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俊德 于 2015-6-12 19:55 编辑
在悉尼品豆腐乳
文/李俊德
在国内我已经好几年不买豆腐乳吃了,不是不想吃,是他的味道太不如从前了,几次买回名牌豆腐乳,小块豆腐乳,难以从瓶中挾出,多数都是一坨烂泥,根本不成块,记得从前吃豆腐乳,每块很硬实,可以切成四小块,夹在面包或馒头中间,用力一压,豆腐乳就均匀的分散到中间了,吃起来滋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老少皆宜,无论是在食堂和在家里,我都喜欢吃这一口。
今年五月我来到悉尼,餐桌上也出现豆腐乳,一个小磁盘上整齐的摆着三块豆腐乳,红艳艳,香喷喷,每块豆腐乳又切成四小块,整齐美丽,我品尝了一下,找到了真正中国特产,豆腐乳的味道。这让我在异国他乡叹气不止。
中国的商家,太有点轻视自己的国家,轻视自己的民族,轻视自己的父老兄弟了,一个小小的豆腐乳,出口的就好好做,出口的就严把质量关,在国内销售,就千方百计地忽悠老百姓,真的让国人不可思议,这种现象,当然也不止是豆腐乳,很多产品,都有这种现象,比如出口型料酒,出口型鲜姜大蒜,拍洋人马屁,贬低中国人,难道中国人就该吃次等产品,真是一种怪象。
如何提高国人的自尊心,不能只在意识形态上空喊,这是一个方方面面的问题,韩国马路上看不到外国汽车,德国货架上最让人信赖的是国产货,中国人却把质量最差的产品放在最显眼的货架上,而把质量好的产品出口,似乎中国人只配消费质量低的次品,因而让土豪的屁股都要跑到国外去抢马桶盖,各行各业,似乎都把自己当成一个劣等民族对代,五千年文明大国,落到这种地步,真有点让人寒心。
世界大同,世人平等,我门为什么要看不起自己呢?为什么连个小小豆腐乳,成熟的技术,成熟的产品,饮食文化的一朵小花,也要在上撒上灰尘卖给国人呢?小产品,大影响,哪个行业,也不要把提高民族自尊心,当儿戏。
记得前些年,还有一个真实的笑话,有一个市,一个区政府率领一个代表团到日本考察做豆腐,中国人做了几千年的豆腐,这也要向小日本学习,自那以后中国的豆腐一年不如一年好吃,中国的好食品多的是,只要商家多长点良心,肉里别再有瘦肉精,奶里别再有三氯氰胺,大团圆的月饼别再用隔年的回收馅,我也用不着,到悉尼才尝到中国豆腐乳的真滋味,我也不至于几年拒吃曾经酷爱的中国特色食品了。
2015年 6月 12日星期五写于北京四季香山 ![](static/image/common/copyright.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