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7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特色标语”与“与时俱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 1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假如,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在几乎与各种便捷的现代传媒隔绝多年的“桃花源”中出来后,然而他却又试图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当地的社会现实与政治动向,那么究竟何种方式,是最简便、最直观、最敞亮的观察角度呢?思前虑后,我以为街头巷尾、房屋墙体以及横幅竖幅上随处可见的大红标语,应该就是令人一目了然的答案了。

  无论是穿梭于乡镇的街头巷尾,还是漫步于乡下的田间地头,无论公路树木间悬挂的横幅,还是庆典气球下飘荡的竖幅,即使你对标语素来不感兴趣,只要你稍微留意与观察一下,那特别醒目的巨幅字体,便会时时挑逗、刺激着你的眼眸,让你从这些或措词严厉、或威吓震慑、或结构严谨、或对仗工整、或诙谐幽默、或雷死人不偿命的语句间,往往就可大致猜出国家主流媒体的新闻焦点,知道时下社会正在发生的的头等大事,嗅出令人费力猜测的政治味道,感受独具中国“特色”的汉字魅力。生活中的标语,就是政治形势的风向标,标语的流年与语言的嬗变,最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地方社会制度的运行状况与政治走向,当地文化、经济的进步程度和政府的服务态度。

  综观建国后的六十多年间,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标语,可谓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形式多样,蔚然大观,说是一道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标语文化”倒不为过。记得我在读小学时,街面的墙体上,多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制作的各类标语,如“贪污和浪费是最大的犯罪”;如“勤俭是咱的传家宝”;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如“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如“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等,豪气干云,激荡人心,鼓舞士气,唤发起了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大潮的积极性。这些特定历史时期的标语,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教育意义和警示意义,读来令人激情洋溢,热血沸腾,浑身的各个关节都有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时,墙上的标语多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团结起来,准备打仗”;还有“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等,呈现的是特殊时期、特殊形势之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豪情壮志,将人与自然之间紧绷的张力和国际间的严峻局势,以言简意赅的标语口号形式表达出来,让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全民皆兵”的状态下,所以,面对自然灾害也好,针对敌对国家的挑衅也好,我们“站起来”了的自豪感,瞬间油然而生。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诸如“团结战斗,大干快上”;“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还有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包括领袖语录在内的豪言壮语;令人倍增战天斗地的英雄豪气,气贯长虹的无穷壮志。现在读来,这些标语虽然个别有失偏颇,甚至有些错误,但在整个社会都有些“神经质”的特殊年代,对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确实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比起现在那些缺乏法律常识的雷人“励志”之语来,有些天然之别,例如某中学给毕业班学生们拟就的“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例如某酒店自拟的“吃得好,喝得好,才能保卫钓鱼岛。”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生的思想逐渐统一到了全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时代大主题上来,这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当时标语的主要内容,出现了诸如“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让一部分人也富起来”;“发展才是硬道理”;“最大的正事是大发展,最好的政绩是快发展”等;这些时代特色鲜明的标语,对人民群众起着积极的舆论引导和正面影响。有人说,标语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也照出了理想与理念的影子。标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舆论宣传方式,其应用效果早已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它内容如何?不管它效果如何?它的与时俱进,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无论走到什么时候,绝对无可替代。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随着标语近年来在意识形态宣传领域的淡出,它在社会综合治理方面的应用则日益增多起来。标语除了有严肃严谨的内涵外延以外,也还有着平和、亲切、自然的态度,如“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如“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如“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等,有的令人励志鼓劲,有的令人赏心悦目,有的还令人过目不忘,回味再三。可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半分六月寒”,标语有其阳光温馨的一面,自然也有冷酷无情的一面,如“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如“低速货车人货混装,违法乘坐好见阎王”;如“宁添十座坟,不添一口人”;更有类似土匪性质的“该扎不扎,房屋倒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等。

  不论是为了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还是为了构建某种社会秩序,由于目前的标语具有一种敌对的姿态,所以,时下的标语非常容易引起人民群众与政府感情上的抵触,并因缺乏对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的了解和实际利益的诉求而形成思想上的对峙,不可避免地受到广大群众的漠视。尤其标语中的语言暴力,如“偷井盖者抓住剁手”、“此处大小便者是猪”,态度简单,生硬粗暴;再如“集体上访违法,越级上访可耻”之类,还有“横卧铁轨,不死也要负法律责任”等,这样从视觉冲突上解读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造成了人道与权利本位上的扭曲。一则“金钱眼,切莫钻,钻进容易钻出难,一旦钻进金钱眼,敢卖良田和家园;一旦中了金钱毒,不顾国家和民族”的标语,曾让政府当过一次受众呢。

  正如一位记者朋友坦言,能将中国独特的“标语文化”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而又覆盖如此众多的行业领域并不断地推陈出新,花样频出,当是无出中国社会其右者。然而,标语的进化,则应是站在公平与正义的角度上,即使居高临下,更应让受众得到温婉淡定与平和亲切的一些感受,而不是指鹿为马,颐指气使的精神灌输,否则,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民群众照样可以成为标语的撰写者。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2-12-3 20:5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12-3 16:23 | 只看该作者
读了两三遍,所言是也。特色之特色。试想一下,眼前的标语们猛然一下子都消失了,还真有点不适应呢。多少人就凭着标语吃饭和升官发财呢。归纳总结的好,令人共鸣。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20: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吴墨 于 2012-12-3 16:23 发表
读了两三遍,所言是也。特色之特色。试想一下,眼前的标语们猛然一下子都消失了,还真有点不适应呢。多少人就凭着标语吃饭和升官发财呢。归纳总结的好,令人共鸣。

谢谢版主鼓励!
4#
发表于 2012-12-4 08:10 | 只看该作者
标语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不同面貌。如今的标语更多样化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9: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2-12-4 08:10 发表
标语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不同面貌。如今的标语更多样化了。

谢谢您的阅读。
6#
发表于 2012-12-10 2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范廷伟 的帖子

总结的不错,发挥的挺好,表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17 06:17 , Processed in 0.05109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