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23|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古城往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4 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城往事


    十九岁,我就要到本镇的古城学校去当老师了。

    古城是一座村庄的名称,因当地有座宋代瓮城而得名。村里五六百户人家,可算是一个大的村庄了。学校的隔壁,就是村委会。

    我来的时候,只见校园被一圈白杨树围住了。校墙是一人多高的土墙,有些地方露出了些豁口;校门是两扇铁栅栏门,两边赫然写着校训:务本求实,开拓创新。正对校门的是两排松柏树,夹住了一条路。沿这条路走进校园,左右两边是两个宽阔的操场。再往后,就是几栋教室。教室皆是土木结构,虽简陋,却宽敞。学校设有八个教学班,每年级一班,所以叫八年制学校。

    我进校的时候,就先去找前一年分配到这里的小贾。小贾也是师范毕业,去年也有幸分到这里。我就往学校靠北一面的一排教工宿舍走去。只见小贾宿舍里正浓烟滚滚,原来已临近中午,他正忙着做饭。小铁炉里正燃着几根树枝,末端“呲呲”作响,锅里正炒着一锅洋芋菜。小贾抬头望见我,就知道我分到了这里,眼中露出一丝惊喜。毕竟,晚上有一个伴儿了呀!原来,学校大多数老师都是本地人,晚上各回各家,住校的极少,我的到来,无疑让他心中宽慰了许多。

    第二天,新的生活就开始了。教导处给我安排了初一语文,初二地理,另加小学一年级的体育。当我走到讲台上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十五六岁了,有的年龄跟我差不多,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神情。显然,我的年轻让他们深感意外。我只有硬着头皮开始有生以来第一堂课: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介绍鲁迅,这我熟悉,因此不必看教案。接着在黑板上写上生字词,自己注音,自己解释。接下来范读课文,嗓子开始有些塞。等到把课文的结构弄清楚,下课铃就响了。一抹额头,不知什么时候已大汗淋漓了。出教室的时候,只见几个后排的女生在偷偷地笑。

    晚上,胡乱吃了些在家里拿来的馍,就开始在狭窄的斗室里睡觉了。学校里只有我和小贾两个住校的,小贾当晚却回家去了。偌大的校园就留我一人独守。当夜幕完全降下来的时候,我实在有些怕。宿舍们闩住后,还不放心,就又顶了一个木棒。在昏黄的灯光下,开始拿出几本书来看,不知什么时候,就慢慢进入了梦乡。

    学校的西面,还残留着一段厚厚的堡墙。站在堡墙上,可看到深深的壕沟。壕沟里有几只芦花鸡正在悠闲地啄食,显然,是附近农家养的。我不由想做个恶作剧,拿起一块土疙瘩,扔到壕沟里,那些鸡就四散逃去。有时下课了,实在闲得无聊,我就站在堡墙上张望。只见田野上阡陌纵横,农人正在忙着种冬麦。几头耕牛不紧不慢地犁地,农人们也不言语,默默地把种子撒到平坦的水浇地里。此处的田地可用地下水灌溉,因此是一个美妙的田园。散学了,我有时也会在夕阳里走向田园,在菜地边散步。或者拿起一本随便什么书,坐在田边忘我地看起来。

    教初二的时候,班上的学生渐渐跟我亲近起来了。他们往往在散学之后,来到我的宿舍。虽说我是个语文老师,他们却也向我问数学。忙碌了半天,帮他们把题解出来,也让我感到了某种幸福感。由于经常地帮忙,有的学生就时不时把家里好吃的拿给我。学校离镇上远啊,吃一碗牛肉面也没有。因此,学生拿来的韭菜盒子、地软包子,也能让我一饱口福。有一天,一个女生竟然拿来了一提笼家里种的韭菜、萝卜、菠菜等,偷偷放在窗台上。我调查了好几天,才知道了菜的主人。女生的脸红扑扑的,说是家里人让送的。我也不由脸上烧了起来,上课的时候,很怕提问她。谁知道小女生心中想的是啥呀,我也不敢问她!

    冬天里,天气冷起来了。学校里拉来了一堆煤末子,又让学生们在附近的河湾里挖来红土,和匀了,做成了煤块子。一个冬天,小铁炉里就烧着煤块子。早早地起床,无事可干,就弄旺了火。将炉盘擦干净,烤上馍馍,摆上茶罐,就开始喝茶了。一会儿,火炉旁就聚了一圈同事,一边说着国家大事,一边家长里短。一罐茶喝完,上课铃就响了。中午休息一小时,也不睡觉,几个人围着棋盘,杀上几盘就上课了。

    冬天,黑得早,晚上又无事可干,就凑份子喝酒。一瓶“红川大曲”三块钱,一人一元,就可买好几瓶。只喝得天昏地暗,连晚饭也不吃,就沉沉睡去。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火已灭了很久,门也大敞着,同事们早就各回各家,无影无踪了。寒风在校园里逡巡,猫头鹰的怪叫声让人不禁浑身战栗。赶紧关上房门,插上电褥子,就又睡去了。第二天照旧,早上喝茶,傍晚喝酒。一天又一天,寒假就渐渐来临了。

    一级学生快要毕业了,在学生们紧张复习的当儿,我也开始报考成人高校。学校里人多嘴杂,我就拿着书本,到附近的河滩里去。这条河,就叫古城河湾。春季的时候,水流很小,小溪里能看见五颜六色的石头。我就常常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来,又开始了读书生涯。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麦田,身边是淙淙的溪流。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早晚来到这里,觉得大自然是如此的美妙。而我的学业,也一天天长进了。有时兴之所至,我就在河滩上写下一些字迹。或者是一个地理名词,或者是一个历史概念,更多时候,是数学演算的步骤。寂静的河滩里就我一人,独享了天地之大美,人文之精华啊。这时我甚至想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长达三个月的潜心学习,我逐步尝到了学习的乐趣,也逐步树立了自信:我不能就此沉沦,我要走向一片新的天地!

    放暑假的时候,我收到了教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当我背起背包,将要坐上西去的列车的时候,我感到了身后羡慕的目光。是啊,一个人要远行,留给别人的,只能是背影;而路上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二十年后,当我再次回忆起那段时光,我还为那段孤独的经历而庆幸。







[ 本帖最后由 赵国宝 于 2010-7-4 16:08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7-4 16:1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要远行,留给别人的,只能是背影;而路上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二十年后,当我再次回忆起那段时光,我还为那段孤独的经历而庆幸。

读古城往事,美文,问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居荣 于 2010-7-4 16:14 发表
一个人要远行,留给别人的,只能是背影;而路上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二十年后,当我再次回忆起那段时光,我还为那段孤独的经历而庆幸。

读古城往事,美文,问好!
问好老刘!:handshake
4#
发表于 2010-7-4 21:26 | 只看该作者
路上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文字简洁,寓意深刻。
问候国宝。
5#
发表于 2010-7-4 22:19 | 只看该作者
是啊,一个人要远行,留给别人的,只能是背影;而路上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艰苦的环境,初为人师的青涩和勤奋,奋发自强的一代青年形象。冲淡平实的文笔,鲜活了遥远的一段记忆,问好。
6#
发表于 2010-7-4 22:30 | 只看该作者
苦难磨练人的意志,如果不是那段古城艰苦的日子,也许就不会有独自奋斗的经历,祝福朋友,问好学习。
7#
发表于 2010-7-5 06:25 | 只看该作者
古城往事 :这是一篇很具情、景立体感的叙述,倘若留心,你会看到那些景致就像旧的幻灯片一样来回闪烁着记忆中最本真的内容,很质感,也很丰满,站在墙堡上的观望,望到的是时间另一端的所有情结和情愫,印迹着一种地域气息,古城堡的整体感渐渐放大,支撑起一段游离和不失生机的画面,在那上面,凝聚着作者一心的往事,一心的怀顾,读来婉转,深情,绵长的回味着。
8#
发表于 2010-7-5 08:31 | 只看该作者
往事如烟,苦难能磨砺人生!
9#
发表于 2010-7-5 09:12 | 只看该作者
很亲切的基层教育经历,温馨,寂寞也开心!
10#
发表于 2010-7-5 11:03 | 只看该作者
一座古城,连接着你教师充实的人生。
11#
发表于 2010-7-5 11:20 | 只看该作者
也有近似的经历,读来感慨不已。
12#
发表于 2010-7-5 15: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赵版主的<古城往事>
13#
发表于 2010-7-5 16:2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要远行,留给别人的,只能是背影;而路上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难得朋友如此情深,赞一个!
14#
发表于 2010-7-5 1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赵国宝 的帖子

  看来赵兄也与我一样过过相似的日子。那日子虽说苦,但也自有其乐趣。文章把艰苦岁月里的生活写得很有兴味,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怀念。
15#
发表于 2010-7-6 01:34 | 只看该作者
一段人生过往的回顾。19岁的教师经历,构成了人生岁月的磨砺,人生细节的种种甘苦,都成为了个人经验里的丰富财富。确实令人感念的一段年轻的岁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 13:18 , Processed in 0.05640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