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7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毕和他的大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0 1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老毕和他的大儿
       老毕于1978年11月1日,从中学调入大学,从农村进入城市,跟来的家眷也随之完成了农转非。至此生活就意味着有了保障,生存有了改善,结束了老毕多年的后顾之忧。11月1日,犹如国之10月1日,党之7月1日,军之8月1日,是老毕人生纪念之日!
       老毕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按照政策女儿在农村已经结婚,不能够跟着老毕进城,更不能农转非。两个儿子没有成婚,都应当跟着进城完成农转非,但由于老毕的大儿被收监,没有跟着到城里来了,完成农转非。所以老毕在喜庆之余也伤感,为他的大儿伤感。
       老毕的大儿何以会犯法被收监,这与老毕本人有直接关系。必须首先把老毕说清楚,才能把老毕大儿说明白。

       老毕个子不高,体型偏瘦,干巴巴的,很硬朗。戴着一副眼镜,喜欢读点零七八碎的东西。为人谨小慎微,不敢大声说话,唯恐触犯了什么天条。两个膀扇子往前拢住,两只手交叉在小腹,有时扣在一起,有时相互插进袖口。猥琐而卑微。老毕上课照本宣科,为了不外露天机,不惜误人子弟。老毕的形象很容易让人想到  契科夫的《套中人》,老毕就就是那别里科夫。别里科夫喜欢做的事情,老毕都喜欢做,包括打小报告。
       老毕的昨天不打小报告,老毕的昨天是英雄,不是狗熊。老毕的昨天,叱咤风云,造反有理,扛起大旗,敢把皇帝拉下马,把他的全宇城闹了个地覆天翻。两派各立山头,相互攻讦,武斗不断。最后老毕的造反派,被整得个七零八落,一败涂地。他本人被打成516分子,还一度被囚禁,有了牢狱之灾。
       正是有了上述这段经历,使老毕心里失衡,人性发生扭曲!正是这段不堪回首的昨天,使老毕心惊肉跳,把大衣领子竖起来,不敢望天,不敢看地,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去告密。
       老毕造反的时候,正是老毕大儿子上初中的时候,初中毕业上高中,不考试要由贫下中农推荐。老毕是村中的贫农,孩子聪颖好学,成绩又名列前茅,被众人称赞,理所应当被推荐。但由于老毕领头造反,上头有令其子女不能被推荐。
       老毕大儿天性好学,不仅想上高中,还想像他爸爸一样(他的爸爸毕业于北师大)上大学。连做梦也想上学的孩子,陷入极度苦闷之中。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怎么办?找来一幅中国地图,从上看到下,从下看到上,从东看到西,从西看到东。难道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找不到一处学校,让他得以求学而深造?香港!当他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不禁轻呼了一声,眼睛不禁惊喜地一亮。他知道香港虽然被英国统治,但毕竟那是中国的一片土地,就划在中国版图之中。写信问一问,能否到那里去上学?还得顺便问一问不带粮票行不行?因为家里粮食不够吃,经常闹粮荒。他还向收信人坦诚,他是个乖孩子,只喜欢读书,不喜欢造反……也不喜欢爸爸的造反……
       地址写的是中国香港,收信人写的是香港政府。在回家的路上好不轻松,苦闷与烦恼一度荡然不存,好像事情已经成功,甚至想象他去了香港之后,入了学,上了课,走过一片绿草地,去了图书馆……使他万万想不到的是,绿色的邮局没有把他的信函发往香港,而是直接送进了县城公安局。
       公安局立即向领导(革委会)汇报,当即定性为现行反革命!随即立案,限期侦破。全县总动员,最原始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笔迹。首先把全县地富反坏右的五类分子的字迹拿来,日以继夜地进行大比对。再其后把全县知识分子的笔迹找来,披星戴月进行大会战。然而上二百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可就是比对不出来,眼看着成了一桩遥遥无期的悬案,就在人们绞尽脑汁一筹莫展之际,案情突然出现了转机。
       话说老毕被打成516分子之后, 对立派到老毕住处抄家,从抽屉里发现了那封寄往香港信函的附件,真是踏破铁鞋无寻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成功告破。公安局随即通令抓捕法办,浩浩荡荡,一个小分队,全副武装,荷枪实弹,门前屋后堵了个严严实实,房顶还架起了一挺机枪。其气势之浩大,其阵势之威严,令六十年后的老毕提及时,依旧上牙打着下牙,不寒而栗。原来老毕多少年来都生活在这挺机枪的阴影下,是这挺机枪吓破了他的胆,是这挺机枪使他发生了裂变,是这挺机枪给他带来深入骨髓的伤害。话说老毕的大儿被五花大绑绑出来,苍白的脸庞无一丝血色,黑眼珠转动出的惶恐,溢出了眼眶,犹如水银泻地。那年那月那日,老毕的大儿,16岁。
       那是一个举着小红书,唱着语录歌,高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代!那是一个神经质的时代,那是一个对所谓的政治犯极其严厉极其残酷的时代!那是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走火入魔的时代!那是一个事事都要上纲上线的时代,连审判定罪也要上纲上线——叛国投敌,诋毁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领导的文化大革命,诬蔑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红色江山!必须严惩不贷!判刑八年!
      可是那16岁少年还是未成年人,不能判刑怎么办?聪明绝顶的禹城县法官让那16岁在监狱里待了一年,成长到17岁,然后再起诉再提审再宣判。这应当说是亘古未有蜚声中外的一种创造,这种史无前例的创造应当永远载入人类史册!
      随着文革的结束,新曙光的升起,老毕的大儿子八年判刑很快被认作是一桩冤假错案而给予平反,宣布无罪释放。那时老毕的大儿子已经在牢中做了七年半。此时此刻老柴也获得了平反,变成一名清清白白的人民教师,从农村调入德城学院,与笔者成了同事。他开始为他的大儿子奔走呼号,要求给大儿子以赔偿,民告官,其结果是无果而终没索取到一分钱。
       从16岁到23岁半出狱,七年半时间正是从少年成长到青年时间,正是三年高中四年本科时间。孩子是怎么在牢狱熬过来的,我们不得而知。笔者曾有幸看到过这个神情麻木目光呆滞的青年,他从农村走来,是进城来看望他父母亲的。他带着妻子和他的女儿,女儿穿着一条新买的几乎拖到地面大裙子,我知道给女儿买一条裙子不容易,要让女儿从小到大一直穿下去。他本人穿着一条呢绒裤,那是由日本化肥的包装袋染就之后再经过裁剪缝制而成的,宛如当下的蛇皮袋,但比蛇皮袋的纹理细腻得多,结实得多。然而无论怎么浆洗深染,那深黑色的“尿素”二字却总能依稀可见。于是民谣里唱道——
       穿上呢绒裤
       不敢迈大步
       前边是日本
       后边是尿素
      老柴的大儿就站在我眼前,他的神情依旧麻木,他的目光始终呆滞!让我无言!


2#
发表于 2016-3-20 1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那样的年代,好像没有什么是不会发生的,有几分荒诞,有几分叹息,又有几分唏嘘。文字朴实,对人物的刻画十分到位。问好!

点评

谢谢斑竹 问好斑竹  发表于 2016-3-21 15:21
3#
发表于 2016-3-20 16: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栩栩如生的叙述看似轻松甚至诙谐,但其中五味杂陈的质地却依旧让人读出了心酸悲哀和荒唐的意味。质感的笔触缜密的布阵给人全息性的画面感,然而只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个中滋味才会对人为灾害带来的苦楚乃至毁灭的沉重性形成刻骨铭心的印象。朱竹朋友的文章十分厚实,这缘于他的经历和阅历,也缘于他对历史的记忆和对正义的向往,更与他检阅历史反思历史和叩问历史的责任心息息相关。人的厚实才能够决定文章的厚实,人的真诚才会带来文章的真诚。这是散文的精髓所在,也是人的根本意义所在。好文章,严重欣赏并问好!

点评

敬斑竹的点评字字如金,让我永远珍藏!多谢了!  发表于 2016-3-21 15:31
敬斑竹的点评字字如金,让我永远珍藏!多谢了!  发表于 2016-3-21 15:30
4#
发表于 2016-3-20 1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      以一个历史背景为支点,在人物命运和个性的关联性上用力,连带出来的人间冷暖清晰而深刻。以这样的文字格调来陈述一段悲壮的历史情境,势必有了一种反衬的情感冲击力,并且况味持久,耐人寻味。

5#
发表于 2016-3-20 1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这一章,关注的是一个人物的历史悲剧,把人物放在时代的变革中,去描述同时去审视,就会发现那些令人悲痛愤懑的人为因素。这样的揭示带有真实感,也有着震撼心灵的警示意义。其实,人物的经历就是一面镜子,正着人的心灵和时代面貌。

6#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20: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以一个历史背景为支点,在人物命运和个性的关联性上用力,连带出来的人间冷暖清晰而深刻。以这样的文 ...[/quote]
谢谢红秋叶的认真的点评!

7#
发表于 2016-3-22 1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特定年代的往事读来让人唏嘘不已,细腻的笔触、沉重的故事。拜读佳作,问好老师!

8#
发表于 2016-3-23 0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回忆昨天,警示今天,法制健全,才能够护佑一方百姓幸福安康。

9#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1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这一章,关注的是一个人物的历史悲剧,把人物放在时代的变革中,去描述同时去审视,就会发现那些令人悲痛愤 ...[/quote]
xx谢谢斑竹精准的点评!

10#
发表于 2016-3-25 15: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栩栩如生的叙述看似轻松甚至诙谐,但其中五味杂陈的质地却依旧让人读出了心酸悲哀和荒唐的意味。质感的笔触 ...[/quote]
读朱老师好文,再加以如是评析,受益不浅

11#
发表于 2016-6-19 2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荒唐的历史,造就多少荒唐的人与事。只是,我想起了一句话:救救孩子!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8:05 | 只看该作者
清风盈袖 发表于 2016-3-25 15:09
读朱老师好文,再加以如是评析,受益不浅

谢谢你的点评!问好!抱歉,迟复1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0:50 | 只看该作者
杯酒 发表于 2016-6-19 21:37
荒唐的历史,造就多少荒唐的人与事。只是,我想起了一句话:救救孩子!

谢谢你对文本的关注,真的应当救救孩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21 03:31 , Processed in 0.06545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