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婉转 于 2017-1-19 09:07 编辑
——读刘彦林散文集《故乡事》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我想,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并非是说说而已,相信喜爱读书的人们都深有体味吧。 当生命的旅程行进到中年,总是感叹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瞧瞧,不经意间,时光的车轮已然驶至2017年岁首的枝头。 时至今日,距收到刘彦林老师的《故乡事》也一月有余了,一直想着为这本书写点什么以略表敬意,但苦于最近琐事过多,加之长期的感冒,致使自己无法静心读书,故而一推再推,直到现在才能得以动笔。 最初知晓刘老师,是经我的爱人之口所识,那时间,孩子的父亲总是对我说,他的同事刘老师是一个对文学非常执着而又勤奋的人,多年来一直在文学的道路上不停的探索行进着,且心无旁骛。又说刘老师为人热忱、厚道,又非常的谦逊。爱人每每说起,言辞间无不洋溢着赞许之意。 说起刘老师,突然想起他还是我的第一个本县新浪博客的博友呐。每当闲暇之日,我在上网浏览博客时,就会特意前往刘老师的精神地理去学习,见他隔三差五的更新博客——或者是一首首才情飞扬的小诗,或者是一篇篇笔触辽阔、哲思涌动的随笔、散文诗,长期以来,刘老师总是一如既往的专心着自己的写作,从不懈怠。当看到他在各类报纸、杂志等发表好多诗文时,我也是为他对文学的那种厚爱,以及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而倍感由衷的高兴! 我们知道,但凡一个辛勤的作家,只要他初心不改、一直钟情于文学,乐于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并且善于思考,勤于执笔。那么,他总会收获到累累果实的。这也许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见在以后的日子里,爱人就陆续地拿来了刘老师的诗文集《有情相约》,散文集《七里香花开》和《弹响心弦》。这不,继前三本文集后,又最新出版了散文集《故乡事》。为此,我和爱人不止一次的说过:刘彦林老师可真是一个勤于耕耘的作家啊。 当这本新的散文集《故乡事》拿到手时,我就被它精美的封面所吸引住了——看那高低有致的树木,就那么生动的守护在河流旁边,轻风微微,仿佛在叙说着一个个美丽又动人的故事。河水更是清澈见底,几只白鹅悠然浮于水面上,好不自在。而那颇俱油画韵味的色彩,则给人一种厚实、温暖的感觉,令人触目难忘。 刘老师所著《故乡事》是分为“故土拓影”,“生物有情”,“村人囧事”,“事物相牵”,“亲情若酒”五辑来叙写的,这本书共精选、收集了作者的四十篇文章,该文集“以饱满的情感为墨,以细腻的语言为笔,依托思乡绪、怀乡愁、念亲情、童年往事,抒发对故园山水、草木、虫鸟、畜禽和熟悉事物的真挚情感,诠释出自己与‘故土’难以剪断的脐带关系,传达了根须对枝叶的终身痴恋和皈依,从而实现对安身立命的那方热土的‘立传’,观察视角多元,叙事简洁凝练,感悟思考深邃,风格诗意俊逸,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加之语言质朴、人物形象丰满、生动,真实情感更是无不流露在字里行间,让人读之只觉亲切自然、感触颇深,直抵心灵深处。 轻轻翻动着刘老师的《故乡事》,故乡的那人,那物事,那一花一草,那一树一木,那些鲜活的生灵,那些童年趣事,那清脆的鸟鸣,那振动着双翼在花间飞舞的蜂蝶,尽在作家细腻的内心深处娓娓道来。“对于故乡,我是远徙了的客家人:对于我,故乡是熟悉的陌生人,其实,故乡是父母的出生地,也是我心灵欲想着畅所欲言的憩园。”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也许形式多样、内容多彩而丰富,但无不归根于内心深处的故土情结。“故乡是一棵扎根于灵魂疆域的树,也是一棵越是艰难境遇越能枝繁叶茂的树,更是一棵在贫瘠山野上顽强生长的酸枣树……”(《梦故乡》)这里用树来形容故乡,最能彰显作家对故乡那种丰茂的情感,其实,故乡早就深深的扎根于其内心深处了——不论何时,不管何种境况,都存有点点的温暖,且不时的抚慰着心灵,慰藉着灵魂…… 提起故乡,自然少不了鸟语花香。“村庄的花香,是从迎春花上启程的。任意一束细藤上,那星星点点的纯黄,既密集,又鲜亮,从米粒般的花蕊上,流淌出的淡淡清香,既是明媚春光的序幕,又是花香扩散的前言。”(《许你一个村庄的鸟语花香》)。迎春花的启程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即将到来。而春天的开始,则意味着花朵的渐次盛开、香气的蔓延,时光的流转和年复一年的变换。“那些不能结出果实的草木,也会为你开出一世的灿烂,它生命的光华也有了被别人遇见、感知和懂得的欣慰。”(《许你一个村庄的鸟语花香》)这里由此及彼的向人们道出了一个博大的情怀。人本就生存在一个多元的空间,每一事物都有着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存在即合理。所谓慧眼识得人间事。 文学创作其实是一个内心真情实感的活动,自始自终都在发现自己,剖析自我。而拥有一颗善良、善于捕捉事物、有责任感、又爱憎分明的心灵,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最不负责任的母亲,可能要数杜鹃了。杜鹃是寄生的宿主,它自己不会做窝,也不孵卵,更从不抚养自己的婴孩。自己不愿承受养育后代的苦累,让别的鸟类辛辛苦苦为自己效劳,这也就罢了。令人不解,甚至可恨的是,在别的鸟替自己抚养后代时,还要残酷的杀害‘义亲’的后代”(《鸟的母爱》)读到此处,读者便会切实的感受到作者的仁爱之心和悲悯之情。爱憎分明,对鸟类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在生活的重压下,四叔的衰老无法阻挡,如今,我几乎找不回柔韧的竹条在他手上跳跃的情景。他还依身乡下的房屋,还在几亩薄田上播种希冀之梦,以此赚取一家人生活所需的东西。无需推测,在随后的时光之途上,四叔仍然会在每一个日子里,奔波、忙碌和辛劳着,并汲取着自己的人生幸福……”(《四叔》)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了对四叔的关爱之心。但凡有着同种情怀的人都会滋生一种心理共鸣,这很容易感受到。 一个富有诗人特质、有着良好文学修养的作家,他应是一个感性和理性并存的人,其一定有着一颗丰盈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 “于是,每年春上柳梢头的时候,我心灵的柳树也随着春天的跫音,舞动着生命的光华和人生的精彩。”(《在春天的堤岸上舞蹈》) 静心品读刘老师的《故乡事》,我总是惊诧于作家内心深处的那种文泉涌动和蓄势待发。你瞧,就那样随意一个物事,一个生灵,一个人,一旦被他捕捉、发现、切实的感受到之后,随即就会有一篇文章信手拈来,这是何等的可贵可喜!那些鲜活而又生动的文字,尽在笔下潺潺流淌而来,就像一个个生动的音符,或低沉厚重,哲思尽显;如《夏蝉》、《向蚂蚁致敬》等文章的着笔。或抑扬顿挫,婉转动听;如《那些声音的韵致》之雨鼓,蝉吟,鸟语,风歌等的描绘。或洋洋洒洒,妙笔生花;如《站在七楼看风景》、《珍馐与草药》(十二章)、《在春天的堤岸上舞蹈》、《油菜花和蜜蜂的欢宴》、《秋雨淅沥沥》、《亲情是一坛醉人的米酒》等的描写。或愉悦跃动,欢乐无限。如《童年的道具》之弹迷子,柳笛,小石子,杏核,小木牛,陀螺,弹弓,捕蝉网等的写实。于是,读者的思绪便随着作家的文字而逐次活跃起来,进而也会真切的感受到文字给人所带来的精神富足之感,以及种种体味和思考,读来令人颇为受益。 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真正爱好写作的人,总是在不断的创作,又在不断的叩问自己的灵魂中完成写作的,给自己的文学创作一个坚定的方向和路子,明确自身写作的意义尤其重要。正如刘老师所言“我知道我适合什么,能驾驭得了什么。于是,我的散文,更多的流淌着情感的河流和色泽,我的诗歌,更多的呈现感性的灵动和质朴的原味。”“坚持自我,不在行走中迷失,更不在那条寂寞而艰辛伴随的路途中掉队,我就会感佩自己的抉择、坚韧和执着!”(代序《一颗草被移栽进城市的丛林》)。同感。其实,不论写诗还是作文,如果自己的写作风格一旦既定,是很难改变或者不必更改的。也说文学底蕴不同,各人自有各人的见地和风骨,实在不必邯郸学步,或者东施效颦、人云亦云了罢。 寥寥数语话文集,因文学功底浅薄所致,也许文字不够顺畅、更或者辞不达意。但可略表崇敬之心。正所谓读书之法,在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或许当我再读刘老师的《故乡事》时,就会精准的表达出文章的精髓来。 衷心的祝刘老师在今后的文学道路上行文越发得心应手、酣畅淋漓,步伐越走越稳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