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3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外号背后的故事(八)王盘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31 1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盘海


  这是一个纯粹由名字谐音而来的外号。此人本名王贤海,乡人把那个在石缝泥洞中横行出入的“螃蟹”变音为“盘海”,这样,按照我们乡下人的习惯思维,就自然地将“王贤海”叫成“王盘海”了。

  王盘海大概比我的父母的年龄大十岁左右吧,与我母亲同姓,按字辈算,应是我母亲的堂兄。但是,王盘海却总说他要高一辈,是老辈子。母亲虽然心里不认可,也不愿意与他计较。从小我就觉得王盘海有些神秘,因为平时很少看到过他,据说他经常在贵州一些地方的乡下干木工活。记忆中总是他背着一个装满了锯子刨子木尺的密竹背篼缓缓地走过王家垭口时的样子,头很小,头发却很少很长,很少很长的几根头发就在那小小的光光的头顶飞舞。身材瘦小,说话带着外地口音,但是我总觉得他是装腔作势,表示他去过外地见过世面,有卖弄之嫌。所以,从小,我就不怎么喜欢他。

  还听说他作为木匠,最擅长的本事就是做风车和打铧口(犁)。他做的风车风力适中,外观漂亮,他打的铧口尤其顺手好使。不过这都是他自己讲的贵州人对他的评价,在我们本队却几乎没有人请他。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常年跑到外省去找活干吧。

  记得我几岁的时候,我们家的老房子突然垮掉了一大片,虽然家人平安无事,但是贫穷的家境也让父母几乎陷于绝望的境地。所幸队上的乡亲都主动来帮忙,两天时间就用竹子稻草重新搭好了那两间屋子。那时,王盘海也正好在家,也主动跑来了,并且操着外地口音责备我母亲:“闲着一个木匠你不请,你是看不起我这个老辈子嗦?”我母亲很是吃了一惊,她没有想到这个以前从来不理睬别人的“盘海”竟然要主动来帮忙,她更没有想到,这个从字辈上算来明明就是她的堂兄的人,竟再次要充老辈子。母亲考虑到人家是来帮忙的,也就很热情地接待他。可接着发生的事却让人哭笑不得。

  乡下的规矩,别人来帮忙,主人就是再困难也是要招待吃饭的。那时正是农村青黄不接的月份,母亲费尽了力才从地里找了些小菜回来,邻居也送了一点菜。母亲便将就这些小菜来招待大伙,谁知开饭的时候,王盘海却大声嚷嚷:“咋个油大都没得哟?哪有这样招待下力棒的呢?”众人大惊,母亲难堪至极。别人狠狠地干涉了他几声之后,王盘海才没有做声了,而母亲却在灶房失声痛哭起来。的确,这对于我很爱面子的母亲来说,是很扫面子的事,可是人家又是来给你帮忙的,也就不好得罪别人,于是就只有自己伤心了。重新搭好垮掉的房子后,剩下了几截木头,王盘海就说,我给你们做张床吧。母亲说,要得。王盘海便开始施展他的手艺了。母亲说,木料不是很足,就做个简单的“平床”好了。王盘海却不说话,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四天后,他用那些木材给做了一张有很复杂的支架的“架子床”。母亲也没有说什么,看在人家诚心诚意帮忙的份上,母亲竟然没有像以前那样叫他“大哥”,而改成了叫“大叔”,并且在最后一天,母亲把家里唯一的一只母鸡杀了炖来招待他。在开饭之前,母亲把我们几兄妹叫到一边,悄悄警告我们不准吃鸡肉。结果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王盘海一个人把那一大盆鸡肉全给消灭掉了。我记得当时我是恨得咬牙切齿,只差一点就要冲过去把他从桌子上掀下来。的确,在那个年代,那看在眼里却吃不到嘴里的鸡肉对人的食欲实在太具有震撼力了。鸡肉吃完了,王盘海抹着嘴背着背篼走了。我和哥哥上新床去体会“新”感觉,突然“哗啦”一声,一架新床瞬间变成了一堆碎木条。站在一旁的母亲给惊得张着嘴好久说不出话来。很久之后才喊出一声:“我的天啦,这个盘海!”

  王盘海停止外出而长期居家,那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时候了。那时他大约已经接近六十岁了。听说他常年在外,也存下了一些钱。可是回家后他一分钱也不拿出来,全部供他独自享受。他那懦弱的的老婆都这样当着面骂他:“老子像在家里养了一个孤人一样!”他不会与他老婆斗气,他也不在乎子女是否亲近他,他真的就把自己当作一个孤人一样了。后来他干脆主动提出分家,独自一人过日子了。常常一个人赶场,进馆子喝二两小酒,买一把叶子烟捏在手上回家。他也从来不生病。

  六十岁那一年,他竟然承包了生产队的鱼塘。承包之后,他就在鱼塘边的窝棚里安家了。每天都背着背篼到坡上割鱼草,干劲十足。几年的承包,他运气出奇的好,每年算下来都要赚好几千。有人眼红了,使了手脚从他手里抢走了承包权。而失去了承包权的王盘海更做了一件惊人的事情。

  他把他所有的存款拿出来,请了几个工匠,开始为他建造坟墓。几个工匠花了进半年时间,在他自己看好的墓地上给他建造了一座十分精美的墓穴,还预先刻好了墓碑,只是把时间那个位置空着。他对他老婆说,我死了后,你就把我放那里面哈!他老婆说,我要把你放那里面?我让野狗来拖你!他又对他儿子说,你要把老子放那里面哈!儿子说,到时候看情况!王盘海心里便不安稳,就天天到坡上去看他另一个“家”。这几乎就成了他晚年唯一可做的事情了。

  几年前的一个早晨,家里的人发现王盘海不见了。他老婆说,肯定在坡上。儿子跑到墓地去看,竟发现王盘海静静地躺在墓穴里,已经没气了。




[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 于 2008-10-31 19:26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9:14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我不知道怎么加“申明”。请哪位师兄帮个忙,好吗?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9:2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搞定了。谢谢!
4#
发表于 2008-10-31 20:42 | 只看该作者
近日俗事缠身,没有多来中财。今天就看看明月老师的系列文章了
5#
发表于 2008-11-1 09:11 | 只看该作者
几年前的一个早晨,家里的人发现王盘海不见了。他老婆说,肯定在坡上。儿子跑到墓地去看,竟发现王盘海静静地躺在墓穴里,已经没气了。


人物性格显明,真真呼之欲出!精华支持。
6#
发表于 2008-11-1 09:52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欣赏朋友的美文,支持精华并望再接再厉!
7#
发表于 2008-11-1 10:1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人物鲜明,呼之欲出。问好华强
8#
发表于 2008-11-1 11:26 | 只看该作者
鲜活的人物形象,这种以我为中心的人,仿佛就在我们左右。学习问好!
9#
发表于 2008-11-1 19:41 | 只看该作者
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学习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23: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野闲人 于 2008-10-31 20:42 发表
近日俗事缠身,没有多来中财。今天就看看明月老师的系列文章了

谢谢闲人朋友,感谢你每一次的关注。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23: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8-11-1 09:11 发表
几年前的一个早晨,家里的人发现王盘海不见了。他老婆说,肯定在坡上。儿子跑到墓地去看,竟发现王盘海静静地躺在墓穴里,已经没气了。


人物性格显明,真真呼之欲出!精华支持。

感谢并问好高版主!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23: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8-11-1 09:52 发表
继续欣赏朋友的美文,支持精华并望再接再厉!

谢谢鼓励,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23: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8-11-1 10:12 发表
不错,人物鲜明,呼之欲出。问好华强

感谢鼓励支持。问好并学习吕永红朋友!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23: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8-11-1 11:26 发表
鲜活的人物形象,这种以我为中心的人,仿佛就在我们左右。学习问好!

紧握汤兄的手!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23: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明珠 于 2008-11-1 19:41 发表
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学习了~~~`

谢谢明珠朋友,请多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3 22:23 , Processed in 0.11410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