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诗歌笔记 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2 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灿 于 2016-10-5 08:47 编辑

  四十四

  我们在学生时代,就读过白居易的很多诗歌,如《卖炭翁》《观刈麦》等等,觉得白居易和杜甫一样伟大,时刻忧国忧民。然而,如果我们对历史有更多一点的了解,就会发现,这种看法并不正确。

  白居易曾经写过很多反映下层人民生活艰辛的诗歌,也发起过新乐府运动。可惜,他没有坚持下去。受到打击后就没敢再这样关心老百姓了。到了晚年,随着官职的提高,写的多是一些闲适诗,再也看不到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了。北宋初年曾经有一派诗人被称为白体诗人,他们就是向白居易学习的。可惜,他们学习的不是白居易的忧国忧民,学习的恰恰是朋友间相互酬答的作品,学习的是语言的浅显,学习的是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在忧国忧民这个方面,白居易比杜甫差多了,他自己没有坚持下去,也没有在这方面为后人做好榜样。

  白居易著名的诗歌恐怕要数《长恨歌》了。我们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李隆基和杨玉环,就是公公霸占儿媳妇,背弃人伦,肮脏龌龊。李隆基的下场纯属罪有应得,根本不值得同情。白居易却把两人的丑事写成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这纯属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掩盖罪恶。中国是一个讲究伦理道德的国家,我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还有那么多人为李隆基和杨玉环招魂?其实,唐宗室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朝代,对伦理重视不够。按理说,似乎也说得通。可是,宋以后,程朱理学根深蒂固,乱伦可是人皆得而诛之的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不少人要继续为这对奸夫淫妇编造爱情故事。例如,白朴的《梧桐雨》、洪升的《长生殿》等等。时至今日,传统的喜剧中《杨贵妃》依然很流行。后世,确实有诗人对此看不下去了,例如袁枚的《马嵬》就说:“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的这一反驳刚劲有力,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程朱理学明明反对乱伦,李隆基和杨玉环不仅得不到批判,反而还有人歌颂他们呢?始作俑者是谁?当然是白居易啊,他开了一个恶例。

      由此可见,白居易被后来的文人继承下来的东西多半是不好的,他的忧国忧民的精华作品并没有在后世留下太大的影响。

  四十五

  大学时,我们有个老教授熊清元先生,他教我们古代文学。有一次讲到陶渊明的《读〈山海经〉》,里面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的句子。鲁迅先生认为,陶渊明的诗歌不仅仅有消极避世的田园诗,还有一些金刚怒目的作品。老人家却告诉我们,他曾经在《文学遗产》上发表了一篇《金刚怒目还是放旷情怀?》。按照老爷子的说法,这恰恰是陶渊明放旷情怀的另一种体现,不能从字面上看就认为那是金刚怒目。

  这种观点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诗人在现实的世界找不到出路,当然只有在神话世界里寻找寄托。精卫、刑天都是神话人物,他们神通广大。诗人幻想现实生活中也能有扭转黑暗现实的超人存在,可惜那只能是幻想。我们看后面的“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就可以看出来。诗人虽然有那样的志向,但这样的机会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精卫还能填海;刑天砍了头还能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继续对抗天帝,而一个凡人面对不合理的现实却无能为力。无奈之下,只能在《山海经》这样的神话故事中寻找精神寄托,感受神话世界的浪漫,获得心灵的解脱。

  当然,两种说法也不是完全对立,还是可以调和的。陶渊明对现实世界不满,也曾经立志要像精卫、刑天那样改变现实,当然金刚怒目。可是,在现实世界无可奈何的时候,还是会到神话世界,逃避现实,寻找寄托,陶冶身心,放旷情怀。

  四十六

  去年,汪国真先生去世,这让我很悲痛。我想过很多问题,有些至今也想不通。我们讲当代文学时,北岛、海子、顾城被大家津津乐道,讲汪国真的却很少。北岛,我前面就讲过,他的《生活》就一个字“网”也算一首诗,完全亵渎了诗歌。不光是形式,而且内容上把生活叫做网,这不是消极颓废的生活态度吗?我们都被生活网住了,还需要努力奋斗干什么呢?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总是“从明天起”,言外之意,今天是不好的。顾城的《一代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同样在告诉我们,今天是黑暗的,光明还需要寻找。而且,顾城和海子还有共同点,他们都自杀了。说明这样的人心理变态,写诗写到走火入魔。连自己的心理都有问题的人,还能通过诗歌净化人民大众的心灵吗?今天有很多人也喜欢遇到想不开的事情就自杀,你能说这没有他们的因素吗?我们反观汪国真的诗歌,总是积极向上、充满哲理。尤其他的“没有比较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和《西游记》里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有其曲同工之妙。

  我们要搞清楚,诗人是应该传播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我想说,北岛被逐出国境不值得怀念,顾城和海子自杀也不值得惋惜,但汪国真的病逝却是中国新世界的重大损失。汪国真的诗教育我们对生活充满激情,奋发向上,我们的民族需要的正是这样的精神。同样,中国的新诗需要的也是这样的正确方向。我不否认北岛、顾城、海子的诗歌在追求个性解放、关注心灵方面的积极意义,可是他们的诗歌造成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造成的伤害,不能不引起重视。



2#
发表于 2016-10-2 22:17 | 只看该作者
忧愤出诗人,而境界一转变后,又必须契合上层社会的道德规范,所以不少诗人最终变节,是客观必然。至于朦胧派,是沿着伤痕文学之后的关乎心理,社会道德、个人内心的一次诗歌运动,其实也不乏好东西。汪的流行是因为浅显,易于解读,且深受大学生的爱好。有人说,在意象与技巧上,汪诗是无法与朦胧派比肩的。拜读,欣赏,问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06:43 | 只看该作者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6-10-2 22:17
忧愤出诗人,而境界一转变后,又必须契合上层社会的道德规范,所以不少诗人最终变节,是客观必然。至于朦胧 ...

阁下所言不无道理,可是从长远看,诗歌还是要正能量的,顾城海子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很大。
4#
发表于 2016-10-3 07:20 | 只看该作者
北岛、海子、顾城的诗还是非常好的,朦胧诗处于特殊时代,有其特殊的作用。诗歌也应该百花齐放,不能一味要求励志,一代人的思绪与反思也很有意义。汪国真的诗多明白易懂,也不错,算一个流派,和那几个诗人不同风格,不能相提并论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07:28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10-3 07:20
北岛、海子、顾城的诗还是非常好的,朦胧诗处于特殊时代,有其特殊的作用。诗歌也应该百花齐放,不能一味要 ...

这个观点我同意,可是感伤的多了就不好了。很多年轻人效法顾城、海子,凡事想不通就自杀,这就更不对了。
6#
发表于 2016-10-4 22:25 | 只看该作者
“而且,顾城和海子还有共同点,他们杀妻然后自杀。”海子应该没有结过婚,他在诗中写的妻子,并不在现实中存在。所以与顾城的杀妻并提,并称“他们”,不太对。
比起汪诗来,我还是更喜欢海子和北岛。有一点想与朋友商榷:“还能通过诗歌净化人民大众的心灵吗?”个人认为,不要把诗歌看得过于高大,它也不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应该承担“净化”“心灵”的重大责任,其实我的观点也就是:诗歌是民众的,不存在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写诗,以便“净化”民众“心灵”,说白了,诗人不高人一等,诗人本身就是民众。对任何群体的拔高都是对该群体的一种伤害。
另外,就算有人喜欢海子的诗,因为他的自杀而自杀,那是其本身心理素质的问题,就如有人因老师过问作业而自杀,有人因为与父母吵架而自杀,有人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自杀等等,其实是整个教育层面上的事:对心理问题的不重视。而不应该因为某人读过海子的几首诗后自杀了,就认为罪魁祸首是海子。如果这样由点带面地怪罪下来,那文字几乎是不可看的,文学也将不复存在——因为,就算是励志的文字又如何,“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倘若坚定了信念,真的去攀爬自己无法攀越的高山,到发现自己用尽所有办法也无法爬过此山后,打击是不是更大?失望是不是更甚?绝望中做了傻事那应该怪罪谁?因为无论是真实的山或是比喻中的山峰,如今仍有许多人类没有爬到顶峰,那这样的励志是不是一个骗局?当然我不否认它的正能量。不过,我更喜欢北岛和海子的原因就在这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但真的爬不到这个人的肩上,那又如何?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就算知道再也不能往前迈出艰难的一步,那又如何?
“就是渴望化为灰烬
而我们只求静静地航行
你有飘散的长发
我有手臂,笔直地举起 ”


只是针对文字中的观点,与朋友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朋友不喜欢这样的讨论,那下次不再就观点讨论,只就文字评论。另外,上述文字中若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此外,我没有贬低汪诗的意思,只是为了在讨论中为了使观点更鲜明,才动用了“骗局”两字,本来是想用“麻痹”或“麻醉剂”的 。对于诗,我只有喜欢、更喜欢、超喜欢与不喜欢、讨厌之分,纵算讨厌,也不会贬低,何况我并不讨厌汪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18:08 , Processed in 0.09126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