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04|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有关鼎的随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30 1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到鼎,有点文化知识的人都会很自然地想到殷商时期代表着青铜文明的司母戊大方鼎,进而联想到春秋后期野心勃勃的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以及形容家族繁荣、人口众多的成语钟鸣鼎食,两汉之后的魏蜀吴三国鼎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我国远古时代的传说中,就有关于鼎的故事。最早和鼎有牵连的是五帝之首黄帝,即轩辕氏。轩辕黄帝和鼎相关的传说非常玄妙,非常优美,非常吸引人。传说轩辕氏铸鼎成功后,即成仙飘然而去。人生有穷尽,而时光无止境,谁不愿意长生不老?其次和鼎有关的是五帝之后的第一位国王,即夏王朝的建立者夏禹。夏禹因治水有功得到各部落的信服以及支持,顺利登上王位;把九州敬献的青铜熔铸成与各州相关的九座大鼎,慎重地存放在都城;这个举动既彰显着表彰纪念,也隐隐约约蕴含着中枢稳定、休起觊觎之心的威慑作用。


  鼎也和其他物件一样,经历的时间越久,就会越有价值。古今中外的文物都是这样,越是年代久远,价值越高。开始时,只是神州大地上九个州象征的九鼎,逐渐演变成国家权力的象征,甚至国家的象征。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春秋时期不甘偏居南方的楚庄王问鼎中原、觊觎周王朝最高权力的狂妄野心,也有了秦国的秦武王在东周王朝的朝堂上举鼎的僭越之举。楚庄王在大胆的同时,似乎还心存隐约的畏惧,略为得到台阶,就匆忙而下,收兵回朝。不过,年轻鲁莽的秦武王的运气实在太差,举鼎不成受了重伤,不久就不治而亡。


  轩辕氏和鼎的传说虽然美丽,令人神往,但是毕竟虚无缥缈,姑且不说。


  鼎,其实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的产物。最先,鼎只是王侯们烹煮食物的用具,如同后来煮饭、烧菜用的大锅。殷商时期,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在饮食方面自然与时俱进,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鼎便开始应运而生。


  据相关的资料显示,最先是在朝廷,以及一些诸侯的封国,王侯们为了巩固统治,或者为了议事、奖惩等,经常聚集手下臣子们围坐在左右两边。王侯们的身旁便支起大鼎,内置猎物,鼎下架起柴火烹煮,设专人管理。王侯们和手下臣子们议事、评功。对于按时完成任务的臣子,或者听话的臣子,或者看着顺眼的臣子,做老大的心里一乐,立刻指示专管大鼎的臣子割一份食物赏赐给这些人。王侯们高兴,受赏的臣子们自然喜笑颜开。自然,没按时完成任务,或者不听话的臣子,王侯们看着心里不爽的臣子,肯定得不到食物。得到食物自然吃得津津有味、洋洋得意。得不到食物的臣子,只得挨饿。这样看,鼎里盛的是人人需要的食物。若是控制了鼎,其实就控制了臣子们的吃饭权,实质上就是控制了人们的生命线。


  原本没有生命,看似普通的鼎,这样看来竟然如此重要。既然如此,鼎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演化成国家权力的象征,也就不难理解了。试想想看,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何时和吃断绝过一天关系。虽然时髦话说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可是不吃饭人类就根本无法生存。


  这样说来,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时时出现防不胜防的大小战争,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争夺国家政权;究其实质就是为了争夺对人类吃饭权的管理以及控制。由此可知,鼎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可是,大千世界里人们,特别是封建王朝以最高统治者国王、皇帝为首的整个统治集团,对于鼎以及鼎象征的国家政权的态度却千差万别。


  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建立王朝的夏禹,坐稳王位后即把九州献来的青铜铸成九座大鼎,既表彰了下属,又彰显了王位的威严以及至高无上。以后各个王朝的建立者,得到江山社稷之初,无不诚惶诚恳、勤勉有加。王朝建立后的中兴之君,因为险遭覆鼎之祸,因此每每临事,也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例如,殷商时代的盘庚,选国都,拔贤臣,终于振兴王朝。西汉后期的汉宣帝,也是励精图治,振兴国家。这些国君对待自己掌握的权力,都是十分珍惜、敬畏。


  很多人都知道英国国王爱德华五世,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国家元首,可以说特别另类。这位国王不知何故特别喜爱已婚的辛普森夫人,常常不顾尊严跟在人家夫妇屁股后面殷勤献媚。这对夫妇到哪里,爱德华五世就跟到哪里;真是“月亮走我也走”,我陪阿妹四海游。这情形似乎有些像我国西周末期的周幽王不惜一切代价以博得美人一笑,不爱江山爱美人,不顾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不顾国内国际的舆论,国王当不当无所谓,但是心目中的美人却不能不要。这是对最高权力最典型的无所谓态度。


  古往今来还有一些帝王,不知是脑子进水,还是天生就是败家子,如鼎的圣器一朝在手,他们却浑浑噩噩毫不在意,一如既往,甚至变本加厉地嬉戏人生、游戏人生。结果,玩着、乐着,偌大的国家瞬间就好似大厦倾塌,一阵浓烟过后,一切都销声匿迹、随风而去。这样的帝王,最先是夏桀,宠爱着天仙一般的美女妺喜;以后是纣王,宠爱着妲己,然后是周幽王百般讨好褒姒;这些掌握着全国所有人吃饭大权的最高统治者,在玩乐的同时,一不小心,自己就成了已经灭亡的王朝的殉葬品。西楚霸王项羽举鼎其实是炫耀武力,威服人心;虽然勇力过人纵横天下,却因为凶残酷爱杀戮,年仅三十就被迫自刎,死后尸体都被分为血淋淋的五大块,实在凄惨。以后的南唐后主李煜,写诗填词水平在当时可谓首屈一指、独领风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信任依赖的也都是风花雪月间只会花言巧语的无聊文人。君臣整天在一起吟赏烟霞,过着花前月下浪漫游戏的日子;不知不觉,转眼之间就成了阶下囚。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仰人鼻息吃一碗受气饭的后主,连如花似玉的老婆都保不全,受尽侮辱,最终死的不明不白。宋徽宗赵佶是一位书画大家,也是一位超级玩家。一位踢球技术高超的无赖竟然当上了掌握全国兵权的国防部长。新部长当权讲究创新,全军将士出操演习时,全部练习踢球。皇上检阅时,看到整齐划一的踢球行为,得意地连声称赞。不过,称赞的声音尚在缭绕,如狼似虎般的金兵南侵,赵佶父子两代贪玩的皇帝一夜之间均为阶下囚。后来,赵佶父子辗转被押到北方金国帝王的陵园,受尽屈辱,然后被关进五国城,客死异乡。游戏人生哪会有好下场,即使曾经贵为帝王也丝毫不会例外。


  自古以来,也有一些帝王,既喜欢玩乐,对于最高权力的把握也做到了运用自如。明宣宗就是如此,书画风流,情趣高雅,可是皇帝做得也很成功。清朝“康乾盛世”中的乾隆也是如此,这位老爷子执掌皇位六十年,六下江南,游遍大江南北名山大川,留下无数的风流韵事;同时,积极开疆拓土,巩固王朝的疆域。后来的名号“十全老人”虽是自称,有自我吹嘘的嫌疑,但其一生的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样的帝王在掌握政权时,真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康乾时期国家人口首次破亿而且翻番,更重要的是人人有饭吃,如此掌握国家政权真是其乐无穷。其实,看似一片繁荣的康乾盛世,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已经孕育着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危机。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古往今来何止车载斗量的历朝历代大臣们,大致也可以分为以上几类。珍惜敬畏权力的官员们,无不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例如,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朝初年直言劝谏无所畏惧的魏征,北宋中期著名的清官包拯,明朝“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清朝时“为师为将为相、立功立德立言”的曾国藩,都是如此。


  为官无所谓的大概数陶渊明最为突出,别人求之不得的官位,他说不当就立刻卸任,吟咏着“归去来兮”辞官回家。北齐时的大司马东曹掾张季鹰,看到秋风起黄叶飞,突然想起家乡的鲈鱼莼菜羹味美无比,立刻辞官还家。清朝的书画大家、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放着舒舒服服的官不做,辞官回家外出体验生活,“一帘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日子清苦,但怡然自乐。


  游戏人生的官员,古往今来实在数不胜数。殷商末年的费仲、尤浑,西晋时期的富豪官员石崇,唐朝时期以一人之身担任四十余个官职的宰相杨国忠,北宋末期的巨奸蔡京,南宋中期的权宦贾似道,明朝中后期的巨奸巨贪严嵩,清朝中期的特大贪官和珅;当今以“你懂得”以及两位军头为代表的大小贪官污吏,利用手中暂时掌握的权力,玩弄权力,中饱私囊。如此暧昧戏耍玩鼎,就如秦武王,焉有不被鼎砸伤、砸死之理。


  做官时,游刃有余的自然不在少数。西汉初年的曹参,萧规曹随,多潇洒。唐朝初期的狄仁杰,一生桃李满天下,几经陷害,最终均有惊无险,多幸运。中唐时期的郭子仪,“功高盖世主不疑,位极人臣众不妒”,多自在。


  由此可见,对于掌握的权力,不论大小,一定要心存珍惜和敬畏。游戏人生,玩弄权力,以权谋私,终究会身败名裂,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2#
发表于 2016-9-30 20:4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鼎,写得全面具体!
鼎是礼器,一言九鼎
3#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20:52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9-30 20:49
关于鼎,写得全面具体!
鼎是礼器,一言九鼎

谢谢老师的雅评,敬请老师常来指导!
4#
发表于 2016-9-30 21:2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庆祝建区多少周年,中央政府都给赠送一个大鼎,大概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用意。
5#
发表于 2016-10-1 04:44 | 只看该作者
宁津就是“有鬲氏”故地,是鬲津河流经之地,是鬲国的一部分,是发明“锅”的智慧先民;先有三足鬲立,后有四足鼎立。
6#
发表于 2016-10-1 10:2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鼎字,引申出扬扬洒洒一篇宏文,直看到眼花缭乱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4:19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9-30 21:27
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庆祝建区多少周年,中央政府都给赠送一个大鼎,大概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

谢谢18兄老师的雅评,鼎引起的故事的确不少。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4:20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10-1 04:44
宁津就是“有鬲氏”故地,是鬲津河流经之地,是鬲国的一部分,是发明“锅”的智慧先民;先有三足鬲立,后有 ...

谢谢高老师雅评,学到了新知识。欢迎高老师常来指导!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4:21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0-1 10:22
一个鼎字,引申出扬扬洒洒一篇宏文,直看到眼花缭乱啊。

谢谢版主安然老师的雅评,胡言乱语的话,还请老师多多指教!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4:22 | 只看该作者
宇の航 发表于 2016-10-1 11:53
有道是问鼎中原,这“鼎”好比丐帮的打狗棍,明教的“圣火令”

谢谢老师的雅赏,联想丰富,学到了新知识。欢迎老师常来指导!
11#
发表于 2016-10-1 15:36 | 只看该作者
身为一介草民居然要论鼎,而且论得这么全面、这么深刻,感觉似乎是存了要问鼎的心思啊……;P;P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5:39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10-1 15:36
身为一介草民居然要论鼎,而且论得这么全面、这么深刻,感觉似乎是存了要问鼎的心思啊……

谢谢如空老师的雅评和赞赏。但是问鼎之心丝毫没有,实在没有那样的胆量,更加没有那样的本领!欢迎如空兄常来指导!
13#
发表于 2016-10-1 21:10 | 只看该作者
当官不为名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21:46 | 只看该作者
姬宇 发表于 2016-10-1 21:10
当官不为名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谢谢老弟雅评,的确如此。欢迎老弟常来指导!
15#
发表于 2016-10-2 13:48 | 只看该作者
好一篇关于鼎的论述,古往今来诸多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的重温,老师真有才。拜读,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9:37 , Processed in 0.04942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