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9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黑色魅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12 0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黑色魅惑
  
  李有旺/文
  
  黑色是彝族支系俐侎人的代表色和形象符号。
  
  说到俐侎人,《云南通志?卷二十四?种人》中,有“顺宁有之,男子好衣皂”的说法;《续云南通志稿?卷一百六十一?南蛮志?种人?利米?小列密》中,有“利米蛮,状貌黝黑”的描述。上述文献中,提到的“利米”、“小列密”、“利米蛮”,指的都是俐侎人。而“好衣皂”、“状貌黝黑”的说法,也画龙点睛式地点到俐侎人对黑色的偏好。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发行的《永德县志》,对俐侎服饰这样描述:“男子上身为黑色有领大襟短衣,下着摆裆裤,腰束黑色布腰带,头戴黑色布包头……妇女上身穿无领对襟长衣,并将衣摆往上收缩扎于腰间;袖筒长而宽,襟边、袖口、摆边,镶锈有红、蓝、绿色的花纹图案;胸前配以布纽扣和银泡纽子若干;穿筒裤,小腿套制筒,绣有花边或镶有绿色布条;系围腰,大围腰绣花边,多在秋冬穿;小围腰不绣花边,多在劳动时穿……”在上述描述中,男子头上戴的、身上穿的,都是黑色;而对女子的穿着,描述就更为详细具体,却遗漏了一大重点:即除了花边和花纹图案,黑色依然是女子衣装的主色调。
  
  从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俐侎人衣着上对于黑色的偏好,从“元泰定间始内附,聚处顺宁山箐中”起,就已现出端倪,并沿袭至今。伴随着“聚处顺宁”之后到如今六百九十年左右的漫长时光,沧海桑田,岁月嬗变,若以二十年一代人计,俐侎部落已经有近三百五十代人繁衍生息,注定已经有三百多代人作古了,俐侎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然而,万变当中有不变,那就是俐侎人衣着中对于黑色的偏好。当你走进俐侎部落,当你在乌木龙乡或以外的场所见到俐侎人,你看一眼就能记住他们的穿着就能记住他们的特征。当你回想他们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他们身上的一袭黑衣就会觉得他们是黑色的精灵。
  
  崇尚婚姻自由的俐侎人,青年男女在寻找爱情之旅中,晚上常常会互相邀约外出对歌谈情。男青年不忘讨好中意的女性,同时会底气十足地唱给女性:“你长得像朵花,我长得像乌鸦。”沉浸在爱海中的女性,就会柔情蜜意地回唱给男性:“不爱唐僧和白马,就爱你这黑乌鸦。”男子以乌鸦自喻,不仅没有自我贬低,内在多少还有些自恋成分;女子把男子比拟为黑乌鸦,丝毫没有厌恶情绪,反而还充满着喜爱之情。身着鸹羽衣,喜爱黑乌鸦,这是爱屋及乌啊。这也难怪,毕竟乌鸦可是俐侎人的图腾崇拜物之一。民间讲唱歌手所唱的龙门调,其中就有一个叫《鹰鸹调》的调子就唱到乌鸦,说乌鸦长成后,知恩图报,反哺父母;通过这个唱调,比劝人要孝敬和感恩父母。在勤劳善良的俐侎人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像乌鸦一样,拥有美好的心灵世界。因此,俐侎人不仅没有排斥乌鸦,还引以为豪。而他们是因为崇拜和喜欢乌鸦,而喜欢和常着鸹羽衣吗?不得而知,但我想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对于为何喜欢穿黑色为主的衣装的问题,在俐侎部落,信奉多神的俐侎人中,有一部分人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是天神的恩赐,也有相关的民间故事流传。该民间故事在朵觋名为《昨图》的丧经中有所提及,在民间讲唱歌手讲唱的龙门调《神仙找凡人》中也有说到。据我估计,该民间故事的源头应该来于朵觋或讲唱歌手。当他们在与人闲聊中无意间讲到该故事,最终使之一传十、十传百地在俐侎部落流传。故事大意为:在人间遭难、人类近于灭绝的时候,天神安排仙女下凡找存活的人类,最终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寻找到藏于葫芦中的兄妹二人,仙女命兄妹二人成婚并生儿育女。最终,兄妹一胎诞下九男七女,儿女七天长大成人。仙女奉天神之命,让九个儿子各代表一个族系,赐以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九种颜色的布料,让他们各自缝制衣服以区别各族系。俐侎人分到了黑色布料,并用黑色布料缝制出了身上的衣服。此后至今,黑色就成为了俐侎人世世代代的衣服主色调。
  
  上述传说中,衣料为天神所赐,衣服为男人缝制。俐侎人历史上所用衣料,《永德县志》载有“多为自纺、自织、自染”之说。而现实生活中,染布纺织也多为女性之活,俐侎女性才是俐侎服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和传承者。据了解,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俐侎女子纺织服饰所需的纺线主要是大麻纤维。为满足纺织服饰的需要,每年春播时节,几乎每个俐侎家庭都会在田边地脚播上大麻的种子,待大麻长成后收割并撕下麻皮作为纺线。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为响应国家禁种大麻的号召,俐侎人家放弃了大麻的种植,为确保服饰所需的纺线,开始引种棉花。棉花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俐侎人栖居之地多为高海拔的冷凉区域,导致喜光喜热的棉花产量极低,越来越难以满足俐侎妇女的纺织所需。种麻种棉的时候,织布之前需要纺好线;禁麻棉少的时候,俐侎妇女就只好选择到集市上买现成的棉线织布,既节省了纺线时间,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服饰制作成本。
  
  俐侎服饰是纯天然、纯手工的杰作。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俐侎服饰项目传承人李冬妹介绍,目前的俐侎服饰制作,除去防线的环节,依然还有织布、靛染、剪裁、缝纫、刺绣等工序。几乎每个俐侎家庭,都置有纺织工具。勤劳的俐侎女子,十来岁就在母亲或嫂子、姐姐的影响下,接触了纺织的手工技艺。凭借纺织工具,把棉线织成布匹,接着开始准备靛染布匹。染布的原料是靛叶,为了身上的衣装,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靛叶。割回靛叶,放入陶罐或水缸,加水浸泡五、六天,待枝腐叶化,经麻袋或纱布过滤,获得靛浆。靛浆经过滤的灰碱水充分稀释后,放入当地盛产的辣柳草叶相搅拌,至靛浆水呈青黑色即成可用染布的靛水。染布的时候,要把布匹放入靛水浸泡约二十四个小时。再取出布匹,扭干靛水,用木棒反复敲打布匹,以使布匹均匀着色后进行晾晒。晾晒之后,又浸泡、扭干、敲打,如此反复多次后,为避免掉色,还要用香樟树皮、少量苦荞籽及糯米和煮之水进行浸泡定色,再晾晒、再定色、再敲打,直到布匹黑亮夺目为止。有了经靛染的布匹,巧妇们就要用一双灵巧的手,在智慧的大脑支配下,经充分剪裁、缝纫、刺绣,最终才交出自己满意、一家人穿在身上合身的衣装。
  
  虽然黑色是俐侎衣装的主色调,但俐侎衣装并不显得呆板和单调。女性的装扮通常有三类,一类是日常生活穿的衣装。衣裤主体黑色,无领对襟长衣银纽作扣,袖长且宽,袖口有花边和图案,束黑色腰带,裤脚有花边,穿时多挽卷裤脚。未婚女子和已婚女子的区别在头巾,前者通常头戴黑白相间的花格布巾,已婚女子头戴黑色布巾;另一类是节日盛装,与日常装相比,围脖和胸襟有银泡修饰,色彩更加亮丽,多是节日的里的穿着;再一类是新娘装。与盛装相比,特别之处主要在包头的装饰上。嫁装包头外层用红、绿两色布条对称镶边,四角连接两对珠串,尾部各挂5条带须的花瓣,在纽扣上挂一串银制的“三须五宝”;青年男装的特点是对襟黑衣,不带包头,黑裤,也有上身穿黑色马甲的;中年男子装,上戴黑包头,衣襟圆领右斜,衣外围上黑布腰巾,下身穿着摆裆长裤;童装尚黑却简单,不受约束,显出了孩子天真、活泼、可爱的个性……
  
  据了解,男装一般不需刺绣的环节,而女装为了美观却需要刺绣。从剪裁到缝纫,一个从事多年纺织的俐侎妇女,缝制一套童装需三天左右,缝制一套青年男装和老年男装需要一周时间,而缝制一套普通女装就需要半月以上,缝制一套新娘装就需要一个多月时间。目前市场价格,一套童装需要上百元,一套青年男装和老年男装需要三、五百元,一套妇女日常生活装需要一千多元,一套妇女的节日盛装近三千元,一套新娘装需要上万元。价格有些不菲,俐侎服饰还是很受外界的欢迎。一些到俐侎部落采风、创作、旅游的外地人,都会买俐侎服饰作纪念或馈赠亲友。有的穿上俐侎服饰后,就嚷着让同伴给照相,看样子就甚为喜欢,甚至穿上就舍不得脱下。
  
  虽然已有部分俐侎人,在出外打工的过程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为追赶潮流而穿上了服装店或网店购买的服装。但大多数俐侎人还是喜欢穿民族服装,大多数俐侎妇女依然传承着古老的民族服饰制作工艺。在被称为黑衣部落的俐侎部落里,真正的主人永远都是行走在大地上的黑色灵魂。
  
  
  
  作者通联:677600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文联

  
  

2#
发表于 2016-6-12 10:1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欣赏有旺兄弟近期一组写俐侎人的文章,本篇文字从俐侎人的服饰颜色,进行了翔实解读,引经据典的挖掘出俐侎人的民族风俗和文化。文字细致、严谨、翔实。欣赏,问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16:4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欣赏有旺兄弟近期一组写俐侎人的文章,本篇文字从俐侎人的服饰颜色,进行了翔实解读,引经据典的挖掘出 ...[/quote]
谢谢房子老师点评。问好

4#
发表于 2016-6-13 17:2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作者续写俐米族人的又一篇好文。足见李老师对散文写作在抓住一点上的追索,不懈的对事物内部隐藏的窥探,这是散文写作深度和广度的追求,非常喜欢如此的写法。
此文主要探索俐米族人服饰色彩——主调黑色。从历史的深处——《云南通志》、《永德县志》起笔,到自身的目睹实情,期间参与自己的推测和感悟,再具体到男女衣着从其对爱情的追逐、唱调、传说等,最后到新时期俐米族人对衣着的变化,然其主调——黑色却一直未变的探索。
这篇散文详实厚重,有很深的参考之义,更主要的是对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再记载。
我很喜欢作者如此对散文的写作方式,我也期待纵深挖掘事物内部隐藏的东西的写作!
欣赏并紧握!

5#
发表于 2016-6-14 09:37 | 只看该作者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

6#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4:3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作者续写俐米族人的又一篇好文。足见李老师对散文写作在抓住一点上的追索,不懈的对事物内部隐藏的窥探 ...[/quote]
真心感谢你的点评。问好

7#
发表于 2016-6-14 14:51 | 只看该作者
俐侎人以黑色为美的着装打扮彰显出民族风的特色,而关注一种民族的服装传统来源也是探析他们文化发展的源头,学习李老师具有少数民族地域文化个性的美文。问好。

8#
发表于 2016-6-14 22:39 | 只看该作者
对俐侎人的服饰,尤其对男女服饰所关联的民族文化、风俗、信仰等大的层面上挖得深,写得细,在读者面前又一次打开了解俐侎民族文化的窗口。大气、厚实!
欣赏,学习!

9#
发表于 2016-6-15 13:55 | 只看该作者
很佩服老师的这种文章,非但让我长了见识,更是学习了厚重的行文方式!

10#
发表于 2016-6-15 15: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李老师美文,受益匪浅。
了解到俐侎人的一些民俗。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4:15 | 只看该作者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quote]
谢谢高老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4:15 | 只看该作者
郭玉琴 发表于 2016-6-14 14:51
俐侎人以黑色为美的着装打扮彰显出民族风的特色,而关注一种民族的服装传统来源也是探析他们文化发展的源头 ...

谢谢李老师。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4:15 | 只看该作者
肖娴 发表于 2016-6-14 22:39
对俐侎人的服饰,尤其对男女服饰所关联的民族文化、风俗、信仰等大的层面上挖得深,写得细,在读者面前又一 ...

谢谢老师。问好
14#
发表于 2016-6-16 21:05 | 只看该作者
俐侎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1 10:59 , Processed in 0.10933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