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00|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规矩的运用应与时俱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5 1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字闪耀生活 于 2017-1-25 19:59 编辑

                                    规矩的运用应与时俱进

        中国历史自周朝完备了“礼”制,礼仪之邦是无数圣君良相和志士仁人崇尚和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国礼文化绵延至今已有数千年,周公握发吐哺,孔子克己复礼,对人类的贡献,影响深远。一代代的传承下来,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美誉。我们自豪的称为“礼仪之邦”,并将这种独特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中国是农业大国,聪明的先人创造出了得以休息的假日,又结合了科学的自然规律,使之节日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古往今来,我们对节日及其礼节的诸多观念尤为看重。在节日里的祭祀形式大有讲究,封建时代的统治漫长,礼乐教化千古事,以礼治国百事安。因此出于各种需要,礼仪文化也是精华与糟粕渗透融合,相辅相成。

       有目共睹,我们的历史文化深远厚重,千百年来,遵循祖宗的教诲,无论家族内部,地域迁徙,特有的传统和习惯,诸多的风俗都得以保留。即使在文革时期,形式上的不得已,但人们心目中的老规矩还是没有被抹杀。

        用统一的规定,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得有法可依,有律可循。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规范行为细化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也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认识。

       例如:年三十晚上,出嫁女儿不看娘家的灯。这一风俗源远流长,至于起因没见过具体说法。如果分析中国国情,可能由于男人当家,男系社会的形成,家庭就以男方为主,如果出嫁女儿都在男方家过年,也就是把一个家庭聚合在一起了,大家都遵循这个规定,家庭中就有了共识。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有一位大姐姐远嫁,带着孩子长期住娘家。母亲那时感慨:做母亲的能打破规矩成全女儿,是要有勇气的。我当时还知道女儿结婚不可以带着丈夫住娘家。后来,我结婚了,过年时单位放假,婆家又远,正犹豫呢,父亲来电报让我回家过年。哥哥已经结婚,真怕他们有什么讲究,我考虑再三还是听从父母安排回了娘家。那次,不但过了年,丈夫也来了,父母打破规矩为我们腾出了一间屋子。多年来,我心里一直有一种恐惧和担心,怕破了规矩带来危害。几十年来,我们家都挺好的,哥哥弟弟日子过得红火,孩子也都挺出息的。因此,我觉得,所谓规矩不必死守,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就好,迷信的说法不可太信。

        一孩化实行了几十年,独生子女家庭自然不再因循守旧,因为无人提出异议。往往很重视这一风俗的还是农村中的人,女儿回家过三十,婆家不能团聚,所以大多数的人都能以此规矩执行。娘家如果有嫂子或弟妹的也会反感,嫁出的女儿就是婆家人,尤其在人口众多的家庭极易发生矛盾。所谓讲究便成了十足的理由。

        我本人却是破坏这规矩的根深蒂固者,在带孙子的几年中,每到休长假,我便坐上火车到千里之外看望父母,他们都在晚年,见一次少一次;如果不利用儿子和媳妇这假期,我根本就腾不出时间。我很宽心,娘家人理解,婆家人也认可,记得一次中秋,婆婆家知道我马上就回来了,特意将中秋节晚过了两天,二十来口人就为了等我。

        除去我这样的情况比较少,也算是特例吧。其实过年回家,做媳妇的都奔着婆家去,没听说有什么人非得背道而驰。但是事情总有突发或意想不到,就事论事的灵活性就成了焦点,如何处理,处理的好坏,关系就大了。

        一年前的三十晚上,至今我还感到痛心的事情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朋友家,听说这件事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就在我们的好朋友去世以后,老嫂子来做客,说心脏不好,我们买了几百块钱的中成药,她特别高兴,后来还告诉我们病情见好。从这次之后,却没想到从此再没声息。

        至今,朋友的孩子也没和我们联系。估计他们没有颜面告诉实情了。原来朋友的女儿结婚不久就离婚了,三十晚上女儿从打工处回家,儿子和媳妇将女儿挡在院子外面,不让进家的理由自然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妨哥兄弟,不利生命。当妈的怎能不心疼女儿?一年中最黑暗的一天夜晚,家家都在团聚,女儿婚姻不幸,难道就要流落街头?不知道当时母子间的争论多么锋芒毕露,总之是因为争执中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听到这一消息我们真的难受又震惊,事情竟然会发展到如此令人痛心的地步。

        一个千百年的规矩,桎梏了亲情,兄妹成仇,母子反目,一条鲜活的生命顷刻之间呜呼,悲哀气愤的离去;她给儿女留下的不只是遗憾,还会让他们自责。或许做儿子的会反思,如果当时能够妥协,不把迷信当成原则 ,或许事情就不是这个样子。当母亲的难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不是纠结,如果不是心疼,悲剧就不会发生。也许事情太突然,女儿事前就没有想到这风俗,或许早点做打算也不至于这么骑虎难下?也许,人在困难的时候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亲人,她绝对不会想到:亲人为了一个所谓的规矩,把她当成了瘟神。阴差阳错的巧合可以造就幸运,也可以引来悲剧。当我们都冷静的三思,规矩就可以一成不变吗?时代在变化,事物也在变化,然而规矩却要死守?有这个必要吗?

        说起来,有一个很痛心的事例,更是让我们应该觉醒的。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敌方是隐蔽的,而我们的战士,为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虽然紧挨着青纱帐,却不想让百姓的庄稼受到损害,战士们暴露在空旷的地势上,伤亡惨重。在特殊的情势下,未成熟的庄稼和战士的生命相比,抛弃谁才对呢?当取舍不得不让我们选择时,我们不容置疑的应该去其轻取其重。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墨守成规带来的教训是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却慷慨赴死,怎能不叫人痛心,这是血的教训,关键时刻,打破常规是勇敢者的担当。我们的军队纪律严明,百姓拥护爱戴。我举此例子无关规定多严明,只是想说,万事都有随即发生的可能,怎样减少损失,使利益最大化。

        思想的开明是尊重历史的发展,顾大局适时宜。对于规矩,当初老祖宗一定是顺应事实而定,岁月悠悠,世代更替,千变万化的情境,还固守着老的规矩一意孤行对社会对家庭带来的会是伤害。

        破除所有的规矩,是不科学的,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存在中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应该灵活运用,精华的古训,不可遗忘,糟粕的,腐朽的内容应该抛弃。但愿规矩也顺应时代,能够与时俱进。社会的进步靠大家来推动,从小小的风俗习惯的改善,使人的认识得以进步,规矩能够更加人性化,应该是大家都希望的。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历史,有足够的营养可以吸取,建立符合民情的新规矩,丢弃迷信的东西,别让那些糟粕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愿悲剧不再有,愿所有的家庭和睦相处,以人为本。弘扬积极进步的东西,是每个中华民族子孙的责任。我们盼望咱们的国家日新月异,民众同心协力,让我们祖国更昌盛。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12:46 | 只看该作者
这对联挡住发帖编辑不了?
3#
发表于 2017-1-25 14:01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7-1-25 12:46
这对联挡住发帖编辑不了?

下面有个关闭按钮,一点就关了。
4#
发表于 2017-1-25 14:04 | 只看该作者
我妈家就有这个规矩,出嫁的女儿过年不能回去看娘家的灯,大意是怕把娘家的好运气带走的。
所以,我现在过年都不回娘家。
5#
发表于 2017-1-25 14:19 | 只看该作者
孟子曰:嫂溺叔援,权也。儒家最讲规矩,也最讲权变。
孔子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规矩是要遵守的,但如遇到比规矩更重要的事情,便可让位。——我指只是民俗等“规矩”,而不是法律——法律、法规面前,没有什么条件可讲,也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6#
发表于 2017-1-25 15:37 | 只看该作者
占个座先。
7#
发表于 2017-1-25 17:2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们看到的黄历上面每天都有很多禁忌规定,比如前两年2月14日情人节有忌出行、忌游乐、忌交友、忌淫欲的规定,呵呵。这些都是老规矩。但实际上看看敦煌出土的唐代日历,上面也有禁忌和适宜的事项说明,但比现在的黄历简单得多,比如忌夜行,宜耪地等等。原来,朝廷制订日历禁忌和适宜的事项的初衷是出于治安(比如宵禁)和农事等等的需要,后来才被人别有用心的。


8#
发表于 2017-1-25 19:03 | 只看该作者
姐姐文中所言规矩,我这里几乎同样的。但我从不讲就这些,生活中遇见那些墨守成规的迂腐客,就不由得反感。我觉得就是规矩的成因大多因为贫穷使然。
9#
发表于 2017-1-25 19:04 | 只看该作者
勤奋的姐姐。羞愧中,努力去了。
10#
发表于 2017-1-25 20:10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1-25 14:19
孟子曰:嫂溺叔援,权也。儒家最讲规矩,也最讲权变。
孔子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规矩是要遵 ...

你咋不说礼不下庶人啊,可见这句在民间还是可行的。
11#
发表于 2017-1-25 21:00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灵活有度,分析中情合理,应时而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也。
古代,为了推行某种规矩,让人们守信执行,一时无良法,就附上迷信之说,让人们心了惧,也就不敢不守了,虽然达到了目的,却是极其危害的,也让迷信成了真迷信。
12#
发表于 2017-1-25 21:06 | 只看该作者
提前祝新春快乐,合家幸福!
13#
发表于 2017-1-25 21:27 | 只看该作者
有的规矩确实不禁人情。应该更文明更人性。

我小时候过年正月初一不允许洗衣服打扫卫生,现在没人按照这个规矩了,这个规矩倒是可有可无的。你文中这个不允许女儿回家过年的规矩就太冷漠了。

14#
发表于 2017-1-25 23:14 | 只看该作者
有些是规矩,有些就只能叫陋习了。
15#
发表于 2017-1-26 10:21 | 只看该作者

春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7:24 , Processed in 0.05250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