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露华晨珠 于 2025-1-8 11:57 编辑
文华深处是真情
——评写景散文《库尔勒的秋天》的主题与表达方式的运用
秋天已近尾声,树叶落了,山峦寥落了,真想为秋天写点什么,但是总觉得无处着笔,因为秋天太辽阔、太庞大、太深沉,心情一直没有个着落。幸好读到于文华的散文《库尔勒的秋天》,总算把心事草草地了结了。过了几天,才想为这篇散文写一篇随笔,它实在太大了,就落笔在主题和表达上吧!
库尔勒,是南疆盆地的一座绿洲城市,新兴的兵团建设城市,写这里的秋天就一定独具一格,能够呈现出独特的异域风情,为读者好奇的审美需求增添口味。于文华作为一位在西北成长起来的作家,文笔以细腻生动见长,特别是能够以独特的视角为读者打开不同凡响的精神天窗,形成独树一帜的边疆写景散文文化。但是,是什么能够驱使一位作家的心灵在大漠深处挖掘美并表现美呢?这就是,他的文字总带有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这种意识是与边疆顽强生长的人们紧密相连,因而这篇散文的主题也没有超出这个范畴。
我们来具体说说这篇散文的生命意识,总的来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顽强的生长意识,作者分初秋、仲秋、深秋来写景,万事万物在这块土地上顽强生长着,这里的建设家乡的人们也是与自然作斗争顽强生长着。这种生长意识是生存和发展意识的体现,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长意识,也就是这块土地之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顽强的建设者,他们是民族的一部分。
二是深刻的敬畏意识,库尔勒从一片荒漠成为一座新兴城市,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历史转变,因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令人敬畏的,它们与恶劣的自然条件相抗争努力把美呈现给世人,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这是令人敬畏的。而更重大的是这里的生存者竟然把它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这就更加令人敬畏。这种敬畏就诗化为作者笔尖的赞不绝口的赞美,成为整篇散文最强的心跳,搏动人们的心弦,为之感叹,为之向往!
三是深沉的尊重意识,在前两种意识的基础之上,作者表达的是无上的尊重,文章里的一字一句、一感一叹都是无不渗透着对生命的尊重,那样的正式,那样的正视,也那样的郑重其事,把对家乡的赞叹化为美丽的文字,给读者的心灵以撞击,肃然起敬,令人叹服!
纵览全文,这种意识贯穿始终,全部是真情的流露,所以文字的美丽就不足为奇。那么,这种美丽的文字是如何有机的组织在一起?这是一个大问题,我这里只从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做一阐释。在表达方式上,适应表现大美库尔勒的需要,全篇运用了铺排描写的手法,展开宏大而细致的描写,把三秋的景色一一呈现出来,以飨读者。
同时,适应铺排的需要还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方式,首先是叙议结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了王成帮的故事并对景物适当描写,就感叹到“其花语不仅代表了深邃与神秘,还蕴含了希望与光明的寓意。”就用议论的方式揭示了这一事件的本质意义。
其次是适当的抒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完成全篇的宏大描写后,作者写道“它用绚丽的色彩和丰硕的果实,诠释着生命的轮回和岁月的变迁;它用温和的气候、绚丽的色彩和宁静的氛围,抚慰着人们的心灵,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在这里你可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感受秋天的独特韵味,聆听自然最真诚最淳朴最纯粹的声音,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那份宁静和满足!”进行充分的抒情,让读者感受到一位作家对秋天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
正是这种热爱,成为驱动作者探索美丽景色和美丽文字奥秘的动力,让人们深深感受到美丽文字的背后是一片赤诚之心,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深沉的情感成为文字最好的驱动力。我们祝愿于文华同志佳作不断,为文坛争得荣誉的同时树立起我们的自信心和自信力!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