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们身边的那些规定 遥想当年——其实也不是多么遥远,不过只是二十几年前——我正读初中,成绩还算不错。那时的农村孩子,书读得好的,大抵只有两条出路,一是考高中上大学,前提条件是家里要有足够的钱,可以供得起,而当年这样的人家全村也没有几户。如果没这个条件,就只好考中专,花钱少,学制短,毕业还包分配,很快就可以参加工作挣工资,所以便是大多数人家的选择。当然,这么说多少有些不太严密,毕竟还有一些实在太穷,连中专也读不起的,那么无论孩子书念得多好,等待都只有一条路:跟着老爹一起修理地球。这且不论。 说的是那些念得不错,家里不论是挪是借是抬(高利贷),哪怕是求爷爷告奶奶卖肾卖血,好歹能供得起的。由于当时这样的人家实在太多,而中专招生的名额却十分有限,所以即使孩子书念得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考上也相当困难。尤其是在籍生,因为他们要面对数量庞大经验丰富的复习生。 什么是“在籍生”呢?当然就是有学籍的学生。还会有没有学籍的学生吗?按理说当然不会有。不过这个世上不“按理说”的时候多了,比如学籍这个问题,那些书读得好的学生,如果第一年没有考上(这种概率是很高的),第二年复读,就叫“复习生”。而复习生没有学籍,是不允许参加中考的。 问题就在于,如果没有学籍就不允许参加中考,那么学校里就绝对不可能有复习生的存在。而既然有复习生,就一定会有学籍可能参加中考。这个学籍,就是学校统一给办的,而且办起来也很简单,只要交上几十块钱,校领导去一趟县教育局,就轻松解决了。 所以对于那些书念得好的孩子,如果第一年没考上,就仍有机会复读,等到下一年再考。毕竟这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所以只要孩子是念书的料,只要家长不是迷上吃喝嫖赌没有正事儿,手头再怎么紧,日子再怎么难,也要拼了命地供孩子复读,一年不成就读两年,两年不成就读三年,三年不成就读四年,四年不成就读五年……我的所见,最多只有复读过五年的,至于是否还有更多的,听说过,没见过,暂且不论。 那么问题又来了,一个孩子如果八岁上小学(那时多是八岁上小学),等到读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就十七岁了,复读两年尚可,如果复读三年,就过了十八周岁。而十八周岁,又是一个限制——超过十八是不允许参加中考的。可是怎么会有复读四五年的情况呢? 因为还可以办户口。 有时候,我们真的不得不对各个部门那些“管事儿的”人们感恩戴德,如果没有他们,农村很多孩子绝对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比如前面提到的“办学籍”,以及“办户口”,其实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办学籍花钱少些,还有学校统一出面,家长不用费心费力。相比之下,办户口就困难一些,而且还要自己找关系。好在关系总会有的,因为神州大地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道路是坎坷的,结局却总是光明的。在我的印象中,还没有一个学生因没有门路改不了户口而无法参加中考。 而需要改户口的,除了超了年龄要参加中考的学生,还有没到年龄要结婚的新人,所以彼时各乡镇派出所的户籍管理员个个都肥得流油,甚至提前进入小康生活,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所以,没有学籍不能中考,以及超过年龄就不能中考,乃至不到年龄就不能结婚的规定,似乎只是一张废纸。若说还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的话,也只是使不符合规定者做起来更困难一些而已。 往事已矣,如今,学籍电子化,户口电子化,再改起来简直难如登天。比如便有媒体披露,有人打了半辈子光棍,户口上却分明写着“已婚”,以致于真正讨到老婆想要登记领证时费尽周折。还有十几岁的小女孩正在上学,户口上却写着“丧偶”,家长往派出所往返多次,都难以改正。这且不论。 说的是二十几年过去,农村的生活也逐渐好转,同时城乡教育差距也日渐增大。当年因为太穷读不起书的人家少了许多,而因为手里有些钱见农村学校的条件太差要进城读书的却多了起来。以至于一时之间,择校成风。为了上一所好学校,家长仍是托门子找关系,动用一切人脉资源。面对这种现象,上头突然像模像样地搞起了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条就是“划学区”,也即“分片儿上学”(于是,便有了开发商和教育局勾结,把虽远离学校,却将该小区划为该学区,这种“抠窟窿分片儿”的勾当)。此举背后,当然有着强大的理论支撑,即“如果还有人进行择校,就说明我们的教育不够均衡”。所以,为了显示“均衡发展”的工作成果,其中一点就是,坚决禁止择校,严格规定按学区上学。 可是但凡孩子书念得较好的,以及家里日子过得不错供得起的,还是想把孩子送进城里“更好”一些的学校去念书(原则上说,连“好”学校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均衡发展”嘛,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不过你若不是那个学区的,人家学校不收,怎么办呢? 办法总是有的,什么困难都难不倒聪明的中国人。固然,按学区划分可以不收外学区的学生,可是如果我是“进城务工人员”呢?国家又有规定,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享受和城市居民子女的同等待遇。这可是“社会敏感问题”,谁敢明目张胆地违反这规定,歧视务工人员子女呢? 当然,“进城务工人员”可不是你嘴上说说就算数的,也要有证明才行,这个证明可不是什么“用工合同”(因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大多数是不给签合同的,也正因为如此,当工资拖欠甚至拒付时往往诉求无门。),而是一纸证明你在该城居住的“暂住证”。至于暂住证,办起来更是简单,只要找一个有产权房的当地人,造一份“租房协议”,证明你在此居住,也就办下来了。当然,如果你找的关系足够硬,甚至连什么“租房协议”都不用弄,一纸扣着派出所印章的证件直接就开出来了。而有了暂住证,就可以让孩子堂而皇之的进入“更好”一些的学校去念书了。 类似的事情见得多了,就如当年中考对学籍的规定,对年龄的限制,直至如今读书对学区的规定,对跨区就读的限制,以及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各种规定……大多数情况下,弄到最后,似乎都成了一张废纸,结果却什么都没有限制得了,什么都没有改变。当然,这么说多少又有些不够严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类似举措,类似规定,确实限制了一些没有关系求告无门的顺民,同时也使那些门路广关系硬者做起来更难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