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047|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论语》中的孔门众生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20 2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天地君亲师”的“师”,孔子门下弟子众多。《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盖弟子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盖”在这里通“概”。孔门弟子大概三千人,这个数字不确切,因为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是“自行束脩以上,未尝无诲焉”。只要是给点咨询费,夫子是有问必答的。所以他老人家的编外粉丝也是很多的。而兼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尖子生,博士生确切是七十二人,这是史书有传可查,清朝人编写的《芥子园画传》里也是有图录的。所以说孔子很了不起,可谓桃李满天下。就是放在当下教育界也是无人能超越的成绩,可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那些空门的高徒,被荣列文庙陪祀的贤人们却鲜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大家最熟知了解的除了曾子的《大学》《孝经》,便是那部记录孔老师语录言行的《论语》,而且这本集体创作的儒家红宝书还有他们学生和学生的学生的心血结晶。因此要说七十二贤人有多么了不起,还缺少事实依据的支持。

       孔门弟子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或是孔老师解惑释疑的对象出现,或是作为衬托圣人的背景出现。而这些章节往往很有趣。不仅孔子的话精辟深邃,而且他的学生们也是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孔子的学术主张有教无类的展示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孔门弟子众生相。

         孔子学生中最受赏识的学生是颜回。颜回字渊。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不算多,但受到老师的夸奖次数却最多。这不仅因为他悟性好(闻一而知十),谦逊(无伐善,无施穷),听话(于吾言无所不说)而且勤奋好学。孔子夸奖他:“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像这样的学生没有老师不喜欢的。只可惜颜回四十岁就早逝了,于是当孔子知道后痛哭流涕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可见,孔子是要把颜回当做他的衣钵弟子培养的,(颜回是孔门弟子中全科的优等生)可惜就是身体素质差一点儿,再加上“箪食瓢饮”的困苦生活,更加严重了他身体健康的恶化,终于还是没能接了老师的班,成为孔老师晚年最大的遗憾。

       孔子另外两个喜欢的学生是有若和曾参。他们两个是《论语》中孔门弟子中唯有称“子”的。(其他学生一般称字)。他们享受这么高的待遇是有道理的,有若讲孝悌。曾参将信义。都是德才兼备的楷模。有若在政治主张上提倡主张藏富于民,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是后世亚圣孟子思想的前导先驱。孔子死后,他被同学们推为“大班长“,一度被孔门弟子推举为“师”。曾参是孔子学生中唯一留下自己学术文章的学生。他的声望和地位也就由此奠定。当然有关曾参孝悌的故事很多,后世也就把他当做了道德的楷模。

       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听老师的话,即学习好还守纪律。在孔子的学生中也不乏调皮捣蛋,耍小聪明,和不识时务的。遇到这种学生孔子也是能语重心长说服教育的就说服教育,实在不行的孔子也会怒气不争地骂几句的,有的甚至要打屁股的。

      挨老师骂最多的是子路。这位孔子一期学员不仅资格老,年龄大,而且脾气最坏,动不动就爱发牢骚,怀疑老师的政治主张,挑战老师的权威,甚至敢质疑老师的生活作风。一次老师病重子路以大师兄的身份给孔子搞了个越礼的“治丧委员会”。孔子病好知道后大骂他是搞诈骗,欺世盗名。孔子与卫国国夫人南子传出绯闻,第一个相信的就是子路,(子路就像《水浒传》中宋江的忠实粉丝李逵,越是崇拜自己的偶像越是担心偶像辜负自己的热烈情感,结果就成了第一个敢撕扯“替天行道”杏黄旗的人),结果逼得孔子对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曾对这位老学生的性格缺陷深表忧郁他担心子路会不得好死(不得其死然)。而结果恰恰被言中,公元前480,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叛军砍成了肉泥。而孔子闻子路的死讯伤心更甚于颜回的死,当有人来吊丧,“夫子拜之”。孔子失礼正是说明了他不仅把子路当做了自己的大弟子,更是也当做了朋友待之。
      
     《论语》中还有两个不省心的学生,一个是宰予一个是樊迟。宰予挨骂是大白天睡觉(昼寝)。可能是之前孔子就抓到过他上课睡觉,他也表态不再犯了。结果还是被老师发现,所以孔子痛心疾首骂他朽木不可雕,烂泥上不了墙。另一同学樊迟则是问老师这么种庄稼。老师没搭理他,等他一出去就大骂樊迟是小人。要知道尽管孔子“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此一时,彼一时也,樊迟没搞明白老师的主张是学而优则仕,“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这样的学生这么不让老师生气呢?

        子夏在孔子弟子中以才思敏捷,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但他天性吝惜,有点好东西总喜欢藏着掖着。一天孔子要出门,却下起起了雨,身边又没有雨伞,子路建议向子夏去借,孔子却说:“商(即子夏)之为人也,甚吝于财,我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都知道子夏小气而不向他借伞。可见子夏在人际交往上远没有学到老师的洒脱。
        
        还有一类学生就是故意捣蛋了。一次宰我问老师,井里倒进了人,老师你是仁者会跟着跳进去吗?结果弄得老师很没面子,只好环顾而言他。另一次还是这个宰我问守孝三年的规矩可不可以改一下,这次老师没那么客气了责问他:“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难道你就没有得到你爹妈三年怀抱的爱护吗?
      
       孔子学生中还有些特长生。宰我擅长语言公关,冉有季路能把握政治风云,子游子夏文章诗词写得好,子贡是商界骄子善把商机。至于另些学生则属于天资差一点的,子羔又丑又笨,曾参反应迟钝,颛孙师思想极端。对这些学生孔子也是有教无类的加以教诲的。读《论语》我们不仅能读出治学,为政,学会处事的道理,还从中读到一些趣味的东西。《论语》不枯燥。




2#
发表于 2016-11-20 23:06 | 只看该作者
抢个沙发
3#
发表于 2016-11-20 23:12 | 只看该作者
对孔子的弟子作了详解,读来豁然开朗
4#
发表于 2016-11-20 23: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问候老师
5#
发表于 2016-11-21 00:05 | 只看该作者
以《论语》本身解说《论语》中的人,严谨可信,收敛得当。传播国经有益!
6#
发表于 2016-11-21 09:46 | 只看该作者
用现代的语言加上现代的视角来阐释论语,拉近了普通读者与论语的距离,其中人物也如同身边故人,格外亲切。
7#
发表于 2016-11-21 10:3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有趣。
只要不是机械的,则人就是活色生香的。虽然儒学仿佛就是一把尺子,而道却是无限极的。
8#
发表于 2016-11-21 12:14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啦,对子路比较欣赏,直来直去。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16:38 | 只看该作者

问候李老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16:38 | 只看该作者
李庆照 发表于 2016-11-20 23:12
对孔子的弟子作了详解,读来豁然开朗

粗鄙小文让老师见笑了。还望多多指正!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16:39 | 只看该作者
李庆照 发表于 2016-11-20 23:12
谢谢分享,问候老师

一点儿读书的小心得,与老师交流。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16:41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11-21 00:05
以《论语》本身解说《论语》中的人,严谨可信,收敛得当。传播国经有益!

国学博大精深,老鹤管中窥豹,希望多多与先生多多交流,收益先生教诲。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20:56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6-11-21 09:46
用现代的语言加上现代的视角来阐释论语,拉近了普通读者与论语的距离,其中人物也如同身边故人,格外亲切。

国学新解有失庄重,老鹤写此文心中其实很忐忑,唯恐人反感。老鹤认为这篇小文不值推敲,但对提高小学生阅读国学的兴趣应该有点小好处。老鹤个见。
14#
发表于 2016-11-22 21:00 | 只看该作者
孔子确实是懂得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啊,看他门生济济,每一个人都几乎如雷贯耳。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00:28 | 只看该作者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6-11-22 21:00
孔子确实是懂得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啊,看他门生济济,每一个人都几乎如雷贯耳。

给我一个印象,孔子的再传弟子似乎更强。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19:40 , Processed in 0.19138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