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5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善待孩子的“谎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4 0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善待孩子的“谎言”

  有一天,朋友儿子对我说,幼儿园一位小朋友说瞎话被教师批评了,因为那小朋友一直说自己的爸爸是警察,全班的小朋友都以为他爸爸是警察,可他爸爸其实不是警察。

  为什么一个4岁左右的孩子编造这样谎言呢?想到一些小孩平时在家舞枪弄棒的时候,总是大呼小叫:“我是警察!我是警察!”可能是在所有孩子的心目中,警察是勇敢与正义的化身,他们觉得成为警察是一种光荣,而拥有一位当警察的爸爸更是光荣。所以,便出现了“我的爸爸是警察”的“谎言”。

  真正的谎言应该是这样定义:有意欺骗他人,以获取某种利益,损人利已或损人不利已。显然孩子们所说的“瞎话”,不属于这样的谎言。按照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想象”:是大脑对未曾经历过的新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来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同时产生想象的表象,并依靠这些形象来促进思维过程的进行,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想象,科技发明、艺术创作等一切创造活动都无法进行。爱因斯坦就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哲学家康德也认为,“想象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是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

  从儿童生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幼儿的想象以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占优势,其想象的主题容易发生变化,比如昨天想象我的爸爸是警察,今天想象自己是解放军战士,明天说不定想象自己成为解放军总司令、成为帝王,所以说想象的内容具有直观性、片面性和模仿性。

  孩子一天天长大,当他们进入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时,有意识、有目的的想象活动得到发展,并逐步占据主要的地位,其想象的目的性、概括性、逻辑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此外,在老师的教学与家庭教育影响下,由于表象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不但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也会日益发展起来。因此,老师和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与具体特点,帮助孩子积累经验,发展言语水平,培养想象能力,为他们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上述“谎言”只是幼小心灵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理想的寄托,表现他们童心的纯净。孩子实在不应该因为这并非恶意的“谎言”而受到批评,做老师的也好,为人父母的也好,只有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看事物,才能读懂孩子的“谎言”,才不会指责他们,甚至伤害他们。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11-4 19:23 | 只看该作者
很赞同楼主的分析。

世上没有百分百的真理,也没有百分百的“真言”。

有谁敢说自己没撒谎过?关键是看出发点和效果。

提。
3#
发表于 2005-11-5 08:47 | 只看该作者
把谎话说圆,是智力高的表现。大人正确对待他,益于孩子成长。
4#
发表于 2005-11-5 08:5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这种谎言,可能也是虚荣心的一种表现。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2: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的朋友们点评
6#
发表于 2005-11-7 22:50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子的话不能当真,更不叫说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3 01:47 , Processed in 0.05919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