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种在《诗经》里的植物(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3 0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种在《诗经》里的植物(四)
  
  植物的生命,在于泥土。文学的生命也是。
  
  充满了浓郁生活气息的文字,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才会长盛不衰。创作于几千年前的诗经,就是这样的作品。那些最初来自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带有鲜活的生活气息,从泥土中走来,将各种各样的植物种进诗行里,生根、发芽、结果。我们从中领略了几千年前植物的种种风貌,也因此认识了文学创作的真谛。
  
  ——题记
  
  1、《王风•采葛》艾草
  
  一说到“艾草”,就会让人产生许多联想。
  
  自然会想到“端午”,由端午就会想到屈原,或者,会想起中国最古老的疗治方法——艾灸。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至端午之际,人们就纷纷到原野里去,把艾草割回家,捆绑好了,立在家门口。或用艾叶熬了水,给孩子洗澡,等到夏天来了,孩子就不会招蚊虫叮咬。我们这里的习俗则是采摘一把艾草,插在门前,取它辟邪却鬼的意思。早上,要把艾草叶子放进脸盆里洗脸,说可以预防眼病。
  
  我们这儿的山里,深秋时节,满地是枯黄了的艾草。山里人就用镰刀把艾草割回家,拧成很长很长的艾草绳,一层一层盘起来,放在阴凉处晾干。像一条一条冬眠着的蛇,在厢房的某一个角落盘踞着,一盘、两盘。岁月让艾香沉淀进它们的骨骼里面,更加沉郁、绵长。来年的夏天到了,蚊虫多起来,满山满屋子乱飞,大人、孩子不堪其扰,夜里无法入眠。人们就把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艾草绳拿出来,放在炕沿边上,点燃。那艾草绳就冒出袅袅的青烟,如同一颗火种,日夜不息。浓烈的艾香随风飘荡,满屋子都是艾香。蚊虫惧怕这种艾香的味道,远远遁去。人却可以在艾香缭绕中,安然入眠。
  
  这样的习俗不知源自于何时。只在明朝沈榜的《宛署杂记》里面见到这样的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锁,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还有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祛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等。由此看来,端午节是一个很古老,具有很丰富内涵的节日,与屈原也没有多大关系了。
  
  但艾草的医疗作用,却是有记载的。据《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所以《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艾草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屈原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端午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节日。艾草虽然与“端午”没有什么渊源,但艾草却还是出现在屈原的《离骚》里。“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只不过,在《离骚》里,屈原对艾草并没有什么好感。他认为艾草的香味远没有兰那样幽雅、悠远。
  
  关于这艾草最美的诗句,应该在那《诗经》里面,那才是对艾草最美的阐释。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就如一阕宋词或者一首元曲的小令,三阙一句,一咏三叹。如此精致,如此简洁,又如此丰富。让人过目难忘。“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艾草啊,采艾草,一天不见,我们如同分别了整整三年。这是诗经里最典型的“重章叠句”的方法,一咏三叹,思念的情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浓烈,如泣如诉,如诗如歌。那普普通通的艾草何其有幸,被那位深情的人儿握在手掌,款款而歌;那青青蒿草何其有幸,茂茂盛盛,牵绊着一双徘徊的脚步,也萦绕着千年不衰的歌咏;艾草又何其幸运,被古代一个无名的诗人写进了一首题为《王风•采葛》的诗篇里,超越千年,随着那短短的诗行,走进了人们的心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兮。”已经成为恋爱中男女来表达其爱之深、思之切,的最经典的用语。
  
  作家李娟在她的一篇文章这样写道:《诗经》有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原来艾草是伴着爱情从千年前的诗歌中向我一步步走来。那位布衣诗人走在山野间,看见青青的艾叶随手拈来握在指尖,思念就如潮水般涌起。他的诗句随风飘远了,落在《诗经》的泥土中,开出了深情、朴素的花朵,流传了千年。
  
  是啊,艾草种进了《诗经》里,就开出了深情,朴素的花来,摇曳了几千年。我们应该向那位无名诗人致敬。
  
  2、《周南•卷耳》巻耳
  
  之前,我们并不知道这种带刺的植物叫做“巻耳”。山里人叫它“蒺藜”。
  
  秋深了,山野里的沟沟岔岔,树林间长满蒿草的小径,河滩的乱石丛中,一蓬蓬的植物上挂满了一粒粒带刺的,坚硬的果实。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蒺藜”。黄褐色,坚硬,锋利。不敢用手去触摸,稍不小心,刺入手指,胀着疼。走路的时候,也要躲避着它的牵扯,一不留神,脚面、裤腿都会挂满一粒一粒这样的小果实,锋芒毕露,摘都摘不掉。山里人是很讨厌这种植物的。
  
  读了《诗经》,在《周南•巻耳》篇里,却见到了全然不一样的名字。它叫“巻耳”,也叫“苍耳”。才知道,我们山里那些带刺,扎人的植物,还有这样好听的名字。
  
  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苍耳”的名字。
  
  因为这个名字,一下子就颠覆了我之前对这个小小的,浑身是刺的植物的印象。古人真的是太有想象力了,生长着一颗颗带有锋芒利刺的小东西的植物,竟然取一个这样富有诗意的名字。“苍耳”,那是怎样一种意象呢?春来,一蓬一蓬旺盛地生长着,不挑环境,不避荒凉,不用谁去浇水施肥。夏天,阳光热烈,雨水也充沛了,枝丫间就生出一粒粒青青的果实,随即,便长满了一身的毛刺,却是软软的,柔柔的,充满了浓浓爱意。秋风渐紧,果实已经成熟,泛出金黄的色泽,一层厚厚的壳愈加坚固,满身的刺锋利无比。最初的爱,被深深幽闭起来,有了深深的戒意。爱,被深埋心底。是倍加珍视,还是怕受到伤害呢?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原来,古人们是可以一边采撷苍耳,一边怀念远行的人的。想来,她们定然是采摘夏天的苍耳吧。那种绿绿的,刚刚生出来,满身的刺像柔柔软软的绒毛,捏在指尖,柔软可爱。这样的柔软,想必也一定触及到了内心那最深、最隐秘,最柔软的地方。“不盈顷筐。”那个浅浅的篮子还没有装满,就已经娇羞无力,整个的人,连同手里的篮子,都倒向路旁。仔细品读,原来诗经里的女子,采撷的是苍耳的嫩叶。平时作为蔬菜,有时当做药物。苍耳的嫩苗,在古代是一种可食用的菜蔬,三国人陆玑说它“可煮为茹,滑而少味”。《诗经》里那些无名的诗人,写诗,总是在吟咏生活。将植物入诗,也是充满了生活情趣。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从采摘巻耳开始。这《周南•巻耳》不是怀人思归的爱情诗么?
  
  或许,这就是《诗经》里最典型的“起兴”的手法吧。人说,《诗经》里面的诗作大多是无名诗人所作。那么,这些无名的诗人的想象力真是太奇特了。把外形丑陋,浑身带刺的苍耳写进爱情诗里,借以生发出刻骨铭心思念,构思大胆而奇妙。
  
  原来,写巻耳,只不过是为着渲染环境,烘托一种睹物思人的情感。采摘巻耳的人的心思,并不在采摘上面。“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不盈顷筐”,并非是因为巻耳满身的刺难以采摘,浅浅的篮子总是难以装满,而是心中思念着一个人,一个相隔了万水千山的人。心不在焉,焉能采满筐子呢?虚实相生,一咏三叹,真挚的情感怎能不让人为之一凛,一软,一泫然矣。苍耳,原来是一种苍凉的美。
  
  因为一篇短短的《周南•巻耳》,便重新认识了那种漫山遍野,越是荒僻,越是疯长的植物。原来,它是可以如此美好的呀。
  
  苏轼在他的一首《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里面写道:“黄姜收土芋,苍耳斫霜丛。”陆游《山园草间菊数枝开席地独酌》里也有句云:“君不见诗人跌宕例如此,苍耳林中留太白。”那些无名的,著名的诗人们,都赋予了“苍耳”这种极普通的植物一种丰厚的内涵,一种苍凉的美感。可见,苍耳,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里,也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
  
  深秋里,我会长时间去观察那些苍耳。满身沧桑的叶片,一粒粒坚硬锋利的果实,暗示着一种渴望,一种拒绝。《博物志》里面说:“洛中有人驱羊入蜀,胡枲子着羊毛,蜀人种之,曰羊负来”“羊负来”指的就是苍耳。满身尖利的刺,原来是一种深深的渴望啊。用那尖利的刺,牵扯那些匆匆的步履,牵扯那些擦肩而过的皮毛,从此海角天涯,流浪四方。
  
  苍耳的身上,竟然负着一种饥渴,一种痛楚,一种思恋呢。
  
  苍耳,被一个无名的诗人写进了《诗经》里,被许许多多诗人写进了一行一行的诗句里。我们去阅读,去品味,去印证人与自然曾经的亲近与缠绵。
  
  

2#
发表于 2017-3-3 08:52 | 只看该作者
诗中有诗,诗意的解读。“蒺藜”和“苍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野生植物。
3#
 楼主| 发表于 2017-3-5 06:42 | 只看该作者
范廷伟 发表于 2017-3-3 08:52
诗中有诗,诗意的解读。“蒺藜”和“苍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野生植物。

谢谢来读。
4#
发表于 2017-5-11 15:03 | 只看该作者
旁证博引,多解度解说《诗经》中的艾草、卷耳,受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6:24 , Processed in 0.05119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