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唐王朝dtwcgs 于 2017-1-13 20:56 编辑
最近,兰州市召开的2016年教育质量工作会明确要求,各学校要加强精细化管理,降低管理重心,特别是学校管理干部坚决不允许脱离教学岗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中层主任教学任务不得少于同学科教师课时量的1/3、1/2,校长听评课每学期不少于40节。
让学校中层领导进课堂,表面看起来好像本来就该如此,但实际上,一些学校的老师担任主任或副校长等领导职务后,就想着再也不用代课,只想着如何抓管理,以至于放松业务钻研和课堂教学。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可能正是看到了问题的存在,才明确要求学校中层领导必须代课。值得点赞!
如果说校长的角色是抓主抓重统筹谋划学校全面工作的话,那么副校长、主任等则更多要承担起支持配合校长贯彻执行具体工作任务,他们的分管工作可能完全不同,但在相关业务工作指导上必须有扎实的功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站得高看得远。如果离开了课堂教学,所谓的高效管理也就成了自说自话,很难取信于师生,更难保证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内行管理内行的角度来看,因为懂业务,在指导工作时才会有的放矢,完全可以避免瞎指挥,乱折腾现象。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许多新问题也会随时出现,如果中层领导不深入课堂,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也可能在新问题面前难以有效应对,甚至无从下手。中层领导只有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在教学一线了解到更多情况,也才能与师生一起探讨解决之道。
何况,学校作为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如果领导者的教育教学水平一般,很可能难以服众,而要赢得师生的尊重和支持,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一旦硬性要求学校中层领导代课,他们为赢得广泛支持,就会自觉钻研业务和改进课堂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事实上,采取这种倒逼机制来促进中层领导快速成长,在现实工作中的确很有效果。
而作为学校领导,虽然走上了管理岗位,但在身份上仍然是专业技术人才,大家更看重他们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师德师风和业务水平,而不是把他们当“官”来看待。如果硬要将自己摆到“官”的位置,通过行政手段也能解决好多问题,但并不能很好地树立权威。而且中层领导如果长期不能深入课堂,养尊处优,只会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下降,很可能难以对分管工作作出正确判断和有效指导,从而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
从选人用人的角度来看,这一规定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大部分担任学校中层领导的教师应该是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者,但在行政主导下,也不排除个别表现平平的教师通过经营圈子、人脉等手段走上领导岗位的可能。而通过不正当手段上位者,自然不愿意代课,可能也代不好课。一旦上层改变了游戏规则,即便担任了中层领导等职务,仍然不允许脱离教学岗位,这就给一些想通过使用手段上位的教师带来了压力,如果没有这个金钢钻,揽了这瓷器活是不是有些烧手,他们也会好好掂量一番。这也从另外一面挡住了一些只想做“官”,不想干事者投机取巧的通道。
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的学校承担了过多的不属于学校应该承担的工作,这也导致中层领导常常忙于应付,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其实也并不低,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考虑,给他们安排课时还是要适量,兰州市规定的不得少于同学科教师课时量的1/3、1/2,应该说也做到了恰到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