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0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多样化 ——结合一个杂志的小说谈小说套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6 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7-4-6 09:56 编辑

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多样化
                                                       ——结合一个杂志的小说谈小说套路
                                                    文/王克楠
     打开2016年《千高原》的“世纪讲坛”第一篇,雷达先生的《现实主义之树长青》涌现在眼帘。雷达先生是前辈,也是笔者崇拜的文学评论家,他的这篇短文给我们再现了更为广阔的现实主义创造作道路,看到了“人类的理性的力量、实证的力量和判断的力量”。雷达先生承认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物化、工业化、娱乐化时代,但现实主义的创作并不过时。

    安文龙写出了城市的孤独感,作者采用了曾经是热点的农民工进城素材,他的《谁们的城市》是一篇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的好小说。农民进城干活,是为了是摆脱沉重的农业劳动和获得一份自己满意的收入,这里面有“追求公平”的意思,但是小说主人公保顺和小茹进城后,有诸多的不适应,老板的脸难看,居住条件差等(保顺和小茹住在地下室里),吃的是“客人吃不完菜被集中到一起,放到蒸箱里热”的剩饭。小说主人公原来以为到了城里就可以挣到钱,但日子依然紧巴巴,幸亏家中父母身体好,不用花钱治病,尚无因病而贫困之虞。为了挣到钱,保顺还有出去打零工,以补家用。小说也侧面写到了城市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城市里的人大量下岗,农民工进城,大舅哥说“城里像你这样没有工作的人多着呢。”城市的环境是什么环境呢?小说借助修自行车的师傅说到了城市的弊病:堵路,汽车的尾气,“人人都骂环境不好,可是公交车上就是没有几个乘客,现在的人啊,自作孽哩。”

    人的社会关系即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小说里描写的有夫妻关系,也有亲情关系,比如保顺和大舅哥的关系:保顺是普通农民,大舅哥则是老板,看不见的“阶级差别”就使得他们的关系十分微妙。保顺的儿子要结婚,女方要彩礼,保顺的媳妇找哥哥去借,就碰壁了,大舅哥的“我没有钱,酒店又不赚钱,别的生意也赔钱”,一句话就堵住了保顺的媳妇嘴巴。虽然这位哥对保顺两口子冰冷无情,保顺两口子依然能替哥哥着想,在酒店尽管多干活,认为自己是其中一个老板的“亲戚”。 保顺两口子还保持了农民的朴实,暂时没有被腐败的城市异化掉,老板让保顺媳妇拿着钥匙,就把她感动了,“人家老板对咱放心,把钥匙给了咱,咱能不好好给人家干吗?”

    小说的情节发展,有主要线索和次要线索之分,但是有的时候,闪光点却死在次要线索。安文龙《谁们的城市》不仅写出了城市的孤独感,还为整个社会的“无处不腐败”而深深担忧。从小说的叙述里,可以看出整个社会面临腐败的危机,不仅官员腐败,在保顺打工的酒店,到处都是腐败,虚开发票,让客人住房不掏钱,几个人私分,公务员在酒店包房,“一个局长最爱吃那酒店里的鲍鱼面,他妈的,一碗60元,一年下来光吃面就花了一万多元”……还有酒店进的食材,老板为了降低成本,牛羊肉都是僵尸肉(住店的客人不知道,吃得还蛮好吃)。酒店里是大杂烩,厨师长和小姑娘之间暧昧,王保安骗了保顺,骗他说,让他找人员到城市里即将成立的“保安公司”来上班。小说还写到了城市里的广场舞和棋摊等,揭示房嫂来跳舞是为了排泄忧愁,下棋不停说话的老汉,也是为了借下棋排忧……总是来说,城市的原住民是忧愁的,是不幸福的。

   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说,这篇小说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是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并没有把人物脸谱化。一般人写小说,写到了酒店老板,总是凶神恶煞的。这个小说写的老板却是有自己难处的,虽然心黑,但是“情有所原”,即是为了得到利润,“不得不降低成本”。作者对打工生活相当熟悉,小说的现场性强。安文龙《谁们的城市》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写法,是站在局外讲述宝顺和媳妇进行打工的“遭遇”,孙福短篇小说《我死以后》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用第一人称,文中的“我”还是另外一个人,而不是真实的作者本人。散文需要情境,小说也是需要的,这篇小说首先去了一个前提——我死以后,是前提,也是悬念,吸引了读者去猜想这个死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理论家说,小说就是为了揭秘人际关系的。孙福短篇小说《我死以后》一开头就把“我”和妻子以及和同学雷明的紧张关系带了进来。在“我”活着的时候,就怀疑妻子和雷明关系暧昧,但是一直没有证据,这一次,终于有了证据 ,因为“我”死了,他们就可以在急救室表现恩爱了。小说写的就是生活里实际发生的事情,有的小说是意念小说,生活里不可能发生,写在人的潜意识“真实”地发生的事情更难写一些。这篇小说的过人之处,在于把人的意念和现实生活的实在结合到一起写,互相映照。本来人死了,是没有意识的,可是作者把已经死了的“我”处理得更加灵气,无所不能,尤其是死者对环境的反应,一点也不差,死者能回忆出怎样被农用三轮车撞死的,还对妻子和同学雷明的苟且义愤填膺。小说还具有浓郁的反讽色彩,“我”被撞死了,老婆也在病房里哭,不过哭的不是夫妻感情,哭的是万一找不到肇事者,二十万赔偿金就会飞掉——不仅老婆是这样想的,老婆的情人雷明也是这样想的。

     虽然孙福短篇小说《我死以后》的主体结构是意念小说,但是情节和故事却是现实的。小说描写了死者从医院被车拉回到乡村,在死者二大爷的主持下,按部就班地进行葬礼,买棺材,“我”的儿子从外地赶回来,泣不成声。人是有内心世界的,“我”虽然成了鬼,也是有内心世界的,小说中有不少的内心独白,其中就有对自己是否真的死了疑惑,有对于阴间生活的好奇,有变成了鬼之后无法对已经红杏出墙的老婆进行惩罚的焦急,还有对儿子的骨肉牵挂,有对已经背叛自己的妻子的美好回忆等等。小说可以实写,也可假设,用了假设,有时更容易深入到人性的深处(平时总是被现象遮掩)。小说家都是有自己的审美或者审丑倾向,不过,高明的小说家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让读者品出来。《我死以后》,安排了“我”与黑白无常对话的情境,借黑白无常叙述的阴间的“生活”来反衬人间的生活,“阴间的鬼无欲无求,没有战争,没有阴谋,没有勾心斗角,猫狗虫鱼,一切是平等的……”,可以使得读者感想:这样平等的阴间,究竟反衬了人间的不平等。

   孙福短篇小说《我死以后》的成功之处在于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小说文本既写了“我”对妻子外遇的气愤填膺,欲杀之而后快,又写了对她的深情,“我从头到尾回忆着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说实话,如果那天我有能力,一时冲动把她杀了,现在我肯定会非常后悔。”小说的成功还有一个特点,在于情节上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第一个意外,“我”的儿子在二大爷的劝说下,没有对野男人大打出手;第二个意外,是“我”的妻子并没有在葬礼后马上和雷明苟且,而是说,“你要真心娶我,等惜福百天后,拿六万元彩礼来。”第三个意外,是“我”期待黑背无常帮忙把肇事者老六揪出来,遭到了黑白无常的拒绝。这些个意外构成了小说的波澜起伏,虽然从篇幅上,此小说仅仅是一个短篇小说,却具有回肠荡气的魅力。

    凡是优秀的小说家,大都有着这样的写作体会:向生活进行质疑,会使得小说提高力度和强度。谭应开的短篇小说《第三个人》,通过一系列的悬念,质问生活到底怎么了?散文需要入境,小说也需要的,一个小说作者的本事,就看能不能很快把读者引导到“小说语境”,否则,罗里吧嗦,外行人也许看不出来,而内行就一把就抓住“小辫子”。谭应开的短篇小说《第三个人》,没有刻意拉长小说的叙述,而是开头就把读者引导到了特殊的语境:一轮明月,树林和小溪,花香里的忧伤,主人公小米的内心感觉“无眠的小米感到身体内部的燥热,像一只虫子到处游走”……总之,作者把小说的倾向提示给了读者,让读者感到非常亲切(让读者感到“亲切”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本事)。在处理情节上,作者平和而神秘,借助于王婆婆的话“听到存在后面的树林里有个女人在哭”,于是悬念就出来了,到底是什么女人呢?这个女人和小米有无关系呢?这篇小说的优秀,在于悬念里套着悬念,点出了主人公小米看到了树枝上有一个黑影,“一个人就蹲在窗户外的大槐树枝丫上,那个人还在晃动还在枝丫上晃来晃去”,这个人是谁?读者不由想到,这个黑影和前面说的“哭声”有关系吗?

    谭应开的短篇小说《第三个人》在展开人的内心世界是动态的(即是用了动作),有老公的抚摸,有儿子的蹬被子的铃铛声等,展现了一个乡村女子对家庭的眷恋。心理感觉也是重要的,小米总是感到“那根枝丫伸过来了”,于是,小米把那棵树的枝丫锯掉了一截,“那个枝丫照样伸过来,它能自己长?”小米不解,读者也不解,读者跟着文本一起求解。怎样求解呢?作者营造了形而上的怪诞,让死去了秀给小米交谈,让俩人飞起来,在城市,见到了“秀的老公和一个女人走在一起”,又看到了自己的老公,老公呵斥了她,还推了她……似乎是一个梦境,但是提醒了小米——两口子不能长期分居——对于打工者来说,就是简单而深刻的哲理。

    小说的道具是重要的,主人公小米的儿子脚脖子上的铃铛,即是道具,还有猫脖子上的铃铛,同样是道具。道具里藏着小说的秘密,道具把小米带到了闺蜜好友秀的坟前,通过侧面描写道出了乡村女子秀的命运。秀也是外村嫁到这村的女子,是一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重感情的女子,可是却自杀了,成为小说的另一个悬念,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美丽的女子自杀呢?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三种可能性,究竟是哪一种可能?答案交给了读者。当然作者暗示了秀是因为老公有了外遇而自杀的……还有,善良的秀还提醒了小米不能长期和老公分居。诗歌的优秀者在于收敛,而不是张扬,小说也是这样,作者谭应开无论对进城打工的“现象”含着怎么的悲情,他当然可以去张扬,但是他依然不紧不慢地叙述着,比如用白描法,描写因为老伴打工去世而呆痴的王婆婆,作者只写她呆板的动作,并没有展开抒情。

    中国当代小说是充满活力的,各种主义纷飞,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仅仅从现代先锋派小说来看,有现代小说,零度小说,还有后现代先说等……众多的小说流派,都无法回避小说必须面对生活的母体。如果没有小说里没有生活和对生活的解读,小说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无论各路小说再表现方法怎样地五彩纷呈,也会坠入无意义的尴尬境地。笔者欣慰地看到,《千高原》自从创刊以来,尤其是在2016年,以更多的篇幅来刊登现实主义小说,可以说,现实主义小说是《千高原》的小说主流。当然现实主义并不是写实主义,现实主义除了描写生活现象外,更重要地是要揭示当下人们的心理现实,也就是说,面对生活的复杂性,各自采取怎样的生活态度去应对。从《千高原》2016年的小说,尤其是头条小说来看,给读者呈现了现实生活里真实人物,有农村女子小米的善良,有进城打工对农村夫妻“爱情”的考验,有丈夫对妻子的外遇的无奈,有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别人”理念,也有无法进入城市改变农民身份的尴尬……

    一部中国小说史,即是不同时代的不同人们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对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取舍。2016年,一年的时间,对于时光的河流来说,仅仅是一瞬,而对《千高原》小说的成长来说,却是重要的年份。很多小说作者在时间的跨度内,得到了迅猛成长:由青涩而成熟;小说的叙述有单钱而复线;小说人物由外在而内心,小说的情节由注重故事性而转向人物内心的刻画……于是,《千高原》的小说的可读性更强,小说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更近,可以说,近到了无“隔”的境界。比如雨萍的《暗疾》,写的是生活的“另一面”,有打工者的无奈,写了女人用出卖身体的方式谋生……生活当然是猥琐的,却是真实的,生活中真的有人这样生活的,何况“笑贫不笑娼”已经蔚然成风。伏晓黎的《成年家事》的叙述有一些散文化,但揭示了民国年间一个家族的内幕,即是家族里的大伯的胡作非为。世界上的胡作非为无法是无限制地放荡欲望,“大口地吃肉,没命陶醉地喝酒,飘飘欲仙地抽鸦片,昏天黑地地睡觉,流水落花一般地赌钱,粗野疯狂地日弄女人……”,小说无情地暴露了一个家族从内到外的腐败,残暴,家族内斗,让读者看到一个无法再维持辉煌的家族。

    小说是文学体裁里最活跃的地带之一,对于什么是小说,小说是什么,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在写作和阅读的同时,进行着讨论和甄别。小说是什么呢?小说以鲜明的叙事性吸引读者,把日常生活里的“生活”拿到了小说里进行“表达”,而且 因为作者的资质和深度不同,同样一块材料,表达出来的滋味千差万别,即使是同样集结在现实主义大旗之下,不同的作者也有不同的侧重,有的作者甚至好像走到了现实主义的另一边……比如谭应开小说《第三个人》里的对树的枝丫的描写,比如孙福写《我死以后》对死亡之后以系列的事件的描写,虽然从表面看是荒诞的,是在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却因为其内在精神的强大,依然令读者读之难忘,并对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2017年3月14日于西山书院




2#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09:56 | 只看该作者
请-朋友们砸砖:)
3#
发表于 2017-4-7 06:10 | 只看该作者
从一本杂志到一种题材的短篇小说,对几篇小说进行扫描式的点评,鉴赏,对读者有引导意义,对作者也有指导意义。这样的文字,应该是很有价值的。
问好老师。
4#
发表于 2017-4-9 09:25 | 只看该作者
1、“在场”的写作已被《人民文学》呼唤多年,尤其对散文而言尤盛。小说的创作该如何走向呢?
2、王老师正是在此质疑下,将2016年《千高原》杂志的小说逐一进行剖析,从著名评论家文学家雷达先生的《现实主义之树长青》竭力呼唤“现实主义”创作现实性及其重要意义,到 安文龙切近当前农民工到城市打工的亲眼所见所感的《谁们的城市》,到孙福短篇重描人物真实人性复杂性的《我死以后》,到谭应开侧重主人公心里变化跳跃性的《第三个人》,到伏晓黎有关曾经实实在在发生在家族丑事的《成年家事》等等,可谓纵横《千高原》小说创作概览,紧抓小说如今的走向——“现实主义”,给予读者和小说写作者一个明晰的小说发展途径。
3、小说以其鲜明的叙事,彰显一个时代中人的各种发展趋向,也是再现一个时代的特色明证。故而,唯有“现实”的创作,才会真实的呈现时代的内核特性。
4、在小说“现实主义”的走向中,又该如何截取生活的题材,如何对人物进行叙述,如何处理生活与艺术的关系等等问题,均是本文对小说走向的一次深深的思考与提醒。
学习了,问好王老师,你曾在董文婷散文集《暮雪飘落的村庄》所作的序中,让我学习到了很好的有关散文的写作。四月秦安桃花已开,如有时间,请您来赏葫芦河畔的桃花源!
5#
发表于 2017-4-9 15:0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专业的评论
6#
发表于 2017-4-13 05:59 | 只看该作者
精华。
7#
发表于 2017-4-30 19:16 | 只看该作者
雷达先生也是我敬佩的文论家。
8#
发表于 2017-4-30 19:22 | 只看该作者
通过老师的高层次解读,不但开悟深省,同时充分感受到《千高原》是本高品质的期刊。
9#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2:14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7-4-7 06:10
从一本杂志到一种题材的短篇小说,对几篇小说进行扫描式的点评,鉴赏,对读者有引导意义,对作者也有指导意 ...

感谢您的评价。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2:15 | 只看该作者
日尧月 发表于 2017-4-9 09:25
1、“在场”的写作已被《人民文学》呼唤多年,尤其对散文而言尤盛。小说的创作该如何走向呢?
2、王老师正 ...

感谢朋友详尽的解读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2:1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解读!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2:1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推荐!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2:16 | 只看该作者
冰峰雪鹰 发表于 2017-4-30 19:16
雷达先生也是我敬佩的文论家。

是啊,他有很多的真知灼见啊
14#
发表于 2017-5-5 14:59 | 只看该作者

应该做的。问候文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17:44 , Processed in 0.05987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