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诗歌笔记 十四、十五、十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17 1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灿 于 2016-9-17 11:09 编辑

  十四

  《诗经 邶风 谷风》有一句“宴尔新婚,如兄如弟”,读起来会觉得很奇怪。夫妻怎么是兄弟呢?他们又不是同性恋。其实,在古汉语中,兄弟这个词的外延比今天要大一些,女的也可以叫兄弟,今天说的兄弟姐妹在古代都可以叫兄弟。这么解释,这两句才讲得通。还比如,《诗经 卫风 氓》里面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这里的兄弟也一样,指的是女子娘家的兄弟姐妹。

  我这么说并非没有根据,《孟子》就说:“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直到明代,归有光的《沈贞甫墓志铭》还说:“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今天湖北的咸宁方言里,女的也可以叫兄弟。

  十五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对立的,然而两者并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读唐以前的诗歌,里面也可以寻到一些蛛丝马迹。齐梁时期的永明体,还有庾信的《重别周尚书》等就不用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近体诗还没有产生,但巧合的是有些诗句却有着像近体诗一样的平仄和对仗。

  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里面有“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木兰诗》里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还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等。这恐怕不仅仅是巧合,说明诗人已经意识到平仄、对仗能够给诗歌带来音乐美,尽管那个时候像近体诗那样成熟的格律还没有成型。

  十六

  我们把诗叫做“诗歌”,也就是说诗和歌自古就是不分家的。《诗经》、乐府、词、曲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直到今天,很多流行歌曲都对中国的诗歌进行了借鉴。

  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等都曾被编成流行歌曲。即使我们听到的一些只言片语往往也有前人诗歌的痕迹。《昨夜星辰》就是取自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新鸳鸯蝴蝶梦》中的“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就是取自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里面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后面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也是取自这首诗。还有“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取自杜甫的《佳人》里的“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即使是新诗的创始人胡适,他的作品也被流行歌曲借鉴过。他的《希望》被改编成了《兰花草》。他的《诗与梦》中说:“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女人花》里面就说:“醉过知酒浓,爱过知情重”。《明天会吹什么风》里面说:“也不你不会我的歌,如同我不会做你的梦。一人一个梦,梦中何必相同。”

  有人问我,今天我们写诗没有合适的句子怎么办。我说:“流行歌曲能借我们诗人的句子,我们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借流行歌曲歌词中的句子呢?”我写过很多诗歌,有的就是流行歌曲中的句子进行了改编。我有一首新诗《黑夜的祝福》,里面有一句“在西风里奏出《相思比梦长》的旋律”,《相思比梦长》就是90年代初台湾的一首流行歌曲。我的《卜算子  敬奉梅欣大叔》,里面有“雾里望飞花,怎辨真和假”就是受了《雾里看花》的影响。

2#
发表于 2016-9-17 11:58 | 只看该作者
先占上沙发
3#
发表于 2016-9-17 12:0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很多诗歌也借鉴了古诗的意蕴
4#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2:18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9-17 12:05
现在的很多诗歌也借鉴了古诗的意蕴

姐姐说的很对,能认识本家很高兴
5#
发表于 2016-9-17 15:57 | 只看该作者
又让我学到了新知识,在古代对女的也可以称兄道弟,兄弟姐妹也可以成为“兄弟”!

现代歌词对古代诗歌的灵活借用堪称妙绝!
6#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6:12 | 只看该作者
放飞梦想 发表于 2016-9-17 15:57
又让我学到了新知识,在古代对女的也可以称兄道弟,兄弟姐妹也可以成为“兄弟”!

现代歌词对古代诗歌的 ...

今天的咸宁方言也有这个用法
7#
发表于 2016-9-18 10:53 | 只看该作者
读来很有意思,特别是诗与歌之间的关系。欣赏并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18:03 , Processed in 0.12316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