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3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辛贵强散文里的父亲形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3 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辛贵强散文里的父亲形象
梁星钧
  
  
  
  
  这个命题有点像小说命题。的确,我读辛贵强散文有时会得到小说的印象,而读他的小说又感觉有散文的意味,这非说他文体上有混淆,而是一种适当的交融和借用,以生成一种全新的艺术。近读他三篇以上父亲散文,收获了一个坚韧、坚定和坚强的父亲形象,换句话说,他是通过对自己父亲形象的刻画,来完成他的情愫表达和对父亲的人生人性拷量,从此用笔上看为,感觉作者比一般作者高出了一筹,因为一般作者只是停留在对同类作品的亲情抒发,而极少进行深的人生人格思量。所以这些文章的发达效果,就特别撼人,让你读之深感凝重、沉涩和深深的叹息。
  
   一、坚韧
  
  辛贵强父亲给人的首要印象就是坚韧。当然这个“坚韧”是建立在坚信、坚定的基础之上。他的父亲原本在部队就当了炊事班长,回到地方在企业工作,吃商品粮,那是那个年代的美事。正因为他是个挂满奖章的劳模,所以国家为度灾荒而下放城镇人员到农村他就积极响应,领导不同意他还跑去抗议。当然用现在的话他决非什么“傻冒”,而那个特定时代一颗红心的自然准备。这个“可爱”的现象我认为基于两点:一是他是先进典型国家有难他要充分体恤,不甘落后,二是他有自己的“小九九”和小算盘,那就是与其这样挨饿,一家人吃不饱,还不如回去自力更生,靠自己的智慧及力气,总能让一家人吃饱饭吧。这样的想法在当时是多么的现实实惠和实际!这当是聪明者有胆识者才有想法和做法。所以他后来了在太行当了“愚公”,只不过愚公是子孙后代前赴后继的移山不止,而他是一个人自己改土挑田扎堰,他干的的是改坡为平,取石增地连片,一切为了多打粮食。作者在这里对父亲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描绘,细述了他打石的坚韧和过程,刻画了一个与石作战的愚公式老农。这里有数据显示,时间三年,平整了黑圪堆坡大小地8块。而且他的聪明在于,没有像别人那样只用肥效较高但易板地的化肥,而是多用肥效稍差但易松散土壤且成本较低的农家肥。也有一处生动的描写,说他连着几个晚上用姑表哥的一群羊吃饱了来“卧地”,让土地接收了许多的羊粪,他还在地给》这群羊边烧火边取暖和驱狼,分明就是一幅熊熊火光,照耀漆黑夜空下的羊群的画面,这幅画面里自然燃烧着辛劳汗水与吃饱饭的朴素希望。
  
  辛贵强写这篇《父亲的神话》充满着对父亲的怨怼、敬畏与思考。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的过于老实听话和小聪明太吃亏的不仅是他自己,而且还连累了全家。用作者文章里一句最形象的比方来说,是“他打了这辈子最臭的一张牌”。然而他又是敬畏自己的父亲的,细微描刻了他在太行深处的战天斗地,他的那样坚韧和自信自乐跃然纸上,所以作者称之是“一个父亲的神话”,这是父亲战胜饥荒的神话,在我看来,也是一个中国传统老农在土地里艰难艰苦艰辛刨食争取自给自足,为国家分忧解难的伟大神话。同时作者对这一个现象提出了反思,他是用分节叙述来组织散文的纵横穿凿结构,通过重写父亲在太行山“创业”而罗织起他的生平与人生追求,从而使父亲这个形象具有了一定的立体性,生动性,感染性和代表性,使我们看到了这一个现象,以及透过这一现象的全国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农民父亲,正是他们的坚韧、执着与自信,不仅自足,还支援了我们的城市建设,从而使我们的城市通过一代代努力,发展至如今的规模,现又反过来反哺农村,是多么有及时和必要。所以我认为,他的这一父亲形象的刻画,具有典型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时代意义。
  
   二、坚定
  
  辛贵强在另一篇散文《跟着父亲往前走》里写了父亲的另一面:坚定。
  
  这个“坚定”仍然包含着自强和自信。作者写自己从八龄童起就随父亲远行,父亲在路上不断地鼓励他:“路再长,长不过腿去。”这是一个哲学家的语言,被一个朴实的老农从自己的嘴里说出,虽幼小的他暂不懂,但已深深地烙在他心里,成为他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动力源泉。
  
  太行山的路难行。父亲总是大声呵斥他,怂样,是男子汉就给我起来!你给我记住,是担子就得挑起来;是路就得走到头!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坚定教诲,也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儿子的人生引导,首先培养的就是一种意志,一种信念,一种气质和精神,一种毅力及耐力的锻炼与考验,这在柔软的女性们看来很残忍,而对于一个大山深处的汉子的成长却极为有利,对一个充满自信与坚强的有志青年一生的成长也极有利。父亲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诫儿子,“上坡如修仙,下坡如坐轿,平路颠起碎步一溜跑。”这是把挑担与生活及人生修养都联系在一起来思考,更加印证了父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乡土哲学家。
  
  作者的这类文章稍为简短些,也是采取了综合用笔,以自己几个不同年龄段的与父同行,得到了不同的人生教诲。而这些教诲,充满着一个坚定父亲对于自己儿子培养坚韧性格的塑造与磨砺。我们说宝剑锋从磨砺出,辛贵强是不是宝剑,在人生旅途和写作道路上顽不顽韧,有没有冲天的豪气壮气志气,有没有锲而不舍的意志精神,有没有对事业的执着“咬”劲和较(真)劲,我们从他任职论坛版主和写作的刻意追求和近几年的可喜变化都可约略看出,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我想,一个人的性格及其人生成长离不开所居的环境磨练,一个男儿的成长摆脱不了自己父亲的影响和培养,作者身上有没有自己父亲身上的血性和气质,这问题就不需要我来回答了吧。
  
  辛贵强的这篇散文曾得过一个征文的一等奖。个情原因不详,但在我就该文看来,应该是父亲用不太“人道”的教育,“摧残”性地磨砺了“我”,使“我”后来成功及成就,这种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的洗礼式教育,读来既令人悲创又令人振奋,首先在取意上就迥异于别,他的这种散文抒情方式也运用得别致和巧妙,具有新闻性、小说性和散文性,即他重“实”的描述,重“意”的练达,尤善选择特定的陌生化字词搭配,也喻含浓浓的深情,他这种寓而不显的抒情方式极具冲击力爆发力,我特别欣赏。
  
  总之作者通过该篇短文,写父亲对自己的教诲,用自己的坚信坚定,培育了作者自己的坚定与坚信,虽方式是有些严酷甚至是严苛的,但收到的效果却是惊人的,虽作者文后没有陈述自己由此而得的成果,只重点谈及这个教诲的过程及感受,我们多少还是有体会和见证的。这也多少合于民俗,“活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三、坚强
  
  辛贵强的《两难地,送父行》写父亲的辞世,体现了父亲的坚强与儿子的为难。这个坚强表现在他对待自己生死的坦然与直捷。文后有一个生动的细节,即父亲快要断气的弥留之际,他说了句含混不清的话,“正经要死,一时还死不了,传出去让人笑掉大牙--你看他家,死个人好几天都死不了!”
  
  这是一句什么样的话呢?他是不想为难和再“折磨”自己的孩子及亲人们了!他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就索性少拖累儿女们,这是一个高尚父亲的品格行为,也是的种惊天动地的难能可贵!同时令人感动的是,我们说世事之大,没过于生命,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快没了,而他这时还顾及自己及家人这些生者的面子,难道面子比生命还大吗?这是令人悲痛也值人反思的叙述,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太重视自己的面子了,好像比命都大。
  
  该文作者重自己及一家人的两难抉择,构筑这篇散文的核心。
  
  哪个父亲都会害病,老来都会因各种病因离世,不知晓的似无罪,好理解,但知晓了就必定要面对,尤其是这样的明知救而不活,是否要救的两难选择。
  
  作者也是抱定了必治,因出院则面对着必死,在医院兴许还有一线希望,但权威院长告诉他实情,以现有医疗技术,断难救治,如果一旦死在医院,是进不了村的,按当地风俗,只能成为人人忌讳的孤魂野鬼。他实在有些犯难了,就招弟妹商量,大家一致认为既不能治,不如出院回家调养。他们这么做,实际是取其一端,没有两顾,但于心何忍!这是被迫与无奈的选择,这也是作者一直都有的疑问和深深自责。从理性的角度,我们希望两个奇迹的出现:一是民俗的革新,什么叫孤魂野鬼?寿终正寝尽管是古人崇尚的一种最佳方式,但我认为仅局限于一个健康的老人的自然而去,不代表有病不治,不上医院外治,到底是生命重要还是风俗重要,我认为此问题值得重思,我们这些自以为读了几天书者,就是要勇于破旧立新,作移风易俗的开路先锋,这同样是我们一个有道义于社会人民的神圣职责。民俗既为大家所约定俗成的人定,那人就可以去摈弃其中的不合理成分,以与时俱进。让大家来改革创新,使之合于最高的人的生命,合于人性和人道。二是希望救治奇迹的出现。这里我插入两个例子,来说明生命有时靠我们自己去努力争取。一例,我有一个亲戚,得了近似的肺脓肿,穿刺引流一月不止,医生觉得反常,专家组合议后准备开胸手术,我及时赶到,给予阻止,组织亲戚送他转院,重新确切了病情,做了另外的手术,得救了。另一例,我的母亲缺血性中风,专家医生都就没特效药,只采取常规治疗,住院输液半月之后,我又问这位专家出院后采取哪些康复措施,他仍然淡淡地说,老了,没什么治疗,就按出院医生给开的药。嘿,我这人也怪,就偏不信邪,其实在她住院期间我已咨询和查阅了多处,大概知道其疗程和病理现象,所以出院的当天我已知该怎么做,那么问医生是想征询下他的看法,他既然那么说我也就不问了,回去我立即向北京某处网购了新技术设备,通过三月治疗,我的母亲基本康复,能走路了,平地扶杖没问题,下坡稍有人掌一下,而且越来越好。我这话但愿不刺激作者,也没批评责备的意思,作者是我多年的论坛搭档及文友,我只是说明一个问题,生命的奇迹有时在我们自己的用心掌控着,在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的智取中,当然也靠一些人为尤其是天定的机遇,因为一切事物的转机都靠机遇。你说我比那两位专家医生高明到哪去,半点都没有!还有我九十年代患的中至重度腰间盘突出症,两位省级专家都诊断后都说是重度要我住院做手术,而我依靠了另两位更老专家说的是中度的建议,只采取了保守的设备治疗,治好了,很稳定,花费小,又无毒副作用,岂不更美?所以我的意思是说,除了自己肯用心,动脑,不断钻研新技术,扫除和避免传统医生知识及意识传统老化的盲区误区,而实际也需要一些生活的巧缘和机遇。
  
  看病是讲机遇的,与人生的诸事都一样。但愿我的这句同样不是批评作者,并引起作者更大的自责,因为我是老友才吐直言真言。我只希望两个奇迹的同时出现,因我也抢救过自己中风的父亲。我是宁肯他让死在医院,也不让他回去等死,至少,我良心上得到了安慰。再说,我的乡亲虽有反对,但孝心和生命这时远远大于反对和什么早该易更的民俗(何况我那里没严格的限定,有也于我无用,民俗不会大于国法,不会大于生命)。
  
  正是鉴于这些矛盾的痛苦及思考,所以作者才无辙,才无奈地做后面的一系列终生恨事。出院、试衣,特别是让人剜心的停水,我觉得作者作为大儿这时也被拖垮,精神几近崩溃,似有点“六神无主”了,为找到解脱及自我安慰,居搬来西方及一些大城市试行的“安乐死”的理由,我理解作者的无奈无措,但不赞同一个人为了免痛而尽早地死去。人嘛,生之艰难,存之艰辛,死之何尝不是艰巨?这是人生的必然,没谁能逃脱。这也与他父亲一生坚韧的性格不符,尽管他怕被人笑想尽早结束,那实为怕给儿女再添负担,这是用棒在敲击儿女啊!这位坚强的伟大父亲,临死前都还没忘了再给儿一棒!够“机英雄气慨”的了。在我不成熟的眼光看来,实际从他一生顽强的性格是可以再苦撑些时日的,这样虽然痛些,折磨人些,但是自然的,毫无人为不尽的遗憾因素。我说这些但愿作者不要难过和再行自责,有些人事也非自己全能作主,每人角度不同看问题也不一样,同样是血缘儿女态度也各不一,这些都很正常。我只是站在作者何故今有悲悔的角度去思考,也结合我的一些经历和感受,不一定就是非常正确的想法和行动。
  
  所以作者才有低低的调子,抒写了这篇送父两难的伤文。这么写,无非是检视和缓解自己,作一些回味性的定位及思考,看看自己有什么闪失包括过失和疏漏,这是一个严于律已的可贵行为,是一种勇于自我解剖的高贵精神。辛贵强这名字,我在这里也可作些妄加评论的臆测性解释:辛就是辛苦一生,贵是宝贵和高贵,如不宝贵就希望自己宝贵,这是许多人的愿望和自然希望,强就是坚强和顽强,其名的重点落在“强”字,意为他这辈子要强大强盛作强人,决不服输,也不服软,他要以强劲之姿,来迎接命运的考验和挑战。所以我说他父亲的坚强,不如说传给他的是更坚强,这个生命可贵的轮回与传递,完成人生家族承传史的发扬光大的神圣要义。
  
  谁说只有小说才能刻画人物形象?辛贵强就是通过自己的三篇以及别的一些诸如《挑战父亲》等来完成对自己父亲形象的刻画。让我们活生生地看到于一个坚韧、坚定和坚强的父亲,也让我们看到一个言行与为人与人迥异的父亲,这个形象他曾经是劳模,后为改变全家人生活而不懈努力奋力拚搏,在教育儿女上有他独到的近似残忍方式,在生与死的面前他坦然面对,留给儿女及至世人的是惊叹惊愕和思考,这样的父亲是太行山的生命本性,是中国传统农民的伟大与坚毅典型。总之作者通过上述三篇散文,刻画了父亲的三个不同侧面,显示了他的坚韧、坚定和坚强的伟大品性,虽后篇重在写自己对父亲的尽孝,以及对自己处理问题的疑问及反思,包含隐隐的内疚,但我们看到他在他描写父亲方面的不同,一是抓住一个核心的父亲生命特质及其性格特征来反复渲染和浓墨重彩,使这一形象的意义尤为突出;二是在细节刻画上精雕细刻,在个别字词上推陈出新,使自己的语言既有诗意,又很新锐,以致不时给人震惊甚至刺痛,彰显了无限的语言力度;三是多用分节叙述,错综交织,既使点上的功夫突出,又使面块背影不缺,人物形象性格特征都有出处,都生根。我很赞赏作者这些年的努力,他勤奋好学,博采众长,对于散文的新写法也融会贯通,给自己的散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2014,5,13周二 清江河)

2#
发表于 2014-6-4 20:03 | 只看该作者
梁老师的这篇文章,以点到面引申,将作者散文里的父亲形象从三个方面展开,父亲的坚韧、坚定、坚强入木三分刻画,思绪绵长。这样发散式的解读,很容易让读者进入文章,感受作者文字中那份真挚和深情。纯朴的语言,充满了温婉的倾诉6
喜欢梁老师的文章,小妖从你这儿,学习到很多。感谢!问好老师!
3#
发表于 2014-6-4 21:19 | 只看该作者
坚韧、坚定、坚强,用三个关键词来评述父亲,让读者读懂了父亲如山,让读者理解了父爱如山,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巍然屹立的父亲!
日照二日游,今晚才回来。
4#
发表于 2014-6-4 22:15 | 只看该作者
该篇评析文章结合辛贵强散文中父亲形象的特征,加以梳理,探讨,十分入情入理,深入到位。读之受益。欣赏问候。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5 08: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蝶小妖 于 2014-6-4 20:03 发表
梁老师的这篇文章,以点到面引申,将作者散文里的父亲形象从三个方面展开,父亲的坚韧、坚定、坚强入木三分刻画,思绪绵长。这样发散式的解读,很容易让读者进入文章,感受作者文字中那份真挚和深情。纯朴的语言,充 ...


    谢谢小妖。有你等这样的诗人及诗评都者的介入,我想新开的中财评论版区定会赢得她的明媚春天,是的,我深信!也感激你对我拙评的中肯评介,我也深受鼓舞。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5 09: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4-6-4 21:19 发表
坚韧、坚定、坚强,用三个关键词来评述父亲,让读者读懂了父亲如山,让读者理解了父爱如山,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巍然屹立的父亲!
日照二日游,今晚才回来。


  是说,没见你。游得不错吧?谢你的到位点评!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5 09: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4-6-4 22:15 发表
该篇评析文章结合辛贵强散文中父亲形象的特征,加以梳理,探讨,十分入情入理,深入到位。读之受益。欣赏问候。


  谢夏老师佳评鼓励。发觉你近年创作状态极佳,保持!
8#
发表于 2014-6-8 21:25 | 只看该作者
综合梳理和点评,揭示了一类人物形象的人性特质。
这可能是我们今后的评论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尽量避免单一的文章和人物形象的评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16 10:46 , Processed in 0.05592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