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95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幽默的孔子(附:林语堂——论孔子的幽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1 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18-12-2 00:02 编辑

 

  林语堂说,幽默是一种从容不迫达观态度。

  孔子六十岁的时候,还像年轻人一样,在燥热的理想主义推动下周游列国,希望兜售自己的“仁”理论,虽然到处碰壁却不愿轻易放弃。当他到了郑国,与弟子们走散了,一个人站在郑国都城东门。子贡找孔子,有人对他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部以下比大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真像一条丧家狗。”见到孔子后,子贡原话转述给了孔子。孔子欣然说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但说我像条丧家狗,差不多,差不多。”

  如果是后世的儒者,别人形容自己是丧家狗,估计早就恼了,可孔子却“大度、坦然”地予以承认,看到这样的孔子,很多人恐怕会大跌眼镜吧。人们心目的孔子多是这样的:恭敬、严肃、威严、沉重、深邃,一本正经甚至像唐僧一样道貌岸然、罗嗦人烦……尤其孔子一天天被捧上神坛,以至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在后人的心目中他更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夫子相”。其实,与后世儒生给人的呆板、冷峻形象不同,孔子虽然庄重,却是一个浑身充满着幽默感的人,那是一种让人“近之也温”的大气、智慧、乐观和风度。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在路上碰到一个老乡,那人“恭维”他说:“孔子你可真了不起,学问广博得很,但是你究竟有专长呀”,孔子听说了,嬉笑着对自己的弟子们说:“我干什么呢?当射手呢,还是赶马车呢?我还是赶马车好了。”这种近似无厘头的自嘲,让人看到孔子的俏皮、戏谑的语气和神态。别人不无讽刺地说他“博学无所成名”,孔子并不在意,他曾经表白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也,从吾所好。”赶马车的自嘲中,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大度、达观立现。

  中国现代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也认为,“反是孔子个人温而厉,恭而安,无适,无必,无可无不可,近于真正幽默态度。孔子之幽默及儒者之不幽默,乃一最明显的事实。”

  孔子是个充满热情,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主义者,一生虽然并不如意,但并不阴郁沉重,总能迅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以自己的坚韧、风趣、幽默让自己和徒弟们的生活富有情趣。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悠然自适“吾与点也”的孔子,他积极进取,《论语》记载“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可见他歌不离口,“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也就是说,见到唱得好的,一定让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跟着唱和。

  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阳光孔子,不仅敢于嘲讽幽默自己,对于学生和他人也不时露出幽默的机智。某天,他到自己的学生子游当“县长”的武城,听到弹琴瑟唱诗歌之声。孔子莞尔一笑,“割鸡焉用宰牛刀。”意思是说,治理这么小的地方,用得着诗教么。比孔子小四十五岁的子游当然理解不了孔子的幽默,严肃地说:“你从前可说过的,做官的人受教育就会多仁爱心,老百姓受教育则容易被管理。”面对子游一本正经拿出孔子以前的话来驳斥他,孔子说:“你们几个人,子游说的对,我声明刚才说的话不过开玩笑罢了。”可以想见,孔子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一直挂着慈祥微笑的幽默样子。

  如果以“人同此心”的平常心,而不是顶礼膜拜的态度揣摩《论语》,孔氏幽默可以说是一大特征。孔子的幽默、玩笑连最老实、听话的学生颜回都不“放过”:“我整天与颜回谈说讲学,他从不反对,像个傻子似的。等他回去后自己研究,也能有所发挥,颜回其实不傻啊。”原来我以为你是个呆头呆脑的傻子,原来不是啊!幽默中透露着深深的喜爱。

  孔子曾经专门拜见过名声不好却把持着卫国实权的国君夫人南子,小他九岁的学生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是老师,见个国君宠爱的女人,希望通过她得到重用,本没有什么过错,学生有什么“意见”,孔子大可不必重视。但孔子却对子路一本正经地发誓说:“我假若不对的话,上天一定厌弃我!上天一定厌弃我!”严肃之中,却让人感觉到其中的幽默、俏皮。

  孔子经典的幽默是一次对待一个名叫孺悲的人。他来找孔子,孔子却不想见他,孔子托辞说有病,见不了。按说不见就不见了,此刻孔子却做了一件让人无法预料的事情。门人走出门去,正准备传话,嘿,孔老夫子竟然在屋里把瑟拿出来,一边弹奏,一边唱将起来!——故意让屋外的孺悲听见,我不仅在家,并没有病,只是不想见你而已。

  同类的事情还有一次。当时的一位权臣的管家阳货想要孔子去见他,孔子不愿意去,他就送孔子一个煮熟的小猪。而孔子专门等着某一天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对其馈赠进行拜谢。

  林语堂说,“最上乘的幽默,是属于“会心的微笑”一类的。”孔子这种故意的幽默就是这样的吧,没有幽默细胞的人不仅做不出来这种事情,恐怕理解都很难。孟子曾经说过:“教亦多术也。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孔子不见并故意让人知道,在莞尔之余,也是该有如此深意的吧,这显然是更高层次的幽默。当然前提是孺悲、阳货们有羞愧之心。

  在轻松的自嘲、寓意深刻的教人之外,孔子还有一种更上乘的“黑色幽默”。有一次,鲁国当权大臣季孙季桓子问孔子,“你的两个学生子路和冉求可谓大臣吗?”季桓子家是鲁国的世家,其父亲还把国君逐到国外流亡而死,孔子对他的回答就颇有“技巧”和“艺术”了。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是问谁呢,是问由和求啊。我所谓的大臣是以仁义待君主者,如果行不通,就会辞职。由与求只能说是有一定才能的臣属。”季桓子说:“那么,他们一切会顺从上级么?”孔子不直接回答,而是说:“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季桓子问孔子他的学生是否听话,孔子却说不会跟着他弑父杀君,在这种事情时有发生的春秋时代晚期,孔子的幽默回答,是一种黑色的沉重。

  理想主义,教人论世,但不失幽默和人生情趣,这就是孔子。陈丹青曾认为鲁迅很好玩,其实是鲁迅幽默;孔子不乏幽默,也是其烟火味的好玩之处。

  附:林语堂——论孔子的幽默

  孔子自然是幽默的。论语一书,有很多他的幽默语,因为他脚踏实地,说很多入情入理的话。只惜前人理学气太厚,不曾懂得。

  他十四年间,游于宋、卫、陈、蔡之间,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总是泰然处之。他有伤世感时的话,在鲁国碰了季桓子、阳货这些人,想到晋国去,又去不成,到了黄河岸上,而有水哉水哉之叹。桓魋一类人,想要害他,孔子“恒其如予何”的话,虽然表示自信力甚强,总也是自得自适君子不忧不惧一种气派。为什么他在陈、蔡、汝、颖之间,住得特别久,我就不得而知了。

  他那安详自适的态度,最明显的例子,是在陈绝粮一段。门人都已出怨言了,孔子独弦歌不衰,不改那种安详幽默的态度。他三次问门人:“我们一班人,不三不四,非牛非虎,流落到这田地,为什么呢!”这是我所最爱的一段,也是使我们最佩服孔子的一段。有一次,孔子与门人相失于路上。后来有人在东门找到孔子,说他的相貌,并说他像一条“丧家犬”。孔子听见说:“别的我不知道。至于像一条丧家狗,倒有点像。”

  须知孔子是最近人情的,他是恭而安,威而不猛,并不是道貌岸然,冷酷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是到了程朱诸宋儒的手中,孔子的面目就改了。以道学面孔论孔子,必失了孔子原来的面目。仿佛说,常人所为,圣人必不敢为。殊不知道学宋儒所不敢为,孔子偏偏敢为。如孺悲欲见孔子,孔子假托病不见,或使门房告诉来客说不在家。这也就够了,何以在孺悲犹在门口之时,故意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这不是太恶作剧吗?这就是活泼泼的孔丘。但这一节,道学家就难以为解释。朱熹犹能了解,这是孔子深恶而痛绝乡愿的表示。到了崔东壁(述)便不行了。有人盛赞崔东壁的“洙泗考信录。“我读起来,就觉得赞道之心有余,而考证的标准太差。他以为这段必是后人所附会,圣人必不出此。这种看法,离了现代人传记文学的功夫(若LyttonStrochey“维多利亚女王传”那种体会人情的看法),离得太远了。凡遇到孔子活泼泼所为示能完全与道不定时想符合,或言宋儒之所不敢言(“老而不死是为贼”),或为宋儒之所不敢为(“举杖叩其胫”,“取瑟而歌,使之闻之”),崔东壁就断定是“圣人必不如此”,而斥为伪作,或后人附会。顾颉刚也曾表示对崔东壁不满处。“他信仰经书和孔孟的气味都嫌太重,糅杂了许多先入为主的成见”。

  谈论语,不应该这样读法。论语是一本好书,虽然编的太坏,或可说,根本没人敢编过。论语一书,有很多孔子的人情味。要明白论语的意味,须先明白孔子对门人说的话,很多是燕居闲适的,脱口而出的话,幽默自得的话,甚至开玩笑的话,及破口骂人的话。

  总而言之,是孔子与门人私下对谈的实录。最可宝贵的,使我们复见孔子的真面目,就是这些半真半假,雍容自得的实录,由这些闲谈实录,可以想见孔子的真性格。

  孔子对他门人,全无架子。不像程颐对哲宗讲学,还要执师生之礼那种臭架子。他一定要坐着讲。孔子说:“你们两三位,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不好说的吗?我对你们老实没有?我没有一件事不让你们两三位知道。那就是我。”这亲密的情形,就可想见。所以有一次他承认是说笑自豪感而已。孔子到武城,是他的门人子游当城宰。听见家家有念书弦诵的声音,夫子莞尔而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驳他说,夫子所教是如此,“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说:“你们两三位听,阿偃是对的。我刚才说的,是和他开玩笑而已。”(“前言戏之耳。”)

  这是孔子燕居门人对谈的腔调。若做岸然道貌的考证文章,便可说“岂有圣人而戏言乎……不信也……不义也……圣人必不如此,可知其伪也。”你看见过哪一位道学老师,肯对学生说笑话没有?

  论语通盘这类的口调居多。要这样看法才行。随举几个例:言志之篇,“吾与点也”,大家很喜欢,就是因为孔子作近情语,不作门面语。别人说完了,曾口欧以为他的“志愿“不在做官,危立于朝廷宗庙之间,他先不好意思说。夫子说:”没有关系,我要听听各人言其志愿而已。“于是曾口欧砰訇一声,把瑟放下,立起来说他的志愿。大约以今人的话说来,他说:”三四月间,穿了新衣服到阳明山中正公园。五六个大人,带了六七个小孩子,在公共游泳池游一下,再到附近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吐一口气说,“阿点,我就要陪你去。”或作“我最同意你的话。”在冉有公西华说正经话之后,曾口欧这么一来放松,就是幽默作用。孔子居然很赏识。

  有许多论语读者,示能体会这种语调。必须先明白他们师生闲谈的语调。读去才能意思。

  “御乎射乎?”章——有人批评孔子说“孔子真伟大,博学而无所专长”。孔子听见这话说:“教我专长什么?专骑马呢?或专射箭呢?还是专骑马好。”这话真是幽默的口气。我们也只好用幽默假痴假呆的口气读它。这哪里是正经话?或以为圣人这话未免杀风景。但是孔子幽默口气,你当真,杀风景是你,不是孔夫子。

  “其然,岂其然乎?”章——孔子问公明贾关于公叔文子这个人怎样,听见说这位先生不言、不笑、不贪。公明贾说,“这是说的人张大其辞。他也有说有笑,只是说笑的正肯合时,人家不讨厌。”孔子说,“这样?真真这样吗?”这种重叠,是论语写会话的笔法。

  “赐也,非尔所及也”章——子贡很会说话。他说:“我不要人家怎样待我,我就这样待人。”孔子说:“阿赐,(你说的好容易。)我看你做不到。”这又是何等熟人口中的语气。

  “空空如也”章——孔子说:“你们以为我什么都懂了。我哪里懂什么。有乡下人问我一句话,我就空空洞洞,了无一句话作回答。这边说说,再说说不下去了。”

  “三嗅而作”章——这章最费解,崔东壁以为伪。其实没有什么。只是孔子嗅到臭雉鸡作哎不肯吃。这篇见乡党,专讲孔子讲究食。有飞鸟在天空翱翔,飞来飞去,又停下来。子路见机说,“这只母野鸡,来的正巧。”打下来献给孔夫子,孔夫子嗅了三嗅,嫌野鸡的气味太腥,就站起来,不吃也罢。原来野鸡要挂起来两三天,才好吃。我们不必在这里寻出什么大道理。

  “群居终日”章——孔子说:“有些人一天聚在一起,不说一句正经话,又好行小恩惠——真难为他们。”“难矣哉”是说亏得他们做得出来。朱熹误解为“将有患难”,就是不懂这“亏得他们”的闲谈语调。因为还有一条,也是一样语调,也是用“难矣哉”,更清楚。“一天吃饱饭,什么也不用心。真亏得他们。不是还可以下棋吗?不棋用心思,总比那样无所用心好。”

  幽默是这样的,自自然然,在静室对至友闲谈,一点不肯装腔作势。这是孔子的论语。有一次,他说,“我总应该找个差事做。吾岂能像一个墙上葫芦,挂着不吃饭?”有一次他说,“出卖啊!出卖啊!我等着有人来买我。(沽之哉,沽哉,我等贾者也。)”意思在求贤君能用他,话却不择言而出,不是预备给人听的。但在熟友闲谈中,不至于误会。若认真读它,便失了气味。

  孔子骂人也真不少。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说:“噫,斗筲”是盛米器,就是说:“那些饭桶,算什么!骂原壤”老而不死是为贼”。骂了不足,还举起棍子,打那蹲在地上的原壤的腿。骂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真真不客气,对门人表示他非常生气,不赞成冉求替季氏聚敛。“由也不得其死然”,骂子路不得好死。这些都是例。

  孔子真正属于机警(Wit)的话,平常读者不注意。最好的,我想是见于孔子家语一段。子贡问死者有知乎。孔子说,“等你死了,就知道。”这句话,比答子路“未知生,焉知死。”更属于机警一类。“一个人不对自己说,怎么办?怎么办?我对这种人,真不知道怎么办。(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是这一类。“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相同。“不患人之不已知,求为可知也。”——这句话非常好。就在知字做文章,所以为机警动人的句子。总而言之,孔子是个通人,随口应对,都有道理。他脚踏实地,而又出以平淡浅近之语。教人事父母,不但养,还要敬,却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不是很唐突吗?“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是说“如果成富是求得来的,叫我做马夫赶马车,我也愿意。”都是这派不加修饰的言辞。好在他脚踏实地,所以常有幽默的成分,在其口语中。美国大文豪CarlVanDoren对我说,他是欣赏孔子一句话,就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说:“再,斯可矣。”这真正是自然流露的幽默。有点杀风景,想来却是实话。
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00:03 | 只看该作者
孔子见到唱歌唱得好的,一定让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跟着唱和。
3#
发表于 2018-12-4 22:43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了孔子的幽默,挺有收获,谢谢分享。
4#
发表于 2018-12-5 09:26 | 只看该作者
抓住一点展开分析,深刻,写出了真正的孔子的一面。问好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8 22:07 , Processed in 0.07733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