总务科长虽然名声不响亮,官也不大,但论起实惠来,给个副校长也不一定干呢!
4#
发表于 2016-2-4 19:11 | 只看该作者
八戒的生活,其实就是千百年来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追求的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
5#
发表于 2016-2-4 19: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猪头,比之前的猴头与和尚可爱多了。
6#
发表于 2016-2-5 05:39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笔下生花。
7#
发表于 2016-2-5 10:07 | 只看该作者
猪八戒其实是最受大众欢迎的,逍遥自在,该吃吃,该喝喝,乐天派者!
8#
发表于 2016-2-5 16:54 | 只看该作者
典型的乐天知命好玩儿人一个嘛。这呆子明显比较叫人疼,就是因为其生活气息浓,切近老百姓。
9#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20:22 | 只看该作者
姬宇 发表于 2016-2-4 16:30
真是猪八戒啊,那下一个,

你猜?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20:24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2-4 18:12
佛也是偏心的。“净坛使者”多好,知道八戒贪吃。就像你们学校,总务科长虽然名声不响亮,官也不大,但论起 ...

贪吃,还是俗间法,佛教戒律要求日中一食,过午不食;而且对乞食有许多具体要求。所以要猪八戒吃,显然不是佛法,是世间法。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20:25 | 只看该作者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6-2-4 19:11
八戒的生活,其实就是千百年来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追求的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

正是,所以人们都喜欢八戒,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20:26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2-4 19:19
这个猪头,比之前的猴头与和尚可爱多了。

喜欢他,说明与你有精神相通之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20:26 | 只看该作者

新的一年,咱们都生花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20:27 | 只看该作者
善洁用 发表于 2016-2-5 10:07
猪八戒其实是最受大众欢迎的,逍遥自在,该吃吃,该喝喝,乐天派者!

就是,每个人身上都有八戒的影子。
15#
发表于 2016-2-7 10:22 | 只看该作者
嘿嘿,如空老师的西游记比聊斋有趣多了哈,有意思!赞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7:28 , Processed in 0.14019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