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3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十二怒汉》:结论的逆袭和探究的坚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9 23: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6-11-9 23:38 编辑


  让十二个人坐在一间屋子里讨论案情,他们被赋予的任务是对法庭指控的少年杀父案件给出一个结论,或者无罪或者有罪,有罪的结果是孩子将被电椅处死。无论有罪无罪,都需要12个人的意见一致。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的工作流程,在《十二怒汉》里可以得见一二。这部电影有可以反复观看的趣味,理由很多。我不相信每一句对白和表情,可以在第一次观看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完全了然入心,我觉得要做到完全理解和明白,可以在反复温习老电影的时候,得以实现。

  先说一个简单的话题,片名叫做《十二怒汉》,感觉就有点失之于精确。十二人多为中老年人,叫做汉子尚可,大多数的人们在讨论过程中呈现愤怒的情绪不少,但是还没有都呈现愤怒的状态,有的人就比较冷静和理性。好在人们为剧情吸引,不会为旁支末节而斤斤计较。所以可以被默许和忽略。而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就是表现这伙大老爷们对于细节问题的态度和不懈追究。本来大家都有许多事情还要忙,举手表决一致通过看上去再明显不过的案情处理结果,皆大欢喜赶紧走出闷热的房间回家,就是马上就会出现的情形。谁若是提出反对 ,估计会让大家惊奇和意外。和想象的一样,结果就有一个人,对有罪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和反对。
 
  这个人在电影里叫什么和干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只能在影片进行中得以了解。在人们去卫生间和会议休息的片刻里,可以得知他是位建筑师,一起参加陪审团的人们,则有的是广告商,商人,这非常像是人们在网络论坛上进行的交流。只知道对方的网名,不知道对方做什么和平时的如何为人处世。可以明确的事情是,表现出的态度和语言,直接反映出人的状态。当然人们面对面地讨论,要比网络不见面的发言,要真切和直观的多些。而直接面对一场对于讨论者而言,只是一种看法和结论的过程,而对于当事的犯罪嫌疑的孩子,则意味着是一次命运的裁决和生命的终结的宣判词。

  一个十八岁少年用匕首刺入父亲的前胸,被楼下的老人和铁道对面的一座楼房里的妇人亲眼看到,种种证据几乎宣判了少年的死刑。讨论过程似乎只是一个过场,并且大伙有的人一小时后要去看球赛,门票都买好了。而不同意见的出现,虽然显得多余,但是也被大家商量为讨论一个小时就解决问题,还是被大家认可的。建筑师提出不同的意见,只是基于一个简单的诉求:根据证词,那孩子是有罪的,或许人真的是他杀的,六天的陪审过程,听到了目击者接连不断提出证词,语气都十分肯定。对于审批他有特别的感觉,话说的不要太硬,一边倒的舆论攻势,反而可能遮掩着什么。被告并没有做过完整的轿车讯问,遗漏了一些小细节。而这些担忧,让他对于案件的发生过程产生了一些疑惑。

  这种反对和质疑,是被大多数的人们不以为然的,有大嗓门的甚至直接开骂,混蛋混账之类的语言直接使用。相信建筑师的涵养不错,倘若是愤怒的汉子,估计也会大打出手。好在没有骂爹骂娘,况且他也懂得如何面对众人的情绪,甚至很巧妙和折中的不断改变方式。结果他居然找到了支持他的同盟者。建筑师并没有说那孩子无罪,他只是说他无法确定他有罪。这种动机争取到了第一个赞同和支持者。尔后由于有了不同的意见存在,逐渐地增加着赞同者的数量。

  这样的进程无疑是充满趣味和戏剧性的。一部电影,不追求场面的铺张,细节的复杂,而是通过一次会议,一场争辩,矛盾冲突集中,人物性格却异常精准地展现出来。让显示了编导的自信和思想的敏锐,可以说表现得相当出色。也让人们做一些可能的联想。如果案件都可以做到平心静气,或者相对的平和地讨论,那将是一个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心浮气躁的现实,基于利益和偏见,强权,舆论导向,一些本来可能理清的案件,都朝着情绪化的意志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冤假错案的发生,十二个男人的表现,更像是一个社会,一些阶层的缩影和代表。人们的愤怒,无知,霸道,自私自利,漠不关心都得以表现,幸亏在能够关切当事人的人们主导下,逐渐走向意见统一。

  人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支持,反对和弃权。有人喜欢高声断喝,有人心不在焉,有人有理有据说明着观点,有人漫骂和诅咒,对于案情本身未必投入,自己内心的不平衡倒是可以趁机发泄,直让人感到对那个孩子的命运感到担心。喜欢里面的人们的原因之一,就是认真,你可以认为有罪,也可以认为无罪,但是你不可以随意更改,你需要说出理由和依据。经过来回争辩,从十一比一的支持比例开始,一直演变成最后全部认为孩子无罪,之间虽有反复,但是终究达到了认知的一致。而意见之所以统一,就是对于证人证言的来回演示。过程的重现和生活常识的依据,本来牢不可破的瘸腿老人和近视的妇人的证词,居然都被一伙人的考证和实践去推翻。这是理性的胜利,也是一群男人做为陪审团成员,为法庭和孩子,做出的一份答卷。

  人们在对别人的生死做出裁决和评判的时候,如果缺少像建筑师一样的人,很可能随风摇摆随着大众一起,对着已经形成的舆论走向进行推波助澜,麻木不仁。而这对于当事者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让质疑在合理的相对精确和科学的推导下进行排除,让罪责的定罪令人信服而不是靠高压政策强行下达,则法庭将可能在最后关节让一些无辜的人得以自由。如此也会让十八岁的呼格吉勒图的悲剧得以消除,也不会产生围绕着一些轮奸强奸案带来的诸多争论,包括著名的法学家,律师和法医不平的呼声。

  《十二怒汉》是一部精确的电影,简单的场景,精到的人物塑造,可谓入木三分。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于人们的启示也相当明显。相信证人的话,还是相信当事人的话,的确可以玩味和思索。如何公正司法是一个问卷,关乎到当事人的性命,关系到司法者的名誉,也关系到律师和陪审团以及无数观望者的素质和利益,包括对于社会正义和文明与否的形象,维护和构筑,且不可草率和随意对待。

                   201611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3:42 | 只看该作者


中文名 十二怒汉
外文名 twelve Angry Men
其它译名 12怒汉
出品公司 米高梅电影公司
制片地区 美国
    Sidney Lumet
    瑞吉诺·罗斯
制片人 亨利·方达
    剧情
    马丁·鲍尔萨姆,杰克·克卢格曼,李·科布
    96分钟
上映时间 1957413日(美国)
    USA:Approved
对白语言 英语
    黑白
主要奖项 3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提名
  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提名
  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3:44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3:46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的影片值得反复观看。国内编导们以此为模板产生了中国版的《十二怒汉》,说明了对于这部影片的美白和致敬。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3:57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3:57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11-12 07:0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电影,从内容到形式,的确要强于国内的电影,我们的电影太过浮躁,直白,缺少内涵。
拜读,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08:51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6-11-12 07:01
美国的电影,从内容到形式,的确要强于国内的电影,我们的电影太过浮躁,直白,缺少内涵。
拜读,问好。

国外影片的制作周期较长,投入大,所以精品较多。这部影片被翻拍,有俄罗斯和中国的两种。即使拍得比较烂,但是毕竟有些用心,还是有所好评。好剧本奇缺,再加上粗制滥造,令人失望在所难免。问好何版,感谢点评。
9#
发表于 2016-11-17 10:0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公正司法是一个问卷,关乎到当事人的性命,关系到司法者的名誉,也关系到律师和陪审团以及无数观望者的素质和利益,包括对于社会正义和文明与否的形象,维护和构筑,且不可草率和随意对待。

这真 是一个大命题,值得深挖,学习,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6-11-17 11:34 编辑
炬焰炯炯 发表于 2016-11-17 10:03
如何公正司法是一个问卷,关乎到当事人的性命,关系到司法者的名誉,也关系到律师和陪审团以及无数观望者的 ...


近些年的大案和本来平常的案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争论和关注,其间的内幕如何估计会比任何大片都来得诡异和精彩。只是人们无从了解,如果可以解密的话可能需要几十年。内蒙少年屈死和平反,感觉只是冰山一角,实属巧合。从一部影片里看到其中的人们对于真相的不懈努力,对于证据的科学和人性的解析,实在令人振奋,值得推崇和效法。谢谢来读,问好。
11#
发表于 2016-11-18 15:43 | 只看该作者
国内电影产生于体制……
12#
发表于 2016-11-21 13:05 | 只看该作者
很经典的关于法律的电影。影片最后的结局,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律法的“无罪推定”,但是,这样的评审制一定好吗?这十二个人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1 15:38 | 只看该作者
冰峰雪鹰 发表于 2016-11-18 15:43
国内电影产生于体制……

问题很多,最缺用心的人们。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1 15:46 | 只看该作者
牟靖靖 发表于 2016-11-21 13:05
很经典的关于法律的电影。影片最后的结局,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律法的“无罪推定”,但是,这样的评审制一定好 ...

感谢牟版光临和留言。这样的评审制度至少比高高在上的法官敲一下锤子决定结局更为合理一些。特别是最严厉的惩处和无罪辩护的对决,对于证人证言的相对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辨析,尤其不可缺少。电影把争论的过程袒露给人们去看,即使有错误也是可以摆在桌面上的讨论,而不是靠捂着盖着,多少年后用平反昭雪追究当事人的做法来纠正和平息。十二个人,没有利益冲突,没有外在的意志加入,虽然身份和学养有所欠缺,但是已经比较合理了。
15#
发表于 2016-11-21 17:48 | 只看该作者
很少看外国电影,不过总是关注电影频道,看一些片子。比如泰坦尼克号,十分喜欢看。今年夏天带女儿去电影院看了《大鱼海棠》。带着SD眼镜,感觉不错。我们这今天是雨雪天气,万里老师您外出也注意安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7:31 , Processed in 0.05592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