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50|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倡读经典】一百年前,落在《故乡》的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2-13 12: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倡读经典】一百年前,落在《故乡》的雪
文/月牙


  鲁迅的小说《故乡》,发表于1921年1月,距今恰好一百年。


  在遥远的学生时代,鲁迅的文字简直噩梦一样的存在,应试的大棒高举着,纵然再美的文字,经过条分缕析,化成一分两分试卷上的红色数字,早没了欣赏的兴味。即便如此,我依然记得《故乡》中那些精彩的片段。


  比如,“我”这个少爷终于等来了年纪仿佛的少年闰土,他告诉了“我”素不知道的天下许多新鲜事,第二日,“我”要他捕鸟。


  文中全引,闰土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再比如,结尾那些被要求背诵的金句,现在还记得,在之后写作文时旁征博引,几乎一字不差:“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捕鸟的这段文字,当年只觉得好玩,如今重读,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能不佩服鲁迅这个语言大师,功力了得。


  用词精当,几个动词,几乎没有多余的枝蔓,扫、支、撒、看、拉,罩……把捕鸟的过程叙写到位。有描写,用词少而精,棒是“短”的,“谷”不必饱满,距离“远远地”“只一拉”,力道不必猛,想来是个技术活。


  “什么都有”,随后列了一串鸟名,以及省略号。言有尽而意无穷,这语言描写很是生动传神,读者脑海里边浮现出那个可爱少年的形象,紫色的圆脸,本带着羞羞的表情,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慢慢消散了羞涩;颈上套着的那个明晃晃的银项圈,那时也许就在一字一句里明亮地晃动着,活泼泼是一个机灵孩子的形象。


  雪是不可少的背景,一个乡村孩子的日子,富有童趣的生活,跃然纸上。这是个温暖的场景,一个家景也好的少爷,和一个忙月(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称忙月)的儿子之间,纯洁的友情,温暖的人情,笔墨不多的对话,让人忘记雪天的寒冷。


  悲剧是先前越美好,破碎时就越惨烈。二十多年过去,“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的故乡,再见中年闰土,他除了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他的手也不再红活圆实,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外形的改变超出“我”的想象,但“我”依然兴奋地叫他“闰土哥”。


  他神情“欢喜而凄凉”,态度恭敬,叫“我”:“老爷!……”他拖出躲在身后的儿子,叫儿子“给老爷磕头”。他将年少时的哥弟称呼称之为“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为什么当年那个闰土骤然消失了?只因为隔着二十年的时间?不是的,有什么原本就在内里,只是埋伏着,隐藏着,是时间加剧了它的显形。


  什么是“规矩”,鲁迅没有展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这个太过熟悉,甚至朝夕相处,成为我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了这种意识,你作为中国人精神上就不完整。我很不愿意亮出这个词,但它却是国民性里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奴性。少年闰土之所以与少爷“我”,交往不羞涩,葆有人性的真纯,他还没有经过“规矩”的熏陶浸染。闰土天性的消散,他奴性的自然生长,没有胁迫,都自然而然。“欢喜而凄凉”,再回看这两个词语,好似给“天性”与“奴性”的两个注脚。


  一场雪,在闰土的生命里,无声无息地下,就似四季轮回。


  而在作者鲁迅的生命里,这雪一直下,纷纷扬扬,没有止息。


  我们有必要了解写作此篇的年代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反帝反封建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的使命与担当,封建说白了就是等级,要平等,需要启蒙,落点在国民性。鲁迅的文字大抵都围绕这个展开,不管是小说,还是杂文。这个结论,不是由国民性回溯得来,而是从文本出发自然归结出来的。


  我们还有必要了解,这篇在《呐喊》这个小说集中,《故乡》不是孤立的存在。鲁迅是那个声音不大却总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的作家。他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列,即使一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很多人读不透他,比如这篇见仁见智的小说。


  想起毕飞宇在《小说课》中的话:“‘故乡’的两类人:强势的、聪明的、做稳了奴隶的流氓;迂讷的、蠢笨的、没有做稳奴隶的奴才。”前者指杨二嫂,后者指闰土。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曾经与少爷“我”无话不说,情同兄弟;二十年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我们之间隔着厚障壁,话不投机……为何如此?在天性与奴性之间填空什么?鲁迅的《故乡》没有乡愁,“我”返乡、在乡、离乡,仿佛是局外人,这种冷,也值得读者深思。


  在结尾作者留下了一点光亮,水生和宏儿,他们是“我”与闰土少年生活的翻版,“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一百年过去了,落在《故乡》的“雪”依然覆盖着中华大地。春运在即,返乡与离乡的场景又将再现,也许没有赤裸裸的“老爷”与“忙月的孩子”之隔膜,但故乡渐行渐远,阶层逐渐固化已是共识,启蒙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未来总要满怀希望,否则满怀什么呢?“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20-12-12





评分

1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12-13 1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师 于 2020-12-13 12:41 编辑

月牙的沙发咱来坐,坐了沙发没话说。
3#
发表于 2020-12-13 12:42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2:44 | 只看该作者
一师 发表于 2020-12-13 12:37
月牙的沙发咱来坐,坐了沙发没话说。

请上座,敬香茶~感谢一师一直以来对书话的支持
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2:44 | 只看该作者

也是“雪”,很应景,漂亮~      
6#
发表于 2020-12-13 12:47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0-12-13 12:44
请上座,敬香茶~感谢一师一直以来对书话的支持

不会写,瞎支持,厚着脸皮来献丑。
7#
发表于 2020-12-13 12:56 | 只看该作者
本来都是背诵过的文章,现在读着除了亲切,居然还有几个字不知念啥?是人老了,还是文老了?
想来那个时候是有背景介绍来着,现在却想不起来。
阶级固化,鲁迅要是看见,不知又得用什么笔锋鞭挞?
8#
发表于 2020-12-13 13:00 | 只看该作者
月牙这记忆就是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心中的念;其实要是不想,也便不在痴了。”


 
9#
发表于 2020-12-13 13:17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我当年学鲁迅的课文没有噩梦的感觉,虽然更深的含义需要老师点拨,但我那时觉得白话文的课文就应该是这种水平的。为此我又读鲁迅的集子(那个时候能读到的几种书之一),没有了老师的点拨,一知半解,但读得轻松,书页下的注释很好玩。不是吹牛,《资本论》我从头到尾都读过……下面的注释
说到鲁迅和那个时代的先驱者们批判的奴性,是革命的需要。现在来看也就是底层的劳苦大众认可和安于等级的存在。百年过去了,“攻守之势异也”,到了施仁义、求和谐的时代,课文选编也应当与时俱进。
10#
发表于 2020-12-13 13:26 | 只看该作者
俺也觉得那个“噩梦”用得不好。
害怕古文,念起来生涩不说,还得必须熟练背诵。
11#
发表于 2020-12-13 13:32 | 只看该作者
今年“油城”下了一丢丢雪,也就刚把路面盖着,两天就化了。
前一段的暴雪,也是周边下着。油气,把雪吓跑了。(专家的解释详尽,而我就这样理解的)
还是不下大雪好,最起码出门溜达可以放心走,要不小心翼翼的难受
那图片是恩和拍着发过来的
12#
发表于 2020-12-13 14:24 | 只看该作者
给我的感觉就是“等级制度”侵害。
13#
发表于 2020-12-13 14:30 | 只看该作者
在月儿流畅的文笔下,感受一百年前落在《故乡》的雪。

今天身无分文,就像窗外的雪一样:一穷二白~~
14#
发表于 2020-12-13 14:38 | 只看该作者
鲁迅的《故乡》早年间读过,都是粗浅的学习,倒是文中描述闰土那段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逮鸟的境头,让人感觉很亲近,就是儿时的画面。

月儿将鲁迅的《故乡》解读得精准,很到位。赏读学习了!
15#
发表于 2020-12-13 16:20 |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雪,落了百年,千年,依然有种不同的情怀在里面。
鲁迅的文字,读到最后,即使辛辣,即使酸楚,最后都是有温度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11:48 , Processed in 0.071553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