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4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诗歌笔记 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24 1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灿 于 2016-9-25 09:02 编辑

  二十七

  我们的古代文学史说《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我想说,这种说法是很牵强的。《诗经》中讲男欢女爱的作品就没有浪漫主义吗?《楚辞》的主要作品反映了屈原对楚国国家、人民命运的担忧,里面就没有现实主义吗?《诗经》和《楚辞》的情况是很复杂的,具体的某一篇作品都有各自的特征,不能简单地说那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

  说到底,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这些都是西方的名词,强行嫁接到中国,尤其是中国古代,总是不合适的。还有人将中国的诗歌比照西方诗歌,分为自由诗、格律诗等等,这也是牵强的。有人说中国古典诗歌(或旧体诗)中,近体诗和格律诗是同义词,我觉得这也是不科学的。除了近体诗,词和曲不讲格律吗?古体诗和近体诗比起来,格律宽松一些,但你能说古体诗就是自由诗吗?那好像也说不通啊!英文诗歌历史上可以分为格律诗、无韵诗和自由诗,但中国的诗歌按照这个分法就是削足适履。新诗和旧体诗又不同了,新诗就是用白话文写的,韵律、节奏本身就不固定。你强行地分格律诗、自由诗,请问两者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二十八

  2009年秋天,我在武穴实习。我听的第一节课是指导老师讲高考模拟题中的诗歌鉴赏,选的是张在的《题乌龙寺老柏院》:“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我当时觉得这首诗很好,就抄录下来了。这首诗写出了老柏树四季常青,能够坚持自我、不受外界干扰的超凡脱俗的气质。我时常想,我们一个人什么时候也能像老柏树一样,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呢?

  我后来在网上看到了古琴台绝句征稿,我写了四首绝句,但是征稿信息最终不了了之。我不能空等征稿的结果,就转投《九州诗词》。我原本写的有四首诗,《九州诗词》大概认为只有第四首最好,就选用了。我的第四首说:“汉阳云逐武昌云,无始无终昔自今。唯有古琴台矗立,西风侵似不曾侵。”很明显,我这首诗就是受了《题乌龙寺老柏院》的影响。

  二十九

  2009年秋天,我实习的时候,那一年高中语文人教版改版了。我后期在高一实习,就买了一本参考书。第一个单元就是新诗单元,课后的练习选了台湾诗人舒兰的《乡色酒》,全诗如下: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

  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这是一首写乡愁的诗,台湾诗人写过很多关于乡愁的诗,这一首也很有自己的特色。从字里行间我们知道,诗人在用第二人称写月亮,但全诗没有“月亮”这样的字眼,而是在第二节把月亮说成是乡色酒,照应标题。带有故乡色彩的酒,带给人的是辛酸、浓郁的滋味,“举杯消愁愁更愁”。前后两个时期选用的意象也很有特色。前面是柳树,典型的北方的事物;后面是椰树,典型的南国的事物。而且,前面是你望我,诗人没有太多人生的沧桑感,对月亮不那么敏感。后面是我望你,就不一样了。此时,诗人在异乡,“月是故乡明”,看到月亮寄托着自己的思乡之情。前面是圆,后面是满。前面,诗人在故乡,月圆,人也圆。后面,诗人远离故乡,看到满月,乡愁尤其浓郁,乡愁就像月亮一样满。前后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前面的喜更衬托了后面的哀。

  三十

  陆游临终前写过一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现代诗人柳亚子在抗战胜利后仿拟了一首《戏改放翁临终示儿诗一首示无忌、污垢兼寄无非海上》:“便死原非万事空,此身已见九州同。中山卡尔双源合,论定千秋属乃翁。”

  两位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表达的思想情感自然很不一样。陆游的时代,金国入侵了宋朝大片土地,收复失地无望,陆游自然忧愤不已。而柳亚子当时,抗战胜利,国共合作的成果已经显现,当时社会传言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柳亚子当然对百废待兴的中国充满希望。然而,诗人终究过于天真,没看到残酷的现实。此身真的看到九州同了吗?国共马上内战,国民党败退后造成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外蒙古也很快独立出去了,更不用说后来的钓鱼岛、南海问题。这些又岂是诗人能预料的?



2#
发表于 2016-9-24 17: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欣赏李灿文友关于诗歌的探索性文字。有理有据,颇有见地……祝福周末快乐!
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9:11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 发表于 2016-9-24 17:44
坐沙发欣赏李灿文友关于诗歌的探索性文字。有理有据,颇有见地……祝福周末快乐!

我还没想好是写到50篇为止还是100篇为止。
4#
发表于 2016-9-24 20:09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作品真不能简单说成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很多时候,都是二者的融合
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21:11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9-24 20:09
有些作品真不能简单说成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很多时候,都是二者的融合

是的,我们把雨果说成浪漫主义,巴尔扎克说成现实主义。可是你能说雨果没有现实主义吗?他的作品也有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6#
发表于 2016-9-24 22:47 | 只看该作者
有自己的见解,有理有据,直指某些武断的说法,有创新精神。拜读,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11:02 | 只看该作者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6-9-24 22:47
有自己的见解,有理有据,直指某些武断的说法,有创新精神。拜读,问好!

人文学科很多东西是活的,不能机械地对号入座。
8#
发表于 2016-9-25 21:39 | 只看该作者
27.很有见地。29,很美。读诗,有时候,那感觉的确很美。
欣赏并问好!

另,我认为不用拘泥于50或100,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说完,写到200、300又何妨,意尽言尽,就此止笔也没关系。
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7:22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9-25 21:39
27.很有见地。29,很美。读诗,有时候,那感觉的确很美。
欣赏并问好!

你说的很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18:15 , Processed in 0.11251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