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焦庆福 于 2016-10-8 09:55 编辑
我的初衷
——创作谈系列(一)
文/焦庆福
我写过不少东西,却并没想过当作家。当作家需要有天分,这点我不行。而我写作的初衷,仅是为了让我的作文课变得生动而实用。
在初为人师的日子里,最令我困惑的是上作文课。每周的作文课上,老师首先要做的是指导学生审题或拟题,而后引导学生选材并布局谋篇。我都尽心尽力地做了,学生课上写出的东西却不尽人意。评讲作文时,我又尽可能地归纳出其优点、缺点,积极寻找对策。有时甚至搬出鲁迅、朱自清,讲解他们的篇目及种种写法。然而,学生的作文状况并没有多少改观。
我于是决定写个同题下水作文,但写完了没敢读给学生。这篇文章从选材、结构到语言,既没有新意,也没有可示范之处。我这才惶恐了。我教给学生的许多知识,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一些亳无实战能力的空头理论吧。我尚且不能做到,能对学生起什么作用呢?
我开始写作了。当我对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满意,我便写第二遍第三遍,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无论是在阅读课上,还是在写作课上,我再讲鲁迅讲朱自清,感觉心里敞亮了许多。学生比照着我的下水作文,对每一次的作文都有了新的理解,写作文的兴趣也浓了。再上作文课时,我也终于信心满满了。
我的写作因此而一发不可收拾了。我把自己较满意的作品投出去,很快也有了回应。《山东文学》、《小小说选刊》、《羊城晚报》、《齐鲁晚报》等数十家报刊相继寄来样刊、稿费。2012年5月,小说集《曾经的希望》出版了。2014年1月,散文集《风筝飞满天》也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2015年春,第三届孟子文学奖因之而再次敲门。我知道我写的这些东西,于我、于人的意义。虽与名作家名作品相距还远,细按则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近了许多。
我的写作实践,让我对作文课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学生学语文,就必须把课上所学用到阅读和写作中。怎么用得更有效,这就需要老师先行实践,这样才能告诉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在写作中走弯路。语文老师不会写东西,你能说他对作文的指导是有益的吗?语文老师不写东西,却可以口若悬河地上作文课,也算是语文界的一个怪现状吧。
我做过很美很美的梦。梦想有一天,也像我的语文老师那样,带着微笑,迎着单纯清澈的目光,轻快地走上讲台。而这一天来得是那样自然,让我一下子辛苦了二十多年。我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我在不经意间,却轻触了作家那根线。 2016-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