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0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当作家面对地震灾难 ——浅析秦岭的地震题材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8 13: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碧波荡漾 于 2016-2-18 13:55 编辑

      我常想,大自然制造灾难容易,可作家描写灾难,会难吗?

       可是最近,也就是台湾大地震之后,我下意识地重温了作家秦岭先生的《阴阳界》、《心震》、《透明的废墟》、《相思树》等以地震题材为主的系列中篇小说,心灵深处掀起的波澜,与初读的感受又有所不同。作为秦岭先生的忠实读者,我曾以评论、读后感的形式,把我对他笔下西部乡村故事和人物的感怀与思考,发表在《新民晚报》等报刊上。这次感受他笔下的灾难场景,我警觉地意识到,我们需要怎样的灾难文学,也是个问题。

       我何以对秦岭的小说如此的痴迷?我后来找到的答案是六个字:小视角,大震撼。秦岭以展示中国西部生活见长,而西部对我这个生活在江苏鱼米之乡的人而言,是一片陌生的土地。说它“小”,秦岭总是把历史和社会背景安置在一个小小的事件或人物身上,以突破并跨越地域的力量,拉近了人物和读者之间的视线尺度和心灵距离,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说它“大”,无论他的“皇粮”系列、“乡村教师”系列、“水”系列,均剑指当下社会并回溯到历史弯道上。他的地震题材系列同样如此,与灾难中的死亡、流血相关的,基本上是城乡知识分子、机关公务员、商人、市民、农民工、保姆等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但正是这些小人物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七情六欲、悲欢离合,折射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物欲形态、人际关系和人性面貌。这一点,与我们看惯了的众多地震文学截然不同。我认为,秦岭的地震题材小说在同类题材中有超越性,像鱼龙混杂的大合唱中突然冒出的纯正、浑厚、昂扬的那一部分。我感受到的大震撼,就体现在这里。

       秦岭不愧是一位思想型的小说家,与其说他是为灾难背景下的历史和现实说话,不如说是替生活和事实说话,做到这一点是最难的,但秦岭做到了,而且做得让人心服口服。我想,任何一位有良知、有道德、有操守的读者不难发现,同样的灾难,七年前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和刚刚发生的台湾大地震,给我们提供的社会信息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前者,感受最多的是抢险救灾的胜利凯歌,而后者,我们获知最多的是反思和追责,文学介入的立足点,同样有这样的差别。但秦岭不是,在他的笔下,所有罹难者、幸存者没有任何与意识形态、官方意志、主流非主流有关的标签,而是灵魂的真实影像和心灵的可视原则。《阴阳界》是一篇针砭时弊、极具讽刺意味的力作。作品从一个老农的视角看穿了物质社会中城乡现实的差异,这一差异在地震发生前、发生后彰显得更是一目了然。一是主题深刻。同样的地震,建筑物的倒塌程度却不同,有权有钱人的住宅大都受损轻微,而所谓的经济适用房却基本成为废墟。这样,不同人等,死亡、伤残、流血的程度也就不同,而暴露出来的,却是人所共知的权钱交易等普遍存在的腐败。可悲的是,当地震把这层画皮揭开之后,阳间却未必能对腐败和丑恶进行清算和决算,只有把这一切留给阴曹地府。如果我们把和谐、公平的阴间与混乱、不公的阳间进行对比,我们该怎样寻找反思的方向?二是构思精巧。作者给主人公——阴阳法师袁峁田老人赋予了能够穿越阴阳两界的“本领”,他对生者、死者心灵形态的掌握注定了他的纠结、彷徨、痛苦、反思远远高于常人。他在废墟下的几次生死轮回,更加看清了城乡居民生活两极分化的根因,看清了城乡居民精神差异的脉络,看清了物欲社会由传统到世俗、由坚守到松散、由真诚到虚伪的灰色流程。这一点,传统小说纵有万千种表现手法,也是无法达到的。三是语言犀利,诙谐,幽默。人有人事,鬼有鬼话,狗有狗情,作者坚持从“人”、“鬼”、“狗”的立场同时出发,人一套,鬼一套,狗一套,话语体系中却处处隐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对传统道德的怀恋、对社会不公的愤懑、对权力盛行的不齿。在灾难面前,人、鬼、狗都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有的人,不如一条狗;而有的狗,却远远比人要美好。一部《阴阳界》,为我们打开的既是陌生的世界,同时又是十分熟悉的生活,作者的思想和智慧,让人可敬可叹。

       秦岭对生命一定有着独特的感悟,他笔下的灾难,无不折射着人性向善和灵魂救赎的光芒,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诠释。这一点,在《心震》、《透明的废墟》、《相思树》中显得尤为突出。《心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揭示了触及人类灵魂的心震有时要比地震还要来得更加剧烈、凶猛和势不可挡。无论大地震还是小地震,无论主体地震还是大大小小的余震,终有过时,而心震及其心的余震,终有何期?作者将情爱纠葛安排在地震这一特殊事件中进行考量,让形形色色的君子、伪君子、妻子、情人、二奶、小三悉数登场,上演了一幕幕荒诞的人间悲喜剧。到了《透明的废墟》,作者笔锋一转,从一个单元楼的视角探究平日不相往来的邻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纠葛,凸显灾难过程的质感画面,直逼死难者灵魂及其精神家园,再现了人类灵魂的本真。这种让高昂的地震灾难作为代价换来的灵魂救赎,让我们过目难忘,痛心疾首,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相思树》也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小说以相思树为主线,贯穿地震前后的过程。灾难在改变人们生活法则的同时,也让感情、情感找到了复归的平台。主人公晓岚接纳了茹玫,但茹玫面对死去的袁黛莉一直心有愧疚;邓秉恒希望晓岚去英国接受更好的教育,让茹玫深受感动;杨芸芸和董亮程最终复了婚。当人性需要灾难来主导、当灵魂需要死亡来拯救,当头脑需要流血来清醒,人啊!人!我们人性的局限是多么的可悲,人性的容量是多么的令人质疑。这样的小说穿透了文学的本质,也铰断了我们颤抖的神经。

       有人说:“灾难是改变人的法器。”秦岭的小说应验了这一点。人类面对大自然毁灭、伤害的力量,的确无法抗拒,但大自然能毁灭、伤害到文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可是,在我们的阅读范围内,何处寻觅反映灾难的优秀小说呢?我认为,这也是灾难对文学以及作家职业道德、人性境界和思想容量的考量。在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感受秦岭的地震题材小说,一定不止是我一个人的幸运。




地震1.jpg (140.35 KB, 下载次数: 360)

地震1.jpg
2#
发表于 2016-2-18 15:38 | 只看该作者
每一次面对灾难,我都无话可说,因为灾难不应该成为任何处于灾难外面的人的噱头。但你说的秦岭除外。
3#
发表于 2016-2-18 19:49 | 只看该作者
地震是一种难以准确预料破坏性极大的恶劣自然现象,多读这类科普的书,极有好处!感谢王老师推荐!
4#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23:55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2-18 15:38
每一次面对灾难,我都无话可说,因为灾难不应该成为任何处于灾难外面的人的噱头。但你说的秦岭除外。:hands ...

感谢文友精彩独到的点评,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23:55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2-18 15:38
每一次面对灾难,我都无话可说,因为灾难不应该成为任何处于灾难外面的人的噱头。但你说的秦岭除外。:hands ...

感谢文友精彩独到的点评,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23:55 | 只看该作者
欧政芳 发表于 2016-2-18 19:49
地震是一种难以准确预料破坏性极大的恶劣自然现象,多读这类科普的书,极有好处!感谢王老师推荐!

感谢小欧的关注和点评,问好!
7#
发表于 2016-2-19 09:04 | 只看该作者
发现写作者的不同,以及揭示和探究出来,显示着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欣赏,体会。
8#
发表于 2016-2-19 09:48 | 只看该作者
面对任何灾难,作家都肩负责任,唤起人的觉悟,小视觉,大震撼。
9#
发表于 2016-2-19 11:05 | 只看该作者
提起先。温馨提示一下,请碧波文友在发帖的同时,也去别人的帖子里看看,这是论坛最基本的要求。
10#
发表于 2016-2-19 20:26 | 只看该作者
良知是写作者最基本的品质。
支持安然版主,请大家自觉多互动交流,共建良好交流平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2-19 23:13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2-19 09:04
发现写作者的不同,以及揭示和探究出来,显示着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欣赏,体会。

应该说是地震带给人们的伤痛触及了作家秦岭敏感的神经,而后我从他的地震系列小说中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感谢好友的关注和点评,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2-19 2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波荡漾 于 2016-2-25 17:18 编辑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6-2-19 09:48
面对任何灾难,作家都肩负责任,唤起人的觉悟,小视觉,大震撼。

地震带给人们的伤痛触及了作家秦岭敏感的神经,秦岭不仅是一个负责任的作家,而且是一个思想型的作家。感谢好友的精彩点评,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2-19 23:19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2-19 11:05
提起先。温馨提示一下,请碧波文友在发帖的同时,也去别人的帖子里看看,这是论坛最基本的要求。

谢谢安然老师的提醒,我一直在努力跟帖。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2-19 23:20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6-2-19 20:26
良知是写作者最基本的品质。
支持安然版主,请大家自觉多互动交流,共建良好交流平台。

感谢夏冰老师的提醒,我一直在努力跟帖。问好!
15#
发表于 2016-2-20 10:59 | 只看该作者
能这样读书,于作者而言也是一种幸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21 01:56 , Processed in 0.05984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