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8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上宝今朝更好看——上宝人耕读传家的助学情结(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1 22: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玉凤 于 2018-2-28 16:34 编辑

上宝今朝更好看
——上宝人耕读传家的助学情结

作者:姚玉凤

这里风藏气聚、物华天宝;这里已列入全国第三批传统古村落;这里是江西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这里的土围是当年赣南最大的围屋之一;这里曾在1931底,彭德怀、滕代远的红三军与当地靖卫团展开过一场激烈的攻坚战,为时23天,最后红军采取围而不攻的战略战术,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这里有十八座历经300多年风风雨雨的祠堂群,而当年授业解惑、朗朗的读书声就常常从那雕龙画凤的祠堂里传出,她,就是藏在于北山沟沟里的一只金凤凰——马安上宝祠堂群。

上宝人都姓钟,据说这个古村落是出生于兴国竹坝的钟绍京后裔的另一个发祥地,号称江南第一宰相、官至中书令的唐代著名书法家,留下的不仅仅是誉满天下的《灵飞经》,而且更可宝贵地还是客家人那种耕读传家的精神代代相传。

其实自古以来,殷实的客家人一般都是请先生上门办学,也就是所谓的私塾;再就是一房、一姓、一村、一寨举办的私塾、蒙馆、义学。这些经费多来自于各姓氏家族、公堂捐献的田产、山林,由大家集资兴办的“文会”、或者“文社”。

新中国成立以后,客家人崇文尊教的观念更加地发扬光大,助学、奖学蔚然成风。如今,在上宝村,奖励政策实行明码标价:小升初奖励500元,初升高奖励800元,高考二本以上奖励1000元,一本奖励1200元。那么这笔费用究竟从何而来?村长钟小华介绍说:一是他们设置了会员制,入会者每人只需缴会费100元,他们的子弟考上了学校就可享受这种奖学待遇,从而促进了客家子弟们发奋读书的浓郁风气。

那么第二是什么呢?那就是三大奖学金的设立:一是良裕奖学金、一是荣尧奖学金,一是良树奖学金。这大有来头的三大奖学金地设立加上会费等,在第一年就有了八万多,经过五年的积攒和投资等措施后,现在这笔助学、奖学款已达到了三十多万元。而上宝村在每年的大年初三都会在祠堂里召开群情振奋的奖学大会,村民和学子们济济一堂,共享这上宝村每一年最隆重的盛会。这一天,在上宝的青山绿水间大家奔走相告、喜气洋洋。大会开始,宝溪钟氏理事会在向村民们汇报工作后,便是学生家长和优秀学生代表发言,最后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共进午餐、共叙乡情、共话未来,2016年的奖学、团拜大会一下就摆了25台,将热热闹闹的新春佳节推向了更加红红火火的新高潮。

良裕奖学金的发起人是郭玲玲女士,她是原于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钟良裕的遗孀。在前不久我怀着敬佩的心情采访了这位德高望重、年近八旬的爱心大使,于是,她深情款款地给我讲述起了良裕奖学金背后的故事——

钟良裕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勤劳懂事,而且特会读书,可就在他满心欢喜地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的时候,九岁那年,父亲却不幸去世,家中顶梁柱的隆然倒塌,简直是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哪还有钱读书?就在良裕面临辍学的关键时刻,是钟氏公堂向他伸出了温暖的双手,于是,次次考第一的良裕才得以完成小学学业,并顺利地考上了农校,毕业后才一路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如果没有公堂的助学,那就没有钟良裕以后的锦绣前程,所以他一直感恩戴德,生前也一直念念不忘要回报公堂、回报社会。即使是临终之前也放心不下:“玲玲啊,从小就是公堂缴我读书,这你是知道的,虽然我们暂时还没有能力做什么,可等以后条件好了,我们是一定要知恩图报、力所能及地为村里多做些贡献……”妻子郭玲玲悲痛而凝重地握了握丈夫的手:“良裕,你放心吧,这个愿望我们一定会帮你实现!”

果然,在条件稍有好转的时候,郭玲玲就开始为实现丈夫的遗愿而奔忙,当她看到马安溪背小学因年久失修而随时都有倒塌危险时真是心急如焚,每一次回老家,她都要特意绕道溪背去看一看,终于有一天,郭玲玲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自己带头募捐!于是她把四个儿子召集到一起:“孩子们,你们父亲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回报公堂、回报乡里,现在溪背小学随时都有可能倒塌,所以我想在村里发动一次募捐,当然是由我们带头,你们觉得怎么样?”“我们举双手支持妈妈的决定,尽我们所能做一点造福后代的事情。”四个儿子、媳妇都二话没说,呼啦啦一下就筹集了十二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人纷纷响应,大家都出钱出力,后来县教育局得知此事,便专门进行了立项拨款,正是大家的齐心合力才得以重建了焕然一新的溪背小学,这一善举受到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为溪背小学募捐只是个起点,当听说钟权瑞、钟起兴两人要发起设立奖学金的创意时,郭玲玲立马支持,除了每一年的奖学金之外,郭玲玲还助学了一家五口就有四个人残疾的钟观福一家,她和儿子们都表示:只要钟观福能读到哪里他们就缴到哪里,无疑这位广西农业大学的莘莘学子是幸运的,要不然他就只有辍学的份了。助学四年来,光郭玲玲一家就助学四万多,尽管老太太连上了一百元的衣服都舍不得买一件。郭玲玲的四个儿子也都是大有出息的人,尤其是老四从国外学成归来后又加入了英国人的公司,所以每次助学、奖学他都特积极,四个儿子更是纷纷表示,他们的后代无论男女都要把助学、奖学的事情进行到底、乃至代代相传。

荣尧奖学金的发起人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钟荣尧,这位一辈子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时刻不忘自己是马安上宝人这一故乡情结,身在大城市,心系上宝村,每次回于都都要详细地了解家乡的教育情况,家乡人有什么要帮忙的他都尽力而为,四年来,光奖学这一项他就慷慨解囊了近两万,从而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良树奖学金的发起人是今年九十九岁高龄的长征老干部钟良树。这位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的老党员,解放后曾担任南京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副政委、新疆伊犁军区政委、江苏省军区正军职顾问等职,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七大战役。这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长征老干部献了青春又献爱心,本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理念,硬是老当益壮、不甘落人于后的设立了一份沉甸甸的奖学金,四年来,光奖学这一项他就慷慨解囊了近两万,从而为发展家乡、教育后人,鼓舞士气做出了表率作用,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上宝村村长钟小华介绍:宝溪钟氏教育基金会和宝溪钟氏理事会是两套班子同一套人马,只是不同的作用而已,这两个民间组织是在2010年重修族谱时酝酿、2011年正式成立的,原省政协主席钟起煌亲自担任了名誉会长。两会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五年,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同一般:不但确立了会员制、设立了三大奖学金,为55名考上了学校的莘莘学子们颁发了奖学、助学金五万多(其中考上大学的38个);而且理事会成员还为一个患病的小学生捐款8000多元,使之得到了及时地救治。最最重要的还是为教育基金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使这笔专款能滚雪球似的更加升值,这样就找到了源头活水,进而细水长流、源源不断。今年他们还准备修改章程,扩大助学、奖学面,甚至组织结对,采取一对一的进行扶贫助学等新举措。

这里的古村落是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这里的祠堂群在整个赣南也是首屈一指的;这里的教育基金会在于都的钟氏堂族里是办得最为成功的……今天,上宝土围虽然已毁于战争风云的摧残,十八座宗祠被岁月也侵蚀得失了峥嵘,然而,石壁泉依旧奔涌如注,不竭的泉水让上宝村人依旧如鱼得水、神采飞扬。300万重修古村落、祠堂群的资金正在启动,一个红色、古色、绿色的美上宝、一个耕读传家、家风家德盛行的新上宝,必将以它更姹紫嫣红、桃李芬芳的崭新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君不见,一条鲤鱼从波涛中一跃而起,即将跳过高高的龙门;一只丹凤嘴衔灵芝正迎着朝阳与祥云展翅翱翔……



保溪钟氏理事会成员合影照.JPG (7.95 MB, 下载次数: 490)

保溪钟氏理事会成员合影照.JPG

气派的上宝古祠堂群.JPG (7.87 MB, 下载次数: 495)

气派的上宝古祠堂群.JPG

上宝村村长钟小华在介绍古村落.JPG (8.44 MB, 下载次数: 490)

上宝村村长钟小华在介绍古村落.JPG

上宝土围的护城河.JPG (9.2 MB, 下载次数: 507)

上宝土围的护城河.JPG

上宝土围的旗杆石.JPG (9.09 MB, 下载次数: 490)

上宝土围的旗杆石.JPG

上宝土围外围墙的断壁残垣.JPG (8.36 MB, 下载次数: 443)

上宝土围外围墙的断壁残垣.JPG

上宝土围外围墙的断壁残垣2.JPG (9.08 MB, 下载次数: 490)

上宝土围外围墙的断壁残垣2.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3-1 22:4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好文笔,图文配,喜欢
3#
发表于 2017-3-1 23:07 | 只看该作者
很实在的写实文章,文笔硬朗,语言刚健,图文并茂,更具现场感。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17-3-2 00: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美女的认真精神
5#
发表于 2017-3-2 17:06 | 只看该作者
读了历史,看了风景,赞!
6#
发表于 2017-3-2 20:27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
7#
发表于 2017-3-4 10:0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姚老师写实文章,文笔硬朗,语言刚健,图文并茂,更具现场感。
8#
发表于 2017-3-4 10:09 | 只看该作者
姚老师的文字比锋犀利流畅!写得好!点赞!
9#
发表于 2017-3-4 10:1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姚老师光临童心的非首创板块指导!多谢支持!
10#
发表于 2017-3-6 19:16 | 只看该作者
一篇满满正能量的新闻稿,宣传了世代相传的助学精神,学习
11#
发表于 2017-3-8 10:04 | 只看该作者
     名人辈出,果然不凡,就捐资助学、热心公益事业,已经变成了一种自觉的大众行为,要是我们全社会都像这个村一样,有难谁都伸出一把手,事情就好办多了……

  有理有据,有典型事列有理性分析且有说服力的文字!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4-2 14:26 | 只看该作者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3-1 22:45
拜读,好文笔,图文配,喜欢

问好言老师,谢谢你的鼎力支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 14:31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7-3-1 23:07
很实在的写实文章,文笔硬朗,语言刚健,图文并茂,更具现场感。欣赏!问好!

谢谢昙花老师每一次的殷殷鼓励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4-2 14:39 | 只看该作者
沈盼盼 发表于 2017-3-2 00:49
学习美女的认真精神

谢谢妹妹的支持和鼓励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4-2 14:39 | 只看该作者
春风之歌 发表于 2017-3-2 17:06
读了历史,看了风景,赞!

问好胡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08:24 , Processed in 0.05856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