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2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庸人自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3 1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憨憨 于 2016-4-23 17:44 编辑

庸人自扰

        

唐代女皇帝武则天死去,太平公主要学母亲的样,做女皇。武则天的孙子李隆基把姑妈杀了,做了皇帝,就是唐明皇。陆象先是太平公主专权时的宰相,为此被打入死牢,有人说他是太平公主一条船上的人,但是,查不出他跟公主有什么私下往来,也就网开一面,从轻发落,贬出京城,担任蒲州刺史。




刺史是做督察工作的。一天,陆象先刺史府的管家,市场上去买菜,骑了马回府。冷不丁,迎面来了乘轿子,轿子里坐着蒲州属下的芮城县推官蒋一敬。管家骑着马,避让不及,从轿子旁边掠过。蒋一敬下了轿子,一把将仆人从马上揪下来,叫随从人员老拳伺候,打得管家在地上爬来滚去。



        仆人被打,回府向陆象先哭诉。想不到,蒋一敬随后就到,他对陆刺史说:“家奴见了朝廷命官,不下马行礼,我理该教训他,让他长长记性。但是,他是我顶头上司的家奴,打狗不看主人面,我理该辞职。”

        陆象先看了看他俩,心平气和地说:“奴才见了官长,不下马行礼,是有过错。但是,作为官员,打他也可以,不打他也可以。现在,你既然打了,辞职也可以,不辞职也可以。”


        憋了一肚子气的蒋一敬,本想用殴打家奴的办法来泄愤,给主子难堪,想不到主子淡淡几句话,把他给主子出的难题,转过来还给了自己。自己怎么来排解呢?


        陆象先胸怀坦荡,不计人过,他常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么豁达大度的人,怎么会惹得蒋一敬气急败坏呢?说来话长。问题出在陆象先的豁达大度上,他不跟人计较,什么都无所谓,有些人就凭这一点,爬到他的头上屙屎撒尿。“善马好骑,善人好欺”么﹗几个幕府的参谋官竟然画了大花脸,在陆象先面前装神弄鬼,陆象先好像没有看见;有几个幕僚男扮女装,在陆象先面前点唇画眉,搔首弄姿,陆象先也不当一会事。蒋一敬在幕僚之列,实在看不下去,劝陆象先:“主公,作为一名高级官员,对下属不加惩罚,是树立不起威望的。你看,你把这些人惯成这个样子,竟然戏弄起上司来了!是你平时下不了狠心,拿不出手段,导致的结果。”陆象先吃惊地说:“你怎么这样看问题?我哪里被他们戏弄了?是他们自己犯贱,自己在戏弄自己啊。”


        一天,一位幕僚犯了错误,陆象先把他数说了一顿,叫他闭门思过。蒋一敬又看不下去,说:“老大人,你怎么说他几句就算了?太便宜他了。对这种人,应该大刑伺候,打他三十煞威棍。”陆象先说:“当官的办事,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大家的心都差不多的,能用语言来沟通。你认为,用大刑才能解决问题,那么,今天你去尝尝大刑的滋味,怎么样?”蒋一敬好意叫上司施用刑罚,树立威望,想不到马屁没拍上,还喷了一脸马粪。气得他辞去了刺史府的工作,到下属县衙当推官去了。


        这一次,蒋一敬又弄巧成拙,处境尴尬。他是辞职好呢,还是不辞职呢?他惶惶然无言以对。辞职吧,根本不可能!他在芮城县主办一桩人命大案还没有结案。案卷就积压在陆象先的案头上,半年多了,陆象先就是不批下来。是挟嫌刁难,还是懒于公务,葫芦里卖什么药,蒋一敬难于揣测。案件不了结,怎好走人?不辞职吧,事情发展到这步田地,脸皮再厚,站在这里丢人现眼,日子也不好过。


        这时,还是陆象先“宰相肚里能撑船”,给了他一个下台的台阶:“蒋推官,凡事不要走极端。你走极端,人家必然也用极端的手段来对付你,事情越闹越大,就不可收拾。我看你还是回县衙去做你的推官。小心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尽量避免出大差错。”


        蒋一敬应该顺着这个台阶下了!但是,临行前,他还要催促一下老上司:“主公,沈鸿富父子杀婢案,案卷送交主公已有半年,总不见主公批复下来。这使下官处境非常被动。案犯父子关在死囚牢中,日夜闹事。案犯家里,广有家产,亲友众多,每天来疏通关系,更有那苦主父母向我追索赔偿,我在县衙,被这些人弄得焦头烂额,还望老大人早日把案子批复下来,了断此事。我也有个喘息的机会。”


        陆象先指着桌子上堆积如山的文件,说:“你看这些公文。叫我如何来得及批阅。你那件人命官司,人命关天,如果草草把批文批下去,把人的脑袋割了,以后再要装上去就难了。这种事要慎之又慎。你先回去,看我慢慢处理此事。”


        还要“慢慢处理”,蒋一敬满腹怨言,只是声张不得。他回到芮城县衙。衙门外,就像戳翻了马蜂窝,找蒋推事的人排起了长队。有给沈鸿富父子说情的,有沈鸿富的叔侄要求瓜分沈家家产的,有婢女的亲属要求赔偿的,门庭若市。蒋一敬一概不见,推说刺史衙门正在复核案情,有关人员等候发落。


        蒋一敬钻进衙门,就像一只把头钻进沙土的野鸡,心乱如麻。照理说,这案件的调查、审理、刑讯、画押,都是照章办事,无懈可击。只是在案发以前,蒋一敬跟沈鸿富有过一番过节,这件事张扬开去,很难叫人说得清楚。


        去年年底,蒋一敬收到家里一封来信,说:眼下,朝廷正在清算一大批武家外戚,将他们的家产充公变卖。市场上的田产地价相当便宜。你当官多年,应该有些积蓄,把钱寄回家来,置办一些田产,以后退职回家也好有个生活着落。


        蒋一敬官做得小,没有实权。俗话说:“闲官清,丑妇贞,穷吃素,老念经。”他哪来什么钱财?但是,这钱又不能不寄回去,当官的讲究“衣锦还乡”,一个人生活在外,再阔气,也不过是“俏眉眼做给瞎子看”,而在乡亲们面前风光一下,才是真正的风光。但是,这钱哪里筹集呢?蒋推官想起了沈鸿富。


        沈鸿富是芮城数一数二的大财主,而且乐善好施,前年大饥荒,他打开自家粮仓,倾家赈灾。城里不管认识不认识他的人,有了急难,去沈鸿富家求援,都不会空手而回。这么一位大善人,还愁没有银子。


        蒋一敬来到沈鸿福家,商量暂借五千两纹银,想不到话一出口,就碰了钉子。沈富翁首先问他,这钱是公用,还是私用,如果是前者,要有县令的红头公文,如果是后者,恕他不敢奉命。他说,他是一介草民,蒋一敬如果是平头百姓,这事好商量,但是他是政府官员,钱借给政府官员,以后官府追查起来,行贿的罪名担当不起。


        蒋一敬碰了一鼻子的灰,两手空空回了县衙。事有凑巧,沈鸿富家的婢女翠花失踪,翠花父母来告状,说,沈鸿富父子奸杀婢女,求官府为民伸冤昭雪。县令把这个案子交给蒋推官审理。


        蒋推官把沈家父子拘押进监狱,又向翠花父母询问了案件发生的经过。翠花今年青春十八,在沈家做了三年婢女。翠花父母几次去沈家看望,多次见到沈鸿富的儿子跟他女儿过分的亲热。不久前,沈鸿富还准备把翠花娶作小妾,征求翠花父母的意见。但是第二天,翠花就失踪了。多方找寻,在后山深处的密林中,找到一件翠花的内衣,衣服上有血迹。看来,翠花已经遇害。根据翠花父母的推断:沈家父子,争抢婢女翠花,致死人命。为了掩饰劣迹,把翠花的尸首扔进深山,饲喂虎狼。案情扑朔迷离,但有血衣为证。


        单凭原告的推论,这案件显然不能成立。蒋一敬必须在沈家父子的口供上下功夫。他的办法是:一吓、二磨、三大刑。“沈鸿富父子虐杀婢女案”就这样被炼成了。“吓”,就是把无罪人员,当成有罪的罪犯来审讯。他把沈氏父子时而分开审问,时而当堂对质,把他俩跟翠花的各种纠葛摸得一清二楚。沈鸿富虽然有百万家私,但是子女孤单,只生有一个儿子。他常想纳妾,但是没有合适的,翠花来到他家后,一举一动,招他喜欢。他就有意把她收在身边。翠花勤劳肯干,手脚麻利,天天服侍沈鸿富儿子的饮食起居,沈鸿富的儿子已经成人风度,对翠花也有情意。儿子不满父亲强占婢女作妾,父亲也不同意儿子跟门不当,户不对的婢女有什么过节。两人经常争吵。


        摸清了这些情况后,蒋一敬第二步棋,就是“磨”。昼夜十二个时辰,轮番审讯。这种狂轰滥炸式的审讯,将父子俩的体力耗尽,精神濒临崩溃。在恍惚中,案件的一个个细节也就构建起来了。父亲准备纳妾的当夜,儿子和翠花私奔,被父亲抓住。正要动用家法惩罚的时候,儿子突然抱住了父亲的双腿,叫翠花快逃。父亲立足不稳,摔倒下去,手中高举的门杠,随之倒下,砸在翠花的头上,翠花当场就没了气。父子俩惊慌失措,趁着夜色,把翠花的尸体扔进了后山。


        第三步签名画押,是在动用了大刑之后完成的。单凭口供说服力不够,蒋一敬又找了几个沈家仆人作旁证。沈家眼看成了绝户,墙倒众人推,仆人也就跟着官府,你官府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案卷呈送到州府,太守移交给刺史府审核。这案宗到了陆象先手里,就这样一拖再拖,不见回音。


        这一天,狱卒来报告,沈鸿富父子自感求生无望,已经两天没有进食了,身体衰弱,若不采取措施,挨不过几天了。蒋一敬心事重重,束手无策。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两个蒲州刺史府的公差,带着一位妙龄女子。公差把公文交给蒋推官,是陆象先刺史的来函。来函说:翠花姑娘已找到,交还她父母,沈鸿富父子当即释放。此案就此了结,各方人员概不追究,以此为鉴,做好善后工作。


        原来,这半年多,陆象先压着卷宗不批,私下里派了好几个公差在各地找寻翠花。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找到了翠花,这个冤案也就不辩自破了。翠花姑娘其实早有心上人,她听主人说要娶她为妾,就乘夜色和情人私奔,在经过后山的时候,行色匆匆,被荆棘绊倒,受了伤,换了件衣服,留下了血衣。两人在邻县一个山村生活。山村闭塞,这里的情况,他们一概不知。


        被释放的沈鸿富父子,赶到蒲州刺史衙门,感谢陆象先。陆象先一概不接见,说:这个案子是各级官员,包括蒋一敬在内,共同努力才查清的,与我陆象先无关。这对父子没有办法,只能绕着刺史府转圈,一边走,一边哭,嘴里说:沈氏一家,如果没有刺史,早就斩草除根了,说罢,蹲下“呜呜”大哭起来。


        沈家父子回到家,叫了许多僧尼,做了三天三夜道场,为陆象先祈福。



说三道四:

当官的,非常在乎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尊严,自己的政绩,没有事也要努力造出事来。目空一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像陆象先这样的人,凤毛麟角。陆象先的目空一切,有他的先知先觉垫底,所以,蒋一敬屡屡在他面前吃瘪,输就输在境界上。陆象先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后人把这话浓缩成成语“庸人自扰”。现在,我们用到这个成语的时候,自然会想起,千年之前,陆象先这位贬职宰相,他在处理人际关系,增强民众和谐团结上,所作的努力,值得效仿。




2#
发表于 2016-4-23 17:39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啊,不敢先提读,怕沙发让别人抢去!
3#
发表于 2016-4-23 18:05 | 只看该作者
“你怎么这样看问题?我哪里被他们戏弄了?是他们自己犯贱,自己在戏弄自己啊。”
“凡事不要走极端。你走极端,人家必然也用极端的手段来对付你,事情越闹越大,就不可收拾”。
先生肯定奇怪,九宫你这是干吗?呵呵,别无用意,复制来感同身受!
此文好多历史故事为学生初次读到,其震撼效果是——啊,原来如此!非常好的历史故事,涨知识增加见识,相对于简单的历史故事,很牛,点赞!再有一问:此作应该是先生收集整理而成文的吧,为何不加版权?
最后一段总结,非常有启迪教育意义,尤其一句“所以,蒋一敬屡屡在他面前吃瘪,输就输在境界上”.拿来中财论坛,也非常适时,这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啊!“陆象先这位贬职宰相,他在处理人际关系,增强民众和谐团结上,所作的努力,值得效仿。”这一句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无论为官为文甚至为人,大赞!
好作品,非常棒!
问好先生

4#
发表于 2016-4-23 20:13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了,敬佩孙老师的知识渊博。这么多典故编成小说,您的历史小说已成太虚一景。谢谢。
个人觉得,头绪较多入题慢了,应该凝练些才会更好。
5#
发表于 2016-4-23 21:17 | 只看该作者
故事新编,令人耳目一新。问好孙老师!
6#
发表于 2016-4-23 22:06 | 只看该作者
寓哲理于故事中,轻松阅读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做官,如何为人。好文。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20:19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81
主题       
1712
帖子       
4600
积分
论坛元老
梦游太虚版评论员
       
发表于 2016-4-23 18:05 | 只看该作者
“你怎么这样看问题?我哪里被他们戏弄了?是他们自己犯贱,自己在戏弄自己啊。”
“凡事不要走极端。你走极端,人家必然也用极端的手段来对付你,事情越闹越大,就不可收拾”。
先生肯定奇怪,九宫你这是干吗?呵呵,别无用意,复制来感同身受!
此文好多历史故事为学生初次读到,其震撼效果是——啊,原来如此!非常好的历史故事,涨知识增加见识,相对于简单的历史故事,很牛,点赞!再有一问:此作应该是先生收集整理而成文的吧,为何
最后一段总结,非常有启迪教育意义,尤其一句“所以,蒋一敬屡屡在他面前吃瘪,输就输在境界上”.拿来中财论坛,也非常适时,这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啊!“陆象先这位贬职宰相,他在处理人际关系,增强民众和谐团结上,所作的努力,值得效仿。”这一句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无论为官为文甚至为人,大赞!
好作品,非常棒!
问好先生

感谢九宫,看得这么仔细,评价这么高。名言,日光之下无新事,翻翻古纸堆,确有今古相似的地方。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20:22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6-4-23 20:13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了,敬佩孙老师的知识渊博。这么多典故编成小说,您的历史小说已成太虚一景。谢谢。
个人觉得,头绪较多入题慢了,应该凝练些才会更好。

谢谢碣石版主,总是给我鼓励,还提这么好的建议,决不辜负朋友期望,再接再厉,力求写出好作品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20:2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6-4-23 21:17 | 只看该作者
故事新编,令人耳目一新。问好孙老师!

谢谢老朋友,最值得学习的,是学你的勤奋。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20:26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6-4-23 22:06 | 只看该作者
寓哲理于故事中,轻松阅读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做官,如何为人。好文。

中年朋友,谢谢你的点赞,多切磋,向你学习。
11#
发表于 2016-4-25 09:25 | 只看该作者
古为自之昭示,今应以古为鉴。故事说得平实,正如清风老师所说入题略慢了些。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18:5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6-4-25 09:25 | 只看该作者
古为自之昭示,今应以古为鉴。故事说得平实,正如清风老师所说入题略慢了些。

感谢木门版主鼓励与指教.
13#
发表于 2016-4-26 12:26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更是呼唤陆象先这样的官员。
14#
发表于 2016-4-26 16:28 | 只看该作者
文章里的陆象先人物有血有肉、令人敬佩。
15#
发表于 2016-4-26 17:53 | 只看该作者
先生文章洋洋洒洒,谈古论今,颇有见解。
为官之道,也是为人之道,做官不深奥,关键在胸怀,气度。
小说寓意深刻,引人深思。是原创首发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14:29 , Processed in 0.15032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