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6-12-21 22:33 编辑
看过的电影中,有一些留下不错印象的故事会被记起。鸳梦重温,是浪漫者的事情。旧影再看,是小老百姓的习惯。反复看一部电影的乐趣其实很多,看意大利电影大师朱塞佩·托纳多的作品《天堂电影院》,感觉就是小时候煤矿里的人们的一种集体记忆。哪一句台词在哪一个场景出现,就像老熟人的习惯一样可以被人们准确客串。如果电影导演看到人们如此投入地进入自己的作品,感觉应该是很臭美的事情,不是导演和主演们坐在一起谈论自己参与的影片那样,无论多么投入,而观众始终无法投入和共鸣的尴尬情形可以比肩。《我的唐朝兄弟》,就是一部被我偶尔忆起的一部电影,胡军和姜武饰演的古代盗贼十三和陈六,负刀摇晃而行的样子,老是晃荡在记忆里面,演绎着导演的意愿和心思,很是快活和悠闲。
既然是表现唐朝的故事,诗歌繁荣昌盛的时代,总是要有一点诗歌的元素来点缀一下。虽然在影片里只有一个桥段,却相当地耀眼。不是光线的缘故,而是人物的出现。导演本身客串的李白,貌不惊人,却拿捏得相当出色。只是使用了两首著名的作品的创作和念白,就把一个仙人气质的诗人表现得令人喜爱,相当出彩。这也是诗歌出现在影片中机会短短的交代和点染。靠写诗生存的人,外形也相当清贫,没有政府部门的正式工作,比扮演盗贼了俩兄弟也强不到哪儿去的。据说《唐诗三百首》是唐代以后的结集出版和流行,而当时的李太白名声远远没有后世感觉那样巨大。
《我的唐朝兄弟》,主要的篇幅和力量是表现官府官兵对于乡民的涂炭和杀戮。村民们愚昧且驯服,听从村领导里正的管理,村庄的领导在唐朝叫里正,相当于村干部职责。两位盗贼的来临,招来了官兵的追踪而至,官兵没有追到盗贼,却发现了柔弱的村女可以欺凌和发泄兽欲。俩盗贼挺身而出,英雄救美,和官军格杀起来,并取得了胜利。赢得了众人的认同和喜爱。后来俩盗贼十三和陈六也分别看上了两位村中女子,只是好汉十三坚持要走,陈六却想留下来,做一个要求不高的村民,老婆孩子热炕头起来。
电影的讲述似乎满溢着一种随意的意味。村民之间的矛盾,村民和俩盗贼之间的矛盾,村民和官军之间的矛盾,官军和盗贼之间的矛盾,几个层面的对抗却交待得清晰有致,错落其间。思想中村民对于俩盗贼招来官兵很是不满,盗贼对于他们抢救女子不被官军糟蹋很是自豪,并对村民的不领情表示不满,盗贼本来的罪恶,无意间都被遮掩过去了,且不说村民本来就不富裕,即使抢夺,又能抢夺到什么呢?因为救护村民不受杀戮和欺凌,俩盗贼的威信有不断提升起来的趋势。而陈六开始喊喜欢的女子的父亲为爹,虽然老人家感觉别扭,也似乎没有强烈的反对。
官军在人们地团结对抗之中没有捞到什么好处,但是官兵却再次被秘密招来。村中的领导里正貌似老实忠厚,对大唐戒律奉为不可逾越的法典,可以说是唐朝基层政治的中坚力量,谁都不知道他究竟要做出什么事情。只是上级派来的官军只是行滥杀无辜,欺男霸女为能事,甚至纵火乡村,屠戮乡民,让他精神崩溃,后悔莫及。而就是这样一个忠于大唐政权,维护大唐法律的村官,不顾自己的女儿和盗贼十三的良好友情,以及有救命之恩在先的情形下,仍然以迅雷不及掩护耳朵之势,用削出的木刺成功地刺穿了十三的脖子,其冷酷和凶残,可见一斑,其统治一个小村落的后劲和底限,可谓令人心惊。只是他也陷入了属于他的命运的深渊。女儿和村民几乎被官军杀戮殆尽,而因为好兄弟十三的被突然遇害,陈六也变成了宋朝的武松,一股脑的疯狂杀戮,不但杀死了村领导,也顺便杀死了本来不多的村民,被苦苦相劝,才停下杀戮,却换不来曾经的平和和喜欢。
喜欢陈六的女子随着陈六开始了流浪,直到流浪中的伴侣成为耄耋老人。拣到的孩子也成为了中年,没心没肺地快乐和撒欢。在雨水和郊外行走的一班人等,在雨中草棚里驻足,而寿终正寝的陈六仿佛看到了死去多年的兄弟十三,曾经的误会和欺骗,经过岁月的清洗,只留下一些温情,在老眼昏花里蔓延和停留。一声呼唤,在笑语和笑脸里告别人间,留下沧桑的老妇和愚顽的老孩子在泥水边,不知道往何处去,往何处行。内心曾经的美好却开始在每一个人眼前出现。
乱世中的离乱,靠着一伙流民的行走和驻足,构成了一部影片叙述框架。感觉编导应该有着诗人的情怀,有着小说家的智慧和调度,有着哲人的深度和睿智,靠着唐朝这个貌似盛世却充满离乱的时世,来讲述平和温暖人世的不易。饱受沧桑和离乱,死亡和毁灭的人们,更渴望相伴的愿望的实现。影片没有多少的温情片断,却在众多的杀戮和追逐之间,如细碎的阳光,偶尔闪耀。十三兄弟和喜欢的女子亲热,却老是接不开女子的裤带的结,被女子取笑的片断,一闪而过,如果没有乱世和误会,好因缘就会如花绽放,在尊重和爱怜的前提下,而不是靠着强权威逼去得逞。
《我的唐朝兄弟》是一部抒情诗一般的电影,它涉及的故事和人物应该有诗化的色彩和意味。兄弟之情,不造作不含糊,有豪情有争斗,有性命相换的手足情义。异性之恋,也有斗志斗勇,了解和相知的趣味和吸引。官军都是一群被漫画了的丑类,只知道杀戮和抢占,没有一点个性的色彩,因而是模糊的。倒是村领导的愚昧和顽固,凶狠和扭曲,被塑造得入木三分,像一首线条犀利的战斗诗歌,呈现出这个人物的丰富和复杂,似乎能代表许多年代的一类人的形象,而可以争夺影片里主要人物的光环和留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喜欢电影的总体基调,它是舒缓抒情的,阳光明媚的。灾难如此之多,命运如此不堪。却总是流露和掩盖,几句歌谣,一缕阳光,都让人们从灾难和饥慌中抬起头来。这种心绪和情怀,相当难得,它不会让人们陷于困窘而沉沦其中,也不会让人们掂量起前程也不会消沉和悲观。内心的小调唱出来,多么大的灾难都能抗起来,甩出去,《我的唐朝兄弟》就有这样的气度和品质,让观看的伤感和憋屈散去,留给心中一片艳阳,一阵属于春天的清风。让人们关闭眼前的观看,直面一一走来的片断。
2016年12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