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承担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去落实,因此,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对农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来说是健康发展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村基层组织“疲软”。有个别村依然属于班子建设难点村、治安乱村、经济发展滞后村,群众还没有走上富裕的路子。二是有些党员干部素质偏低。宗旨观念不强,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严重脱离群众;有的法制观念淡薄,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道,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的知识贫乏,市场经济头脑不足,不能够给群众办实事,威信较低;有个别村党组织负责人,怕占自己的位置,几年十几年不愿发展年轻人入党,不敢把年轻有能力的人吸收到村“两委”班子里来;还有个别村干部闹家族派性,拉帮结伙,争权夺利,制造不团结。三是农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富能力较弱。有的党员干部技能单一、致富带富路窄、带富能力较弱、带富群体较小等问题,尤其是个别村党组织书记自身素质较低、致富无路,更谈不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还有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固步自封,小富即满,创新和开放意识不强,缺乏工作激情。
在我国广大农村,现存着的各种社会组织,如行政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等,在这许多组织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核心。这种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有利于协调乡镇、乡村各种组织的关系,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有利于对农村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保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抓好村班子建设,重点抓好党支部建设,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要无条件服从党组织的领导。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首先是选准支部书记。“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村支部书记在班子中处于关键地位,选好村支部书记,要坚持选人用人标准,把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热爱集体、立志创业的人选拔到村支部书记岗位上来;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坚持“群众公认、党员信任、组织满意”的原则;要改进选人用人方式,积极推行“两推一选”,增强村支部书记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公开程度和群众公认度,真正把党员、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出来、用起来。其次是配好支部委员。建设好新农村,仅有好的支部书记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结构合理、办事公道、群众拥护、廉洁奉公、团结协作的班子。在支部委员的选配上,要考虑班子结构。特别要注重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工作特长的互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尤其要结合村“两委”换届改选,进一步改善班子结构;要建立健全选用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公选制、票决制、任期制,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二是提高党员素质,发展壮大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村党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必须重视对农村党员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辐射带头作用。吐故纳新是任何一个政党和组织必须具备的功能,如果没有发展,就没有党的繁荣。对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实行“销号”管理,逐步解决农村党员老化、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改善结构、保持均衡发展入手,制定党员发展计划,重点要在 35岁以下、有文化、有一技之长、能带头带领致富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注重从农村科技带头人、农村企业、致富能手、复退军人、青年农民和妇女中发展党员,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干部队伍。
第三要创新组织形式,打造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定会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服务方式,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既定轨道前行。要本着利于党员管理、利于党组织服务功能发挥、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大胆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在目前的状况看,部分农村确实存在“无人可用”的状况。一些优秀的党员或在企业发展,或在外地发展。是否考虑打破一些旧有的模式,从有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区域化规模生产的需要出发,打破原来按行政村和党员居住地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方式,采取龙头企业带村、附近居委会带村、行业协会带村等形式,科学合理地设置党组织、划分党小组,逐步形成了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百姓富家业的良好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