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与张敬伟先生就红旗渠上《百家讲坛》几点商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1 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渭水河


  张敬伟先生近日《深圳商报》上撰文《红旗渠登上<百家讲坛>的隐忧》指出,红旗渠登上央视是对文化栏目的一种错位,我看未必。就此提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张敬伟先生商榷。
  
  由林州市对外联络接待办公室副主任、34岁的李蕾主讲的《红旗渠的故事》5月1日至4日登上了《百家讲坛》。节目尽管全长才160分钟,以《惜水如命》、《修渠风波》、《英雄悲歌》、《修渠奇观》等4个部分形式出现。笔者还是坐在电视机前认真观看。当然笔者属于年轻一代,70年代的青年。可对于红旗渠听是听过,但详细的听讲座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首期节目一看,本想有话要说,央视不是在炒作吧?你看一位美女官员,穿着大红大紫的衣服,上来讲解,是不是抢观众的眼球,央视是不是想推出继学术超女于丹之后的官员超女?可看了四期节目和张先生的文章后,笔者还是改变了看法。
  
  我看李蕾的演讲就很有风格,在一般人眼里讲课似乎是教授和教师的事,其他人讲课是不是抢其饭碗。其实作为百家讲坛,就应该讲百家事,让百家人去讲,不能只让教授学者霸住讲坛频道不放,这怎么叫百家讲坛呢?百家讲坛要大家了解的更多,不仅仅是历史人物和事件,现代的人和事也要讲,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能给观众留下印象,看了后有所启迪,给人以力量,有何不能讲?
  
  至于张先生所说,李蕾的讲座不是讲座是在演讲。可不是吗?讲的人不同,讲的风格自然各异,有人喜欢用煽情的口吻去讲,有人喜欢用娓娓动听的话语细细道来,更有人喜欢手舞足蹈的形式去说;不管是演讲也好,还是表演也罢;不管是什么形式,只要有观众听,达到了传播效果就行。
  
  至于张先生在肯定其是一种主旋律精神的同时,认为其应该可以在央视一套、二套等时政经济频道广为弘扬,却并不适宜在《百家讲坛》开讲。这个说法有点牵强附会,难道是主旋律精神就只能在一二台播放,其他频道就不能播放?事实上,不管是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还是一套的《焦点访谈》,都是符合主旋律的。但也不能规定了什么内容的节目在什么频道中播送,这恐怕外国电视也没有这一条规定吧。只要符合观众的要求,在任何一个频道播出都是必要的。
  
  同时张先生也说,《百家讲坛》要主讲文史百家,讲述历史风雨和人物风流。诸如目前很火热的易中天的《品三国》,还有于丹的《论语和庄子心得》,既便是王立群的《读史记》,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还是其他几位教授的古代经典等。可讲座都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好像《百家讲坛》不讲“古”就没有生存价值和余地一样。正是其讲古才让《百家讲坛》走红,让一个既将要下马的节目重新找到了定位。可是不管是古还是今,只要有讲的价值,就得拿来讲,我认为《百家讲坛》栏目策划是一位敢于吃螃蟹的勇士。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改革就不可能生存。随着观众的审“古”疲劳,没有必要再“食古不化”。
  
  笔者还是那个观点,不管是“白猫黑猫逮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是讲古还是读今节目耐看就是好节目,不管是教授还是普通百姓能讲好讲座就是好讲家。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5-11 21:45 | 只看该作者
  “笔者还是那个观点,不管是“白猫黑猫逮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是讲古还是读今节目耐看就是好节目,不管是教授还是普通百姓能讲好讲座就是好讲家。”

  好,我赞同!不能论资排辈,不能画框框,不能死搬硬套!“百家论坛”是每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的论坛。待我的“白话全解《老子》”完成,我也准备上“百家论坛”去展示一番,让大家都明白《老子》到底说了些什么,为什么三百多个注解版本没有一个版本是完完全全注解清楚了呢。
3#
发表于 2007-5-11 22:07 | 只看该作者
我以为《百家讲坛》已经名不副其实。原因有二:

首先,它似乎已经‘顺理成章’地过度到了商业炒做的地步。这中间出现了互相吹捧的几位文化明星。

其次,它的‘滥竽充数’者充斥其中,并有‘照本宣科’故事的嫌疑。这在客观上也诋毁了它在百姓心目中的价值。当然,读的姿势决定众口不一的欣赏态度,正象一篇文字,拿出来没有正反两方真正的唱和者也是可悲的一件事一样。文化,原则上应该走陶公的“奇闻共赏,疑意相析”的路线。

是,我们承认各位大家都是文化名流,但以〈论语〉的讲解为例,很多地方并不是十分令大家看好的。只是客观上,我们很欣赏这样的形式。我以为它的文化传播责任,以其命名的深度,应该从叶嘉莹讲唐诗宋词的时代再上台阶才是。

我个人比较喜欢探讨问题,象渭老师这样的文字读起来也很有味道。

问好!
4#
发表于 2007-5-11 22:22 | 只看该作者
又看到渭水河的作品了,很高兴。
5#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09: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照直说、一水、南来之风,好久不见,未曾谋面的朋友还记得,难得,无限感激。这个周末有个好心情,也有时间来这里走一走,看看老朋友。也结识新朋友。
6#
发表于 2007-5-12 10:34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渭水河先生。这些日子哪去了?
7#
发表于 2007-5-12 10:5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照直说 发表
  “笔者还是那个观点,不管是“白猫黑猫逮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是讲古还是读今节目耐看就是好节目,不管是教授还是普通百姓能讲好讲座就是好讲家。”

  好,我赞同!不能论资排辈,不能画框框,不能死搬...
8#
发表于 2007-5-12 11:01 | 只看该作者
  知音啊!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读后无比畅快,感觉好极了!完全赞同作者及照直说版主的观点。
9#
发表于 2007-5-12 15:55 | 只看该作者
渭水河的文风有较大的变化,可喜.
10#
发表于 2007-5-12 17:10 | 只看该作者
QQ:164076636  邮箱:164076636@qq.com

  欢迎联系
11#
发表于 2007-5-12 20:55 | 只看该作者
是啊。百家一红,有人就坐不住了,非要找点毛病才行。我还是那句话:做比说好!
12#
发表于 2007-5-13 12:29 | 只看该作者
[QUOTE]最初由 一水 发表
  “我以为《百家讲坛》已经名不副其实。原因有二:

  首先,它似乎已经‘顺理成章’地过度到了商业炒做的地步。这中间出现了互相吹捧的几位文化明星。

  其次,它的‘滥竽充数’者充斥其中,并有‘照本宣科’故事的嫌疑。这在客观上也诋毁了它在百姓心目中的价值。当然,读的姿势决定众口不一的欣赏态度,正象一篇文字,拿出来没有正反两方真正的唱和者也是可悲的一件事一样。文化,原则上应该走陶公的“奇闻共赏,疑意相析”的路线。

  是,我们承认各位大家都是文化名流,但以〈论语〉的讲解为例,很多地方并不是十分令大家看好的。只是客观上,我们很欣赏这样的形式。我以为它的文化传播责任,以其命名的深度,应该从叶嘉莹讲唐诗宋词的时代再上台阶才是。

  我个人比较喜欢探讨问题,象渭老师这样的文字读起来也很有味道。”



  一水女士说得好,真是目光深遂的人啊!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5-14 19: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
14#
发表于 2007-5-15 07:59 | 只看该作者
电视就是电视,有追求的人文知识分子没有时间去盯着那玩意去批判,“不管是讲古还是读今节目耐看就是好节目,不管是教授还是普通百姓能讲好讲座就是好讲家。”要计较,就去干自己的事情,何必浪费时间?

欢迎渭河先生。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2:15 | 只看该作者
无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1:51 , Processed in 0.05108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