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15|回复: 1

[转贴] 过年的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年的变迁

 解放年
  新中国成立后,分得了土地的农民当家做了主人,老百姓的年关也充满了喜庆味儿,破除迷信,不再烧香磕头,而是敲锣打鼓庆解放,过“解放年”。三十晚上包饺子是重头,大街小巷听的都是“咚咚”的剁馅声,其实那年并不是家家都买得起肉,多数是拿胡萝卜、白菜做饺子馅。这顿年夜饭可能让很多苦苦盼了一年的孩子们失望了,但翻身“解放”,却让人们觉得这是有生以来过得最好的年。解放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已让大家忽视了物质上的匮乏。过年了,鞭炮、鸡毛掸子、窗纸都是必买的。年糕成了人们走亲访友的物件。扭秧歌的红绸带那一年也成了年货,可以不买吃,不买穿,但欢迎解放军不能马虎,人们用红绸带欢迎解放军的到来。按照以前的老理儿,初一至初五妇女不能出门,可是解放了,这个清规戒律被破了,妇女们也都走上大街,一边彼此请安,一边道着“过年大喜,好日子终于到了”之类的问候。男人要摘下帽子鞠躬,那时还不兴握手。“大喜,好日子终于来了”是人们不停地说着的一句话。

  
  集体年
  
 
  1958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农村实行食堂化,过年也不准一家一户自炊——过“集体年”。那全村人吃“大锅饭”过集体年的情景一辈子也忘不了。
因为是集体化,所以,那个年代的年三十这天,也有着那时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天刚亮,生产队的高音喇叭就响了起来,歌声戏曲声在村庄上空缭绕,送到家家户户社员的耳中。在这欢快的声音里,小青年们,分成几个小组,为烈军属、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担水劈柴,做好事,让这些人也充分享受到集体的关怀。吃了早饭,大队会组成专门的队伍,敲锣打鼓,扭着秧歌,去给烈军属送对联,挂灯笼。那队伍很长,人很多,每到一家,村干部会庄严地把对联和灯笼亲手送到人家手里,锣鼓会敲得山响,姑娘们会把秧歌扭得很热烈。直把人家感动得好话连连,光荣无限。等到了晚上,一吃过晚饭,团支部又会组织女团员,为孤寡老人包饺子,让其在大年初一享用。而那几个大队领导们呢,会挨家挨户的到烈军属家、到老干部、老党员家拜年,这才是年三十最重要的事。待这项事办完,大队的集体活动才算正式结束。到了1960年,食堂无米下锅,集体年也随之散伙。
  
  忠心年
  那场黑白颠倒指鹿的文化大革命中,设忠字台、跳忠字舞、唱忠字歌,是人民群众向毛主席表红心、献忠心的主要形式。那时村村都有以小学生为主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春节的活动最为频繁。这类歌舞的典型节目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敬爱的毛主席》、《北京的金山上》等。表演时拿“红宝书”或红绸巾作道具,边跳边舞,甚为好看。写对联突出一个“忠”字,是表忠心的另一种形式。“永远忠于共产党,永远忠于毛主席”的楹联随处可见;不知贴了多少年的“福”字也换成了“忠”字;有的还在大门上用红漆喷两个带心状图案的大“忠”字;现在老家的门上仍有抹不掉的印迹。到了“文革”后期,农业大干快上,上级强调过“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年初一照样干活,与平时没什么两样。至此,“忠心年”也就演变成“革命年”啦。
  
  “春晚”年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嵌入中国人人生和人心中最富文化内涵的节日。1983年开始的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又为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涂抹了浓彩重笔,在家人团聚、包饺子、吃团圆饭、写春联、放鞭炮的春节内涵中,从此加入了“看春晚”这一新的内容。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了中国人过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娱乐大餐。
从1983年开始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32年,高达90%的收视率,覆盖祖国大江南北、穷乡僻壤,乃至全世界的华人区和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其影响力无可比拟。尽管主持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节目翻新了一遍又一遍,对春节晚会的评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除夕夜看春晚,却始终成为了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春晚成了一个民俗,成为了春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它似乎春节就不完整。
一张春晚节目单,浓缩社会大舞台。祖国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家庭的忧乐,人们的观念,都能在春晚节目变迁中找到缩影
春节晚会对于文化生活匮乏的农村那是一道大餐,能够给乡亲们带来愉悦。尽管每天电视里各类节目丰富多彩,但我最钟情的就是每年的春节晚会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东西,看着春节晚会,说着家长里短,守候着零点钟声,享受着温馨的家庭亲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春节联欢晚会,将“娱乐”、“联欢”、“喜庆”作为主格调,节目选择和内容安排以语言类节目为主,表现形式更多地是“说”,幽默风趣的小品,谈笑风生的相声,让国人在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开怀大笑,尽情欢乐,消除工作的疲劳,忘却生活的压力,舒展快乐的情感,张扬人生的乐趣。
“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古老中国的浓浓年味,总是离不开一个“吃”字,三十晚上的一顿团圆饭,是国人内心最深的温暖,无数人为此不辞辛苦,千里归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选择用旅游、观影、读书、健身等快乐方式度过新年。从“吃”到“乐”,一字之差,体现出中国“年味”的变迁,也折射出走向小康的国人更加闲适、从容的心态。





发表于 2017-2-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3-19 13:13 , Processed in 0.1482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