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1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狗日的手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8 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三,老三,打紧过来,吃早饭呢!
  
  看看这号人,聋了还是哑了,咋不应个声呢,总不会见阎王爷去吧。
  
  马老三耳朵灵着呢,就连后面的自言自语都听得明白,还不是邻居二大嫂那副破嗓子。她说话一辈子都这德性,大一声小一声地,还口无遮拦,啥话都敢说。
  
  马老三晓得,今天约好了,帮着二大嫂家打场,就是过去的碾麦子。可这阵还早着呢,太阳都还没有睁开眼来,忙个屁。如今都是机械化,又不是把麦子铺在晒场上用牲口碾压用连枷拍打,怕啥。她家那点麦子,晌午过后,就搞定了。
  
  接着,笃笃笃,笃笃笃,二大嫂又在敲门。
  
  叫魂啊二嫂,这么早,催命鬼样的,等会儿,我还没起床呢。
  
  好你个马老三,帮着把你家的麦子弄好了,就偷起懒来,太阳照到屁股上了,还死睡不起,你对得住我家好吃好喝好伺候?起来起来,旁的人都到了,啊!
  
  其实,马老三早就起了床,正在屋里捯饬手机呢。这两天死活把个破手机玩不转了,他着急上火,昨晚弄了半夜,今天一早就起来拾掇,反反复复就是打不出去。马老三急着往外打电话呢,等孙子的好消息呢。可越心急火燎,越发弄不顺畅,怎么往出拨,也是白搭。他怀疑这玩意一准坏掉了,这两天横竖也没有响动啊。狗日的手机,紧要时就屁作用不顶了。
  
  二次再来催他吃早饭的,是堂妹菊香,她没有敲门,只是隔着窗户喊了声:三哥,二大婶叫吃饭了!可这一声,把马老三给震了,他赶紧匆匆忙忙收拾起破手机,生怕堂妹笑话他。可这一忙活,不小心把洗脸盆打落在地上,弄得叮叮当当山响。
  
  去年二嫂子的大女儿就给她买回来一个手机,可二嫂子不会接电话,一接,往往就压了挂断健。她甚至连充个电都不会,巧兰就笑话过她。二嫂子也丢人,把娃娃们退役下来的旧手机,拿在他和菊香跟前,给他们显摆,你们看看,几点了,啊!也难怪,二嫂子是个文盲。他马老三不是文盲,念过几天书,可在当今,无疑也是个新文盲,拿着这些新玩意儿,就犯傻。人家菊香年轻些,跟得上时代。他能笑话巧兰,也会笑话自个儿。何况,他家的隐私,也不能叫外人知道。
  
  兰草坡二十多户人家,有一半都关门上锁,外出或进城务工去了。孩子呢,也跟着大人走哪儿到哪儿上学。他马老三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子,还是村里唯一留守在家的男劳力,打场时给打麦机喂麦把子的活计,非他莫属。打场的活计需要人手和合作,兰草坡历来都靠互相帮着完成。如今这十几户人家,虽说都是留守老人,虽说都不缺这口饭吃,可把那样平展展的地儿荒废了,还是舍不得,就都挑好地种了一些。
  
  马老三一脚迈进二大嫂家,全村常见的几个老人妇女全到了,清香诱人的油茶已经摆在桌面上,大家都眼巴巴盼着他的到来。
  
  哎呀,他三叔,你这两天鬼鬼祟祟地,有啥事儿吧。

       说话的,是跟他同岁的巧兰,他们是小学同学。昨天帮菊香家打麦,巧兰吹了一天自己的小孙女学习多好多好,还说今年一准考个好大学。她儿子儿媳一边在城里打工,一边带着女儿读高中。马老三听着她那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腔调,就气不打一处来,菊香家两个孙子早两年都考上了省城里的好大学,人家从来就不吹牛说大话,夸自己的娃娃多能耐。这么思想着,马老三脸上就突然有些发烧。历来老实巴交的他,这些年跟着这些长舌妇,也学着说起假话来了。他真有些后悔,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我说老婆子,别尽胡说八道,赶紧吃饱喝足了干活是正经,我一个破老头子,能有啥事儿?嗨,咋跟我急呀,我哪里得罪你了,你得给我说说明白?
  
  马老三不再言语,菊香看着巧兰脸上有些挂不住,赶紧岔开了话题。哎呀,听说今年明芳家的孩子也考大学,晓不得考得咋样?他家小强啊,那娃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能考个屁,念来念去,还不是白花大人的钱。这个巧兰,到底不是省油的灯,谁家的话题都要插一嘴。
  
  马老三好像听着烦躁,站起身来,端着一碗油茶,抓了一块馍,到外面吃去了。
  
  这老家伙咋的了,吃错药了吧,今儿老大不高兴啊。巧兰冲大家递着脸色,压低嗓门说。大家伙儿没有接言,巧兰说话太过分了些,这样对树剥皮,也不地道。她刚才这句话,马老三肯定已经听得清清楚楚,到底是男人,换成女人家,肯定跟她没完。
  
  好在,打麦机插上电,运行起来,就轰隆隆响个不停,尤其是往出吐麦秸秆的时候,声音更大,更响亮,也就没有人说闲话嚼舌头了。这时间的马老三,也完全进入了状态,只顾全神贯注干活。喂麦这活儿危险,刚刚使用打麦机那阵子,不小心把手吃进打麦机里,手指头被打断的人多了去了。
  
  打麦机轰隆隆吵闹着,听不见这些老婆子们呱嗒呱嗒的唠叨,觉着耳根清净,老三这几天过来,甚至很乐意叫机器不停地吵嚷着。可是,马老三又总是心神不宁,他在默默等待着兜里的手机突然唱响起来,给他带来他所期望的那个好消息。
  
  但是,好多天过去了,电话打不出去,也没有人给自己打进来,他的那颗心,一直都在悬着,越悬越虚。马老三的儿子在城里工作,是个小公务员,为此他只能有一个宝贝孙子。这小家伙聪明倒是聪明,就是不爱念书。去年落榜,他老子连老家都不叫回来,就被送到学校去补课,他都一年多没有见到孙子的面了,也不知今年考得咋样?
  
  巧兰的老头子卧病在床,偏瘫,好多年了。她家好多重活,马老三也经常给帮一把。要说,两家的关系也还挺不错的,可说起孙子念书之事,老人们少不得要互相攀比,心里才有些疙疙瘩瘩。
  
  巧兰家的麦子还没有收拾,到时候还是少不得马老三。为此,吃晌午饭的时候,巧兰一个劲儿给马老三夹菜,还讨好他:孙子上大二了吧,暑假准会回乡里来看看你的。哎,还是你舒坦,娃他爸吃公家饭......
  
  马老三脸一黑,噌地一下站起身来,离开了饭桌,巧兰再次闹了个大红脸。
  
  这个巧兰,尽往自己的伤口上撒盐。不过,还是怪自己,吹那牛皮干啥?去年打场的时候,也正是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旁人家互相道喜,马老三也就赶了个热闹,随口吹了个大话,说自己的孙子考得不错,取个好大学简单得跟一一样,结果,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想想,龟孙子今年要是再考不上,自己可就没脸见人了。
  
       遗憾的是,这天终究出了事儿。快要打完二大嫂家最后一捆小麦的时候,只听马老三“啊”了一声,就抱着手坐在了地上。大家估计坏了,吃上机器的亏,没有轻松的。果然,鲜血很快染红了洁白的麦秸秆,马老三疼得昏了过去。
  
  等他醒来的时,已经躺在镇医院的病房里,儿子儿媳和孙子都围在自己身边。马老三一咕噜爬将起来,一只手拿住孙子的一双手:乖乖,今年考了多少分,能上大学吗,快给爷爷说说!你们些个龟儿子龟孙子,咋连电话都不给老子老爷子打一个?心里不着急的话,咋能摊上这号事儿,我喂了二十多年打麦机,从没有打过马虎。这回,丢人哪。
  
  放心吧爸,这回孩子给您考了个重点,您尽可以吹牛了。电话这事,也怪您,您把手机调到自我锁定上了,我们给您打了几天,都无法接通,不放心才回来看您的。没有想到,赶上你住医院,叫菊香姑姑她们操心了。看着老人这么着急,儿媳妇赶紧解释。
  
  没啥没啥,三哥对我们那么好,该当的。不过,三哥呀,你也真是的,一个破电话也不叫我们瞅瞅,太小心眼了。要不你说说啥事儿,我给你拨通不就完了,干嘛遮遮掩掩窝在心里?老都老了,还耍小孩子脾气?
  
  可我那不是吹牛吗,怕露了陷,惹你们笑话嘛。好啊,你个马老鬼,也学会忽悠人了?巧兰也赶来看望马老三,她啥时间都这脾气,不说话嘴痒痒。怪不得这些天你像吃了炸药一样,原来心里有鬼啊。马老三好像忘了疼痛,瞅着巧兰嘿嘿傻笑。
  
  爷爷,你好好养伤,过两天我们接你到城里去,好不好?不好!那为啥?你巧兰奶奶家的麦子,还没有打完呢,咋能甩手不管?可您手上有伤,怎么干活儿啊!嘿嘿,龟孙子,只要你考个大学,爷爷脸上有光彩,这点伤算啥,走,明天咱就回家去!
  
  听着爷孙俩的对话,在场所有的人都抿嘴笑起来。
  
  
  

[ 本帖最后由 刘满园 于 2012-8-22 16:4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8-18 17:51 | 只看该作者
马老三这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语言生动很有地方特色。学习了
3#
发表于 2012-8-18 19:2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形象鲜明。呵呵,任何时候与时俱进才是硬道理也。小说立意深刻。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2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荦春 于 2012-8-18 17:51 发表
马老三这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语言生动很有地方特色。学习了
谢谢荦春来读,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20: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CZ 于 2012-8-18 19:20 发表
人物形象鲜明。呵呵,任何时候与时俱进才是硬道理也。小说立意深刻。
谢谢FCZ来读,谢谢。
6#
发表于 2012-8-18 23:24 | 只看该作者
很精彩的小说,学习了,问好刘老师!
7#
发表于 2012-8-19 09:19 | 只看该作者

小小说《老庚于一》

老庚于一
                     方斌
于一是我小学同学,也是与我一起长大的玩伴。巧的是,我们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是名副其实的“老庚”(我们当地称同龄人为“老庚”)。
于一的性子直且急,脑子一根筋。话不多,但一当开口,定是响当当脆绷绷的。于一胆大,有号召力,且仗义,就冲这一点,我们都甘愿为他“鞍前马后”。所以,他的身后,总是有一群人屁颠屁颠地跟着。于一也老爱臭显摆他“山大王”的威风。我的脑海常常浮现这样的画面:他歪戴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一顶洗得泛白且皱巴巴的烂军帽,手里握着一把木头枪。适时地,他就就会说上一句:“我叫于一,于一合起来就是王,我就是王。”而我们也总是配合他,哦——哦——附和地大声叫。叫完之后,他就领我们“冲锋陷阵”“攻城拔寨”:掏鸟窝,扎猛子,偷队里的花生……
于一曾跟我说起过他的两个理想:当兵;娶个漂亮的老婆,生个聪明的女儿。我知道这是有原因的,于一脑子不灵泛,讨厌学习,成绩差。当兵、娶漂亮老婆,都是为了让自己面子更光鲜,生聪明女儿,自然是为弥补他这一辈子的“缺憾”了。
于一的父亲是城里的一家大型国营企业的一名工人,那时候,他是我们村里唯一吃皇粮拿薪水的人,很神气。但于一从不因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自倨。逢年过节,他父亲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拎东西,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数不胜数,他常常偷偷地拿出一些跟大家“分享”。有一回,他竟把他父亲心爱的收音机偷出来给我听,被抓了个现形,父亲把他揪回去,狠狠地揍了他一顿。
1988年,我们小学毕业。就在这一年,于一的父亲搞了一个顶职接班的指标。就这样,14岁的于一便进了城,成为了一名工人。他的当兵的梦想也因此而破灭。
进了城的于一,为了对付寂寞,学会了弹吉它,虽然不管怎么学,都只是半拉子水平,但他喜欢那种自我陶醉的氛围。很快,他学会了抽烟、喝酒、打牌,也结交了一些被他父亲称为不三不四的朋友,于一又找到了从前的感觉。那一年,于一朋友的母亲在一所高中学校的附近开了一个小餐馆。一天,有几个学生吃饭赖帐闹事,朋友怒不可遏,请他去帮忙,于一二话没说就去了,结果把一名学生剌伤。谁料,公安部门事后来调查这事时,朋友竟推诿责任,说是于一怂恿他去的。当时正值“严打”,于一的的父亲不得不拿出几乎全部家当,托人找关系,四处打点,总算保住了于一的公职。暑假,于一回了一趟老家,我见到了他,17岁的他,近1.8米的个,已长成了一个帅小伙。我问他后不后悔,于一淡淡一笑,说,这有什么后悔的,是我自愿去的。
20岁那年,于一处了一个名叫宁小琴的姑娘。宁小琴身材高挑苗条,漂亮聪明,落落大方。可有一条,成为他们发展的阻碍:宁小琴是农村人。于一的父母亲因为这个原因,坚决反对他们交往,而于一像着了魔了似的迷上了她,任凭他们怎么软磨硬泡,于一就是不听,每天与他们“剑拔弩张”。旷日持久的对垒使于一很烦,于一想出了一计:明修栈道,暗渡陈沧。于是,开始了他与宁小琴的长达七年的地下的爱情长跑。27岁那年,母亲说,你也不小了,该成家了。于一想,是的,也应该结束了。于一把宁小琴再次领回家,父亲见还是宁小琴,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喝道:“滚!”于一心一狠,跑向厨房,拿出菜刀,照着自己的无名指就是一下,刀下指落,鲜血洒了一地。于一说,我这一生非宁小琴不娶。牺牲了一根指头,于一娶了宁小琴。也是因为这根断指,令宁小琴下定决心,今生一定不负于一。一年后,宁小琴为他生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于一终于实现了第二个梦想。
于一贪杯,这一点遗传了他父亲。宁小琴知道拗不过他,只好劝他少喝。于一32岁那年,他父亲死于酒精中毒,这件事给于一很大的触动,他决定戒酒。于一在家真的就不喝了,可在厂里却不行了。于一好交朋友,他成家之前,他们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天下班后,一定到附近的酒巴聚聚,要聚就不少了酒。于一每月三千多块钱的工资有近一半花费于此,虽然宁小琴从不过问他的钱,但于一总觉得对不起她,他是个男人,男人应该为家付出更多。可他又不愿扫朋友的兴。于一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于一做出了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举动,自动离职,抛却了干了近二十年的别人求之不得的工作,赤条条地“净身出户”。
离了职的于一去了妻子宁小琴工作的城市,宁小琴在服装行业干了许多年,工作很有起色,一年的收入相当可观。妻子说:你就在闲着吧,我养你。于一,果真就在家闲着。
今年清明节那天,我见到了回家扫墓的于一。我问:老庚,现在在干吗?
于一扯了扯了衣服,正了正帽子,神气十足地说:你还没看出来?
我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于一穿着一身保安制服。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1: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昨日时光 于 2012-8-18 23:24 发表
很精彩的小说,学习了,问好刘老师!
问好,谢谢来读。
9#
发表于 2012-8-19 15:35 | 只看该作者
人物性格鲜明,语言很有特色,主题有现实意义,小说内涵深刻,耐读。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6: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方斌 于 2012-8-19 09:19 发表
老庚于一
                     方斌
于一是我小学同学,也是与我一起长大的玩伴。巧的是,我们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是名副其实的“老庚”(我们当地称同龄人为“老庚”)。
于一的性子直且急,脑子一根筋。话不多, ...
你点“新帖”,就能贴在太虚版。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6: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曾经沧海 于 2012-8-19 15:35 发表
人物性格鲜明,语言很有特色,主题有现实意义,小说内涵深刻,耐读。
谢谢沧海来读评。
12#
发表于 2012-8-19 18:06 | 只看该作者
小说很真实,人物形象鲜明可信。然而这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通过本篇,让我们看到一个缺失青壮年劳动力的农村现实。尽管,这可能不是满园老师想要表达的主题,但一个老汉一帮老娘们的乡村,热闹倒是热闹了,却透着无言的悲凉。这让我想起了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还有,我的家乡!
问好满园老师!
13#
发表于 2012-8-20 10:23 | 只看该作者
马老三这个人物可能是千百万个空巢老人的代表,他们既盼着子女在外面出息,自己面子上好有光;又希望孩子们常回来看看的那份纠结心情。说出了时下社会环境中的农村缩影,立意深刻。学习!
14#
发表于 2012-8-20 10: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 于 2012-8-19 18:06 发表
小说很真实,人物形象鲜明可信。然而这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通过本篇,让我们看到一个缺失青壮年劳动力的农村现实。尽管,这可能不是满园老师想要表达的主题,但一个老汉一帮老娘们的乡村,热闹倒是热闹了,却透 ...
同意评论,精华激励!!
15#
发表于 2012-8-20 10:54 | 只看该作者
人有时候图的就是个面子,马老三这个人物是个典型。学习佳作,问好 刘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8 14:56 , Processed in 0.17380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