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5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凉面江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8 2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澧水寒儒 于 2014-7-9 16:27 编辑

  阳光倾泻而下,热力四射,酷热把这座城市包裹起来,变得密不透风,庸城人就一改冬日慢时光里用烟火熏烤腊货的简慢,把那种追求温婉、绵软、细腻的生活元素收入囊中,显现出适应自然契合自然的姿态来-----庸城凉面就这样符合季节而上场。简洁的凉面就是庸城人在炎夏时节生活方式上的另一种睿智选择。
  
  凉面,凉面,一声声吆喝漫漶而来,庸城人的精巧技艺伴随着叫卖声开始突破季节的强悍合围,抵达庸城人的舌尖。庸城凉面不知何许人为始作俑者,亦不知何时在庸城生根发芽,无从考据,野史稗文云庸城凉面起于民间,是地地道道的民间女子。人们在闲暇之时制作凉面,用于消夏、果腹,简练、实用。姑妄听之,想来却蕴含至理。
  
  庸城凉面打造的是一个主次分明的集视觉和味觉为一体的感性世界。海带丝和淡黄色的碱水面,散发着本色的味道。海带丝佐以醋、辣椒带着酸辣和大海的味道,碱水面里隐藏着阳光和土地的味道,海陆元素的混合互补而不相伤。花生米金黄带着油香。各种作料承担着不同的任务,酱醋、辣椒、香油、葱花、大蒜米、生姜,把本色的原汁原味一展无余,虽然食材和佐料各自的比例不同,但必不可少,色调和味道相辅相成。合作就是打造一道美味的渊薮,发明的庸城人深得其中玄妙。
  
  庸城凉面旺盛于炎夏,是有重要原因的。中医云夏季属火,与心火、胃火相须,加之暑湿困扰脾胃,人们多有困倦之感,于是庸城人用凉面解困。庸城人制作凉面用料相时而动,辛辣酸鲜与葱姜蒜的使用遵循着药食同源的理论,用心深远。细细忖度,只不过为适应季节的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
  
  庸城凉面,追求的是自然的本色味道,没有矫饰和铺陈,选择材质也自然地道。庸城凉面好吃,但做法挺简单。用鲜麦面条用水煮至7-8成熟,起锅后入盆,淋少许香油,用筷子将面条抖散至凉,以防止面条打结。然后加入事先准备好的大蒜水、姜沫、花椒粉、辣椒油、芝麻油、醋、山胡椒油、花生米、香葱、海带丝或黄瓜丝等调味品,用筷子拌均匀便可食用了。
  
  整体布局虽则如此,但局部的细节不同,则呈现不同味觉感受。有吃货总结,庸城凉面有十大门派,它们是:江湖快刀手、火云邪神、铁掌汤上飘、红色飞镖、自立门派、江湖大佬、双手互博术、世外高人、眼镜大神。能够被民间食客奉为圭臬,撰文品评,穿凿附会一通,于官网传播,足见得影响力之深远。各大门派挟一技声名远播江湖。独门绝技的生成,往往源于自家的研磨洗练,穷其岁月,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于食材、作料、千挑万选,在分量、比例、色调大做文章,形成特色。人云:江湖快刀手,能每15秒盛装一盒凉面,名符其实,店面自然是食客盈门。每一门派都自诩为正宗,技艺登峰造极。设若有好事者大摆擂台一决高下,则为盛事。然而迄今均为口舌之争,一统江湖的格局付之阙如。
  
  与那些大名鼎鼎功成名就的名门正派而言,大妈大姐的流动小吃车组成的则是另一名号“凉面游击队”。他们没有名门正派的牛气冲天堂而皇之。大姐大妈推着自制的小吃车,内置冰水,穿街走巷,那录制的“凉面,凉面”的叫卖声,细腻悠长,拖着游丝般的尾音,仿佛天籁,仿佛在穿透阳光的围剿,把人们的听觉唤醒,把馋虫勾起。卖家送货上门,无疑给倦怠疏懒的人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大妈大姐们身体健壮,皮肤黝黑,裸露的部分反射着古铜色的光芒。他们穿透阳光设置的樊篱,一步一步,推着小吃车从这巷到那巷,从东大街到西大街,阳光给他们身体做了记号;同时,他们也渴望阳光,因为阳光使他们的生计丰盈。
  
  江湖大佬的龙道与江湖宵小的蛇道,互不相干,各自为政,因为人群,因为粉丝,因为生计,就各自忙碌属于自己的那一杯羹,所谓人在江湖。
  
  二、
  
  有人认为庸城凉面的魅力,在于门派之间释放出的不同能量,这种能量足以影响、支撑和改变一个人的理性判断。但实际上,他们的判断是感性的。庸城凉面体现的是家乡的味道,是故乡的名片,是区别钢筋水泥铸就日益冷酷的千人一面的一座座城市的标志。
  
  独具特色的庸城凉面异乡有吗?曾经的一段日子,让我无时不刻想着简练的果腹之物-----庸城凉面。独在异乡为异客。霓虹闪烁,陌生的城市被装扮得富于诗意,但我却无心欣赏,因为兜里的钞票日益枯竭,渐至羞涩,满地的繁华却没有属于我的那一份。于夜色中踽踽独行,看那灯火阑珊处,本埠人操着软语你侬我侬,散淡地买着小吃。也有美其名曰的凉面,带着好奇买了一份,却食之无味,以致兴味索然。来自庸城的我,就蓦地想起了家乡的凉面。我条件反射般地进行着现代版的望梅止渴。
  
  阳光炽烈,一声凉面、凉面的叫卖声,使味蕾悄然兴奋。看她缓缓而至,我立马叫住她,老板,买一份凉面。
  
  我看着老板熟练地把半熟的干面夹在塑料盆里,然后撒上辣椒、香油、葱姜蒜末、海带丝、作料等,再不住地颠簸拌匀,装盒。一手接盒,一手给钱,不多的钱,仅3元。风卷残云,酸辣、辛香、清凉自舌尖一掠而过,腹中雷鸣的我,瞬间打了一个嗝,心满意足,扬起头,赶紧灌一瓶水,惬意已极。
  
  在外漂泊,我觉得像涉足了江湖,觉得自己就是江湖儿女。同时,也觉得凉面是江湖之食,虽不登大雅,但形象却充盈江湖,我的牵念便是依据。我的想象在终结后,步履沉重,望了一眼灯火,我眼里开始潮湿,想来,不知今夕何夕…….
  
  江湖冷暖,人生际遇,唯有与家乡同行,唯有与熟识的家乡的味道同行,共呼吸,风雨同舟,才得以充满自信。一路走来,我用信念支持着在宛如江湖的漂泊路上行走,最终完成自我的修行。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仅是我怀想庸城凉面,网上爆料,不知有多少流落在外地的庸城人也在微博、空间里流露出思念庸城凉面的帖子,就足见得家乡的味道的魅力无限。对于漂泊的他们来说,吃不到庸城凉面是一件很心酸的事情。很多漂泊在外的人意想不到,也根本就体会不到:夏天一到,庸城人躺在躺椅上,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吃着凉面吹电扇或空调的样子。在这些游子的内心深处,庸城凉面已经不是一种美食了,而是成了一种思乡之情的寄托,一枚精神符号,一张故乡的信笺了。每到夏天,一想到家乡的兄弟姐妹在各种情景之下吃凉面,海吹神聊,这种思乡的情绪就会有一次大规模的爆发。
  
  江湖儿女,即使是身不由己,一次次对着栖身的江湖不断怀想,凭藉着凉面,凭藉着熟识的家乡的味道,也就完成了亘古不变的思念情结的联缀与内心深处的纵深。
  
  三、
  
  酷热,仿佛把一切困扰,包括饮食。无论肥甘厚腻还是清新素食的选择,在此时,任何一种饮食方式,都不足以驱逐外在的和内在的以及阳光的热情造访。
  
  七月的阳光炽盛。凉面,凉面,楼道下面的一声叫卖声,把身心解放。我疾奔而下,购买一盒。返身住处,旋即打开,碧绿的葱花点缀在略带微黄的碱水面上,黑而微黄的海带丝不无杂乱地混合着,花生米的油香在空气里弥散,油辣椒均匀地分布在凉面之中。色香的引诱无法拒绝,抄起筷子,嗖嗖嗖,民间所谓的“拖稻草进城门”的演绎正在进行,不过此时城门是口,稻草是凉面。一股辛辣迅速在舌尖扩撒,这股辛辣迅疾转化为热量,脊背上仿佛有细小的虫子在蠕动,渐渐转为黏湿的汗,额头已经结满汗珠。这是辣椒的威力,最近的偶感风寒驱使我选择不怕辣。惧怕的人可以叮嘱卖家少放一点辣椒,然而不加叮嘱,卖家则毫不吝啬,将辣椒放足,让舌尖的味蕾细胞进入凉面的不同质地的食材的这场江湖纷争之中,让味蕾细胞应接不暇,储存、传递、应变,将整个感受集中反馈给大脑。匆匆吃完,正所谓是怎一个爽字了得。擦了一把汗,喝一口水,抹一把嘴,我继续工作。简练的午餐,从形式到内容,三下五除二,简单明了。
  
  留守的张家界本地人,特别是各行各业的年轻人,生就一只面对咸淡酸辣毫不娇羞的胃,常常也会每天以一两餐凉面作为主食。将富于快节奏的生活用最为简练最为适合便利的方式加以诠释之后,然后就投入了浩浩洪流之中去了,这也是一种智慧,身在江湖,就更有面对江湖的理念和应激方式了。一盒凉面之中,也隐藏着一个江湖。进退、荣辱、名利,一切皆暗藏在民间的智慧之中,起于民间的凉面寓意深远,非智者不能勘破。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是如此。
  
  凉面除了年青人的喜爱之外,乡下人、农民工也极为喜好,他们随买随吃。庸城凉面一盒三块,耐饥饿,卖家深谙此道,知己知彼。凉面一时呼声颇高,竟与遍地开花的福建沙县小吃平分秋色。庸城生意人知道拥有庞大的人群才有最大的市场。庸城凉面是江湖底层人物的食物,弱势群体的集体面包,有适用于江湖的特质。凉面的这种江湖秉性也就这样存在着,维系着自身的品性,似乎无关流年。
  
  孰料时空转换,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凉面的独特秉性,竟被一种追风或者蝴蝶效应的思维微微撼动,凉面的这种为江湖平民所赞誉的小吃,就有了新的食客,原因是养生,是简练,是原生态。
  
  平日里一贯之地的纨绔子弟,在大鱼大肉之余,也暂时会放弃优雅的生活理念,不惜纡尊降贵到大街小巷的店面尝尝鲜美的凉面。不过,他们的吃法与平民不相同,骨子里的尊严是不分场合随时悬挂着的。他们彰显着自身的实力,把凉面变法儿吃。比如说吃凉面的时候,他们会拿着“IPAD”,悠闲地听着歌,玩着微信,把快节奏变成慢节拍,一招一式,故作深沉或者斯文百般地拨弄着筷子,夹住几根又放下,再夹一遍,凑到嘴边,毫无声响地细嚼慢咽,哪如江湖儿女一面风卷残云,一面嘴边呼呼吧唧作响。他们露出的雪白胳膊绝对是一道风景,他们用尖细甜美温润的嗓音向老板传递着诉求:“加五元猪耳朵。”生活的品质令人向往。江湖阔大,风景亦无限。平民的江湖里,角色不同,感受也不同,互相侵润,或如卞之琳《断章》所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意趣不同。
  
  但一言以蔽之:夏天,在凉面面前,庸城人集体丧失了抵抗能力,无关风月。
  
  四、
  
  每当夏天来临,在庸城,凉面的行情总是出奇的火爆,前文介绍的被食客列入排行榜的凉面馆生意兴隆,供不应求。除此之外,那些大街小巷的凉面摊,也是门庭若市。街边那些游走的“凉面游击队”穿街走巷,到处游击。据说,他们一天能卖到一百多盒。这样就保证了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吃到可口的凉面。这种供求关系保持得恰到好处,外因、内因复杂。
  
  于是,有一些特别钟爱凉面技术的老板,他们不惜花大价钱装修一个实体店面,或问:“投入这么大,赚钱么?”老板会挥挥手,说:“我做凉面不是为了赚钱。”
  
  是的,他们有更大的理想,就是把凉面技术发挥到极致,他们延续的不仅仅是嘴馋的传统,更是担当了一种民族的美食的重任。或许,这些老板本身都是家财万贯的富豪。为了凉面制作,他们不惜委身做一凉面老板。也许这是一种兴趣,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当多种小吃狂蜂浪蝶般蜂拥而来袭击本埠的时候,坚守就成了一部分人的最高理想。因为他们曾经发轫于平民江湖。所谓“贫贱之交不敢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也正如这凉面,在舌尖淌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就会像条件反射般骤然而至,瞬间还原成为一种清醒的自我、慎独的自我,自律的自我。一幅阔大的人在江湖的画面也于眼前缓缓浮起。
  
  一种小吃从发生到坚持,被做到风生水起、坚守传扬、发扬光大的时候,那么,这种小吃就是一处浩瀚辽阔意蕴深远的江湖。我想,庸城凉面也是。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4-7-9 03:49 | 只看该作者
澧水寒儒的浩浩长文,将家乡的凉面赋予了无穷的魅力,让我这个没吃过您那凉面的人也口水直流,哈哈哈!文字写的有趣,读得也有趣,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休闲的夜晚!问好!
3#
发表于 2014-7-9 06:21 | 只看该作者
美食的文字,总是让人爱写爱读,饮食文化,是一个永远挖不穷的富矿,欣赏。
4#
发表于 2014-7-9 07:37 | 只看该作者
凉面哪儿都有,但被描摹得如此食色生香,非澧水版文笔不可。
拜读好文,问好。
5#
发表于 2014-7-9 08:55 | 只看该作者
深厚耐读的好文。遥祝。
6#
发表于 2014-7-9 09:08 | 只看该作者
读出舌尖上的中国中解说词的味道来了!
7#
发表于 2014-7-9 12:38 | 只看该作者
此物多处有之,风味不尽相同。中南一带地气湿热,以“凉”解暑,确当其宜;以辣提味,便于除湿。川西北亦有此物,所不同之处在于多有将其加热售卖者,谓之“热凉面”,听起来有些纠结,事实上是把做凉面的食材辅以热汤汁,食用起来口感别具。
民风人俗,各依传统习惯,另具地域色彩,广而察之,实乃洋洋文化大观耳!
本文笔墨细致,文意平实,语境轻松流畅,总体韵调颇和“中庸”气度!
欣赏新作,即颂夏祺!
8#
发表于 2014-7-9 12:54 | 只看该作者
来一碗凉面!热切地说……想念的何止凉面
9#
发表于 2014-7-9 13:30 | 只看该作者
由凉面引发的思考,涉及地域的、生活的、人文的,文字极富文化意味。这样的勾连实际上是打通单纯物的层面延伸出多重视角的认识与思考。世界本来万物一体,彼此互有渊源,这样的深刻洞悉也凸显写作层面上的广度也深度。
10#
发表于 2014-7-9 16:19 | 只看该作者
小吃的背后,总是连接着更为广阔的历史、人文、自然和生命意境的大背景。本文切点妥帖,行文端庄,笔触富有质感的韵致,大向度的意味十分浓郁,欣赏并问好!
11#
发表于 2014-7-9 16:56 | 只看该作者
 江湖冷暖,人生际遇,唯有与家乡同行,唯有与熟识的家乡的味道同行,共呼吸,风雨同舟,才得以充满自信

舌尖上的美食,用文字表达的淋漓尽致。

学习并问好
12#
发表于 2014-7-9 18:07 | 只看该作者
多重元素的娴熟运用和笔墨的均匀散布,让整篇文章充满浓郁的地域和人文气息。最令人感佩的还有文字的细腻精致和字里行间体现的对于写作的认真精神。问好寒儒兄。
13#
发表于 2014-7-9 21:19 | 只看该作者
一碗面也写得这么波澜壮阔,拜读欣赏!暑假有机会去张家界尝尝!
14#
发表于 2014-7-10 09:5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寒儒老师,美文加美食,读着口舌生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17 14:57 , Processed in 0.06019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