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0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淮南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1 2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淮南橘


  为了增加些许收入,便效仿其他同事,也在家里招收了几个路远上学不便的住宿生。由于都是村屯里的野孩子,所以不仅普遍少规矩、缺礼貌,而且还大多有着不良的卫生习惯,比如不爱刷牙,不爱洗脚,甚至有的内衣两三周也不见换一次。有意思的是,就是这些脏惯了的土孩子,在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后,不但人人都记得要洗脚了,有的也习惯刷牙了,甚至连衣服也换得勤了。不过这只是在我家里的时候,双休日回家时往往还是一样的。妻子常常抱怨,有的孩子甚至回家三天(周五晚上算一天)都不刷一次牙、都不洗一次脚,可是周一刚一回来,就要忙着刷牙洗脚。刷牙倒没什么,可是三天都不洗的脚一旦洗起来,可以想像会是什么效果。和其他招住宿生的同事们聊时,发现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家的并不是特例。
  
  为什么明明不爱刷牙、不爱洗脚的孩子,一旦住进老师家里就变得讲究卫生了呢?原因很简单,是环境使然。因为在老师家里,老师是这样做的,另外一部分孩子也是这样做的,那么即使不谈什么榜样的力量,对于那些不讲卫生的孩子来说,一口黄牙、一双臭脚置身于其他孩子中间,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时势使然,他们也就很快就被“同化”了。
  
  类似的情形并不鲜见。我们可见的事实是,那些最能抢着挤公交车的国人,一旦到了欧美,同样也会自觉地在车门口排起长队;那些习惯了随地吐痰的国人,到了新加坡,同样也会自觉地将脏物吐到纸上;那些经常在银行窗口肆意拥挤的国人,到了国外,同样也会自觉地站在一米线之外……谁说我们的国民没素质?号称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义之邦”,这点起码的素质还是有的,只是往往把“素质”显在异域,而在“自家人”面前,就要原形毕露了。
  
  不只如此,那些常见彬彬有礼的某些具有“绅士风度”乃至来自“民主国度”的老外们,一旦到了我们的华夏大地,时隔不久,居然也会“入乡随俗”起来。比如美国的市场素以公平竞争闻名,可是其分公司一旦开到了中国,就很快发生了诸如雅芳、西门子等行贿官员事件,因为在中国,离开了官方(主要是地方官员)的支持,无论其他方面怎样有利的竞争条件,都可能举步维艰。当他们熟悉了我们内在的“潜规则”时,自然也会照章办事。然而可怕而可憎的是,有的公司的同一产品居然在本国和中国实行两套标准,在本国乃至欧美其他国家的实行西方的高标准,在中国则刻意降低标准以降低生产成本,这似乎也是其他国家中少见的“中国特色”之一了。
  
  何以竟会出现这种现象?相信许多读到以上事例的朋友们都想到了同一个故事,那么不妨让我们再重温一下三千年前齐国名相晏子的这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笔者生在北方,实在搞不清淮南橘和淮北枳的区别,但在水果店里购买的时候虽然没有遇到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情形,买回来苦涩难吃的情况还是常有的。笔者更熟悉的是北方的苹果,只看一眼外表,倒是基本上也能判断出其味道是否甜美。据说,中国的苹果产量是世界第一的(和中国的人口一样,都占了个第一),不过,品质好的苹果却着实不多,所以每年还是要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的需要。曾几何时,笔者无论是去买橘子,还是买苹果,总会有这样的想法,同样是这一块地,种什么不是种?为什么偏要种品质差、价格低又不好卖的劣等水果呢?后来终于想到了一点儿原因:不是我们不想种好水果,实在是“水土异也”,种不出好水果来,这也“自然灾害”,是没有办法的事。
  
  不过叫人疑惑的是,淮南淮北,不过一水之隔,真的就如楚河汉界?真的就是泾浊渭清?真的就如此不可调和?不要说淮南淮北,就算是东方西方又如何?就算是亚美欧非又如何?毛泽东就曾经发过宏伟的誓愿,要昆仑山“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并且还要“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要这“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若果真有那么一天,也许要吃那甜美的淮南橘,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吧?(水如空)
  


[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2-6-13 20:1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6-12 08:56 | 只看该作者
荒山变良田,很古老有事情了。
良田改荒山,跟退耕还林有什么区别?
这章字应该是跟政治无关的,只是一个比喻而己。
3#
发表于 2012-6-13 14:10 | 只看该作者
说理形象比喻贴切短小精悍一语中的,生活环境无疑重要,而环境的改变制度则是根本,俗话说:“人管人,气死人。”而制度管人就会得心应手,我们这里说到底还是利益决定了一切,既得利益者绝不会放弃非法所得的世袭机会的。
4#
发表于 2012-6-13 16:29 | 只看该作者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环境造化人,近朱者赤,个人的力量难敌庞大的政体。
文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论述深刻,切中时弊,高屋建瓴。值得学习的妙文。
5#
发表于 2012-6-13 20:04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嚼头的文字,让人随之思考。
6#
发表于 2012-6-13 23:56 | 只看该作者
环境改造人易,人改造环境难。
7#
发表于 2012-6-14 14:2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人天生喜欢脏的,环境条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化文化,以文化之,净化心灵是好事,但是环境条件不允许的话,怕也难以做到,而今的文化振兴,不过是振兴GDP,并非真的要振兴什么文化。毕竟一旦人心得到净化,必然会对现实产生不满!
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雨沐 于 2012-6-12 08:56 发表
荒山变良田,很古老有事情了。
良田改荒山,跟退耕还林有什么区别?
这章字应该是跟政治无关的,只是一个比喻而己。

谢雨沐!
我的无论哪章都跟政治无关的,主要是怕被政治“关心”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2-6-13 10:20 发表
一贪官外逃后,竟然在其外,被评为优秀市民。

竟有这种事?看来某些土壤是有净化功能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9: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江言语 于 2012-6-13 14:10 发表
说理形象比喻贴切短小精悍一语中的,生活环境无疑重要,而环境的改变制度则是根本,俗话说:“人管人,气死人。”而制度管人就会得心应手,我们这里说到底还是利益决定了一切,既得利益者绝不会放弃非法所得的世袭机 ...

一句话说到了根子上。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9: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2-6-13 16:29 发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环境造化人,近朱者赤,个人的力量难敌庞大的政体。
文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论述深刻,切中时弊,高屋建瓴。值得学习的妙文。

个人的力量……我总是忽略不计的,在这个大潮流中。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吴墨 于 2012-6-13 20:04 发表
很有嚼头的文字,让人随之思考。

思考一下尚可,千万不可思考得太多。害怕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玉德 于 2012-6-13 23:56 发表
环境改造人易,人改造环境难。

玉德老师所言甚是。尤其是控制着改造权的人们根本不想改造。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9: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chezhiyuan 于 2012-6-14 14:24 发表
没有人天生喜欢脏的,环境条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化文化,以文化之,净化心灵是好事,但是环境条件不允许的话,怕也难以做到,而今的文化振兴,不过是振兴GDP,并非真的要振兴什么文化。毕竟一旦人心得到净化,必然 ...

确实,没有人想去振兴文化,就如没有人想真正搞教育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16 20:43 , Processed in 0.05263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