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088|回复: 1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村生活之: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6 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村生活之:衣

[/杜永生]

  衣、食、住、行,衣为先。穿衣吃饭,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从衣着的变化也显现出生活的变化。我的根基在乡村,对于乡村人们衣着的变化,从粗衣粝食生活清苦到丰衣足食穰穰满家,三十多年来的霄壤之别,着实让人感慨万端。

  “的确凉、抖抖的;穿皮鞋、戴手表;一看就是上海佬”。这是当年流行于乡村的一句俚语(当时很多下放的知青都是上海人)。对于穿在身上戴在手上的,钦羡的同时,也不禁怀想万千。那个年代,除了勉强糊饱肚子,对于衣服的要求只停留在破旧但干净上。诸多的人家都是“老大穿了老小穿,缝缝补补又一年”,尤其是大人们的衣服,象样的没几件。即使有那么一二身比较好的衣服,也是等着走亲戚或吃酒、过年时才舍得穿一次。而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十岁生日和过年穿新衣。我在十岁生日的时候,不仅得到了二姨赠送的一顶棉帽子,还有母亲请裁缝做的一套淡蓝色的灯心绒衣裤,当然,这身衣裤做的非常肥大,不仅可以做棉衣棉裤的外套,来年长了个子也还可以再穿。所以,在我们那个童年时代,就算家人给做了身新衣服,一般都比较大,个子窜得快的,衣裤小了就给下面的弟弟穿,弟弟穿破了,这些衣裤也不会被随意扔掉,要么被拼凑成床单,要么当作布鞋料,要么撕巴成抹布,要么穿在稻草人身上,要么剪成条状搓成布绳,可谓废物再生利用。

  前不久回老家在山子家吃饭,见他们两口子床铺上的床单颜色杂沓,还以为是一种新款床单呢,近前看,原来这张床单就是由零头碎脑的布料拼缝而成,我感到惊讶,问他们家的经济状态也不至于这么艰苦吧。山子笑而不答,而山子媳妇一句话让我汗颜,不管日子有多好,都是从贫苦中熬出来的,所以,农村人的这种秉性不会丢。我们穿也好、吃也好,能将就就将就,只要孩子穿的体面,过的充实,就是我们的幸福。

  是啊。农村人的这种习性永远都不会改变。他们的生活在一天天的改变的同时,而穿在身上的衣服依旧是那么素朴,那么简单。如今,那些破旧的衣服还是留着干农活时穿着,而他们子女的穿着却不比城里孩子逊色。“现在农村多数人家也就一个孩子。一个孩子谁会舍得他(她)穿的跟不上趟呢?我们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了,至于农活吗,至多再干二十年,那么,二十年后,这些农田谁来种?”这是老同学正海的肺腑之言。

  想想现在农村孩子的衣着穿戴,再想想我们那个年代,确实唏嘘不已。我写这些不只是忆苦思甜,还在于没齿难忘。想当年,我们从懂事起到上学都没有一身周正的衣服,穿的要么是破破烂烂的,要么是补丁摞补丁的,但大家都不会觉得被讥笑,也不会有人讥笑。显然,谁要是穿了件新衣服,那真的可以显耀下,也让大家艳羡着。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谁的衣服袖口上裤子屁股上没有几个厚实的补丁?没有光趟的课桌,就趴在粗糙的水泥板上、没有象样的凳子,就坐在土坯或砖块上听课写作业,衣服磨损的非常厉害。

  在夏天,我们的穿着就显得简单多了,十多岁的孩子,大多只穿着一个大裤衩,裸着上身,光着脚丫子,一个一个晒的黑不溜秋的。而到了冬天,尽管多数还有棉衣棉裤,但外套十分寒酸,甚至有的因为磨损,绽露出白花花的棉絮来。我印象极为深刻地是两位小学同学,光明在过十岁生日时,他的姐姐给做了一件的确凉裤子,那承想,不到三天,在晚上小伙伴们玩捉迷藏游戏时,不小心被树枝爪了个大口子,回去被他的父亲狠狠地扇了几个耳光。袁大头,平时爱拖鼻涕,习惯用袖子呼啦一擦,久而久之,他的袖子上,糊拓成一层亮光光、厚实实的“糨糊”来。有一年冬天,我去他家(紧挨小学校)旁边的公场上挑野菜,见他家的烟囱冒着浓烟,还以为在烀山芋什么的呢,去了,就见袁大头正烧着锅,大锅里传出的是咕嘟嘟的声浪,我一把拎开锅盖,烀的不是山芋,而是一锅的衣裤。袁大头有些不好意思,赶紧从锅膛里掏出一个烧的半生拉熟的山芋给我。我边吃边问,还是觉得这事很奇怪。袁大头憨憨地对我说,这事对你说,但不可让别人知道。我狠劲地点头答应。原来,他和他的弟弟最爱疯玩又长时间没洗澡,穿的衣服也是长时间没换,生了很多的跳蚤、虱子,单用肥皂是洗不尽的,只有放锅里烀煮起到高温消虫的效果。不过,这件事我保守了已四十年,今天才说出来。而实际上,像他家这样烀衣杀虫的方式,在当时还有不少,如村里的光亮家、小孙家。还有,一些女孩子头上生了虱子用手逮篦子梳是无用的,她们不得不理光了头发,尽管万般无奈,但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彻底清除它们。

  那个时候,夏天,洗衣比较简单,都是单衣单裤用“团结”牌肥皂搓挪几下就可以了,而到了冬天,孩子们的衣服主要是外套(护衣),又因为大人们经常要起早贪黑地外出挑圩堤,换下的衣服,也逐渐堆积起来,母亲们得找一个歇工日大洗特洗一下。先得烧上一大锅开水和稀饭,先洗后烫,还要用米汤浆被子床单。所以,每逢这一天,母亲们从天不亮起床一直要忙到午饭前,房前屋后那几条晒衣绳上铺晾满了洗烫过的衣被。到了下午四点之后,晒干的衣被又被收回并叠放的整整齐齐。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人们的生活逐渐好转,而手头即便有了一些积蓄,想穿新衣服只有请裁缝来做。所以,进入腊月,村里的裁缝们最为吃香。都会被人请到家里做新衣服,有的大户一做就是十几套。后来,也就是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的开放,人们更舍得更倾向于去商店买衣服,不仅花样多随意挑选,也省事赶着这个趟。从那之后,裁缝的活计却走进了黄昏的暗影,作为曾经的手艺人,如今她(他)们年岁都很高了。他们的内心是不平静的,她(他)们也只在乡邻家里老人(去世)了,才会再次被请过去,给逝者做上一套老衣,实际上,她(他)们是在用最后的气力,勉力延续着这门手艺。

  衣着的变化,就是乡村生活的变化。而农人们衣着消费的变迁,也形象地记录了农村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尽管他们的身份还是农人,但除了肤色黝黑、皮肤粗糙、骨节粗大、身上氤氲着泥土气息之外,他们与城里人的衣着在面料、质地、档次上不相上下。实际上,那个“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的日子还是非常让人怀念着。(全文2420个字,于2010824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10-8-26 07:3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8-26 07:57 | 只看该作者
哈,沙发!
看来又是一个系列新鲜出炉啦!
衣食住行之衣,衣在首位,看永生怎么说。
3#
发表于 2010-8-26 08:03 | 只看该作者
衣着的变化,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显著变化,浓缩着时代的强音.读这样的文字,产生强烈的共鸣.学习,问好永生兄
4#
发表于 2010-8-26 0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忆的色彩浓郁,诠释并且反映了衣食住行之衣在乡村生活中几十年来的变化以及人们的观念变化,忠实地记录了原始生活,完整地再现当年乡村之风情风物风貌。
5#
发表于 2010-8-26 08:37 | 只看该作者
事物都在变化 中得以提升其本质。
作者叙述之小事,却小中见大。一步步演变而来的物质内里,就是生活品位的标识。用大量的叙事说理,可见笔者体察事物的能力很强。
6#
发表于 2010-8-26 08:44 | 只看该作者
衣着的变化,就是乡村生活的变化。而农人们衣着消费的变迁,也形象地记录了农村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尽管他们的身份还是农人,但除了肤色黝黑、皮肤粗糙、骨节粗大、身上氤氲着泥土气息之外,他们与城里人的衣着在面料、质地、档次上不相上下.

    先匆匆忙忙浏览学习,以后细细学习。期待着衣食住行走的精彩续篇。问好先生!
7#
发表于 2010-8-26 08:59 | 只看该作者
从衣着上看到生活的变化,好有生活的一篇佳作!问候老师!
8#
发表于 2010-8-26 09:0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杜先生佳作,问好,祝福!
9#
发表于 2010-8-26 09:26 | 只看该作者
先记个号。再来欣赏又一篇美文
10#
发表于 2010-8-26 09:39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句话不是说嘛“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我想从衣服的变化里,不仅能反映出生活状况的好转,也能反映出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改变。小的时候,最喜欢的是过年,一点都不夸张,因为那时候不需要自己操心许多的事情,只要收不多的零花钱,有一套漂亮的新衣服或者一双合脚的新鞋子,那就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情了。
   虽然现在乡村的生活现在比从前那样贫穷的时候要改善了很多很多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与城市相比,乡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相比而言还是要贫乏一些。不过,有的时候,我倒觉得,乡村纯朴的民风,美丽的风情,乡村清新的空气,所有,所有的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用金钱可以换到的。
   而且即使是在城市里,我也觉得节俭之风,平淡之风还是多来一些得好。那些灯红酒绿,有些虚情假意,有些浮夸不实,时间待久了,真得让人觉得很郁闷。
    欣赏这一篇文章。期待着更多更好的佳作。
11#
发表于 2010-8-26 09:41 | 只看该作者
正如永生兄所说,那个“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的日子还是非常让人怀念着。身上打着补丁,袖口上揩满鼻涕,我也是这样过来的。这个系列值得开掘,让我们一起回味远去的生活。问好!
12#
发表于 2010-8-26 09:52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文章,触动了我对往日生活的回忆。我们每个人一路走来,都是在切身感受着这种变化。
13#
发表于 2010-8-26 09:59 | 只看该作者
作者选取的乡村题材之乡村生活中的首条“衣”来展开叙述,在一个特定的时代为背景里,把许多人认识的离不开的具体事务揭示出来,这必须具备一定的对乡村生活的体验及文字表达水准,细微小节,描述得有声有色,给人一种很新颖的体验认识。
问好!
14#
发表于 2010-8-26 10:22 | 只看该作者
那些苦难的日子中,衣着虽然朴素破旧,但人心淳朴,没有攀比,没有浮华,那样的日子还是让人非常怀念着的。很质朴的文字,欣赏学习了!
15#
发表于 2010-8-26 10: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杜永生文友的《衣》。精神可贵。没有浮饰,没有攀比。没有巧藏。读出了人心淳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14:23 , Processed in 0.16480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