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边——江南古民居一颗独特明珠 塘边,是江西省安福县的一个自然村,离县城约30公里,交通方便。1996年在京九铁路沿线旅游资源普查中被发现。这些年来,对外有了一些宣传介绍,来古村参观、考察、游览者络绎不绝。2003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首批“历史文化古村”。这处很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已引起社会各方面 的关注。 上世纪30年代初,大文豪郭沬若先生路经塘边,虽未对民居进行专门考察,但他认为这里是我国古民居的“八大风格”之一,1996年,著名历史学家周銮书先生偕同国家和省文物局的专家到这里实地考察,认定此处民居为"群落“式结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为我国南方独树一格的古民居,在国内沿属首 例发现北京大学一位教授摘登笔者介绍塘边民居一文时作了这样的评价:塘边村的“群落”式民居,体现了地方性、家族性和民俗性特色,很有研究 价值。 村不靠山,不临河,地处丘陵盆地,整个村庄由东边、西边两部分组成。居中四顾,村庄是一个圆形。西边是村的中心,也是一个圆形。村中,10多口大水塘连接成片,供饮水、洗涤、灌溉之用。塘岸用块石和条石砌就,岸边细柳拂水,可供憩歇垂钓。民居沿水塘四周而建,布局合理,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风平水静时,村落屋宇,翠樟古柏,天光云影倒映水中,美似画图。文明坊“群落”石柱有珜日:“池临户处观鱼变,柏绕堤前引凤飞”,就是生动的景观写照。 塘边人耕读立萁基,崇商重文,村庄成圆形格局,它既非地域所限,也不是设计者标新立异,而是与传统的家商文化有关。自在古以来,商人相信“商家大门不朝南”的戒训,因为商属我金,南方属火,火能克金,那是不吉利的,必须回避。村庄成圆形布局,不管是单幢民居还是“群落”民居,大门的朝向位置便于选择变换。从现存的古民居看,大门的朝向是多方位的,有民居故意把大门开得偏斜,或用屏墙,照壁挡着,都是为避开正南方向。虽然也有民居大门朝南开,那也是在“群落”高墙之内,或有其他原因 。 对于塘边村的圆形还有一说,因其地形为“珠形”,又有“乌云罩珠”之势 。珍珠为圆形,是象征珍贵高雅之物,民居沿珠而建,居民自然是身居宝地了,所以有“趋时尚中之灵,安身立命之道”的说法。塘边人素来关注“来龙去脉”,古时就村东和村西建起了土堤和石堤,扼守两端,把守“龙脉风水”。专家们说,塘边祖先对村庄的选址、定位、规划、布局是颇费心思的,力图体现出天道 与人道,自然 与人为相类相通的“天人合一”、亲和自然的价值观、审美观,同时也浸润着“耕读固本,家商发家”的家商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