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40|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天堂就在细节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20 10: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敬一兵 于 2014-7-20 10:32 编辑

             天堂就在细节中
       ——徐建平散文集《飘飞的鸟》读后感


                          敬一兵


  读徐建平先生的散文集《飘飞的鸟》,就是在读他的内心质量和话语质量,同时也在检验我的内心质量和话语质量。作者的内心质量和话语质量,宛如一只飘飞的鸟,高尚、纯粹、真挚、率性和独立特行。我喜欢这本散文集的书名。飘飞的鸟,它不仅诗意和唯美,洒脱而灵秀,更关键的是它的鸟瞰视觉和位置,半空灵半人间的,既没有远离凡尘,又可以暂避俗世。只有置身在这样的位置上,才能鸟瞰到自然之中的物质秩序,才能发现天堂就在物质秩序的细节之中。


  用平铺直叙的方式翔实生动和细腻地记录、叙述、感悟身边发生的事与物,既可以清晰完整地展示出事物与人性的种种矛盾和关系,同时对于人性的基本事实也具有透析和放大的效果。在第一辑闲云孤鹤中的“一个脸上挂着笑的人”,“装修进行时之片断或场景”,“雷击梅树的过程”特别是“降一米”的叙述内容里,这种情形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虽然这些片段式的叙述彼此之间并无太明晰的承前启后的逻辑关系,但先抑后扬的韵律和随意而为的内心情愫释放,仍然成为了鲜明可触的线条,仍然可以暗暗扣合自然无为而为的本真,也符合对自然的认识、体验、感悟和崇尚之情,必然会让文字有诗意般跳跃的节拍感和具象具意的交融韵致。我很欣赏这种随意、率性、务实和坦诚的风格,尤其对“降一米”的叙述钟爱有加——善于和敢于降低自己的高度,弯下腰身抵近动物的视觉世界,发现动物对微小的不公平、不公正有着与生俱来的判断和警觉,以及在这个降低一米的视觉世界里,很难出现虚妄、倾轧和谎言的事实,从中折射出了作者对天国或者天堂是公平、公正的哲理性感悟。仅此一点,“降一米”堪称第一辑的闪光点。


  先抑后扬的格调到了“更漏子”,也就是到了第一辑的结尾处,急转直下呈现出了定音锤的沉甸甸感觉。所不同的是,这样的沉甸甸已经不在原来的那种压抑的位置上了,而是螺旋式地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意外的结果,在走势上设置了一个最简单却也是最实际的验证方法:散文写作的质量高低,决定于作者一次次对自己思想和意识洗涤与梳理的结果。结果佳与不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散文写作其实与做人是一个道理,不要耳根软不要翘辫子,不要过于高调与张扬,要保持自己的内敛镇定与恬淡从容的随性。只有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自己做起来才最顺手最爽心。


  空落无人的村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自然说话,而作者又以文字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空落无人的村寨说话。第二辑田园将芜里,作者就说出了原先被人的生活遮蔽或者隐蔽了的村寨的种种事实和真相。在这一辑中作者用凄切悲悯的情愫感叹村落的衰败与寂寞,同时又对过去乡村的民间风俗和人文的怀旧充满了虔诚与敬重的色彩。伤感的怀旧不是也不可能要回到过去,同时也绝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在现实面前保持沉默与警觉。从文字里折射出来的意味,体现了作者高度自觉的内省,是内心经过洗礼之后呈现的语言方式。村寨的鼎盛与空落,现实与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的肉身与灵魂的割裂。其间的情愫指向,有清晰的一面也有迷茫的一面。如何取舍与辨识,结合“寻找张山”,“我在空落落的村子里乱跑”和“到季山头去”的文字叙述来看,作者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亦即求是求真的态度和客观的叙述。事实上,对一座村寨的重视,本质上就是我们对祖先的回忆,也是我们在工业污染、环境破坏和有毒有害的食品添加剂上自己害自己的一种检讨行为,已经属于悟道的范畴了。道即真,真即美是客观存在的辩证规律,也是散文创作的文艺观的核心要旨。所谓大道于心厚德载物,不过尔尔。作者深悉此道,令人感叹。


  在这一辑里,作者的“住溪、住溪街、及其娃娃鱼”写得最为经典。瓷实的笔触,在点与面上游曳,散点透视的风格贯穿首尾。通过具体的物象,尤其是娃娃鱼的轮廓和线条,烘托映衬出了现实的疼痛与昔日的妥帖,让我们的生理视觉和心理视觉获得了延伸,看到了作者为之深情向往的天堂端倪。一如作者所说“在红军标语跟前,再把街上看到的枪眼,各个历史时期的标语口号,以及现在街上居民生活和墙头小广告串起来,就能看见时间上的住溪街了,看见其纵深度、神秘感和沧桑了”,还有借助手电筒的亮光才能看见人工饲养的娃娃鱼的生活空间极其有限近似禁锢,与住溪一带山水原本是娃娃鱼的天堂的叙述文字一样,反差越突出,感念越强烈。这种感念,无疑就是系在作者心灵深处解不开的情结。我正是依凭了作者的情结才看见,卓越、伟大、以最微弱的声音抵御和忍受数不胜数的牺牲与痛苦,这是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讴歌时的内心使然,也是对天堂向往的一种内心使然。


  从细节入手,试图从细节中看出自然,或者在与他人看同一事物时,能够看出与他人不同的结果,这无疑就是作者在这一辑里最值得玩味的看点所在,也是散文写独特、独特写的韵致和精髓所在。作者如是的观察与写作态度,确实可圈可点,确实值得借鉴。


  凡是去了天堂的人,没有一个愿意折回来告诉我们天堂是个什么模样。这个事实说明,天堂的确不同于凡尘俗世,所以进了天堂的人,就再也不愿意走出来了。我的这个想象虽然有诗意的成分,然而时间的倒影,确实是我们判断天堂的参照物,也是祖先进入天堂前的行走轨迹,更是天堂里充满了浓郁真挚的仁厚之爱的一个间接证明。难怪在第三辑时间倒影里,字里行间都盈满了浓浓的挚爱之情,原来只有长久的热爱,才会让一个人伤感和回忆过去,寻找过去。今天无论在哪里,无论男女,无论身份地位的差异有多大,我们依然不能放弃的一个共同努力还是回忆历史和寻找过去的经历与场景。我们在寻找历史的同时,历史也在寻找我们。这些没有语言的事物,没有声音的文字,它近在咫尺的意义就是仁厚之爱。飘飞的鸟是仁厚之爱的图腾,回忆与寻找过去的历史是仁厚之爱的线索,而散文的的美和真,也是仁厚之爱的元素在积淀和呈现。


  沿循事物的线索和足迹去追寻历史,回忆昔日的经历,甚至追问死亡以及拷问我们自己的灵魂,应该说是一个十分尊严的姿态。读完“那年正月还小的我”,“杭州,少年之幻”以及“坚壳里的记忆”等文字,特别是反复阅读了“好好去爱父亲”和“我背负两件行李”的文字叙述后,感同身受和令人唏嘘的强烈印象始终无法消逝。作者对已故父亲生前的生活呵护和生后的精神呵护,在春节前夕历尽千辛万苦回家探望父母的生动细致的描述,都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真挚情愫。这样的情愫,是爱,细致又仁厚的爱;是悲悯,一种无懈可击的人格;从里到外显示了作者的生命处在了怎样的高度上,以及人所应有的人品和精神的高贵。徐建平先生在这一辑里所传递出来的情愫和感念,自然与他生活的龙泉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正是基于凝视历史,回忆过去,甚至不回避死亡的结局,人类的仁爱之心才得以延绵不绝,才会如此这般平凡而又生动。“好好去爱父亲”和“我背负两件行李”这两节文字叙述,应该说是第三辑的高光点和精华所在了。它们的文字意义和内涵不仅令人感佩具有传神的效果,而且还给人以启迪和借鉴的意义——从眼前的场景切入去发现、追问并直接呈现个人经验的真实性和丰富性,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才会变得亲切而可信。


  用眼睛阅读和用脚步丈量一次时间倒影,便是一次灵魂的洗涤和身体的回归。对此我深以为然。


  大自然是一部没有胶片的电影。即便我们的身影最终都会在这部电影里消失,情形就如同我们走上一条路的时候,必然就会失去另外一条路上的风景一样,这部电影依然会用它解不开的古典主义的迷离愁绪向我们叙述,并且这种叙述剔除了形容词,只有动词和名词,干干净净不动色彩。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并不在意自然对我们的叙述,我们只在意自己的表现。作者在第四辑他乡笔记中折射出来的这个境况,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警惕。“南尖岩与老Z”,“狂者说”,“云南六天”和“芭提亚之夜和海”等的文字叙述,向我们呈现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呈现出了人的丑陋。作者对此的褒贬态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和盘托出了天堂就在细节中这句话的另外一半话:魔鬼也在细节中。旅游说白了就是一种漂泊。能够在漂泊之中把握生、把握死、把握对人类灵魂的描述,并把它们和天堂衔接起来,我不敢说徐建平先生是最出色的,但我敢肯定地说他是最准确的。


  第四辑的内容乃至这本散文集的内容,它们的时间意义在淡化,但它们所直接呈现或者暗示出来的天堂和我们生活的意义,却一直还在发生之中。设身置地也好,追寻回忆也好,漂泊跋涉也罢,它们的本质都是我们淌过淤泥在寻觅天堂的过程。阅读这本散文集,沿循作者的文字描述不知不觉进入到一个未被现实污染的桃花源,是第四辑给我留下的整体印象,也是这本散文集给我留下的整体印象。一个天堂的存在方式不同,我们进入的方式不同,自然而然也就决定了其意义的不同。


  夫幽人韵士,摒绝声色,其嗜好不得不钟于山水花竹。夫山水花竹者,名之所不在,奔竞之所不至也。天下之人,栖止于嚣崖利薮,目眯尘沙,心疲计算,欲有之而有所不暇。故幽人韵士,得以乘间而踞为一日之有。读完这本散文集,我相信徐建平先生就是一个幽人韵士,也更加直观地发现,幽人韵士生活的环境,大致上是符合天堂之要素的。倘若作者的笔触能够更深入一些,叙述的视觉能够更加透彻和敏锐一点,对事物的挖掘能够再多一些角度和广度,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潜伏在《飘飞的鸟》这部散文集背后的天堂,其轮廓还会更加清晰的,其线条还会更加栩栩如生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10:42 | 只看该作者
前段时间到浙江参加颁奖会,回来又赶写文章,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评论版了,在此问候各位朋友。
3#
发表于 2014-7-20 11:45 | 只看该作者
读徐建平先生的散文集《飘飞的鸟》,就是在读他的内心质量和话语质量,同时也在检验我的内心质量和话语质量。作者的内心质量和话语质量,宛如一只飘飞的鸟,高尚、纯粹、真挚、率性和独立特行。
4#
发表于 2014-7-20 11:46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这本散文集的书名。飘飞的鸟,它不仅诗意和唯美,洒脱而灵秀,更关键的是它的鸟瞰视觉和位置,半空灵半人间的,既没有远离凡尘,又可以暂避俗世。只有置身在这样的位置上,才能鸟瞰到自然之中的物质秩序,才能发现天堂就在物质秩序的细节之中。
5#
发表于 2014-7-20 11:47 | 只看该作者
用平铺直叙的方式翔实生动和细腻地记录、叙述、感悟身边发生的事与物,既可以清晰完整地展示出事物与人性的种种矛盾和关系,同时对于人性的基本事实也具有透析和放大的效果。
6#
发表于 2014-7-20 11:48 | 只看该作者
从细节入手,试图从细节中看出自然,或者在与他人看同一事物时,能够看出与他人不同的结果,这无疑就是作者在这一辑里最值得玩味的看点所在,也是散文写独特、独特写的韵致和精髓所在。作者如是的观察与写作态度,确实可圈可点,确实值得借鉴。
7#
发表于 2014-7-20 11:49 | 只看该作者
用眼睛阅读和用脚步丈量一次时间倒影,便是一次灵魂的洗涤和身体的回归。对此我深以为然。
8#
发表于 2014-7-20 11:51 | 只看该作者
倘若作者的笔触能够更深入一些,叙述的视觉能够更加透彻和敏锐一点,对事物的挖掘能够再多一些角度和广度,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潜伏在《飘飞的鸟》这部散文集背后的天堂,其轮廓还会更加清晰的,其线条还会更加栩栩如生的。
9#
发表于 2014-7-20 11:56 | 只看该作者
这篇评论,分辑详细点评,指出其作品艺术特色,也指出其作品努力的方向,令人读后深有感触,获益良多!
10#
发表于 2014-7-20 18:37 | 只看该作者
从细节入手,试图从细节中看出自然,或者在与他人看同一事物时,能够看出与他人不同的结果,这无疑就是作者在这一辑里最值得玩味的看点所在,也是散文写独特、独特写的韵致和精髓所在。作者如是的观察与写作态度,确实可圈可点,确实值得借鉴。

很有道理,学习老师习作。
11#
发表于 2014-7-20 19:39 | 只看该作者
一兵老师的评论总是以其细腻、张力、收放自如的特点,将文字内核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蕴清晰而细微地传达给读者。让读者了解文本作者行文的价值取向及创作情怀。欣赏,问好一兵老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0:12 | 只看该作者
这篇评论,分辑详细点评,指出其作品艺术特色,也指出其作品努力的方向,令人读后深有感触,获益良多!
高迎春 发表于 2014-7-20 11:56



    十分感谢高版的悉心评点与认同,握手致意!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0:13 | 只看该作者
从细节入手,试图从细节中看出自然,或者在与他人看同一事物时,能够看出与他人不同的结果,这无疑就是作者 ...
靓丽人生 发表于 2014-7-20 18:37

谢谢回帖认同,问好!
14#
发表于 2014-7-21 13:47 | 只看该作者
明晰深入,客观辩证,对读者有诸多裨益。欣赏!问候敬老师!
15#
发表于 2014-7-21 14:50 | 只看该作者
一兵老师的评论总是以其细腻、张力、收放自如的特点,将文字内核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蕴清晰而细微地传达 ...
琴若雨 发表于 2014-7-20 19:39



    同感。学习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6 16:17 , Processed in 0.05758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