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45|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 0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何足道哉 于 2018-3-12 16:59 编辑

  漫谈散文

  1、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和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这些是百度而来,对我们散文的创作,其实没有多大的作用。从事散文创作,总会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的。

  2、

  我国的散文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的诸子百家,唐宋八大家都有极为优秀的散文。过去私塾里面学习,能够熟读,背诵百篇诸子散文者,并非罕事,实如家常便饭。“五四”以后,只需将文言改为白话,或抒情,或叙事,稍有文采,便成佳作。这就是说,从事散文创作,多少还是要读一下中国古代的诸子散文,从中汲取营养。读《论语》感受孔子的睿智与温厚;读《逍遥游》感知庄子的浪漫与风流倜傥;读《孟子》从孟子的文字间体会孟子的风骨与沉郁,读《韩非子》就可以从韩非子一篇篇寓言里面,体味韩非子的诙谐机智等等。文学是一条长河,每一个分支都会有自己的源头,追本溯源,才能文如流水,磅礴、浩瀚。

  3、

  现在写散文的人很多,对散文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人说,散文的窍诀就在一个“散”字。“散”字,松松散散之谓也。又有人说,随笔的关键就在一个“随”字。”“随”者,随随便便之谓也。也就是说,写散文随笔,可以随便写来,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不用构思,不用推敲。这就大错特错了。散文其实是一种非常讲究构思、讲究语言、讲究意境、讲究意象、讲究节奏的文体。理想的散文应该是:有诗歌的意境、意象、韵律,像诗歌那样精致,需要精雕细刻;有诗歌所不具备的汪洋恣肆,雄浑壮阔。绝非随随便便就可以写得好的。

  4、

  散文是需要讲究语言的。语言是载体,无论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深刻的思想,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从这一点来说,每一位从事散文创作的人,都应该重视语言的锤炼。

  人们喜欢将散文称之为“美文”,就是因为散文的语言美。语言美的内涵是很丰富的。首先应有一种视觉美,这应体现在文字的书面形式。即句子整散的布局,长短的穿插,段落的划分等。抑扬顿挫,舒缓有度,读起来应有一种音韵之美。或豪放,或婉约,或沉郁,或灿烂,各种风格一一呈现,妙不可言。

  整体而言,语言的风格主要有两种,即华丽的美,朴实的美。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语言风格,都应该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妥帖”。

  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妥帖”。华丽也好,朴实也好,与散文的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块,这样的文字才是妥帖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常常说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就是这个意思。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平和的,内敛的,娓娓而谈的语言风格。波澜不惊而韵味悠长矣。

  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是一个散文作者成熟的标志。李白有李白的豪放,杜甫有杜甫的沉郁,冰心有冰心的清新雅致,朱自清有朱自清的华美敦厚。就像一个人的行走,你总能从他的脚步声倾听出他个性与感情来。

  刘勰说:“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语言很重要,但归根结底,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思想感情得以顺畅地抒发,语言才有意义,否则,再好的语言,都黯然失色矣。

  一篇优秀的作品,是文字与思想的结晶,忽略了哪一点,都会造成败笔。我们之所以把散文称之为“美文”,就是字字珠玑而如含英咀华,谋篇布局精妙而意蕴悠长,情感丰腴而耐人咀嚼。

  5、

  我是比较喜欢读那些有风骨的散文的。自从接触到了“建安风骨”这个概念后,就喜欢上了“风骨”这个词语。山有风骨,草木有风骨,人岂能没有风骨?散文也应该有风骨。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风骨》里说道:“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在他看来,一篇文字的言辞和文气就是“风骨”。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以其风骨遒劲的文字,悲凉沉郁的风格,发奋激昂的格调,成就了“建安风骨”。“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风骨”一词也成为文章很重要的审美标准。言辞妥帖,文气贯通,风格沉郁,格调激昂的散文,就应该是具有“风骨的了。

  历代的散文家们,很好地继承“建安风骨”这一风范。他们的散文创作中,保持了骨力遒劲,慷慨悲凉的特点,注重文字的风骨,注重文字的社会意义,关注国家和社会,即便是描写个人的境遇也常常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阅读他们的文章的时候,总是会被那些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被文字里所蕴含的那种悲壮苍凉,沉郁顿挫之美所陶醉。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与民同乐;李华《吊古战场文》的沉郁苍凉,刚劲有力。再如苏轼的《赤壁赋》,张溥的《五人墓碑记》等,无不是言辞,文气具佳的散文作品。

  时下,偏阴柔、注重自我,喜欢语言雕琢而不关注社会苍生,不注重文字的气韵的散文相对多了些。所以,我们就应该重提“风骨”,让我们的散文,多一些阳光,多一些阳刚,多一些社会责任感。

  6、

  从事散文创作的人,应该视野开阔。视野,是指视力所及的范围。而散文的视野则应该是我们记忆所存,联想和想象可及之事物,都属于我们视野之内。写一篇散文,由一点发散开来,神游八荒,上下千年,凡能说,皆可说也。写雨,凡与雨有关者,皆可说。唐朝的雨可说,宋朝的雨可说,余秋雨的雨可说,戴望舒的雨也可以说。洋洋洒洒,淋漓磅礴。

  先秦的散文,汪洋恣肆,大气磅礴。可以抒情、可以说理、可以刻画人物、可以神话、可以传说、可以寓言,包罗万象,丰富而厚重。我们可以重点读一读,从中获取营养,以弥补我们先天的缺陷。不可否认,读书少,阅历不够丰富,视野就不够开阔。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个人是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自生存。所以,书写内心世界,表达个人的悲欢,都可以反映时代的变革。“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一层,或许,就明白了什么叫做视野开阔。

  那些散文大家的散文,恣肆汪洋,磅礴厚重,不苍白、不干瘪、不生涩,就是因为作家视野开阔,海纳百川一般的丰富。

  多读书,多积累,是可以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的。

  7、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道:“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他认为,文章的思想情感是第一位的,是文章的根本,语言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一篇没有真挚情感的文章,就没有了灵魂。没有灵魂的文字是没有价值可言,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真挚的思想情感就是散文的灵魂。

  真挚,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不能像诗歌那样浪漫无羁;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是散文的大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感情真挚的祭文。《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明代茅坤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古人所言想来当不谬也。

  南宋谢枋得在其《文章轨范》中引用安子顺的话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真挚的思想情感是一篇文字的灵魂,只有有了这样的灵魂,你的散文有可能达到最高境界。现在,有许多作者不屑于在散文里抒情,其实,那是不懂得如何抒情。《史记》中许多《列传》,本来都是叙事的,但是,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片悲愤之情,我们称之为散文中的上品。贾谊的《过秦论》,苏东坡的《范增论》、《留侯论》等等,虽似无情可抒,然而却文采斐然,情即蕴涵其中,这也是散文上品。在此,我们或许可以厘清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没有情,何以动人。不能打动读者,为什么要去写呢?所谓“抒情”,关键要得法。

 



2#
发表于 2017-1-11 09:07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的文章这么早啊。先关注,下来认真学习。
3#
发表于 2017-1-11 10:33 | 只看该作者
一篇优秀的作品,是文字与思想的结晶,忽略了哪一点,都会造成败笔。我们之所以把散文称之为“美文”,就是字字珠玑而如含英咀华,谋篇布局精妙而意蕴悠长,情感丰腴而耐人咀嚼。真挚的思想情感是一篇文字的灵魂,只有有了这样的灵魂,你的散文有可能达到最高境界。里面太多哲理句子,让我实在是太喜欢了,于是赶紧收藏了哦。
4#
发表于 2017-1-12 09:52 | 只看该作者
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妥帖”。  最认同。
5#
发表于 2017-1-12 09:54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平和的,内敛的,娓娓而谈的语言风格。波澜不惊而韵味悠长矣。——这句最好。内敛最难。文字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表现,如何内敛,最见一个作者精神厚度的底色。
6#
发表于 2017-1-12 10:00 | 只看该作者
散文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矫情的说空洞的话。
7#
发表于 2017-1-12 10: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7-1-12 13:46 编辑

格局,与散文的篇幅字数无关。——嗯,记得的好散文,想想,都是要特别提到才能想到篇幅是长是短。好散文就是好散文,没有什么大散文小散文之分。
记得读过您的散文,篇幅和用词都节制得很。
学习问好。
8#
发表于 2017-1-13 09:53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兄从散文创作的经验出发,生发出如此这般的感悟和心得,值得钦佩。文中关于散文的观点,我都十分服膺。无论是散文的情感、气韵、格局,还是真挚、张力、主题,其实都能见证作者的气度和心胸,说到底,散文是最能体现作者自我的文体,捂不住,藏不了。
9#
发表于 2017-1-14 11:19 | 只看该作者
1)从散文古往今来的划分谈起,让我们对散文有个初步的认识,有利于更进一步拓展与阐述,给人深入浅出之感。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展开论述,论点鲜明,脉胳清晰。

2)古代散文的特征

3)从现在的观点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散文。
4)散文重在语言美 ,什么是散文的语言美。
5)散文的骨。
6)散文的宽度与广度
7)散文的格局。
8)散文的灵魂——真情实感。
10#
发表于 2017-1-15 1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五出眉心 于 2017-1-15 11:09 编辑

        先生好!首先,请允许眉心向您问候!
        初次拜读先生的文字,真地是感触颇深、收获大丰。这里眉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您的文字,看上去干净利落,字简义丰,蕴藉深厚,处处让人学到知识,悟出哲理,真地好喜欢。
        在这里,我懂得了什么是散文,它有着怎样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应该有着怎样看似散乱的形式,它的语言与风格,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风骨,它能体现作者怎样的视野与心胸,以及怎样才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还有散文的格局与心胸的关系、散文的灵魂重在抒情等等。总之,从点到面,眉心广泛而深刻地作了一次关于散文专章的学习。谢谢先生给眉心提供一次这样的机会!
       眉心遥祝先生健康、平安、快乐!
11#
发表于 2017-1-15 1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五出眉心 于 2017-1-15 11:15 编辑

      “……从事散文创作,多少还是要读一下中国古代的诸子散文,从中汲取营养。读《论语》感受孔子的睿智与温厚;读《逍遥游》感知庄子的浪漫与风流倜傥;读《孟子》从孟子的文字间体会孟子的风骨与沉郁,读《韩非子》就可以从韩非子一篇篇寓言里面,体味韩非子的诙谐机智等等。文学是一条长河,每一个分支都会有自己的源头,追本溯源,才能文如流水,磅礴、浩瀚。”
     
       学习散文创作,就应该吸百家之长,补己之短。先生不但列举诸子百家的散文风格特点,还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指导我们这样做的结果,让人的思维由感性直接升发到理性,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特别好!像这样的例子,在文字中比比皆是,影响非常,向先生学习!
12#
发表于 2017-1-17 11:13 | 只看该作者
妥帖与风骨,认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喜欢阅读不同风格和骨感的文字。开阔视野,博览群书,不但可以发现,而且可以滋养自我,对于写作不可或缺。体会,欣赏。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8:12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7-1-11 09:07
老师的文章这么早啊。先关注,下来认真学习。

谢谢彦林。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8:12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7-1-11 10:33
一篇优秀的作品,是文字与思想的结晶,忽略了哪一点,都会造成败笔。我们之所以把散文称之为“美文”,就是 ...

哈哈,一家之言。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8:13 | 只看该作者
恩和 发表于 2017-1-12 09:52
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妥帖”。  最认同。

嗯,我是这么认为的,语言的风格多种多样,首先要合适。
合适就是妥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6:46 , Processed in 0.05579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