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1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儒学的教化与儒学的批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16 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6-12-22 10:41 编辑

儒学的教化与儒学的批判  
文/草舍煮字

(一)

  传说清朝乾隆时,南方学子诘难大学士纪昀:“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你们北方有什么?”纪昀庄重、自负地妙答:“北方只有一天一地一圣人。”这话里有话:山高不过天去,水深有地托着,所有的才子都是孔圣人的学生。

  纪昀的话表明,这天,就是天子的朝廷,政治中心;这地,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朝军兵虎踞龙盘之地;圣人,当然是指儒家始祖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学文化。这些都是北方所特有的政治、军事强势和文化首倡之地。

  自古北方多战祸,中原逐鹿,广大平原乃是用武之地。每当苛政官腐、天灾地荒之时,常有民潮汹涌,甚至改朝换代;北疆的戈壁草原,穷山恶水,更迫使匈奴胡人南下掳人掠货,甚至屠城灭国。加上气候天灾,作为农业主导经济的古代中国,北方的农耕环境的确劣于南方。王朝和征战也促进了北方政治、军事的发展。儒家文化起源于北方,也是是迎合了巩固政权,确立和维护道德伦理,维持社会秩序的政治需要(而在西方则多是依赖宗教教义,其中有关上帝的神话,随着科学发现和科技发展而备受挑战)。儒家理论的运用,成就了汉、唐、宋、明、清等朝代各拥数百年的国运和繁荣。

  反观江南的政治,以六朝故都南京及曾经的京都杭州为典型,从东吴直到民国,在这里建立的政权都是短命的。何以如此?易中天说,江南多才子,才子多文气,少霸气。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别说北伐,守住半壁江山都很难,所以南方的政权总是被北方势力击破。自古以北为上,南为下,所以皇帝坐北面南,更有以上击下,势如破竹。

  相对于北方,江南多山多水,地沃水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适合于农业兴盛,工商繁荣;众多才子,深得儒家文化真传。北京的高考分数线低于江南许多省份的现象,在这几年备受诟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江南才子好生了得。安徽、浙江、四川、湖北,这些省份都是自古盛产文人和政治家精英的地方。南方的政治精英多在北方得以施展,值得深思。

  从历史上看,北方黄河流域虽为华夏文明发祥地,尤其是今天陕西、山西人咸以文明悠久而自豪。但实际上,由于北方、西北蛮夷一波一波地南下东进,这些地区的文明曾经遭到一次又一次浩劫,儒门望族纷纷南迁。这样,江南、东南反倒成为儒家文明教化传统保存相对完整的地区。南方文明由此差异较大,而这则影响着两地的经济生态。

  设想一个“能人”想发财致富,会采取何种策略?受到儒家教化的民众很可能去开办实业、去经商,而一个缺乏这种文明精神的能人,则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毫无顾忌,必然倾向于选择其私人理性所能见到的最直接的办法:掠夺。在这些地方盛行的行为模式是:有智力者欺诈他人,有力量者欺负他人,有权力者则奴役他人。而旁观者对于此种行为羡慕多于厌恶。

  儒家思想有利于工商业之健康发展。儒家的文明教化为交易制度之维系,提供了基础性基础,比如勤奋、诚信、商人自治、回报社会等价值,都是儒家所强调的。南方儒学的传承人把儒家理论淋漓尽致地贯彻到了经济生活当中,明清以来南方经济之高度发达,与儒家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社会道德秩序相对健全,民众具有基本是非感,有直接关系。当代南方的市场秩序也远优于北方。相反,由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去儒家化过程,北方乡村缺乏这些因素,其经济生态呈现出落后、甚至野蛮的形态。

(二)

  《庄子》书中,借盗跖、满苟得等人之口,曾经把儒家学说批得体无完肤。实际上,自儒学产生后,批驳之声不绝,比如明代的阳明“心学”、“五四”时期的“砸烂孔家店”、文革后期的批孔运动等等。也难怪,任何道德说教都有自己的弱点。作家王蒙说:“儒家讲的东西,合情合理,天人共悦,但为什么发展到清末民初,社会风气会堕落到那般田地呢?不用抬杠,你看看《红楼梦》就都明白了。”

  春秋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儒家和法家的学说都曾经为后世统治者御用。法家讲求运用权势压人、权术驭人和赏罚行止,秦代将其用到极致,终因“仁义不施”,二世而亡。到了汉武时期,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加以修正,成为中央集权之意识形态。然而在当权者心中,仁义道德都是用来要求别人的,而自己暗中行的都是王道、霸道两手,即儒术和法术并用。表儒里法,是后世治国的秘诀。

  汉武之后,儒学对巩固统治地位,维护社会稳定等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对于思想文化的桎梏也是无可辩驳的。于是就有了明代中期的阳明心学和异端思想。阳明先生王守仁针对当时思想界的沉闷无新义、无超越,缺乏自觉、自由思想的状况,主张人们拒绝拜倒在圣人脚下,而要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追求思想自由和博爱主义。然而,任何一种主张都不应趋向极端。王阳明在论证“天下无心外之物”时,甚至说深山的野花树木在你见到之前,是不存在的;见到之后才知它们不在你的心外。在他之后的诸人如李贽等则走得更远,认为各人心中自有是非,不必以孔子、朱熹的是非作为自己的是非,难道孔子之前的人就不能做人了吗?他们把这种观点发挥到了极致。

  依照王阳明的深山野花论证思路,我们每个人都未曾见证过父母的婚姻和生育,是否就可以不承认他们是自己的父母,我们每个人都未曾见证过历史,是否就可以否定历史存在呢?孔孟朱子之学虽然也是由他们的“心”之所得,但也是对众人共同的是非观念的总结。他们千百年来受到推崇,不是“专制、盲从、迷信”所能够简单解释的。后人只有弄懂他们的理论才有资格褒贬。阳明心学是为了对抗僵化的思想,打破万马齐喑的文化气氛,令人感叹;敢于质疑和求证古人、名教的不足,令人钦佩。但凡事不可偏激、极端,不可随“心”所欲,刻意一反古人的是非。否则,一人一种是非标准,大家都各行其是,必然造成混乱。或者顺我者是,逆我者非,岂非又是另一种思想禁锢。

  二十世纪初,出于对儒学推崇的“封建礼教”桎梏人们思想的痛恨,险些导致汉字的陨殁。那时不少文人认为孔教是国运衰微的祸根,1918年钱玄同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中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被称为民族脊梁的鲁迅说: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若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去死。文人政治家瞿秋白甚至说:“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茅坑。”呵呵呵呵,他们在写这些话的时候,依然用的是汉字。

  胡适对废除汉字的态度比较温和,他认为要慢慢来,先把汉字变为白话文,再消灭汉字。原来首倡白话文的初衷却是要废除汉字!我们要感谢胡适这个权宜之计,他的白话文运动不仅使文化走近平民,也无意中使汉字爬出了“中世纪茅坑”。

  钱玄同、鲁迅、陈独秀、瞿秋白、胡适,这些民族觉醒者把对封建专制文化的憎恶迁怒于汉字,从而致力于推广罗马汉语和拉丁汉语,实现汉字字母化(如越南文那样四不像)。不知他们有没有想过用洋文写文章,来教化和唤醒民众反对中国的封建专制。正是民众的“保守”和“不合作”拯救了汉字。那些顶级的汉文化精英们都未能废除汉字,可见汉字根植于民众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6-12-17 12:21 | 只看该作者
JJ沙发,太冷清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7 14:34 | 只看该作者

生涩枯燥的理论,少人问津。这个版块门可罗雀。
高山老师多提意见。
4#
发表于 2016-12-19 09:33 | 只看该作者
俺来也!
5#
发表于 2016-12-19 09:34 | 只看该作者
内容很好,标题吓人,我是标题党!
6#
发表于 2016-12-19 09:37 | 只看该作者
昨天看到王阳明一句话:饥来吃饭倦来眠,觉得不错,就抄了,今天在看到你写他,就觉得亲切!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09:51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6-12-19 09:37
昨天看到王阳明一句话:饥来吃饭倦来眠,觉得不错,就抄了,今天在看到你写他,就觉得亲切!

看来你喜欢抄大实话。说的是人性吧?
我当时读到那些民国大师们要取缔汉字,很震惊。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09:54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6-12-19 09:34
内容很好,标题吓人,我是标题党!

你是标题上当党。
这是两篇凑到一起的,胡乱起了个名字,唬一唬读者。
9#
发表于 2016-12-19 09:56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6-12-19 09:51
看来你喜欢抄大实话。说的是人性吧?
我当时读到那些民国大师们要取缔汉字,很震惊。

我不震惊,我气愤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10:28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6-12-19 09:56
我不震惊,我气愤

毕竟要有个探索和认识过程,先驱者尤其如此。
11#
发表于 2016-12-19 11:2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无论言辞,还是思想,谋篇布局都值得称道,大赞!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11:33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6-12-19 11:28
这篇文章,无论言辞,还是思想,谋篇布局都值得称道,大赞!

暗喜
13#
发表于 2016-12-21 19:1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不错,草舍先生博古通今,中华文化信手拈来。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说到阳明的“心学”,突然想起米兰昆德拉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我思故我在是低估牙痛的知识分子的臆想,我觉故我在,才更实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20:05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6-12-21 19:11
非常不错,草舍先生博古通今,中华文化信手拈来。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说到阳明的“心学”,突然想起米兰昆 ...

我思故我在,我个人理解是我因为思想而存在,一旦不能思想了,活着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谢谢FY老师,问好!
15#
发表于 2017-9-9 20:07 | 只看该作者
对儒学的批判过激了,今天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4:21 , Processed in 0.05404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